论苏轼的作文推荐7篇
写作文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让我们在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声音与立场,为了让作文更具层次感,可以适当运用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论苏轼的作文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论苏轼的作文篇1
你说他用真挚的情感化成笔下四溢的文字,你说他用理想的风格编织出一个个豪迈的形象,你说他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挥洒成行云流水从他身上淌过,对待人生的态度,即使经历的失败太多太多,他也都一笑置之地放下……当我第一次品味你的.诗时,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觉得字里行间无一处不吸引着我,仿佛让我身历其境的感觉。
今天有幸又阅读你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了解到诗人你虽然41岁了,并且身处离京都密州,政治上的不得意,但你对现实却充满希望,我不禁的轻笑了:何曾几时你也是年少气盛,在官场的险恶并没抗击了你对政治的抱负(意志)即使天公不作美,把你贬离京州,清贫困苦的生活也令人逍遥自在,销蚀不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从诗中,我看到了:你在皎洁的月光下与丝丝凉意相交成影,好一个中秋十五夜,天上的月亮为何圆又明?你豪爽地举杯对月,一股淡淡的忧愁散开,没有亲人的陪伴,只有饮酒起舞,习习的古风伴随你的愁与情,交织、旋转、倾泻成一曲散漫的乐章。庭院中弥漫着酒的醇香,你说:岂望回朝做番大事业,却终怕遭小贼诬陷,何时才是我施展抱负之时?可是话锋一转,不禁想通,人的一生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我虽不能为帝王世家出谋划策,但祈愿天下人有难如何?这时,天空似明朗了几番,一时心中的阴霾犹如清风飘去……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诗人写的词,这其中包含了他太多的情感,就像李白所写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写的很美却无法与”起舞弄清影“而媲美——它概括了全部。其实,我并不懂得诗词,但我只是靠感觉来发现,来察觉。很久,我才知道东坡肉是不是也与苏轼你有渊源呢,但此刻,我只想沉浸在这中秋之夜这豁达的情怀里,苏轼,我也许并没看透你,但你对祖国的热爱,对一切事物的豁达,我想,我会永远铭记!
秋风般的拂绕,让人着迷的诗文,欢愉着动人的音符,一切都将被风深埋心底,传颂远方……
论苏轼的作文篇2
中华历史上下5000年源远流长,诞生了众多王朝:始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于晋,雄于隋,盛于唐,富于宋,蛮于元,刚于明,奴于清。而以文人立国的宋朝莫过于是文人墨客聚集最多的王朝,而其中就有一位千古少见的全才,他的《寒食帖》是天下三大行书之一;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诗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词乃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一;此外他还是一位画家。他是谁?他就是――苏轼。
苏轼的一生大致是这样的:苏轼的父亲苏洵因为醒悟较晚,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所以苏轼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很大,小时候就被称为天才而且自己也很勤奋,二十岁当官为政,二十六岁当时人说他是百年第一奇才,还有他父亲去世就回家守孝,回京城后因为政治主张与丞相王安石不和被排挤出京城,接下来一直被贬。
我认为苏轼的一生非常有戏剧性――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在我眼中苏轼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他在中秋佳节思念自己的弟弟苏辙,写下了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在一次夜晚思念自己已亡的妻子王弗,写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他体恤百姓,重情重义,每任一处的太守,当地的百姓都是安居乐业的。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他是一个立场坚定,有着坚贞气节的人,多次被贬,在逆境中依然不受挫。《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之笔气势如虹,指点江山风云人物;《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苏轼抗击西夏和辽的决心;《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一蓑烟雨任平生”,足以见得苏轼的豪迈。
在我眼中苏轼还是一位狂妄却又勤学的人,少年时,因为很有才华,被人们赞赏,所以写下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天下的汉字和书本那么多,根本是不可能读完的,和小小的苏轼,写出了这样的对联,足以见得他的狂妄,这时因为老者看了,看出了苏轼的傲气,便去拜访了苏轼,让苏轼出了丑。便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苏轼知道即使自己有才能也不能狂妄自大,于是他就发奋读书。
这就是苏轼――千古第一全才!
论苏轼的作文篇3
苏轼,想对你说:你曾是文学界的管理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你的为人正直与经典著作深为大家偷倒。
你也曾是一个口出狂言的青少年,甚为自傲地在自身小书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地字,立志读尽世间书。你得知,天地有多少书?至后,才将对联改成发愤识遍天地字,立志读尽世间书。
你曾是怀着壮志的青年人,不知道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可以想像到你在巍峨的高峰期上,大声喊出的模样。
你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美食家。东坡肉源于你的手,这道杭州市的特色美食,在游逛西湖的中途,也可以依稀嗅到它的香气。
你是一位好高官,即便你贬官杭州市城,还领着老百姓搭起苏堤,让西湖变成人间天堂之上诸多,不会再枚举。
自小逐渐,我诵读你的著作。《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皎洁的月光下,读着你在此情此景下所做的词,我好像真正地触碰到你的存有。
看一下他人给你所做的传记,感觉你的人生道路也真艰辛。
元丰二年,李定等将你的诗词有意歪曲,给了你作诗讥讽新法,文本毁谤君相的罪行,被抓坐牢。这就是知名的乌台诗案。不幸的你,这是你生平第一个大祸。
在这里之后,你的路越走越难,基本上便是在放逐和贬职中渡过的'。
但我无法释怀,在这类精神深受严厉打击的状况下,你同阶段的诗文中竟读出不来一点消极的句子。你很开朗,感觉这世界便是和平世界,任何人全是善人。
你真傻!
