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教案精选7篇

时间:2024-05-31 18:41:06 分类:工作报告

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理解程度,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课文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课文教案精选7篇

课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壁、墙、蚊"等生字,会写"捉、条、爬"等生字。识记部首"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猜是什么动物?

身体扁平,四肢短,模样丑陋本领大。

脚有吸盘墙上爬,专吃蚊子人人夸。(壁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小壁虎的故事。

2、揭题读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问吗?(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2、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勾画出生字,读一读,并用喜欢的方法识记。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a、加一加:虫+课文→蚊虫+它→蛇亲+斤→新女+且→姐

b、利用形旁识记:"壁""墙"部首都是"土",墙壁是用土做的。

2、读一读,连一连。

蚊yǎo

咬bō

拨shuǎi

甩wén

傻zhuǎn

转shǎ三、读课文感知

1、范读课文,让学生仔细听。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

3、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4、说说小壁虎先后向谁借尾巴,后来怎么有尾巴了。

3、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去(做什么)的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段是写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读第1自然段)

2、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捉蚊子时,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一挣,尾巴断了)

3、理解"挣"(用力摆脱),做做动作。

4、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心情怎样?他想怎么办呢?(齐读第2自然段)

5、带着小壁虎难过、伤心的情绪再练习朗读第1、2自然段。

4、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课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课后生字;与《猫》进行比较,了解文章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了解母鸡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鸡的热爱,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了老舍先生的《猫》,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在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 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完后想想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

3、检查生字词。

4、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他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哪些自然段是写喜欢母鸡的?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轻声读,想想作者为什么会讨厌这只母鸡?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笔划出来,用一个词概括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2)、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深化认识:

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无病呻吟。

趁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欺软怕硬。

运用夸张的手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

3、学习4-10自然段。

过渡: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你找到了秘密了吗?

(1)快速默读课文,用笔划一划,作者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

(2)出示第九自然段读。(板书:负责 慈爱 勇敢辛苦 伟大)

(3)读4—8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朗读并想象说话,进一步体会母鸡的勇敢、负责、慈爱、辛苦:

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

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有什么感觉?

四、升华主题。

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敬佩)

难怪作者会这样地赞叹道: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带着对母鸡的敬佩读第九自然段)。

五、学习写法。

1、作者一开始非常讨厌母鸡,后来却是那么地敬佩母鸡,由一开始的“一向讨厌”到后来的“不敢讨厌”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那作者写猫也是用这种方法吗?他是怎样写猫的?

3、小结: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六、总结

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

七、作业、

练习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16 母鸡

讨厌 喜欢

课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钢铁、繁殖、蔬菜、煤炭、水蒸气、杀菌、预防、治疗”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质疑问难。

(l)出示画有太阳的电脑课件或一幅太阳图。

(2)同学们,你们认识它是谁吗?(它是太阳公公)

(3)板书课题

(4)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它吗?

生: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年纪了?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热?

生: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去,能不能改变路线呢?

……

(5)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如细菌(j&n),不要读成j(n等。

(2)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说,说得不全面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作补充,认为说得不正确的地方,可相互纠正。)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三、深究课文(l-3自然段)

1.教师引导:这部分课文,每一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一个方面的特点,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远、大、热)

2.默读l-3自然段,思考:课文是用哪些方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说清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3.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时向其他小组请求帮助。

4.全班讨论交流,合作解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l)讨论交流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①第一自然段为了把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说清楚,运用了哪些方法?

生:“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这是用具体数字来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

生:“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即运用了具体数字,同时还用了假设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②通过读第1自然段,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生:第1自然段讲的是太阳离我们很远,可开头却先讲了一个古代传说,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谁能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课文开头引用这个神话是为了要引出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个知识,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往下看。

生:老师,我不明白“其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个问题,由教师提问)

(“其实”,表示下面要说的是实际情况。在这里表示转折,由传说转向事实。)

教师:“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么远,箭射不到。)这里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而用反问的语调呢?(用反问句强调它的远。)(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③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说出太阳离我们“远”这一特点。

(2)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

①第二自然段讲太阳很大,运用了作比较、列举数字的方法。“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是拿地球与太阳作比较,用具体数字来说明,突出太阳体积之大。

“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离地球太远了”。这不仅说明太阳很大,而且对第一自然段讲的太阳离我们很远,作了补充说明。

②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太阳“大”这一特点。

(3)讨论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第三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运用了比喻和具体数字的说明方法。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火球’作比喻,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了出来。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运用具体数字来充分说明太阳“温度非常高”这个特点。

②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热的特点。

5.小结

(1)视频演示《太阳的基本情况》,学生观察体会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

(2)教师小结

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6.扮演太阳公公,作一番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练说《太阳的自述》,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

四、布置作业

练习《太阳的自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课文的l-3自然段讲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二、探究4-8自然段

1.默读4-8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遇到问题试着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2.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教师点拨、引导。

(l)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①集体讨论交流。

②视频演示《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感受世界的美丽可爱,体会所有这一切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3)研讨: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同它本身的特点有何联系?

