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成功墙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9-01 11:05:07 分类:心得体会

当我们面对挑战时,深刻的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的基石,尽管困难重重,但坚持下去会带来更多宝贵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爬成功墙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爬成功墙的心得体会7篇

爬成功墙的心得体会篇1

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遏上最强的伤害。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能闯过去,你就是赢家:闯不过去,那就乖乖退回去做个普通人吧。所谓成功,并不是看你有多聪明,而是看你能否笑着渡过难关。

——李嘉诚

穷富不是命中注定

●李嘉诚箴??

人生有没有既定命运,我不知道,但每一天我们在那“零”和“非零”间选择时,我们其实正在不断选择自己一生的命运。没有人可以为你打造未来,只有你才知道怎样去掌握。人生之路在于不断探索,而不是乞灵于迷信。

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定律,昨天的答案未必适用于今天的问题,只有你的原则才是你生命导航的坐标,只有你的情操才是你鼓舞生命的力量。

从哲学的角度上讲,事物都是发展的。人的志向是从儿时的幻想演变到对以后成长中的实际情况的想法,也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这其实涉及两个环境:其一,是自己的理想所造就的,其二,是现实生活所给你的。这两个环境是你无法抗拒的。它们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磨炼意志的过程。就拿我自己来说,童年的时候,父亲教育我要学习礼仪和遵守诺言。而我呢,也受到父亲的熏陶,自小就很喜欢念书,而且很有上进心。那时候,我就暗暗地发誓,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桃李满天下的博学多知的教师。但是由于环境的改变,贫困生活迫使我孕育出一股更为强烈的斗志,就是要赚钱。可以说,我拼命工作的原动力就是随着环境的变迁而来的。

世界上的人要做成每一件真正有价值而且值得骄傲的事情,都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为理想和目标付出时间、努力、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大家要以崇高的价值观,付出爱心、精神,善用宝贵的资源贡献社会,共同为人生留下美好的种子。

经验是人生无价之宝,尤其是在艰苦忧患中成长的一代,因为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反思过去,并且能够坦然地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冀望。重要的是你们会不会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做个勤奋不懈、孜孜不倦的工作者,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能不断地发展新的机会,接受新的挑战,有追求有意义地生活,有服务社会的精神,有体恤和关怀贫困者、弱者之心,有勇气、宽容和公共精神。

●商场启示

2007年7月22日,中央电视台《名人面对面》节目访谈中,李嘉诚讲述了他的创业历程和自己对财富的认识。在闪光灯下,作为全球华人首富,拥有诸多光环的李嘉诚,对于自己的从商经历侃侃而谈。在他呈现于世人的荣耀与财富背后,隐藏着许多艰难与辛酸,很多人看到了他成功时的光鲜明丽,却不清楚他一路拼搏的艰辛。对于早年的那段奋斗历程,李嘉诚也是记忆犹新的。

作为商界大亨,李嘉诚是被迫无奈走上商道的。李嘉诚祖籍潮州,他的家族是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曾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叔叔和父亲都是当地小学的校长,幼年时期的李嘉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也会受到熏陶。

在父亲李云经的影响下,李嘉诚从小酷爱读书,见到书就爱不释手,从书中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父亲教育他做人要真诚,做事要坚毅,这些道理从小就深埋在了李嘉诚的骨子里,对他的人生道路和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初的时候,李嘉诚的理想是从事教育工作,而不是商人。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40年,为了躲避战祸,李嘉诚的父亲带着一家人逃往香港,想觅得一处安身之所。可是世事艰难,在生活的艰辛与家庭重担的双重压力下,父亲病倒了。在李嘉诚14岁那一年,父亲李云经去世,如晴天霹雳,李嘉诚的人生从此改变了。

父亲在临终时将母亲和弟妹的生计都转交给了李嘉诚,只留下一句:“阿诚,这个家以后就要靠你了,你要把这个家维持下去啊……”

李嘉诚从父亲那里接过来的只是一些做人之道和一家人的生计问题,而没有丰厚的遗产。为了完成对父亲的承诺,也为了能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14岁的李嘉诚谢绝了舅舅资助他继续上中学的好意,开始外出打工挣钱。

有人可以帮你一时,却没有人可以帮你一辈子;有人可以帮你一事,却无人可以事事帮你。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勉励人们说:“滴自己的血,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所谓“自助者天助”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李嘉诚的舅舅庄静庵在香港钟表行业是一流的钟表商,中南钟表有限公司在香港的名气甚大。虽说舅舅不能让李嘉诚进自己的公司,但帮助他一把的实力还是有的。但是,李嘉诚告诉自己,要凭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吃饭,而不能靠他人,这样自己才能真正长大,真正挑起父亲交给他的担子。

残酷的现实和生计问题就这样逼着李嘉诚放弃了教育家的梦想,走上了经商之路。在初入商途之时,李嘉诚脑子里想的就是养活母亲和弟弟妹妹,为此他想挣很多很多的钱,这个很多没有明确的数字,只是一个承诺和梦想——一个对父亲的承诺和让家人有口饭吃的梦想。

毫无积蓄的李嘉诚只有从打工仔做起。由于年龄小又瘦弱,他几经挫折才在茶楼找了一份堂倌的活儿。在茶馆干活的日子,每天的工作量是15个小时以上,起早贪黑是常事。由于工作得来不易,李嘉诚做起工作来非常认真,也得到了老板的赏识。

虽然是身不由己,但李嘉诚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自强不息、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从李嘉诚的身上可以看到人生的压力有时会是最大的动力这一真理。

张力和汪洋是高中好友,大学里学了不同的专业。毕业后,张力先找到了一份产品开发的工作。汪洋学的是贸易,本想自己做生意,由于没资金一直没行动起来。张力便介绍汪洋到自己的公司来赚第一桶金,由于其他部门不需要人,领导便将汪洋和张力安排在了一个部门。因为做的不是自己的专业,汪洋起初做起来有些吃力。一年后,公司有个外派留学进修的名额,大家都以为这个名额会落到张力的头上,可是谁也没想到,领导却给了汪洋。

在汪洋出国前,公司为他践行。有人问领导:“张力本就是学产品开发的,基础好,怎么不让他去,却把名额给了外行的汪洋昵?”领导微微一笑说:“虽说汪洋是外专业的,可他有股钻研的精神和强烈的成功欲望,你没发现他这一年在产品开发上所做的努力已经超出了你们这些本专业的人了吗?”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效益的欲望,也就是他愿意为企业为自己的梦想付出的欲望是否强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止步自满的员工是无法有长远的发展的!对于每个人的未来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按部就班而毫无激情和欲望地生活,那就算眼前有再好的机会,也会一事无成。

李嘉诚虽然早年生活陷入困境,但他坚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果然,在李嘉诚的不断努力下,他所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大富翁。贫与富之间不过是一线之隔,努力迈过那条线,就可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没有勇气和毅力迈步的人,只能停留在原地,暗自伤神。

李嘉诚的骨子里有着冒险意识和开拓精神,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候生活在潮州这样的环境下。潮州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往来移民非常多,文化融合程度相对较高,人们受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潮州人创业的典范很多,在这样一个大氛围下,潮州人骨子里有着一股闯荡劲儿和冒险精神。李嘉诚在性格方面难免受当地人们的影响。

不过,最重要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他一路走向成功,在创业的道路上没有被艰难挫折打倒,而是越挫越勇,直至登上成功的巅峰。穷与富、失败与成功都不是命中注定的,不思进取的富人也可能沦落为乞丐,努力进取的穷人也会有朝一日家财万贯,只要肯努力,肯想办法,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开初别无他法,只能将勤补拙

●李嘉诚箴??

人生的过程中尽管不无遗憾,但我学到了最价值连城的一课——逆境和挑战只要能激发起生命的力度,我们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想象的。

我成长的年代,香港社会艰苦,是残酷而悲凉的。那时候没有什么社会安全网,饥饿与疾病的恐惧强烈迫人。求学的机会不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贫穷常常像一种无期徒刑。今天社会前行,新的富足为大部分人带来相对的缓冲保障,贫穷不一定是缺乏金钱,而是对希望及机遇憧憬破灭的挫败感。很多人害怕可上升的空间越来越窄,一辈子也无法冲破匮乏与弱势的局限。我理解这些恐惧,因为我曾经一一身受。没有人愿意贫穷,但出路在哪里?

70年前这问题每一个晚上都在我心头。当年14岁时已需要照顾一家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没有可以依靠的人际关系网络,我很怀疑只凭刻苦耐劳和一股毅力是否足以让我渡过难关?我们一家人的命运是否早已注定?纵使我能糊口存活,但我能否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我迅速发现没有什么必然的成功方程式,首要专注的是,把能掌控的因素区分出来。如果成功是我的目标,驾驭一些我能力范围内可控制的事情是扭转逆境的关键。我要认清楚什么是贫穷的枷锁——我一定要有摆脱疾病、愚昧、依赖和惰性的方法。

比方说,当我发觉自己染上肺结核病,在全无医疗照顾之下,我便下定决心,对饮食只求营养不求喜恶,适当地运动及注重整洁卫生,捍卫健康和活力。此外,我要拒绝愚昧,要持之以恒地终身追求知识,经常保持好奇心和紧贴时势增长智慧,避免不学无术。在过去的70多年,虽然我每天工作12小时,下班后我必定学习。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过去一年,我费很大的力气努力理解进化论演算法里错综复杂的道理,因为我希望了解人类智慧的发展以及它对未来的意义。

在言谈、许诺及设定目标等方面,我都慎思和严守纪律,一定不能给人消极脆弱和依赖的印象。这个思维模式不但是对成就的投资,更可建立诚信;你的魅力,表现在你的自律、克己和谦逊中。

所有这些元素连接在一起功效非凡:它们能渐淅凝聚,塑造一个成功基础,帮助你应付控制范畴以外的环境。当机遇一现,你已整装待发,有本领和勇气踏上前路;纵使没有人能告诉你前路是什么样的风景,生命长河将流往何方。然而,在这过程中,你会领悟到丘吉尔的名言“只要克服困难,就是赢得机会。一点点的态度,却能造成大大的改变。”

