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教案模板5篇
开放式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蚕教案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蚕教案篇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为了全面有效地提高广大教师的备课、批改质量,体现给教案松绑,让批改高效,展示一线教师的业务成果,争创教学典范,全面提高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弘扬正能量,唱响专研业务主旋律。根据学校学年初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常规教学管理》要求,依据《新发学校小学部作业教案展评活动方案》,与中学部携手于xx年6月24 日——6月25 日,在学校图书室开展了作业、教案展评活动。
一、基本情况
我校小学部(含幼儿园)共有任课教师32人,其中参加作业教案展评的教师 29 人。这次活动采取先展后评的方式进行。6月24日上午,教导处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对参评教师的作业教案进行展示、浏览、学习。25日上午,由评审小组进行认真细致的评审,(评委由校长、业务领导、骨干教师组成),依据这次评比细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对每位参评教师的教案进行认真细致的审阅,进行逐项打分,经查看、打分、合分、统计、审核,最终评出了优秀作业批改教师:汪宏昕等一、二、三等奖共5名。优秀教案:周凌云等一、二、三等奖共5名(具体名单陈书记已公布)。
二、值得继续发扬的
这次教案作业展评,有喜有忧,可喜之处,值得继续发扬的:
1、年老教师率先垂范
一些年长的老教师堪称楷模。一批50岁左右的老教师,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担任重要的学科教学,任劳任怨,潜心研究,帮扶年轻教师,教案设计、作业批改认真、用心,实用,时刻用自己模范的教学行为感染、感动着大家,影响着年轻人。如:骆福权、郑怀友、宋福和、靳明、屈武、肖云平、赵东光老师等,成为了新发学校教学战线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2、骨干教师身肩重担
由于我校教师流动性大,骨干教师相继成为了城镇学校乃至全县的骨干教师,我为他们骄傲,也为咱们苦恼。教案精、教法活、批改细的汪宏昕、周凌云肩负学校教学、教研重任,不但自身做得好,还时刻不忘传帮带。大家无论是在平素的工作中,还是在作业教案展示的现场,她们的教案、批改令人折服,获得了一致好评,因此在这次展评中,也获得了大奖。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回顾她们的平时工作,就能知道,她们为什么是县里的名师?她们为什么能成为全省的名师工作室成员?答案尽在努力的过程中。
3、年轻教师茁壮成长
小学部、幼儿园的班主任除肖云平老师外,均是教龄未超过三年的新教师,是为我们学校注入生机与活力的主力军,从学生到教师这个华丽转身的过程中,他们成了最美乡村女教师。如:王薇、崔岩、曲珊珊、吴婧莹、尹春雪、徐丽媛、石凯丽、李艳秋等,他们有热情、有活力,虚心好学、尽职尽责、不讲价钱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快速进步,在领导、同事、师傅的`帮扶下,他们设计的教案、作业批改有创新、有自己的风格、发挥了他们的长处——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巧妙运用简笔画进行批改。
除了上述人员外:教案书写比较认真、规范的还有:王凤玲、杨春林、包凤军、韩傲、杨煜楠、张伟老师等。
三、需要反思纠正的
教师与画家不同的是他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想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首先必须放出光茫。我们在平时检查和展评的过程中也暴露了我们必须马上反思整改的弊端:
1、这次展评个别教师(因假因事或因……)不能够积极参加到本次作业教案展评活动中来。还是咱自己已经反思出自己的东西不“地道”呢?,为什么不自信,为什么要失去一次展示、获奖的机会呢?这些问号,我们要认真的思考、回答。衷心的期待你下次的积极参与!