(太阳大、温度高、距离远的特点,是形成美丽可爱世界的根本原因,如果这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密切。)

4.朗读4-8自然段。

5.扮演太阳,练说《太阳的自述》。

(1)教师引导:上节课同学们扮演太阳公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这节课同学们继续扮演太阳,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小组内练习说。

(3)班上展示说。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全文。

2.总结:《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举数字、作比较、假设、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五、拓展延伸

练习写《太阳的自述》,向人们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的重点是: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难点是: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说明事物的。为很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教师从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交流中相机指导,在学生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视频演示,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布置学生通过书刊和网络搜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活动

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并根据课文某一方面的内容,选好一个专题。如,“万物生长靠太阳”,出一期手抄报或黑板报、墙报。

课文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能理解“父亲”和“我”的话,并进行说话练习。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词语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着重理解重点段中父亲说的话。对了,大家想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作者的名字叫许地山(板书),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许叔叔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你们知道吗?我们这节课就从课文中解开这个秘密,看谁肯动脑,最聪明。

二、整体感知第二段。

师:同学们各自读第二段,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描写了( )、( )、( )、( )、( )五个人物,描写时又重点抓住人物的( )去写,其中又重点描写了( )的语言,他说了( )次话,其中第( )次和第( )次最重要。

三、重点学习父亲的话。

1、谁先来读父亲第一、二次的话。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样回答的?

(1)我们三姐妹的话分别从花生的哪些方面来说它的好处的?

(2)把我们三姐妹的三句话合成一句,怎样说?

3、师:我们三姐妹是从花生的味道、用途、价钱来谈花生的好处,而且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父亲第三次说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 )、( )、( )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 )、( )、( )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 )相比,还是( )最可贵。

4、“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呢?我们再默读父亲的.话,用笔划出花生的哪些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不好看 鲜红嫩绿

埋在地里 高挂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 鲜红嫩绿

师:花生果实的好处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从不显耀自己,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给人们,(板书:默默无闻)这正是花生的可贵之处,父亲这是在赞美花生。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父亲的话,该怎样读,自己先练练。

5、师:丁丁和小华这两们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丁丁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的上东西都是不好的。”

过渡: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吗?我是怎么理解,怎么说的?

四、学习“我”的话。

1、出示“我”的话,齐读。

2、“体面”是什么意思?(处表好看)“讲体面”是什么意思?(讲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讲体面?

3、“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

4、“有用的人”是怎样的人?

5、“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板书:有用的人)

6、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7、同学们学到这里,心中肯定充满了对花生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好,谁想用自己的话语来赞美花生,赞美许许多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

8、朗读对话。

五、谈话解疑,深化教育。

1、你们知道许叔叔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吗?

2、师:许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课外延伸。

课文学完了,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每位同学回家后,买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尝尝花生。可别光吃,还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妈妈谈谈有关花生的话题,好吗?

课文教案篇5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兴高采烈”、“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2、能在教师的指导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3、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2课时。

1、师:小朋友,你还记得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吗?西方也有与我们的春节一样盛大的节日,是──(生接)圣诞节。在那样美好的节日里,孩子们最希望得到什么?(礼物、团聚、快乐、爱……)有一年的圣诞节,在一个仅有8岁的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节课上,如果你能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认真听讲,你一定能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

2、师板书课题,指读,纠正读音。

从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入手,引入新课,勾起学生美好的回忆,进而建构阅读的话题;同时,将课堂常规要求和文本中的“礼物”结合起来,非常巧妙;对题目中出现的多音字,及时指导,很有必要。

1、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⑶读完以后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自学要求清晰而明确,有目标要求,也有方法指导。

2、出示以下词语,说说意思:

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谅

3、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含有以上词语的句子: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以词入课,看似乎顺手捎带,实则匠心独具,由一串词,拎起重点段落,王老师深谙“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实质。若能在这个环节前面加上检查其他词句和学生读通的训练,则学习更为扎实。因为5册孩子毕竟还有不少的识字任务,读通课文,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若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则另当别论。

1、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⑴品读第3自然段:

以“沉默不语”为切入点,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理解该词背后所蕴含的意思,体会“沉默不语”中隐含的体贴和善良。

①师:“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她的内心在想些什么?自由读读1~3自然段。

(她想:哥哥姐姐买了那么多礼物,而我只买了棒棒糖,他们会不会失望呀?我把钱给别人买礼物,妈妈会怎么想呢?……)

②随机理解“兴高采烈”、“猜测”等词义,指导朗读相应的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在这个地方,王老师为我们示范了如何抓关键词语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教学策略。人物心理细腻的变化,是这个文本的特点,王老师抓最能表现金吉亚内心世界的词语,通过正面体会和侧面对比,引导学生走进小女孩的心灵深处。学生的理解就此走向丰满而深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文本的解读和捕捉关键词的能力,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

2、品读第4自然段:

师:我们通过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外表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的心里想着家人,体贴家人。这么体贴,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让我们再来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并划出相关的句子。

重点出示:

“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

(故意少“什么都”三字,使学生体会那个小女孩的一无所有。)

⑴说话:那个小女孩没有……没有……没有……(礼物、鲜花、欢乐、爱……)

⑵朗读。

⑶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前夕什么都没有。如果你就是金吉娅,你来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树前,会说什么?(学生自由说话──师生情景对话)

师:孩子,我们家并不宽裕,这点钱是让她帮哥哥姐姐实现愿望的。

生:……

师:金吉娅,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才攒下的钱,你该为自家人买礼物的呀。

生:……

师:孩子,哥哥姐姐都给你买了礼物,你却要为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花钱,值得吗?你可要想清楚啊!