●商场启示

没有任何背景的李嘉诚初入社会,品尝了各种人间辛酸,他自己在回忆时,也对那段经历唏嘘不已:“我17岁就开始做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7个推销员中,我年龄最小、经验最少,但我的推销成绩最好,是第2名成绩的7倍……18岁时我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我又当上了总经理。”

在进入茶馆工作后,李嘉诚很是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工作,想尽各种办法将工作做到最好。茶楼是供客人悠闲地消磨时间的地方,每天的营业时间特别长,李嘉诚总是第一个去,最后一个走。

在茶馆的时候,李嘉诚每天超负荷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每天天不亮就去茶馆准备,白天客人不多时,他就打扫卫生,听从客人差遣,晚上茶客多时,他更是忙得晕头转向,一直要到夜深入静打烊之后,他才能休息一下。

李嘉诚的认真负责、真诚敬业、勤勉有加被茶馆老板看在眼里,很快他便赢得了老板的赞赏,也由此成了加薪最快的堂倌。

多年之后,李嘉诚在接受记者访谈时说:“生命抛来一颗柠檬,你是可以把它转榨为柠檬汁的人。要描绘自己独特的心灵地图,你才可发现热爱生命的你,有思维、有能力、有承担、建立自我的你;有原则、有理想、追求无我的你。”

很多年轻人好高骛远,总觉得自己是做大事情的人,不愿意做手头那些琐碎的事情,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第一份工作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并感激的,不管你是否喜欢它,它是否适合自己,但它给了你发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也是一个体验人生、积累经验的好机会。

李嘉诚牢牢抓住了这个机会,打开了他闯入社会的第一道大门。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尽力去“谋”,也就是没有尽到自己最大努力的话,“成事在天”就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有这样一个猎人打猎的寓言故事。一天,猎人带着猎犬去打猎,到了野外,猎人首先给双方分配好任务:自己负责用枪打动物;受伤而逃跑的,猎犬负责去追。很快,遇见了一只兔子,猎人一枪击中了兔子的腿,便让猎犬去追赶受伤的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就见不着兔子的影子了,猎犬只好折回来给猎人汇报,说:“兔子跑得太快了,没有追上。”猎人很生气,骂猎犬:“你干啥吃的,受了伤的兔子都追不上!”猎犬却委屈地说:“我真的尽力了啊,那兔子跑得实在太快了。”

受伤的兔子跑回洞中,同伴们都来看它,很吃惊地问:“你是怎么跑回来的啊?你看看你的腿都受伤了,猎犬又那么凶,没有追上你吗?”兔子得意地说:“我是拼了命跑的啊,倘若有只猎犬在追你,你也会拼了命地跑的。”事实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尽力”是远远不够的,若想出人头地,必须“拼了命”地做事才行。

在茶馆打工的李嘉诚深知,尽力而为是无法让自己在社会上立足的,只有拼命地努力去工作,才能争得一席之地。现在很多创业的人,在失败之后反思时,总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失败的不应该是自己。他们没有明白,打开成功大门的最关键的钥匙不是各种有利条件,而是拼命奋斗的毅力。

“成功实际上是相对的。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而且,从创业开始,还要不断地学习,把握时间。我自己从创业开始到1963年这一二十年来,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而且每星期至少有一天是通宵达旦的。一个小公司在实力和资金都很单薄的情况下,与众多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竞争,其中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李嘉诚一生都将勤勉贯彻在工作生活中,他的成功是时势造就的,更是自身拼搏的结果。

男子汉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会吃苦

●李嘉诚箴??

小时候,我的家境虽然不富裕,但生活基本上是安定的。我的先父、伯父、叔叔的文化程度很高,都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我随先父来到香港,看到的都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就感到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因此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很多感想,就这样,童年时期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天真都完全消失了。

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作成功,什么叫作真正的幸福。

对于成功,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绝少有人说那是由勤劳及有计划地工作得来的。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靠勤劳工作、不断奋斗而得到成果;第二个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第三阶段,当然也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掉的。

真正的人才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当然这片天地是靠自己闯出来的。我在最初创业的时候,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是靠勤奋,靠辛苦,靠努力工作而赚钱。说到辛勤与努力,我受之无愧。勤奋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我认为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今天的商场要以知识取胜,只有通过勤奋的学习才能通往人生新天地。要有毅力,不断学习,补充自己,增长智慧,方能追赶时代。

投入工作非常重要,你对你的事业有兴趣,工作就一定做得好!对工作投入,才会有好成绩,人生才更有意义。

●商场启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一步步走路,不可能到达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小的流水,也不可能融成江海。也就是说,任何事都得从小做起,从基础做起。如果你是-粒种子,就一定得埋藏在地下慢慢抽芽,才有望长成大树;如果你是一棵小树苗,也必经四季轮回,才能亭亭如盖。

天道酬勤,未雨绸缪。李嘉诚努力为成功打基础的例子有很多。李嘉诚选择了一条赤手空拳闯天下的路子。他从茶楼的堂倌做起,做过店员、销售员,不管如何艰辛,他从来不曾放弃。并且,无论做哪一行,李嘉诚都做得有声有色,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经验的积累无疑为他日后自己当老板打下了基础。

在打各种工的过程中李嘉诚也磨炼了性格,他变得刚毅果断,知难而进,理性睿智。每一次面对困难时,都凭借自己的智慧去解决,绝不投机倒把。把困难一点一点地踩在了脚下,李嘉诚就成长起来了。

李嘉诚肯吃苦,会吃苦。他刚到香港时,看到同学们能将英语说得很好,而自己却连字母都认不全,这让他十分自卑。李云经为儿子分析了香港的大环境,得出想要融入香港的大环境,必先学做香港人,要做香港人,必先学习香港的语言——粤语,而香港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所以,李嘉诚也必须得学习英语。

父亲的分析很到位,要在香港立足,必须攻克语言关。李嘉诚听从父亲的教诲,开始苦学语言。父亲去世后,李嘉诚也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天打工10多个小时后依然坚持学习粤语和英语。

语言的学习,为李嘉诚带来了财富,也为他日后跻身上流社会做好了准备。开办塑胶厂时,李嘉诚就能流利地使用英语与外商谈判了,而他创办塑胶厂的灵感也是来源于英文版的《塑胶》杂志。如果李嘉诚只会说潮汕话的话,也很难成就“塑胶大王”的佳话了。

在茶楼工作的李嘉诚除了每天辛勤工作外,也认真琢磨了茶楼这个与学校完全不同的世界有什么人生经验可值得自己参考。茶楼里的人络绎不绝,三教九流,令初入社会的李嘉诚大开眼界,人们谈论的东西也和他在书本上学到的不一样,扑鼻的新鲜感让李嘉诚奋力地吸收着这个社会的营养。豁然开朗的视野和稀奇的事物并没有让李嘉诚迷失自我,父亲教给他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他从未忘记过。

他来茶楼是为了养活母亲和弟妹,为今后积攒经验和资金。他要做一个有心人,从端茶沏茶中学习,从茶客们谈古论今中学习,从各色人等的喜好里品悟。社会的彩笔渐渐地给李嘉诚如白板的心灵着了色,他开始分析茶客们,儒雅风流的是哪一类人,粗俗不堪的又是哪一类人,自己希望成为哪一类人。如果自己做生意的话,如何根据不同人的性格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李嘉诚在专心工作的同时也开始了最初的客户分析,他根据茶客的特征猜测出他们的年龄、籍贯、性格、职业、社会地位,并找机会验证,进而掌握了不同茶客的消费心理。很快,他对常来用茶的人的习惯了如指掌,比如,对不同茶的喜欢和对茶点的选择。不久,常客来时,不等他们点东西,李嘉诚就端上了他们喜爱的东西,顾客对此十分满意。后来,面对新茶客时,李嘉诚也能猜测他们的喜好了。茶客们觉得他特别善解人意,便常常光顾这家茶楼,李嘉诚也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老板频频给他涨工资。

在茶楼的日子,李嘉诚不但学会了察言观色、人情世故,训练出了分析客户的能力,还学到了做生意的门道。这些东西,在他日后做生意时派上了大用场,他的公司总能提供满足客户消费心理的产品。

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时,李嘉诚对自己的苦难表示感恩。他说正因为自己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才能在风雨中没有凋零。他说夹缝中的小树根基更稳,也更有生命力。苦难是一种磨炼,它淘汰掉弱者,让强者更强。走过磨难的人,也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

如同建房造屋一样,做任何事情,若想成功,都得从基础做起。以前有个暴发户,仗着祖业发家,实则毫无智慧而又喜欢攀比。他见到邻村里盖了一栋漂亮的三层楼房,便找来附近最有名的建筑师,要求建筑师给自己盖一栋和邻村一样的房子。建筑师告诉他:“请你放心,邻村那栋房子就是我设计的。”

于是,建筑师开始着手为富翁盖房子,丈量、挖地基、垒砖,没过多久,第一层开始拔出地面。这时,暴发户看到了,很不高兴,对建筑师说:“我只喜欢那家最上面的一层,我不要下面的,请你把这底下的给我拆掉!”建筑师疑惑了,不建第一、二层,第三层拿什么来承载呢,莫非让我建空中楼阁不成?

可是,愚昧的暴发户只知道他喜欢第三层,无论如何也不要第一、二层。建筑师只好请他另请高明。最终,暴发户一辈子也没有找到能给他只建第三层,舍弃第一、二层的建筑师,只能抱憾而终。

建房造屋要先打地基,再一点一点地往上叠砖,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对于做事要从点滴做起、稳扎稳打,很多人反而不懂了。很多人急功近利,总看着别人最后的成功,却忘了应该做好现在的事情。

李嘉诚曾说:年轻人一定要脚踏实地。我们在用人时非常关注一个人是否脚踏实地,不管他现在做得怎么样,如果不脚踏实地,走得越远,也就越麻烦。就像一栋大楼,如果地基没打好,建得越高越危险。

在一次接受记者访谈时,李嘉诚在谈起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付出的努力有极大的关系。”

目光短浅的人,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为明天的壮大积攒实力。不一步一步地踏实做事,暂时的成功也是过眼烟云。如果我们想走得稳些,走得远些,取得较大的成功,就应该沉下心来,做好每一件现在需要做的事,把根基打牢。

打工是收效最缓慢的投资

●李嘉诚箴??