你的词能够豪爽;你的诗能够含蓄;你的文能够旷达。
我觉得不明白,这三个词怎么可能会在一个人身上出现,也许你就这样独特吧。
诗文的內容有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基本上无所不包,绚丽多姿。自然,你以前声嘶力竭地狂吼,表明对实际政冶的不满意,但伴随着年纪的提高,你已将针尖麦芒的抨击所有驱赶了。
这就是你,一个真正的你,但它是一千年前的事了。现如今,要再找一个和你这样的人难以了,由于你就是你,不同寻常。
林语堂老先生也曾那样点评你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到来,一笑置之。
是的!你直言不讳,博学多才,不惧势力,乐观向上,这才算是真实的我国文人墨客的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因而,大家诚挚地跟你说苏东坡,大家思念你!
论苏轼的作文篇4
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十!
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高风亮节
作为文人,难免就喜欢在政治上豪不避讳的抒发己见。几乎就是才华同义词的苏轼也不例外,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维新更是狂炮猛轰。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变法推行的第十个年头,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审。史称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开始,大量跟苏轼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连,就连已经逝去的苏轼老师欧阳修及家人也未幸免。苏轼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狱之苦。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昭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丝毫不以政见不同而在敕书里公报私仇,反倒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这个给予王安石的评价,苏轼自己也是当之无愧的。东坡居士的这种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后人感动。
论苏轼的作文篇5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诗词的吟诵穿越时空隧道,久久在我耳边回响。闭上双眼,一幅景象从我脑中一闪而过:迷雾笼罩,细雨绵绵,滚滚长江水翻滚着,汹涌澎湃地打拍着岸边。江边,一名高冠长鬓,鹤发童颜的老者,站在岸边,一袭白衣在风中,雨中,静默着……突然,他一甩衣袖,转过身去,对着汹涌澎湃的长江唱起诗来,这首诗一传千里,长江,慢慢悠悠地安静下来……这就是苏轼,我心中的'苏轼!
我心中的苏轼是一名被命运戏弄的人。人生几次被贬,甚至差点惨遭杀害。最后被贬海南,让苏轼在海南自生自灭。我真为苏轼的遭遇愤愤不平,难道他无与伦比的才气,也成了被祸害的理由?我想苏轼也是不明白的,为什么他自己一心为国为民,仍免不了被流放黄州的命运。在当时,纵有多少豪情壮志,又能与谁诉说呢?只能寄情于诗表达情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今天读来我感受到一种别样伤情的豪迈。
我心中的苏轼是一名豪爽乐观之人。苏轼尽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却从不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阴影。人到中年,苏轼被贬到密州任太守,一般人早已心灰意冷,认为人生就此结束,可苏轼却能“老夫聊发少年狂”,让人们看他“亲射虎”的场景。即使是“鬓微霜,又何妨?”,他依然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万丈豪情,即使是年轻人,又有几个人能与他相比?
我心中的苏轼是一名孤单寂寞之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在妻子去世后所写的悼念之作。妻子的病逝,对他的打击是多么的大。阴阳两隔,这对痴情人也许只能在梦中相见吧。
苏轼一生,坎坷一生。
论苏轼的作文篇6
风飘飘,水殇殇,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点,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着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上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些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什么“只恐双溪舴
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情怀;“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赤壁因苏轼而光芒四射!赤壁,只属于苏轼。风雨任平生,他的多情铸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铸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铸就了他的“风雨任平生”!
他的名字响彻在赤壁的天空中,响彻在赤壁人的心坎上。同样也响彻在我的心中,轼在我心!
论苏轼的作文篇7
苏东坡先生是在很多人眼里的一个风流倜傥的宋代大词人,也是北宋代的文学家。郑老师为了我们更好地了解苏东坡的来源和和具体苏东坡的古诗,就举办了苏东坡诗词表演。
总共有八个小组每一数列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有一首苏东坡的诗,还要了解完苏东坡的诗在表演一个节目,这个表演是每个人都要不一样的,有些人需要理解古诗说意思还有动作,有的是用朗读古诗,有的是用一个舞蹈来享受古诗,还有……
排练的时候每个人都非常认真拿着自己的古诗朗读着,非常的洪亮有的人一边想着自己的动作,有的人一边想着如何把古诗的意思给背熟,还有的人跳舞、诗歌、朗诵,……大家一边朗诵着古诗还一边想着我们做的动作是不是对的,老师有时候会给我们找时间排练,大多数的时间都会拿她的课来给我们排练。
有一次是在班级上排练,开始就像已经在表演,那时候我们的心情非常的紧张,因为是在全班人的面前表演这个舞蹈,如果出错了,就会有点尴尬,在上场时,因为有些人还是结结巴巴的,还有的人是没有编好舞蹈的,老师就已经让我们在全班人的面前表演,所以每个人都很紧张,勉强有一两个不会的是很正常的,在我们排练几次后我们也有找到了熟悉的感觉,我们组表演的古诗是《水调歌头》是用舞蹈的'方式来表演它的。
排练了很久郑老师定下来了儿童节那一天表演,到了表演的那一天我们都在反复排练熟悉自己的动作,害怕一不小心就会错又要重新再来,我的心情有一点开心还有一点小紧张,生怕会做错动作,开始,第一小组上场,他们准确无误地完成了表演。到了第二小组也就是我们,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上场,随着第二小组的介绍完毕后,开始了!我们的表演已经配好的音乐在加上班上的男生朗读水调歌头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的舞蹈,舞蹈是那么的优美,再加上汉服在飘动好像我们就在翩翩起舞享受着诗歌,我们的演出已经表演完了,大家都弄出了自己的优美身姿,最后我们还跟老师、同学、家长,一起拍了一张合影。
这个表演对我来说是是在这一个学期内付出最多的活动,也是更深刻的了解苏轼的古诗了解他的故事来源,苏轼的精神值得我一直去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