生:……

师:孩子,你是多么善良,多么仁爱,多么体贴,多么富有同情心啊!

⑷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学生齐读。

⑸那个陌生的小女孩收到的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吗?

(说话:不仅……还有……还有……还有……还有……)

⑹再次齐读“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如果金吉娅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对她说什么?

2、那个陌生的小女孩会怎样表达对金吉娅的谢意?

尽量用上以下词语:如愿以偿、善良、体贴、仁爱、同情、不仅……还……

让孩子们在语境中学习迁移词语,这是这个设计的一大亮点。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表现,是人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作为教师,要唤醒、顺应、和养护这种欲求。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于“言语表现”,缺乏表现力度的词语,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词语在表现中最大限度地增殖。这样,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能很快地转化为“积极词汇”,这样的词语,才是有效度的词语。王老师让孩子们借助这些词语来抒发情感,则将词语教学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课文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3.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翠鸟的捉鱼本领与它的外形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或幻灯片。翠鸟彩色拼图。

教学过程

一、指导预习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幻灯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爱上翠鸟的。

(二)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理解下面的词语:鲜艳、疾飞、锐利、饲养、玲珑。

(三)学生自学课文。

(四)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词语。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

第2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3自然段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

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二)教师出示翠鸟拼图的单个部分图形,要求学生拼成翠鸟图。

1.教师分别出示几种颜色(翠鸟各部分的着色图形),让学生辨认。

红色、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2.结合课文说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3.把几种颜色图拼成翠鸟图。

一双小爪子——红色。

头上的羽毛——橄榄色、翠绿色花纹。

背上的羽毛——浅绿色。

腹部的羽毛——赤褐色。

三、熟读课文。

课文教案篇7

一、 导入

1. 今天,和孙老师一起来的还有四位客人,你们看到了吗?

2. [显示作家图象]瞧,这位是戴眼镜的伯伯,他是谁?板书:作家

3. 还有三位,两个大的在笼子里,[显示珍珠鸟图]一个小的在他的肩膀上。他们是谁呀?板书:珍珠鸟

二、 看图,揭示中心,引导质疑。

1. 看,作家在注视着珍珠鸟,他用什么样的目光注视着珍珠鸟?板书:喜爱

2. 珍珠鸟在干什么?能说得更好吗?可见珍珠鸟对作者怎么样?板书:信赖

3.齐读板书。

4.你有什么疑问吗?

5.归纳出示:珍珠鸟为什么惹作家喜爱?

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作家的?

6.齐读问题。

三、 自读课文,初步解疑。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你喜欢放声读也行,默读也行,找到你认为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材料就把它划下来,读读体会体会。

四、 合作学习,进一步解疑。

1. 师:同学们的学习有收获吗?好,下面请你们找个好朋友,交换自己的学习成果。

2. 示学习方法:1、读句子 2、谈感受 3、读出感受

教师巡视指导

五、 集体交流

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启发学生先概括地说说珍珠鸟的特点,相机归纳为两个方面。

1. 板书:样子可爱

多请几位学生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2. 板书:活泼机灵

要求在谈了自己的感受后还要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六、 借助表演,重点体会珍珠鸟与作家的信赖是如何一步步建立的。

1. 过渡激励,提出要求:看,你们多么会学习呀!不仅找到了这么多材料,还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如果你们把自己的感受表演出来,那就更棒了!你们想不想演?[显示“渐渐地……啄我的手指]能把自己的感受演出来吗?好,请你们再读读这段话,边读边尝试着做做动作,想想怎么演才能把感受演出来。

2. 学生自由放声读。

3. 推荐一名学生做小鸟,一名学生做导演,有声有色地读好这段话。老师演作家。要求观众们认真看,准备评议。

4. 评议:哪些动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5. 演小鸟的同学谈谈自己演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6. 师问小鸟:你一开始就这么信赖我的吗?

[显示填空:我是一只活泼聪明的珍珠鸟。起先,我只在( )活动;随后就在( )飞来飞去;渐渐地,我( );后来,我完全( ),最后我还落到( )睡着了。你瞧,我俩都亲热呀!]

现在,你们都是小珍珠鸟,看着屏幕,自己说说你是怎么和作家成为朋友的。

7. 学生交流。

七、 回到画面,扩展思维。

展示画面。说说小鸟梦到了什么/

八、 总结;

1. 人爱护鸟,鸟信赖人,人鸟和谐地相处在一起,这就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它是由什么创造的?对,[显示中心句]所以作家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鸟和谐相处的故事,(指板书)作家喜爱珍珠鸟,珍珠鸟信赖作家,其实,人和动物和睦相处的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下课后可以去收集一些,下一课来交流,更深的体会“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文教案精选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