很多人会认为打工并不是投资,而是在赚钱,我强烈反对这种观念。其实打工才是最愚蠢的投资。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除了我们的青春,还有什么更宝贵?!很多人都抱怨穷,抱怨没钱,想做生意又找不到资金。多么可笑!其实你自己就是一座金山(无形资产),只是你不敢承认。宁可埋没也不敢利用;宁可委委屈屈地帮人打工,把你的资产双手拱让给你的老板。

我们试想一下,有谁一生下来上天就会送给他一大堆金钱?有谁是准备非常齐全了完美了再去创业就成功了?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毕竟是极少数人,富不过三代+许多伟业都是平凡人创造出来的。计划赶不上变化,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信息高度快速传播的年代!我曾经问过我的一个朋友为什么不去打工,他的回答是:“说句得罪点的话,出去打工简直就是愚蠢地浪费青春!”为什么你一直是打工仔?因为你安于现状!因为你没有勇气,你天生胆小怕事不敢另择他路!因为你没有勇往直前,没有超越自我的精神!虽然你曾想过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命运,但是你没有做,因为你不敢做!你害怕输,你害怕一穷再穷!你最后连想都不敢想了,你觉得自己也算努力了、拼搏了,你抱着雄心大志,结果你没看到预想的成就,你就放弃了。你就只能打工!

●商场启示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套成功的哲学,或者是运气,或者是实力,或者是聪慧,但是,香港首富李嘉诚的致富哲学却只有四个字:事在人为!“事在人为”被李嘉诚奉为人生格言,时时刻刻提醒着他在商海里稳健前行。

人生之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一个成功的商人,要在不断的磨炼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李嘉诚的梦想绝不是做一个茶楼的堂倌,茶楼注定只是他起步时积攒经验的小场所。不过,他始终对在茶楼的经历和老板抱有感激之心,因为这份工作给了他养家糊口的薪水,并培养了他观察人的能力。

一年后,李嘉诚辞去了茶楼的工作,去了舅舅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舅舅为了锻炼李嘉诚,并没有告诉公司的人他们的关系,当然,也谈不上特别的照顾。李嘉诚来到中南钟表公司后也是从端茶倒水等跑腿杂事做起的,这对李嘉诚来说是极易的事,所以他轻车熟路。同行们都觉得这个小年轻伶俐勤快,他们便在庄静庵的面前夸赞李嘉诚,说他做事效率高,还经常猜中别人的心思而主动帮忙。

经过观察,庄静庵发现李嘉诚在工作之余跟着师傅学习装配修理钟表,并且技艺飞速进步,就对李嘉诚刮目相看,认为是时候让他锻炼锻炼了,便将他调到公司属下的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

茶楼的生活教会了李嘉诚与人打交道,在中南公司的基层生活中,李嘉诚学会了装配修理各种表,并且对各种表的性能了解得非常透彻。到了高升店后,李嘉诚又很快掌握了销售技术。店里的店员们回忆说:“李嘉诚来到高升店后,年龄最小,大家都没把他当回事儿。不过,没几天他便出了业绩,销售技术熟练得像个行家。我们都觉得这个年轻人日后一定会是个出色的钟表商,没想到,他后来发展得超出人们的预想。”

在高升店做销售的日子,李嘉诚细心观察并分析了香港的钟表市场,对此还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没多久,他就向舅舅辞职,临行前表达了对香港钟表市场的远见,他认为钟表技术当属瑞士最好,可日本人抢先开发了电子石英表新领域,所以,中档市场是当时香港钟表市场可以赚钱的领域。果不其然?香港的物美价廉的中档产品成为其能和瑞士、日本争夺钟表市场的一个亮点,中低档表的生产也发展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成为香港钟表界的领头羊。

可见,17岁的李嘉诚已具备了敏锐的市场观察力,练就了商人分析市场把握机遇的本事。

如果你只是暂时处在一个无法展示自己才能的岗位上,你觉得这个位置离你的人生目标太远,因此觉得人生无望自甘沉沦,那么,即使你所处的平台发展壮大了,你依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与其垂头丧气于当下,不如借机训练自己的毅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为今后施展才华做准备。处于逆境时最能挖掘一个人的潜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对待逆境的态度和方式,也决定了他日后的发展空间。

时势造就英雄,被迫走上商途的李嘉诚,在商海摸爬滚打了许多年,竟然一步步地做大做强了,他成了香港首富、华人首富。人生的巨大挫折,让李嘉诚在危难之时挖掘出了自己的潜力;父亲教给他的做人道理辅助他穿过了人生的迷雾,助他在商海里畅游。现在的社会,成功的人往往一生做很多种工作。一般人,由于经济形势的不稳定而变换工作。对于初出象牙塔的人来说,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借着第一份工作学会了什么,为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打下了基础。

打工只是通往成功之路的一种过渡,不能将打工这种状态作为人生的一种常态。张春和李丽同时毕业于名牌大学,他们才能出众,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很快有了出色的表现。张春满足于目前高薪高职位的状态,不求上进,想一辈子就这样混过去算了。但李丽不甘心为人打一辈子工,在积累了人际关系和经验之后,勇敢创业。起初十分艰辛,张春还嘲笑李丽自找苦吃,但不久之后,李丽的企业就有了起色。很快,李丽成为了商界冉冉升起的一颓新星,而张春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者。

李嘉诚不断转换行业,并不是心浮气躁、好高骛远,而是在新机遇和新挑战出现时,勇敢抓住的表现。李嘉诚不满足于现状,他希望能够不断突破自己,做人所不能做之事。李嘉诚将每份工作都做到极致之后,从容地踏上了人生新的阶梯。从李嘉诚身上可以看到成功者永远不满足,努力上进的优点。

李嘉诚成为世界闻名的企业家之后说道:“力争上游,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机会,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番雄心壮志,立下远大的目标,用热忱激发自己于事业的动力。”

学会在困难中看到机会

●李嘉诚箴??

每个人都可以有巨大的雄心及高远的梦想,区别在于有没有能力实现这些梦想。当梦想成真的时候,你是否会在成功的台阶上更知进取?当梦境破灭,无力转败为胜时,你是否会套在自命不凡的枷锁里?是否会沉浸在万念俱灰无所期待的沮丧中?

再有学识、再成功的人,也要抵御命运的寒风。虽然我在事业发展方面一直比较顺利,但和大家一样,我也有达不到的梦想、做不到的事、说不出的话,有愤怒、有不满、有伤心的时候,我也会流下眼泪。

在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处于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勤奋、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一个信誉。

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用10亿、100亿也买不来的。

我不看小说,也不看娱乐新闻,这是因为我要从小争分夺秒地“抢”学问。我的学问、我的知识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抢回来的。我一直好勤力,有时间便自修。现在的人说求学问,我是偷学问。

一个真正做大事、有远见的人,会看世界的潮流,估计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事在人为,不能有志无才。你可以夸口说你的志向是摘下天上的月亮,但你知道怎么摘下吗?所以我说事在人为,靠自己,靠意念,还要有最新的知识及经验积累才能达到。

●商场启示

17岁的李嘉诚辞去了中南钟表的工作,到一家很小的五金厂做推销员。这一事件让很多人都很诧异,他们本以为这个学艺精湛、推销技术娴熟的年轻人一定会在钟表行业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角色。没想到,李嘉诚在中南钟表势头猛进时离开了,偏偏又转了行,从头做起。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李嘉诚一反常态的做法让人们不得不想:李嘉诚是不是脑袋有问题啊?

李嘉诚对钟表行业前景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是看好中南公司的前景的。但是,对他更有吸引力的是香港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和手到擒来相比,他更喜欢充满挑战和刺激的游戏。他想趁年轻多闯荡一番,拓宽些视野,多蹚出些路子,趁着这多变的经济形势干一番大事业。

五金厂很小,却也要从销售做起。销售是最锻炼人的,特别是商人,只有做过销售的商人,才真正懂得市场。与在茶楼和钟表的坐店销售不同,五金店的销售需要跑出去找客户,就是在不知道对方有没有购买意愿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显然,和前两种客人找上门来的销售有很大区别。

面对新的挑战,李嘉诚经过深入思索,发现在推销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和客户搭上话?第一句话应该说什么?怎么说?对于老客户,又该如何维持关系?这对于生性腼腆的李嘉诚来说是不曾遇到过的问题,在书本上也没学过,他只能在实践中去悟。就连当年的李嘉诚自己也没想到,几十年后他在各种场合竟然能谈吐优雅、思路敏捷,俨然成了一个辩论家。

老实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诚实,这在做销售时最容易博得客户的信任。有着犀利的商业眼光,却稚气未泯,这一点为李嘉诚赢得了客户。五金厂的销售一般对准的是杂货铺,这样一次销售额度大,还能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很多人都按照这个路子做销售,而李嘉诚却有意避开了。他决定向客户直销。他直接找到酒楼、旅店的相关部门,一次就销售了100多个产品。而对于家庭用户,他则跑到居民区上门服务。他摸清了老太太们的脾性,晓得只要在一个小区里能卖掉一个,也就意味着能卖掉一批,因为老太太们不上班,喜欢串门,自然就是他可利用的宣传员了。于是,他就专门找老太太卖桶,物美价廉,自然不愁销路。

总结做推销员的经验,李嘉诚说:若想客户买你的产品,就得事先想好应付一切的办法。面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说辞。为此,他利用一切能利用的途径搜集市场信息资料,并和不同层次的人交谈,了解客户心理和产品反馈,对拒绝产品的说辞做到心中有数。李嘉诚曾经根据一个区域的市民生活习惯,摸清了他们对塑胶制品的需求,在他的产品没有生产出来时,就锁定了销售客户。