2、有的老师“持证”上岗——“主意正”,比我主意还正。尽管平时业务领导在检查作业教案的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逐条逐项,反复强调、指导,直至面谈,但至今仍有不见成效之处的,我行我素。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打无准备之仗,谁人能赢?教法不精、学法不活,别说课堂高效,怎能有效?通过认真批改,能从学生的作业中反馈出我们下一步该重点指导什么。如果这些环节我们忽视,我们还会抱怨学生如何如何吗?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认真,我们必须认真,希望学生努力,我们必须比谁都努力!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要展示出教师方方面面的“美”,让学生咋照照不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不怕错,怕的是一错再错!在知识的舞台上,最渊博的教师也是最谦虚的学生,从现在做起,奋起直追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知错就改,改了不犯,千锤又百炼,百炼方成钢!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坎坷的历练过程。我们要在不断反思中提升自己、照亮学生!备、讲、批、辅、考是每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要环节,对照通榆县教育局基教办下发的、我们反复讨论、学习的《通榆县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的文件精神,一定要重视并自觉加强这些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不怕慢,就怕站,无需一口吃个胖子,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简单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由于受获奖名额限制,今天站在领奖台上的是优秀中的代表,是优中选优!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这次没有领奖,不说明你做得不多,做得不好,而是做得不够“更好”,还有继续努力的空间,要以此为动力,给自己鼓劲、加油!再次祝贺获奖教师,祝福取得可喜成绩、进步的教师们!但愿大家能从这次作业、教案展评活动中收获一些、感动一些、反思一些、成长一些……
在交流中进取,在反思中提升!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看到更多的专家!更多的赢家!特别期待:下一次获奖的就是你!
谢谢!
蚕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的反映了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感情,词人通过描摹动作和神态,通过新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诗词教学的课堂实施,应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品味诗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反复吟诵,联想品味,进而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提高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舴艨、载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
2、过程与方法: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诵读品词对比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难点: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呀,今天老师在上课前给同学们带来一份见面礼,这份见面礼是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聪明的同学们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武陵春·春晚》这首词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跟读:老师一人的朗读似乎有些落寞,老师能否邀请同学们轻声地跟着老师,模仿老师的节奏语气语调,试着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呢?
3、学生自由朗读:从同学轻轻的跟读声中,老师已经能够感受到词的节奏美了,但是跟读总是不过瘾,不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想想《武陵春》流淌的是何样的情感(自由朗读)
4、每位同学都读得特别认真投入,下面呀我想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诵一遍(一名学生朗读),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语表达么?
“愁”(板书)
5、同学们通过反复的吟诵,已经能够体会词人的愁情了,我们不妨让前后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单位,用你们认为可行的组合,和最能渲染愁情的方式演绎《武陵春》
嗯,很棒,这组同学可以用齐读的方法加重愁的浓度;还可以借鉴音乐上双声部的唱法,实在是太棒了,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他们好不好。当然充满智慧的同学们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展示,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课下来和老师继续交流探讨。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我们的同学调动了自己的机智,全力地传达了李清照的愁情,那么在朗诵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词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生答:“人非”(丈夫去世)
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展示幻灯片:婚姻生活的一个片断)
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
2、事事休啊,什么叫事事休?[万事皆休],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日晚倦梳头],请再读一遍,你会把重音落实到哪个字上?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大家前后桌讨论讨论,看看哪个小组说的最准确
[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
3、想起曾相亲强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可又是谁勾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是谁让本已悲凉的心海又泛起苦涩的愁波?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
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
[风住尘香花已尽]
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
[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词人说“物是”景物依旧,那么我们不妨拿起她早年写就的《如梦令》作一番比照,看看是否能够印证“物是”,请这位同学试着朗读一下,其他同学划出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相类似的词语
[学生朗读]
相似点在哪里?
绿肥红瘦=花已尽,雨疏风骤=风住
情感一样么?
讨论小结:
?如梦令》表达的是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与不舍,语气轻快但是《武陵春》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
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们再连起来把上阙朗诵一遍,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
齐读上阙
4、同学们已经能读出词人沉沉哀愁了,那我继续看下阙,我们发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
学生朗读并作答:闻说、也拟、只恐
闻说什么意思?——听说
听说什么?
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
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
好
此话怎讲?为什么是好消息呢?
可以去赏春,去散心
对,去散心,去排遣内心沉痛之愁,那么作者心动了么?
心动了
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也拟,也打算
用什么方式排遣忧愁?
泛舟
“泛舟”的“泛”字能表现什么的心情?
舒适悠闲
作者在泛舟之前加上也拟,表明她也希望排遣忧愁,达到悠闲舒适的境界,可是计划实行了么?
没有
何处可见?
