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读后感优秀7篇
读后感的写作应结合书中的情节,同时融入自己的真实感悟和思考,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书中的主题和思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孔子读后感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孔子读后感篇1
?孔子拜师》里讲的是春秋时代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千里迢迢的走到洛阳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里的主角——孔子的品行很好,他不仅仅有谦逊有礼的品行,还有一种对新知识的'求知若渴的精神,尽管他的家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可是孔子还是走着去洛阳的,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老子虽然自己的学问比孔子渊博,但是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比孔子高贵,而是亲自去迎接孔子、自己也认为自己的学问和孔子不相上下。老子虽然和孔子一样有着谦逊有礼和对知识求知若渴的精神,但是更可贵的是:他还有一种对小辈的关爱精神。我觉得这一点我们高年级要学习学习,不要欺负低年级的小朋友,如果我们对小朋友不友好,他们也会对我们不好,这不仅会让小朋友们觉得我们很讨厌,也会让其他人觉得我们在做以大欺小的事情。
我在这个故事里学到了:要对学习有着不满足的精神,要学习别人的优点。
这就是我在这个故事里收获的新知识,希望下次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孔子读后感篇2
快乐的寒假,我像飞出笼子里快乐的小鸟,坐在刺桐公园的石椅上,掏出吴祚来写的《孔子学堂》,聚精会神地阅读起来。
多么引人入胜的`经典古文呀,我稚嫩的心灵跟着《论语》简练深奥的文字,与孔子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在朴实的生活之中和道德对话里得到荡涤。
从《孔子讲道》我明白只有追求真理,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从《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感受到仁爱、智慧、勇敢是真正的伙伴;从《知之为知之》我感悟到:只有刻苦、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收获知识的果实。
其中,我最喜欢《君子(上)》这篇论述。孔子告诉弟子:“君子无所事。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其实说白了,就是凡事不能与别人争执不下,即使在比赛中,也应该互相谦让,这才是一个君子应有的修养。看来,我也算是“君子”。
春节将至,购票大队排成了头不见尾,尾不见头的长队。我和爸爸从早上8点排到了下午2点,终于望见售票窗口的影子,我深吸一口气说:“爸爸,我到旁边去运动一下。”刚刚走出几步,我看见离我们二三十米远的地方有一个老爷爷,正颤悠悠地拄着拐杖,无精打采地排着队。我想:这位老爷爷一定排很久的队,开始体力不支!怎么办呢?我跟爸爸小声商量:“我们跟老爷爷换一换位置吧!”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真是一个懂得尊老、谦让的好孩子。”我和爸爸重新站到队伍后面排队,但看到老爷爷买完票高兴地样子。我一点也不后悔。
“君子明白正义,小人只知道利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的语录像是冬天的阳光,带来无比的温暖;像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像是甘甜的泉水,带来心灵的滋润。
孔子读后感篇3
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有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他先赎回来,待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但是鲁国有个孔子的弟子把别人赎回来后并没有到官府去报销而换得了人格高尚的美称。但孔子指出,由于这个弟子没有到官府去报销赎金而被人们称赞为品格高尚,那么其他的人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就要对是否垫钱把他赎回来产生犹豫。因为垫钱后去报销领奖,人们会说自己不仗义,不去报销,自己的损失谁来补。于是,只好假装没看见,客观来讲就是妨碍了更多的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被赎买回来。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不愧为一代先贤,他能够透过看似高尚的现象看到负面的影响,从一片叫好声中看到隐藏的危害。所以,告诉我们看问题,必须考虑它对未来的.影响与负面的影响。
这篇文章还告诉了我们,凡事不应该只局限于一事,我们必须像孔子那样在一片叫好声中道出其负面影响!做人做事都应该考虑到其对未来的正面与负面。
点评:我们看问题,一定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这样的人,才有智慧!
孔子读后感篇4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李长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孔子的故事。通过这本书我知道,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问影响是非常大的,然而他坎坷求索的一身,也被历代人说了又说。本书作者李长之用最浅显而轻松的文字,把孔子一生的基本轮廓为我们生动的勾画了出来。李长之是诗人,又是写散文的高手,他的笔锋也带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在他的笔下,两千五百余年前的孔子,栩栩如生的.身影活跃在字里行间。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过匡城被拘留》讲的是孔子在卫国没呆几个月就离开的故事。他由于走得很仓促,又由于自己坐车,而他的弟子大多数是步行的。这其中就有子贡。当时的子贡还是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因为他找不到老师孔子了,很着急,就对路人询问起来。有一个人笑嘻嘻地告诉他,我只看见东门有一个人长得很体面而且两腮很像尧帝,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像大禹,不过比大禹又短了三寸,而且样子很狼狈,像一条丧家狗。子贡知道这一定是孔子了,便找到东门,终于追到老师孔子了。孔子见着子贡并问他去哪里了?是怎样找来的?子贡便把刚才听来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就笑道:一个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不能以点概全,不过说我像条丧家狗,倒一点不错!一点不错!