亲身体会挣钱的不易,一个人才会迅速成长。李嘉诚在早起的茶楼生活中练就了从早到晚跑腿的功夫,所以,在做销售时也往往以步代车走遍大街小巷,既省钱,也揽得更多的客户。

如今,李嘉诚每每回忆起这段销售的日子时,总是自豪地说:“我十几岁就做销售,对自己要求严格,工作时间总比别人的多1倍,所以,业绩也总超过别人很多。做到最好时,我的业绩是第二名的7倍。凭着我的业绩,一年后我就坐上了部门经理的位子,两年后就做了总经理。”

机遇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非常重要,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往往会事半功倍。对于李嘉诚来说,善于捕捉机遇无疑促进了他的成功。李嘉诚说:“机遇有了,最要紧的就是你要充实,多了解外面的情况,无论政治、经济,最新的行情,你都要尽量知道。这样,机遇来的时候才有能力去抓住它。”

曾经有一个记者问李嘉诚的推销秘诀是什么。李嘉诚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而是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日本的“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有人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原一平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摸摸我的脚底板。”该提问者摸过之后,惊讶道:“您脚底板的老茧真厚!”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底板的茧子特别厚。”提问者恍然顿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对记者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底板,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板的茧子也很厚。”

可见,机遇不常有,而且只降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李嘉诚是一个幸运的人,机遇多次眷顾他,而这也得力于他早年的准备。

在华为,《致新员工书》向每一位入职的新员工表明了公司是多么重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您想做专家吗?一律从工人做起。进入公司一周以后,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在公司外取得的地位均已消失,一切凭实际才干定位。您需要从基层做起,在基层工作中打好基础,展示才干。公司永远不会提拔一个没有基层经验的人来做高级领导工作。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一个环节、每一级台阶对您的人生都有巨大的意义。”

困境不是不可度过的,凡是在事业上大有作为的人,都是从最简单、最基层的工作开始做起的。他们不会对烦琐卑微的工作抱怨,在每一件微小的工作中,他们都可以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在做这些小事的时候,积蓄力量,逐步走向成功。

每个人都有远大的梦想,但再大的梦想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通往远大目标和理想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要向这些困难低头,要做的是迎头面对困难,从这些困难中看到机会。很多成功的人士就是这样一路迎着挫折而上,最终成功的。好比本田的总裁,最初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推销员,能够成为大公司的总裁,靠的就是他踏踏实实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毅力。

人们要从困境中看到机遇,而不是在困境中对未来望而生畏,止步不前。如果李嘉诚一味地埋头在困境中挣扎,只求解决温饱,那就不会有日后的“塑胶花大王”了。所以,能否抓住并善于运用机遇,是对一个人能否厚积薄发的考验,是对一个人判断力的考验。一句话,只有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能抓住一个个机遇,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不满现状,奋发向上是赚钱发财的前提

●李嘉诚箴??

一个人若自以为有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我见过许多人,开始时挣扎奋斗,但在他们付出无数血汗,使前途稍露曙光后,便自鸣得意,开始怠惰、松懈,于是失败立刻追踪而至。他们跌倒后,再也爬不起来。

我每次出门,在机场都会看到有关于我的书籍,不知道为什么其中令最多人感兴趣的题目,总是离不开我如何赚钱。既然那么多人有兴趣,我便讲一讲我如何赚钱。

首先,让我回顾一下我和长实系的发展里程碑:1940年因战乱随家人从内地去港,1943年父亲因贫病失救去世,负起家庭重担,1950年创立长江塑胶厂,1971年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上市,1979年从汇丰银行收购英资和记黄埔集团22.4%的股份。

我个人和公司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很多人只看到我今天的成就,而忘记甚至不理解其中的过程,我们公司现时拥有的一切,其实是经过全体人员多年努力的成果。

2002年集团业务已遍布41个国家,雇员人数逾15万。我个人和公司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我事业刚起步时,除了一个人赤手空拳,我没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优越的条件,一点儿也没有,这包括资金、人际关系、市场等等。

很多人常常有一个误解,以为我们公司快速扩展是和垄断市场有关,其实我个人和公司跟一般小公司一样,都是在不断的竞争中成长的。当我整理公司的发展资料时,发现最明显的是我们参与不同行业的时候,市场内已有很强的、具有实力的竞争对手,担当主导角色,究竟“老二如何变第一”?或者更正确地说,“老三、老四、老五如何变第一、第二”?

●商场启示

李嘉诚说:永不满足,是发财的前提。一个人如果产生了自满情绪,就会停滞不前,就会松懈,就会按部就班。不想让今日成为昨日的重复,就得有赚钱的动机。一个能在商场遥遥领先的人,必是一个对金钱有占有欲的人,他时刻想的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转换为金钱。

如果你是一个事业单位的员工,固定的收入不高不低,刚够度日,稳定安逸的生活消磨了你的斗志,可是一旦家里有什么紧急情况需要用钱,你才发现捉襟见肘。这些突发情况会逼着你想办法去多挣一些,你开始给自己定个高一点的目标并付诸行动,那么,你的收入就会增加一些。如果你不满足,去寻找更多的机会挣钱,你会发现机会还是有的,收入还会再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你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提高,你开始想打破以前那种“温水煮青蛙”的日子,想给家人更富足的生活,想让家人能随心买一点喜欢的东西而不用顾忌钱的问题,你会更加进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你唯钱是图,你也明白,真正能长久赚到钱的人一定不会丢失他做人的本分,也是一个更懂得生活的人。

李嘉诚曾说: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么失败很快就会找上门来。许多人在起步时都努力卖命,可是刚刚收获,就自以为取得了整个“天下”,开始自满,开始不理性地对待商机,这时,会突然有一个打击让他无法翻身。所以,挣钱的心要时时有,这才有动力拼搏,但也不能忘了时刻保持做人的原则,谦虚而谨慎,这样才能财源不断。

在五金厂虽然做得很不错,但李嘉诚志不在此,他要创建自己的一番天地,所以,不顾老板的挽留,从厂里辞了职,出来自己创业。当时李嘉诚的创业资本也不过区区5万港元,着实不多。这钱都是他平日里一分一厘积攒下来的。据他的亲朋回忆说:“嘉城从未奢侈过一日,他外出从来都是吃大中餐,他穿的衣服更是没有一件能上档次的。”

为了提醒自己要沉下心、弯下身来,他特意给自己的公司取名为“长江”,有“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汇聚百川,才能气势如虹,长流不息”之意。李嘉诚要做实业,做宏图伟业,他说:“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汇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未来的长江集团也应该让中国人引以为傲。长江浩荡万里,具有宽阔的胸怀,一个有志于实业的人,理当扬帆万里,破浪前进,去创建宏图伟业。”

在刚创业的时期,李嘉诚凭借之前的积累和诚信经商,发了几笔小财,但好景不长,过度地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了资金链断裂,工厂经营陷入了困境。产品无法正常出厂,还有不断上门催债的原料商,那段时间,李嘉诚忙着应付各种状况,十分疲惫,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了。

原本信心满满想要大干一场的李嘉诚没有料到,自己创业会遇到这么大的瓶颈。1950年到1955年这几年间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不过再怎么艰难,李嘉诚也没有想到退缩,关闭工厂。他咬着牙坚持着,寻求塑胶厂翻身的出路,在焦头烂额的那段时间,他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分析市场走向,他看到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中已经趋于饱和状态,需要寻求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李嘉诚最终寻找到了企业转轨的出路,长江塑胶厂迎来了新的生机。

永远不安于现状,这样的人才能展翅高飞。一个农户上山砍柴时,捡到了两只小鹰,便带回家养了起来。慢慢地,两只小鹰长大了,一只小鹰不断练习飞翔,每天摔得鼻青脸肿。另一只小鹰很不理解,它觉得现在有吃有喝,生活安逸,为什么还要去自讨苦吃呢?

在不断的磨炼中,那只渴望飞翔的小鹰终于冲上蓝天,成为了俯瞰大地的雄鹰,获得了自由。而好吃懒做、安于现状的那只鹰只能靠讨好主人来获得口粮。当它遥望蓝天时,很后悔当初没有学习飞翔,现在只能窝在农户家混日子。

就像这两只际遇不同的雄鹰一样,很多人会被一时的安逸蒙蔽了奋斗的心智,但也有人能认清现实,勇敢追寻理想。李嘉诚就是那只不甘寂寞、不甘平庸、努力学习飞翔的雄鹰,虽然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大罪,但他最终能够展翅蓝天,拥有自己主宰的人生。

创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很多人胸怀创业的激情,打算放手一搏,但是在残酷的现状面前总是无法坚持下去。迎难而上,勇于排解困难才是创业的正道,只有具各这种不顾一切、奋发向上的精神,创业才有了可能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想成功,要先花90%的时间想失败

●李嘉诚箴??