“只恐”,担心的意思,表明词人又打了退堂鼓,还是没去成
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哪位同学可以来读前两句,最后一句大家一齐读。
5、奇怪,愁怎么能用船去载?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
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
回想前人种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绵绵不绝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
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板书:比喻摹愁]
我们再读下阙,此时不仅要读出感情的起伏,而且要读出愁的分量
[齐读]
(四)知人论世,解读内心
那么浓重的愁,那么层层压迫的愁,让词人喘不气来,也让读词的人倍感抑郁,于是有人评论李清照的词风格过于低沉,同学们是怎么看待的呢?
转入知人论世(当谈到评价文人的作品时,我们有时不妨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万章下》)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总结:从词人人生经历来看,她曾享受过幸福、美满、富足、悠闲的生活,也历尽了国家破败,家乡沦陷,丈夫去世,文物丧失等等苦难,这些苦难淤积于心无人可诉无法可解,因为在男权社会中,根本无人愿意聆听她内心苦闷的呐喊!
她曾词动京华,名噪一时,可这早已经违反了封建社会为妇女所规定的种种教条,因此她的词也被斥为“无辜藉”她对幸福的追求又被诬蔑成“无检操”,甚至连我们心仰望之的陆游对她也颇多微词,李清照晚年时想把自己一生所学悉心传授于孙姓少女,不料,这位天资聪颖悟性颇高的少女用她十来岁孩子的童音,冷冷地拒绝了词人:“才藻非女子时也!”
是啊,社会上有才情的女子有何用?她奢望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可到头来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周遭的人都视她为异类。作为一个文人她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作为一个女性,她又处于封建社会的最底层,巨大的落差注定了她的一生将忍受着这份旷世的孤独
[板书:孤独]这份孤独在本已沉重的国愁家愁离愁中又刻上了深重的一笔!
(五)抒写感受,迁移应用
李清照小小的一个愁字包含了那么多丰富厚重的意义,那么也请同学们拓展一下思维,用这个“愁”组个词语
[离愁、愁苦、愁绪、愁眉苦脸、悲愁、忧愁、乡愁]
再请同学们用你刚才组的词造个句子来表达你对《武陵春》这首词的最大感受,老师先造两句,算是抛砖引玉
①人生几处闲愁,而易安的愁苦却是双溪扁舟上不能承载的生命之重
(六)课堂小结,拓展熏陶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学生作品展示(花落人去,阴阳两岸的离愁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蚕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画不同动态的蛇,练习先深后浅或先浅后深两种色重叠涂的方法。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3、教育幼儿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动态蛇的图片。
2、教师范例一份。
3、绘画工具: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绘画纸等。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引起兴趣。
大树上有一个鸟窝,鸟妈妈在里面下了许多鸟蛋。有一天,一群蛇发现鸟妈妈出去了。它们想去偷吃鸟蛋。于是,有的蛇快速地爬进鸟窝吃蛋;有的速度稍慢的蛇正在往上爬;还有爬不动的蛇在树下,翘着头,直流口水……
2、教师出示范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在作品中,有哪些动态的'蛇?它们在干什么?绘画时,怎样表现这些动态?”
这些蛇的颜色有什么特点?怎样涂色才有这种效果?(组织幼儿讨论。)
小结:作品中,有多种动态的蛇,有的画得大些,有的画得小些……蛇身上的颜色也很特别,先涂深色后涂浅色或先涂浅色后涂深色两种颜色重叠涂或间隔涂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
你想画什么动态的蛇?给它涂上怎样的颜色?(组织幼儿讨论。)
3、幼儿按要求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表现蛇的不同动态。
蛇要画得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断丰富画面。
鼓励幼儿画出画面情景。
利用今天学的涂色方法涂色。
4、欣赏与评价。
教师请幼儿自行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其他幼儿根据画面内容猜一猜画中的蛇是什么动作?
活动建议
1、幼儿在已有经验中,探索表现蛇的各种动态。
2、教师有必要将他们潜在的感受激发出来。
蚕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2、了解鹅基本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古诗朗诵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电子大书)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呢?鹅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有几只漂亮的大白鹅,它们在做什么呢?