读了这篇文章,我了解到要形容一个人的面貌,要做到面面俱到。不能只针对一处的特点来进行形容,要从整体上形容一个人的面貌。
孔子读后感篇5
在月光的照耀下,我默默地读完了巜孔子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把我带进了孔子的生活世界里。
这本书里面讲了许多的小故事:有孔子在齐国政治活动的失败、孔子在齐国的收获和影响等等,我最喜欢的一个小故事是走向成熟的道路,这里面讲了,孔子还不到35岁,就有了很多弟子,正因为他见过老子以后,遇事会冷静和分析了,加上他原有的勤勉和热情,弟子就多了起来,虽然他说人家不知道自己有本领也能沉住气,但想施展自己的本领,特别是政治方面的所谓报复,他曾说:"不愁没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没有成套的东西;不愁人家不知道,只要自己有了成套的东西,自然会有人知道,也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使他在一生中浪费了很多有用的光阴和精力。直到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孔子这种心理才有了一些扭转。
毎当我读到孔子说的这句话:"不愁没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没有成套的.东西;不愁人家不知道,只要自己有了成套的东西,自然会有人知道,我就明白了,孔子他不愁没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没有成套的东西,只要有了,人家自然就知道了,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不愁没有地位,只要你有了成套的东西,自然就有地位了,人家自然也知道了。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里面的讲了从刚出生到老了的生活故事,真的很有趣,你也来看看吧。
孔子读后感篇6
2006年冬日的一个午后,偶然看到于丹老师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她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听后有点好奇,我迫切地想要看它、读它。
初识《论语》还是在学校的课本上,那时年少不知世事,觉得此文甚是难懂。看一年年月圆,赏一次次花开。而今的我,心境自然不同于孩童时代。工作中、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时候,看一段孔子的语录,思绪仿佛回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闭目沉思,不管古代还是现代,道理总是一样的。你曾经为朋友之间的争执烦心,难以释怀吗?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来证实这个道理:说一个老和尚把一个过河的姑娘背到了对岸,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却不敢问,强烈的好奇心在走出二十里地之后再也按捺不住,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姑娘过河,老和尚淡淡的告诉他,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道理很简单,孔子教会我们,以宽和之心待人,才能真正放下。然后,你的心境是才会轻松、愉悦。
结合目前的形势,企业正处于困难时期,我们仍像从前一样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却拿不到全额工资,或许有人会抱怨领导,抱怨我们的劳动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有市场必然会有竞争,当困难出现的时候,抱怨和猜忌解决不了问题,是在做无用功。《论语》里有个故事叫子贡问政,讲的是一个国家必须具备的三要素,足兵、足食、民信。如果必须去掉两条,只有民信不能丢,我们可以没有武力保障,可以缺少粮食,但是,没有了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才是最可怕的。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那么凝聚一个企业的力量应该绰绰有余了吧。把做无用功的精力拉回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精心操作,确保安全生产。除此之外,请你想想如何节能降耗,为自己的企业贡献一条金点子吧,人的能力有大小,再小也是一种力量,有了这种力量,我们就能走出困境。
窗外飘起了小雨,轻轻地跌落在玻璃上,有点冷,这样的天气,泡一杯浓浓的咖啡,捧在手心里,深深地吸一口,暖暖的,很贴心。在窗边的藤椅上坐下来,小心翼翼地翻开《论语》,每次解读,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有新的发现。
孔子读后感篇7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的中国影响很大,而他坎坷求索的一生,也被历代人说了又说。
本书作者李长之用最浅显而轻松的文字,把孔子一生的基本轮廓为我们生动地勾画出来了。李长之是诗人,又是写散文的高手,他的笔锋也带有浓的抒情意味。在他笔下,两千五百余年前的孔子栩栩栩如生的.面影活跃在字里行间。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章是第二十一章孔子绝粮,这章的主要内容是,楚国助陈进行反攻,陈国陷于混乱状态,楚国的军队由楚昭王亲自率领着,驻扎在阵国东北部,这时楚昭王病了,楚昭主派人问周的太史,这是什么兆头,周大史说,这预兆对楚昭王是不吉利的;但又说可以移在将相身上,楚昭王的将相便纷纷向神祈祷,希望能代替楚王承受不幸。但楚昭王说:“这不成。将相是我的手足,如何可以代我受祸呢?”他没有答应。孔子听说楚昭王这样,很佩服楚昭王的开明。孔子想,陈国既然在混乱中,就不如到楚国去。正好楚昭王也希望孔子能到楚国去,并曾派人来迎接。于是孔子决定上楚国去走一趟。有一天孔子被乱兵包围住,带的粮食也吃光了,跟从的弟子们又饿又累,有些人已经病倒了。但是孔子还照常给弟子们讲学,照常弹琴唱,弟子们越来越不安定了,孔子便把子路叫来问道:“古时候的一首诗歌上说:又不是老虎,又不是犀牛,徘徊在旷野,是什么因由?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孔子是一个有哲学的人,还是个刻苦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