我从22岁开始创业做生意,超过50年,从来没有一年亏损,很多人都对此很好奇,其实想要做到在大胆扩张中不翻船并不难。

想想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你要先想到万一悬挂十号风球,你怎么应付。虽然天气蛮好,但是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

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直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问我自己,如果5分钟后宣布有台风,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有这种心理准备。

我会不停地研究每个项目要面对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就是因为这样,这么多年来,自从1950年到今天,长江(实业)并没有碰到贷款紧张,从来没有。长江(实业)上市到今天,假设股东拿了股息再买长实,(现在)赚钱2000多倍。就是拿了(股息),不再买入长江(实业),股票也超越1000倍。

你一定要先想到失败。从前我们中国人有句做生意的话:“末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因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之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个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损害,所以当一个项目发生亏蚀问题时,即使所涉金额不大,我也会和有关部门商量解决问题,所付出的时间和以倍数计的精神都是远远超乎比例的。

我常常讲,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一点毛病,就会停顿。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弱点,就可能失败。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预防危机的发生。

●商场启示

李嘉诚在接受《全球商业》和《商业周刊》采访时,道出了他做生意如何成功的“秘诀”。

李嘉诚在1950年创业,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受过无数波折与困难,但他与他的企业都未曾倒下。李嘉诚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时至今日,他所取得的成就十分辉煌。李嘉诚做的生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香港,而是遍布全世界,在李嘉诚看来,他能够将生意做这么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总是未雨绸缪,在未成功之前先考虑失败,然后稳步走向成功的道路。

李嘉诚对他公司的业务了如指掌,每一个细节都很清楚,就连2g和3g移动电话不同的传播速度也了解得一清二楚。李嘉诚认为想要做成一单生意,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去成功,而是怎样会失败,将这些失败的道路统统堵上之后,成功之路才会走得更顺畅。为了将自己的生意做好,李嘉诚总是用心思考每一处细节,思考未来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万无一失,他才放心。

老话说:“防患于未然。”多思虑一些并不是多此一举的事情,很多时候,考虑周全一点,能够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商海沉浮,更得小心谨慎,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损失巨大。

李四和张三是好朋友,他俩头脑灵活,一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李四四处借钱,注册了一家公司,红红火火地开始创业了。眼看李四的生意越做越大,张三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李四几次邀请张三去他公司工作,张三也婉言拒绝了。

李四的公司越开越大,经营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一次吃饭的时候,李四对张三夸耀自己现在的成就如何了得,张三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让他不要着急扩大经营规模,要慢慢来才好。

但李四并没有听张三的,他认为张三是在嫉妒自己。几年之后,张三瞅准了一个商机,抓住了机会,也办起了自己的企业,虽然起步有些晚,但经营得也算是有声有色。一天,张三在路边遇到了好久不见的李四,李四一脸愁容,问明原因,才得知李四跑了几个大单,资金链一下连不上,欠银行的贷款还不了,公司快破产了。

李四后悔当初没有听张三的话,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却没能看到长远发展的隐患,导致了这样的下场。

在创业初期,很多经营者都会遇到像李四这样的情况,无法正确判断形势,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李嘉诚却并没有犯这样的错误,他靠塑胶花起家,之后慢慢发展,周旋于好几个不同的领域做生意,但每进入一个领域,他都提前做好准备,掌握最准确、最新的资料,不会为了利益,盲目跟风去做。

从商几十年的李嘉诚,在令人眼花缭乱、险象环生的商业大战中屡屡获胜,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时也能够全身而退,就是因为他总是会对失败做出预测。任何一个商家,想要生存、发展、取胜,首先要对形势做出精准的判断,将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一个出色的生意人,总是能够在顺境中窥见不良因素,及时将这些因素扼杀在摇篮中。

延伸阅读 现实的造梦者——李嘉诚2013年汕头大学的演讲

尊敬的陈云贤主席、徐冰教授、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我们2599名同学毕业的大日子,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快乐时刻。

最近,我因为急性胆囊炎进行了手术,现在我已完全康复,依然积极向前。

在医院期间,我静静思考,世界改变的步伐不断加快,虽然过往经验是人生无价之宝,但传统应对困难与挑战的智慧和观点今天是否依然适用?古书古语,劝人苦心志,劳筋骨、坚毅奋斗,这些励志的话语是否足够提升我们的韧力?如何迎战改变,是世界上每一个人要思考的问题。

很多道理,说者容易,听者难。血肉之躯,在人生中波涛翻滚,个中的滋味,你能体会?你愿意替代尝尝吗?你关心社会上的困难境况吗?你懂得体谅无助无奈者的叹息吗?或者你是那些曲尽心思、有万万千千借口的人,只会说“不公义与不公平是人生必然之理”,或“对不起,我不能施以援手。何为富?何为贫?我自己也是受害者”。

也许,你们这一代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社会不平等的恶化。解决此问题的方案,将主导社会未来的改变。需要每个人和政府积极、主动地克服这些挑战。每个人有不同的能力和道德标准,恻隐足以为仁,但仁不止于恻隐。有能力的人,要主动积极,推进社会的改善和进步,这是我们的任务。这不仅是对社会的投资,帮助和激励别人的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人生。

政府要鼓舞民志,要在发展企业精神、创造机会的大前提下,制定和推行明智知远兼正当有效的政策。政府要鼓舞民智,要投放更多的资源,在教育范畴内推动更大的改革。教育是防范社会出现持续不公平现象的可靠卫士。今天在逆境中奋斗的人,不要让内心的愤怒燃烧,而影响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医院期间,我非常感激医生与护士们专业与悉心的照顾,手术的伤口没有任何痛楚,凄楚的是心上的回忆。这个小指头是我第一个疤痕,这疤痕是我14岁的时候愤怒的印记。那年,一个寒风透骨的冬天的下午,我单独在舞台外忙了一整天,要把堆得高商的皮带切割,为明天生产工序做好准备。从窗框中,看见高层们坐在暖暖的室内,悠闲地品茗。我默然感到很孤独、很怨愤,我错手割伤自己,深可见骨,我还记得血在伤口由红变黑,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自己一定不再成为那可怜的人。

我知道,只有怨愤而欠缺思维,只会令你更软弱、更惶恐,使你付出更大的代价和承受更大的痛苦。我要把愤怒转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和更专注解决问题的动力。只有能面对现实的人才可征服现实,只有更加勤奋、更具观察力和韧力的人才可改变困境,创造机会和缔造希望。

各位同学,在过去数十年,别人给我的昵称是“华人首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滋味。我的一生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历程是好不容易的。常常要有智慧、要有远见、要有创新,怎不令人身心劳累。四方风风雨雨中,我还是不断地学习笑对人生。作为一个人、一个爱自己民族的中国人、一个企业家,我不断地在各种责任矛盾中尽一切所能服务社会。

各位同学,你们具备卓越的专业知识与才干,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你们的前途成就可比我更光明。为社会缔造明天,舍你们其谁?你们一生谨守正知、正行、正念,路漫漫其修远,你们对社会永远的关怀和参与,这一份坚持就是解决不公平问题的最实际方案。我知道今天的你们以汕大为荣,明天汕大将会以你们为荣。

再次祝贺大家!

爬成功墙的心得体会篇2

这是一本走向成功的最佳读本。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将使你最终业有所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入手。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

我们常说:“我不会……,因为遗传……”、“我迟到,因为……”、“我的计划没完成,因为……”我们总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满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正是人能主动积极地创造、实现梦想,来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自主选择应对外界环境的态度和应对方法;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

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虽然不能控制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客观现实做何种反应。积极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并且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习惯二:忠诚于自己的人生计划。

我们经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将这个书面计划称之为“使命宣言”。

任何一个存在的社会组织都需要“使命宣言”,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也不例外。“使命宣言”需要阶段性地评估以及持续修正和改良。

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为什么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习惯三:选择不做什么更难。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觉得有价值并对你的生命价值、最高目标具有贡献的事情;要少做紧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解决的事。消防队的最大贡献应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处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则。

有效能的人只会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点管理。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左右。要想集中精力于当前的要务;就必须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牵绊,要勇于说“不”。

习惯四:远离角斗场的时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双赢思维”成为人们运用于人际领导的原则。

我们从小就参与各种比赛、考试,培养了一种你赢我输、你死我活的竞争心态。试想一下,谁又甘心在竞赛中认输呢?树立双赢思维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寻求互利,以达成双方都满意并致力于合作的协议计划。

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

习惯五:换位思考的沟通。

如果一位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镜让病人试戴,其理由是:“我已经戴了10多年,效果很好,就给你吧,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那么,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如果医生还说:“我戴得很好,你再试试,别心慌。”在病人看到的东西都扭曲了的同时,医生还反复说:“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我们常说遇事要将心比心。因此,“知彼解己”是交流的原则。

这位医生尚未诊断就开处方,谁敢领教?但与人沟通时,我们常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妄下断语的毛病。因此我必须强调:“了解他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才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要改变匆匆忙忙去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倾向。

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习惯六:1可以大于2。

统合综效是对付阻碍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则消极、不合逻辑、情绪化和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弹簧施加作用力,结果还是要反弹。如果将双赢思维、换位沟通与统合综效原则整合,不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助力,“统合综效”就是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许多自然现象显示: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会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更为茂盛;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单独承受力的总和。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但也有例外。只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

习惯七:过着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基础,所以有规律地锻炼身心将使我们能接受更大的挑战,静思内省将使人的直觉变得越来越敏感。当我们平衡地在这两方面改善时,则加强了所有习惯的效能。这样我们将成长、变化,并最终走向成功。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以上这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前三个习惯在于我们本身,确立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着重于如何进行个人修炼,由依赖转向独立,实现“个人成功”;第四、五、六个习惯,即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都将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前六个,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通过培养这些习惯,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

爬成功墙的心得体会篇3

距离复试结束已经有好几天了,在知道自己被一志愿录取后,真的会觉得一切都值得了,今天提笔,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心得。

一、初试

(一)关于心态

1、staypositive

要知道,在复试初期,看了就忘、背了也忘、做题无从下手是大多人同学都会面临的问题,考研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大家这都这样的,稳住,别崩,我们能赢;

2、nevergiveup

一定要坚持,因为坚持下来的你,就已经甩掉一部分坚持不下来的他们,过程很难,但不要放弃;

3、lookahead

不要害怕失败,而应该更多地去期待成功,也不要总想着自己能不能考得上,而应该更多地想如何才能让自己考上;

4、doallyoucan

对于考研,你只管努力努力更努力就好,其他的交给时间。

(二)关于选择

首先,要选择一个有师兄师姐分享经验、指导方向的学校&专业;关于难度衡量,可通过历年真题,报录比(很多学校不公布该数据,可通过查看往年进面名单的学号,可以知道至少有多少人报考该专业),进复比,进面分数,录取分数等,做到心里有杆秤。其次,选择一个跟你报考专业相似或者相同但报考院校不同的研友,相互监督,相互鼓励。最后,选择复习地点,拒绝安逸,图书馆内备考人员集中的区域最佳,教室其次,其他地点不建议。

(三)关于方法

每天做好当天的学习计划,不要安排得太过理想化,也不要安排得太松弛,尽可能地完成每天的计划。

1、专业课

数分高代,对于定义概念、性质定理要熟,也就是基础要打牢,分析历年真题,有侧重点地学习,广大统计学不像往年那么简单了,数分侧重于下册,高代后面章节的知识点也很重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后练习题要做,如果可以的话,建议刷两遍。