——教师小结:这些大白鹅,在绿绿的水面上,伸着脖子欢叫,红红的脚掌在水里划动,它们非常开心。有个小诗人叫骆宾王,他很喜欢鹅,他看到这幅美丽情景,就写下了《咏鹅》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教师解释古诗含义,帮助幼儿重点理解词汇“项”“浮”“拨”的含义。——师:咏鹅就是用诗词来赞美鹅。
——师:你们知道鹅是怎么叫的吗?对,古诗中三个“鹅”是白鹅的.欢叫声。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曲项向天歌”中的“项”指脖子,这句古诗是说,白鹅弯曲着脖子仰天欢叫。
——师:白鹅的毛是什么颜色的?湖水是什么颜色的?“白毛浮绿水”中的“浮”是指白鹅洁白的身体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嬉戏。
——师:“红掌拨清波”,“拨”是指划水,这句古诗是说白鹅红红的脚掌波动着清清的水波。
3、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再次欣赏古诗。
4、教师带领幼儿学念古诗。
三、表演古诗。
——教师给古诗加上优美的动作,请幼儿边做边念古诗。
——教师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请幼儿一起配乐表演古诗。
活动应变
本次活动可以放在活动“颜色在哪里——动物的外衣”后进行。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用白色水粉在黑色纸上用写2的方式添画成白鹅。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白色袜子制作的白鹅,让幼儿将白袜子套手上扮成白鹅进行古诗朗诵。
表演区:投放白鹅头饰,鼓励幼儿戴头饰表演古诗。
环境创设
主题墙展示区:张贴鹅的图片或幼儿绘画的白鹅。
家园同步
1、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人面前表演古诗朗诵,并摄录下来。
2、家长可以带幼儿去有鹅的湖或公园等,请幼儿观察它们的真实形态。
随机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进行古诗表演。
附录:骆宾王
骆宾王(约公元640—684以后)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早年丧父,家境穷困。龙朔(唐高宗年号,公元661—663年)初,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后拜奉礼郎,曾从军西域,又入蜀从征云南。返京后,任武功主簿,转明堂主簿,迁侍御史。被诬入狱,遇赦后出为临海丞。为徐敬业草讨武檄文,讨武兵败,逃亡不知所终。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蚕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得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活动内容设计:
我爱小脸------小班综合活动设计
活动准备:
男孩头像一幅 、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 、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保护五官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发给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1、幼儿人手一面镜子自己观察。
2、教师提出:从镜子里看看你的脸。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并引导幼儿回忆: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妈妈平时用鼻子做些什么的?还有爷爷、奶奶的……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指导要点明确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幼儿园,初次进入一个陌生的大集体,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个别幼儿便出现了不合群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幼儿个性的发展。,根据这一现象,我设计了小班教育活动《大家一起玩》,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活动中我运用了四幅幼儿喜爱的形象生动的挂图,并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适合合作玩的玩具,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并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
2、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3、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活动准备:
挂图、磁带、录音机、积木、玩具轮胎
活动过程:
1、导入:宝宝们,我们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吧,(听儿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各种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我们做动作真开心呀。有个叫兰兰的小朋友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看看兰兰在幼儿园玩的开心吗?
2、出示挂图,幼儿观看。
图一、这个小朋友叫兰兰,你们看她在干什么?(搭积木),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那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了呢?请看下图。
图二、兰兰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她快乐起来呢?(幼儿说自己的.办法)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让我们看看兰兰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小伙伴哄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兰兰听到小伙伴的道歉还生气么?对,不生气了。那后来会怎么样呢?宝宝们,你们猜一下?(幼儿自己说)下面我们看一下你们猜的对不对?
图四、兰兰和小伙伴一起玩,真快乐呀!
3、老师提问:
你们觉得兰兰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大家一起玩快乐?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搭好的积木时,你该怎么办呢?(个别幼儿回答)对了,要说对不起,要向别人道歉,这样别人就不生气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乐呢?
4、幼儿玩玩具,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如发现一个人玩玩具,教师引导幼儿和大家一起玩。
5、请小朋友说:你刚才是怎样玩玩具的?大家一起玩快乐吗?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快乐,以后大家有好吃的也要大家一块吃,现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活动结束:
宝宝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好朋友手拉手一块出去做游戏吧。(播放《幸福拍手歌》带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