2、英语

背单词,贯穿整个备考过程的,不断反复,也可以利用真题去记忆;做真题,刚开始可以做得比较慢,每篇阅读分析要尽可能细,最好全篇自己翻译一遍,每一道题的出题点在哪里,坑点在哪里,每个选项错在什么地方,答案在原文哪段哪句等等,都要一一了解清楚,建议做两边真题,留最近的三年真题到后期给自己模拟;作文,很多师兄师姐推荐王江涛老师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但个人学习这本书后会发现,如果范文你不背得滚瓜烂熟,也会在下笔时仍不会写,但觉得使用何凯文的写作书后会觉得有很多好词好句可以自己积累,使用起来也很顺畅,这个要看个人,所以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很重要;对于翻译,其实在细致地分析阅读时就已经锻炼了自己的翻译能力,九月开始,也可以每天翻译一道历年真题中的翻译部分。

3、政治

对于政治,如果时间可以的话,建议暑假就开始政治的复习,我是用肖爷爷的书,看徐涛老师的视频课,刷1000题两遍,后期刷肖四肖八,但个人认为肖爷爷没有大家口中那么神,可以自行购买上一年的肖四肖八与上一年真题做对比,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大题,真不是只背肖四肖八就可以的。

(四)关于总结

每看完一章书,或者每做完一套题,建议都做下总结,总结知识点,总结错题,把握方向,再继续下一步。

二、复试

初试过后,如果自我感觉有机会参加复试,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可以慢慢开始准备复试,如果等国家线出来后,距离复试会比较近,压力会比较大,能尽早准备就尽早准备,这样无论是知识牢固程度还是心理上,都对自己的复试发挥比较有利。

考研过程虽说很累,但真的是为数不多的我们全身心去做的一件事情,这是一段很充实的时光。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一定有你感兴趣的方向,想学的知识,想走的路,那复习过程中,如果累了,就多想想以后,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坚持正确的方向,选择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成功!

爬成功墙的心得体会篇4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近两日,北京保持了56天“零新增”的局面被打破,出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敲响警钟。我们必须认清新冠病毒并不会倏然而去的现实,防控工作稍有不慎,疫情的“火苗”就很可能会形成“燎原之势”,卷土重来。为此,我们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必须打好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检测诊断这“三张牌”,抓牢防控工作的“三道防线”。

打好宣传教育牌,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思想防线。所谓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是指疫情完全消失,生产生活恢复到疫情前的状况,而是指疫情有可能会长期存在,防控工作成为了一项长期化、生活化的重要任务。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部分群众不重视疫情的潜在风险、部分干部麻痹大意和松劲懈怠的现状,我们必须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广播喇叭等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每个人认识到病毒的危险性与狡猾性,从而增强自我防护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少聚集”的良好卫生习惯保持下去。

打好监督管理牌,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责任防线。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缓和,但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和复工复产复学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们“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不断践行初心、勇担使命,根据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科学研判,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建立起社区、学校、企业常态化防控的科学体系,持续做好摸底排查、卫生消杀、保障供应等工作,坚持防控意识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动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打好检测诊断牌,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救治防线。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是我们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在常态化防控工作中,必须补齐医疗救治体系的短板,分类分级分层开展救治工作。对于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要通过专家会诊和核酸检测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基层社区与定点医院双方之间的有效衔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于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要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集中呼吸、重症、感染、影像、中医等多个医疗部门的力量,提供综合化、个体化、差异化的治疗方案,全力救治患者。以现代化、科学化的医学隔离和医疗救治为兜底保障,限度地减轻疫情对广大群众生命安全的威胁。

爬成功墙的心得体会篇5

心理学这一名词,对于我而言,已不再陌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心理学的了解不断增加。

作为师范生,心理学是一门必修课。对于所有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来说,也是重要的与终身的必修课程,学习心理学有以下重要意义:

1.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明确各专业活动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有利于自我教育与良好个性发展;

3.掌握心理规律,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能;

4.有利于自我心理调节,保持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人的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可见,我们正常的心理功能离不开我们的社会实践。而人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行为,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所以我平时要有符合实际的计划和目标,用行动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心理水平。大学可支配的时间真的很多,我总不能将其浪费于睡懒觉、玩游戏等。这需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参与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否则只能浪费青春罢了。

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如何提高良好的记忆品质。通过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增强记性,防止遗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过分紧张疲劳,要劳逸结合,兼顾娱乐,学会放松与缓解压力;增强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培养我们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敢于幻想,敢于实践,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不受定势的干预,大胆的发散思维。

在除了学习课本内容,张老师还给我们观看《心理访谈》的节目,丰富了我的认识。同时,这些节目都是关于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告别依赖、面试技巧,有关的心理专家给了很多方法及建议。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值得我学习借鉴。

总之,心理学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学期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断地学习。

爬成功墙的心得体会篇6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浩渺的宇宙星辰之中,又多了一抹中国的光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三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在宇宙空间站中“出差”六个月,完成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实验。

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深深地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也为所有的航天英雄们致敬。他们怀揣航天梦,勇攀高峰,用实干和创新实现中国航天一项项伟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中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期待神舟十四号航天英雄们凯旋归来!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随着一声“点火”的命令,一簇桔红色的火焰爆发出强大的动力,瞬间推着载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四号飞向太空。短短半小时,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的航天技术、火箭技术的进步与强大。

作为学生,自豪,骄傲的感情油然而生。尤其是作为酒泉敦煌人的我更是觉得特别激动!

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成熟,体现了祖国的强大。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希望家乡越来越好!祖国加油!

我热爱祖国,我为中国感到骄傲,我为我是个中国人而自豪!

小编推荐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该如何才能将一篇神舟十四号发射观后感写好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的观后感小学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我观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随着一声“点火”的命令,一簇橘红色的火焰爆发出强大的动力,瞬间推动着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四号飞向太空。短短半小时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国家的航天技术、火箭技术的进步与强大。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习航天设计人员的谨慎与持之以恒的精神,认真努力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周五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共同观看了神舟十四号发射视频,实在令人激动万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实在是为祖国而自豪,也为航天人们致敬。每一个航天人都是一颗耀眼的“航天星”,他们怀揣航天梦,勇攀高峰,用实干和创新实现中国航天一项项伟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中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过去已成历史,未来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们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国足迹。

“神舟问苍穹,九天可揽月”,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探索永无止境,祝愿航天英雄平安凯旋,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期待神舟十四号航天英雄凯旋归来!

自古以来,人类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遐想,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神话与传说。我们的先人们脚踏在大地上,仰望着天空给他们设置的极限。

但是无论怎么样的限制都无法阻挡人类探索的脚步,我们中国人在浩瀚的宇宙中创建出一个自己的空间站。

曾经的我们创造神话与传说,现在的。我们就是神话与传说!

还记得萦绕在耳边的那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如今祖国之强大,把曾经文人墨客的浪漫想象照进现实。中国航天人的奋斗,是以国为重、自立自强、成就梦想的行动,了不起的航天成就离不开航天人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和拼搏意识,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厚积薄发,不断收获着为梦想而奋斗的丰厚回报。他们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照亮强国之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如航天人一般,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迈向未来的漫漫征程!

夏风微拂,为神舟飞船送行。浩瀚苍穹,盼飞天英雄到来。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惊天动地的巨响过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从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飞赴苍穹。

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也是中国人的第9次太空远征。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火箭腾空而起的时刻,天和核心舱和天舟货运飞船组成的中国空间站正飞临上空,等待着新家人的到来。

乘舟巡宇,再探天河。全部由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主要任务是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等。

建造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航天人接力奋战了30年,中华民族也期盼了千百年。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在观看过程,会不断的各种想法迸发出来,在认真品味了以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怎么才能避免将神舟十四号发射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今天上午十时四十四分,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开始发射。我们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见证了神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上升了一个新台阶。我更加坚定了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一定要发奋学习,努力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价值。我热爱祖国,我为中国感到骄傲,我为我是个中国人而自豪!过去已成历史,未来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们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国足迹。期待神舟十四号航天英雄凯旋归来!

还记得萦绕在耳边的那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如今祖国之强大,把曾经文人墨客的浪漫想象照进现实。中国航天人的奋斗,是以国为重、自立自强、成就梦想的行动,了不起的航天成就离不开航天人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和拼搏意识,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厚积薄发,不断收获着为梦想而奋斗的丰厚回报。他们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照亮强国之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如航天人一般,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迈向未来的漫漫征程!

今天!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领命出征。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3次飞行任务。向航天员致敬!愿一切顺利,我们等你们平安归来!

每一次的见证,都让我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受到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稳健步伐。航天梦在中国航天人代代接力、矢志奋斗中实现,中国梦也必将在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薪火传承中早日实现!

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的视频,我被震撼到了,随着飞船快速往上,一股民族荣誉感油然而生,我们从一个不被看好的国家而变成一个科技强国,正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好好学习,多多关注航天方面的信息,为国家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在观看完神舟十四号的飞天直播后,我感叹到,中国的伟大让我们的民族骄傲,但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只有人民强大,国家才能强大。从清晨6:30到中午10:44,三位中国航天员一直为升空做准备;这一点一滴的时间过去,工作人员也在做一次又一次的检查。终于,火箭成功发射,希望在下次航天飞行任务中,一样很成功。中国加油!

每一次神舟发射总是让人心情澎湃,为祖国自豪,为时代点赞。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三位航天员代表中国人在太空中奏响华彩乐章。我们是辰星中队的一员,我们的使命是逐梦星辰大海,探索宇宙未来,我们从脚下做起。

6月5日,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作为中国公民,感到十分自豪,十分伟大,十分兴奋。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工业基础从零开始,但我国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建成了工业基础体系,完成了两弹一星的世界壮举,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我国捷报一个个频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国,我国已经在世界中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

希望中国航天更加捷报频传,现在看来浩瀚太空虽然与普通百姓较为遥远,但这是千秋万代的大计,就像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就像郑和七下西洋,也许一千年后,我们的子子孙孙将因为我们的肯攀登精神而受益无穷,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而骄傲,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而加油,中华民族万岁!

2022年6月5日,在众人的见证下,神舟十四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迈出了飞跃性的一步,也是世界航天事业史上举足轻重的一步。

回首过去,我们走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为了有朝一日中国自立自强于世界,无数先驱在黑暗中孜孜以求、探索前行,才实现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魏巍神舟。

再看今朝,我们正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我们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前行,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畅想未来,我们正迈进“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我们应主动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找到自身位置,通过不懈努力和探索,与大气层外的航天人们对眸,共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行稳致远,破浪而行。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我们观赏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你正准备写一篇神舟十四号发射观后感吗?为此,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看神舟十四号发射的观后感》,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今天早上,老师让我们看神舟十四号飞船的发射,我们每个同学都迫不及待的等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当神舟十四号发射的时候,我们都很担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员飞上太空与天宫一号连接,它点火时发出的火太大了,我心里暗想它会不会引起火灾呀?

随着神舟十四号成功飞上蓝天,我心中的疑团也一点一点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接着火箭上的两个小火箭落了下来,紧接着是外壳和一个副的推进器也落了下来,终于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落了下来,太阳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四号终于进入了预定的轨道,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学都在欢呼,因为这是中国对宇宙探索迈出的新一步,是中国对宇宙奥秘探索的又一个起点。

此时此刻,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理想——当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今天我观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随着一声“点火”的命令,一簇橘红色的火焰爆发出强大的动力,瞬间推动着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四号飞向太空。短短半小时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国家的航天技术、火箭技术的进步与强大。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习航天设计人员的谨慎与持之以恒的精神,认真努力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022年6月5日上午十点四十四分,我在家中观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直播。看着白色的火箭载着航天员们飞向太空,开启了我国航天的又一个新征程。从未有过的震撼激荡在心头。我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正是无数的中国航天人用智慧与汗水得来的。

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科学家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航天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他们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星际探测工程,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倒计时5秒时,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舱内整齐地敬了个礼。

新的“太空出差三人组”已经出发,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不简单。

陈冬:从新手到指令长,信心满格

陈冬迎来了人生中又一次高光时刻。作为第二批航天员里的首个指令长,他要迎接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2016年10月17日,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初上太空的陈冬既兴奋又好奇,他对指令长景海鹏说出的那声“爽”爆红网络。

这次任务结束前几天,飞船突然遭遇话音通信中断故障。

“开始我呼叫飞控中心,没有反应,我还以为不在通讯区。隔一会再呼叫,还没有反应。”陈冬回忆说。

两名航天员在摄像头前写下“无线电通讯故障”,让地面科技人员看到。在与地面联手排故的3小时里,他们给地面写了“我们很好,请你们放心”。

听不到地面指挥调度的声音,航天员在太空中就像断线风筝。景海鹏后来说:“最坏的打算,就是我们可能回不去了。”

安静得可怕的3小时,其实是直面生死的挑战。

这次遇险没有让陈冬退却。执行完神舟十一号任务,他紧接着就投入到空间站任务的训练中。

时隔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上的新手,成为了神舟十四号任务的指令长,将带领再度飞天的刘洋和首飞的蔡旭哲征战太空。除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驻留,他们还要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出舱任务和大量实验试验。

陈冬根据任务要求和三人特点进行了分工。他是指令长,主要负责抓总和出舱活动;刘洋工作细致,负责物资管理和机械臂操作;蔡旭哲理论功底深厚,操作熟练,主要负责环控设备运行与维修。经过两年半的磨合,乘组间愈发默契。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陈冬在训练中不断提出质疑和建议。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4次出舱活动,他反复认真观摩,针对神舟十四号任务中出舱活动的相关设计,给科研人员提出了数条改进意见,均被采纳。

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见面会上,陈冬说:“我们乘组一定会以满格的信心、满腔的热血、满分的表现,坚决完成任务。”

刘洋:十年后,巾帼英雄再出征

2013年期间,接见基层军队人大代表,中国首名女航天员刘洋也在其列。

“你可是巾帼英雄啊,也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代表,现在还成了中国妇女的‘形象大使’!”称赞她。

间隔十年,刘洋先后执行“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从突破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到建造空间站,正好是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里“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关键节点。刘洋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飞往太空,任务期间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刘洋作为乘组的一员,在浩瀚宇宙首次留下了中国女性的身影。是年6月28日6时许,飞船即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刘洋对着天宫一号郑重敬礼,心里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还会再回来!”

没想到,“不久的将来”竟长达十年。

备战空间站任务,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刘洋迅速清空成绩,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训练。2019年12月,她入选神舟十四号乘组。

新一代飞天舱外服要进行水下验证试验,刘洋主动报名。她穿着厚重的水下服被吊车放入10米深的水槽,水波纹产生的晃动经过凸面头盔面窗,在视觉上产生放大效应,让她产生巨大的眩晕感,一阵阵恶心涌上喉咙,又强咽下去。工作间隙,刘洋“挂”在舱壁上一动不动。医生捕捉到了异常,发现她的心率一直在140左右。

刘洋拒绝了医生和试验指挥让她上岸休息的建议。水下服寿命有限,用一次少一次,她不愿因为个人原因终止整场试验造成人力物力损失。她操作一会儿,闭眼休息一会儿,咬牙挺过了试验,感觉像熬过了一个世纪。

此后的水下训练愈发繁重,时长和强度越来越大。刘洋总结了一个方法:需要用眼时就排除干扰,紧盯目标;不需要时就抓紧闭眼缓一缓。慢慢地,她逼迫自己适应了训练环境。

出舱活动对上肢力量要求很高。完成第一次水下试验后,刘洋整个人都虚脱了,连拳头都握不住。她认为自己的力量与任务需要相比还有差距,便暗自加码。每次体训她来得早、训得长、走得晚,回宿舍还要“加餐”举杠铃、练握力器。师兄们开玩笑:“你再练就超过我们男人了。”

再次出征太空,刘洋充满期待。踩着时代的鼓点前进,她的幸运来自于伟大的时代,更来自于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奋力前行。

蔡旭哲:等待12年,带着梦想出发

这一天,蔡旭哲等了12年。

蔡旭哲的航天梦想,是被航天英雄杨利伟点燃的。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一飞冲天,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当时已是空军飞行员的蔡旭哲坐在电视前大为折服,同时被航天员这一职业深深吸引。他向往飞得更高。

当招收第二批航天员的通知到达蔡旭哲所在部队,他正好在外执行任务,返回部队时报名时间即将截止。他赶紧报名,幸运地搭上了“末班车”。

2010年5月5日,蔡旭哲和6名战友,走进梦寐以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要经历脱胎换骨般的淬炼,不但要重新走进课堂学习枯燥的基础理论,还要完成包括体质、心理、航天专业技术等上百门科目的艰苦训练,每个科目挑战的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由于飞行任务次数限制,蔡旭哲迟迟没有机会飞向太空。

曾经是空军飞行员中的佼佼者,来到航天员大队后,看着战友们陆续飞天,他心中颇有遗憾。他太渴望飞行了。他只能加倍努力训练,做好准备迎接机会到来。终于,他如愿入选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

“太空出差半年,最期待的是2个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以后,太空家园建成的那一刻。”出征前蔡旭哲说,“工作之余,也会尽情领略太空美景。”

60多年前,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发射的任务成功,都是中国航天不断努力奋斗的真实体现。

未来,随着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我国火箭一定会再次实现新的跨越。不难想见,随着中国航天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运载火箭必将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一次次飞向天空,开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长征。

此次神舟十四号现场直播使我感受到了伟大祖国在航天事业发展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更加激发了我们爱国、爱党、崇尚科学和树立宏伟理想的信念。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发射,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着我们不懈的奋斗。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创造出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在浩瀚的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中国印记。

期待神舟十四号航天英雄们凯旋归来!

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或电视剧是令人高兴的事情,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涌现很多感触。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观后感。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神舟十四号发射观后感呢?请您阅读工作总结之家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神舟十四号发射直播学生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倒计时5秒时,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舱内整齐地敬了个礼。

新的“太空出差三人组”已经出发,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不简单。

陈冬:从新手到指令长,信心满格

陈冬迎来了人生中又一次高光时刻。作为第二批航天员里的首个指令长,他要迎接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2016年10月17日,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初上太空的陈冬既兴奋又好奇,他对指令长景海鹏说出的那声“爽”爆红网络。

这次任务结束前几天,飞船突然遭遇话音通信中断故障。

“开始我呼叫飞控中心,没有反应,我还以为不在通讯区。隔一会再呼叫,还没有反应。”陈冬回忆说。

两名航天员在摄像头前写下“无线电通讯故障”,让地面科技人员看到。在与地面联手排故的3小时里,他们给地面写了“我们很好,请你们放心”。

听不到地面指挥调度的声音,航天员在太空中就像断线风筝。景海鹏后来说:“最坏的打算,就是我们可能回不去了。”

安静得可怕的3小时,其实是直面生死的挑战。

这次遇险没有让陈冬退却。执行完神舟十一号任务,他紧接着就投入到空间站任务的训练中。

时隔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上的新手,成为了神舟十四号任务的指令长,将带领再度飞天的刘洋和首飞的蔡旭哲征战太空。除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驻留,他们还要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出舱任务和大量实验试验。

陈冬根据任务要求和三人特点进行了分工。他是指令长,主要负责抓总和出舱活动;刘洋工作细致,负责物资管理和机械臂操作;蔡旭哲理论功底深厚,操作熟练,主要负责环控设备运行与维修。经过两年半的磨合,乘组间愈发默契。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陈冬在训练中不断提出质疑和建议。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4次出舱活动,他反复认真观摩,针对神舟十四号任务中出舱活动的相关设计,给科研人员提出了数条改进意见,均被采纳。

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见面会上,陈冬说:“我们乘组一定会以满格的信心、满腔的热血、满分的表现,坚决完成任务。”

刘洋:十年后,巾帼英雄再出征

2013年期间,接见基层军队人大代表,中国首名女航天员刘洋也在其列。

“你可是巾帼英雄啊,也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代表,现在还成了中国妇女的‘形象大使’!”称赞她。

间隔十年,刘洋先后执行“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从突破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到建造空间站,正好是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里“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关键节点。刘洋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飞往太空,任务期间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刘洋作为乘组的一员,在浩瀚宇宙首次留下了中国女性的身影。是年6月28日6时许,飞船即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刘洋对着天宫一号郑重敬礼,心里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还会再回来!”

没想到,“不久的将来”竟长达十年。

备战空间站任务,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刘洋迅速清空成绩,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训练。2019年12月,她入选神舟十四号乘组。

新一代飞天舱外服要进行水下验证试验,刘洋主动报名。她穿着厚重的水下服被吊车放入10米深的水槽,水波纹产生的晃动经过凸面头盔面窗,在视觉上产生放大效应,让她产生巨大的眩晕感,一阵阵恶心涌上喉咙,又强咽下去。工作间隙,刘洋“挂”在舱壁上一动不动。医生捕捉到了异常,发现她的心率一直在140左右。

刘洋拒绝了医生和试验指挥让她上岸休息的建议。水下服寿命有限,用一次少一次,她不愿因为个人原因终止整场试验造成人力物力损失。她操作一会儿,闭眼休息一会儿,咬牙挺过了试验,感觉像熬过了一个世纪。

此后的水下训练愈发繁重,时长和强度越来越大。刘洋总结了一个方法:需要用眼时就排除干扰,紧盯目标;不需要时就抓紧闭眼缓一缓。慢慢地,她逼迫自己适应了训练环境。

出舱活动对上肢力量要求很高。完成第一次水下试验后,刘洋整个人都虚脱了,连拳头都握不住。她认为自己的力量与任务需要相比还有差距,便暗自加码。每次体训她来得早、训得长、走得晚,回宿舍还要“加餐”举杠铃、练握力器。师兄们开玩笑:“你再练就超过我们男人了。”

再次出征太空,刘洋充满期待。踩着时代的鼓点前进,她的幸运来自于伟大的时代,更来自于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奋力前行。

蔡旭哲:等待12年,带着梦想出发

这一天,蔡旭哲等了12年。

蔡旭哲的航天梦想,是被航天英雄杨利伟点燃的。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一飞冲天,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当时已是空军飞行员的蔡旭哲坐在电视前大为折服,同时被航天员这一职业深深吸引。他向往飞得更高。

当招收第二批航天员的通知到达蔡旭哲所在部队,他正好在外执行任务,返回部队时报名时间即将截止。他赶紧报名,幸运地搭上了“末班车”。

2010年5月5日,蔡旭哲和6名战友,走进梦寐以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要经历脱胎换骨般的淬炼,不但要重新走进课堂学习枯燥的基础理论,还要完成包括体质、心理、航天专业技术等上百门科目的艰苦训练,每个科目挑战的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由于飞行任务次数限制,蔡旭哲迟迟没有机会飞向太空。

曾经是空军飞行员中的佼佼者,来到航天员大队后,看着战友们陆续飞天,他心中颇有遗憾。他太渴望飞行了。他只能加倍努力训练,做好准备迎接机会到来。终于,他如愿入选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

“太空出差半年,最期待的是2个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以后,太空家园建成的那一刻。”出征前蔡旭哲说,“工作之余,也会尽情领略太空美景。”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随着一声“点火”的命令,一簇橘红色的火焰爆发出强大的动力,瞬间推着载有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宇航员的神州十四号,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期许,成功的飞向了太空。

中国航天即将进入新时代,让我们仰望星空,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祝福。

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努力奋斗,弘扬中国航天精神,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神舟十四号火箭的发射直播。当火箭载着三名宇航员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直冲云霄的瞬间,我再次被震撼了。

无论是研发火箭发射的科技人员,还是漫步外太空的宇航员都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强壮的体魄。我一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将来有一天也能探索宇宙的奥秘,实现我的航天梦想。

2022年6月5日上午十点四十四分,我在家中观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直播。看着白色的火箭载着航天员们飞向太空,开启了我国航天的又一个新征程。从未有过的震撼激荡在心头。我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正是无数的中国航天人用智慧与汗水得来的。

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科学家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航天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他们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星际探测工程,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从1999年到2022年,回顾中国的航天发展史,体现了中国航天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追求,这些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在服务国家级重大项目中每每都有北服人的身影,贺阳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宇航员设计睡袋纹样和舱内工作服颜色、刘莉老师带领团队承担冬奥服装、李政老师带队设计冬奥景观设计等等,他们默默地付出、无言地支持,教会我们什么是“芳华待灼、砥砺深耕、奋楫笃行,履践致远”。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需身怀爱国之情,勇担兴国之责,力行强国之路。

中国航天英雄一次次来往于天地之间,一次次用“中国脚步”刷新太空里的“中国高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雕琢着我们建设航天强国的梦想和希望。中国载人航天朝着星辰寰宇不断迈进,是国家科技力量日益坚实的生动缩影,是中国人自立自强和民族复兴的成功体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光荣例证。更重要的是,中国航天的实质性进步,正在激励着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焕发出中国人对民族的自豪,坚定着每个人对未来的信心。

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刻!

我国的长征2f火箭托举神十四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场上,一层层的回转平台逐渐打开,长征2f在我们所有人的注视下缓缓露出。紧张的发射倒计时开始了,一个个口令在指挥大厅中交织成一首航天交响曲。航天员们在返回舱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最后的准备。终于,在所有人的热切期盼中,烟雾升腾,在鲜红的背景上,一支白色的箭直射云霄!

这是我们的长征,我们的神十四!看吧,我们中国,从建国初期一直到现在,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们一直在他们的岗位上奋斗,挥洒热血与青春。在此次发射以后,我国的空间站就会进行不间断轮换值守。看发射场这火烈的太阳,就象征了中国的未来!拜科技工作者们所赐,属于我们中国的时代,即将到来!

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神舟十四号发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为此,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年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刻!

我国的长征2f火箭托举神十四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场上,一层层的回转平台逐渐打开,长征2f在我们所有人的注视下缓缓露出。紧张的发射倒计时开始了,一个个口令在指挥大厅中交织成一首航天交响曲。航天员们在返回舱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最后的准备。终于,在所有人的热切期盼中,烟雾升腾,在鲜红的背景上,一支白色的箭直射云霄!

这是我们的长征,我们的神十四!看吧,我们中国,从建国初期一直到现在,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们一直在他们的岗位上奋斗,挥洒热血与青春。在此次发射以后,我国的空间站就会进行不间断轮换值守。看发射场这火烈的太阳,就象征了中国的未来!拜科技工作者们所赐,属于我们中国的时代,即将到来!

通过神舟飞船的成功升空,说明我们国家的科技越来越发达,祖国实力强大,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好我们的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神舟十四成功发射的时刻,我的内心早已激情澎湃,眼中亦是热泪盈眶,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九天揽月五洋捉鳖,谈笑之间凯歌而归。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需要一代代满腔热血的中国青年艰苦奋斗,需要我们这些航天人努力发光发热尽自己最微薄的光一同去点亮航天梦想的火炬!

从神话时代的飞天梦到当代“天宫”,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四号,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在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继续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辈自当励伟志,为强我中华,壮我民族,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周五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共同观看了神舟十四号发射视频,实在令人激动万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实在是为祖国而自豪,也为航天人们致敬。每一个航天人都是一颗耀眼的“航天星”,他们怀揣航天梦,勇攀高峰,用实干和创新实现中国航天一项项伟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中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过去已成历史,未来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们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国足迹。

“神舟问苍穹,九天可揽月”,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探索永无止境,祝愿航天英雄平安凯旋,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期待神舟十四号航天英雄凯旋归来!

6月5号,10时44分07秒,我国神舟十四号点火发射,伴随着一声声“正常”的响彻,三位宇航员招手致意,到最后宣布此次发射圆满成功,让我隔着屏幕跟着现场一起沸腾了起来。

自古以来,人类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遐想,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神话与传说。我们的先人们脚踏在大地上,仰望着天空给他们设置的极限。

但是无论怎么样的限制都无法阻挡人类探索的脚步,我们中国人在浩瀚的宇宙中创建出一个自己的空间站。

曾经的我们创造神话与传说,现在的我们就是神话与传说!

我感受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进步与强大,我将牢记心中这份震撼,努力学习,希望将来也能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此次观看“神十四”的发射,我深刻感受到国家航天技术、火箭技术的进步与强大。一次次不停的探索,一次次突破性的创新,一次次星辰大海的征程,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拼搏、不畏艰难,都离不开祖国背后的强大支持,也使我深刻体会到生在新中国,长在国旗下的幸福与骄傲。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见证梦想成真!我热爱祖国,我为中国感到骄傲,我为我是个中国人而自豪!过去已成历史,未来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们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国足迹。期待神舟十四号航天英雄凯旋归来!

爬成功墙的心得体会篇7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胶州市常州路小学师生,根据学校统一布置,提前调试班级的白板电脑,在上午9点,已各守班级,共同关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状况直播。

千里之外的中央电视台直播间,通过画面的不断滚动,全面介绍着此次发射任务

通过画面的直播,师生见识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前,繁忙而细致的工作场面,紧而不乱,严而有序。更感受到基地现场的观看大厅中,气氛浓烈,心眼相盼。镜头内外,画面一一闪过;心头之间,喜悦层层难捺。

伴随着工作人员的庄严入场等候,宇航员逐一亮相。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告别大家,登船静待发射。

当激动人心的9时22分到来时,人们屏住呼吸,伴随镜头,关注着指挥员的口令,与火箭点火发射状况。时间在一秒一秒地度过,师生的心情也与国人一起共担同受紧张与期盼,激动与坚定。

看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指挥员宣布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跟随画面,师生们又一起回顾了我国航天载人工程的历次伟大突破,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二号,如潜龙腾渊,似乳虎啸谷。

发射的成功,极大地激励着师生们的成长信心与梦想,争取与时代同行,做时代的争先者。

据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报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按计划,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驻留约3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逢党的百年华诞,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向世界展示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以及从中汲取的经验力量、提振的信心斗志、保持的高昂精神状态,对民族复兴梦的追寻。

《爬成功墙的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