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8篇

时间:2023-09-21 15:32:27 分类:作文大全

阅读启迪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引发了独特的读后感,阅读过程中,我们不断涌现出新的读后感,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8篇

《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篇1

提起老舍先生,一定很多人认识他。而他写的《骆驼祥子》也是一篇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的作品。

在《骆驼祥子》这本书中讲述的一帮穷苦百姓,就是社会中一群白白被剥削的奴隶。他们在金字塔的底端也试着攀登过、努力过,但不幸的命运和当时社会腐朽的制度让他们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白费了。没有办法,没有希望,他们的心慢慢地死了,而他们的肉体也腐烂在沦丧的道德中。

祥子,书中的主人公,正是这芸芸劳苦大众里的典型。虽然祥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他有远大的理想。他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生活总是和他开玩笑。祥子一次又一次地攒钱,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是他不灰心,一心一意的干活,为买上一辆车出了许多的血汗。他这样坚持不懈、勇敢细心的精神十分令我钦佩。

但是,他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被破灭。再加上他的妻子虎妞死与难产,祥子所爱的小福子也离开了人世。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不勤快了,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别人。祥子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看到这里,是我十分震惊。一个原本对生活充满希望,热爱生活,热爱北平的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竟恨透了整个世界!一个原本充满理想,对生活具有积极和坚韧精神的人,最后竟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

祥子,本可以成为大家赞扬、学习的对象,本可以平平淡淡、安安分分地度过他的一生,可他最终还是失败了。在那个落后、腐朽的年代,容不得穷苦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他们大多人都像祥子一样,从热爱生活到对生活感到失望,从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变成一具行尸走肉。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实啊!

这部小说里所说的事情,的确离我们现在有几十年远,并且也有艺术加工。但文学总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千千万万百姓生活中的一曲。通过它,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社会的现状,知道当时百姓的希望曾是那么的渺茫。因为它毕竟就发生在不久前的中国,发生在那个雄鸡病危的年代。

虽然祥子曾是一个对生活具有积极和坚韧精神的人,但他始终经不住生活的考验,失去了生活。俗话说:“路慢慢之远兮,吾将上下之求索。”他为何不再寻求新的路,而是成为了社会的败类?他为何不做生活的主宰者,去自谋生活呢?

我想,他也是害怕了。因为他是农民出身,他受不了生活一再的打击。他不知道他今后的生活还会有什么悲剧等待着降临,他害怕面对。所以,他放弃了,他慢慢堕落了。以至于酿成了书中人物一直走下坡路的原因后果。这是多么可悲啊。

像祥子这样的人并不是在旧中国才会出现。在现在这个逐渐繁荣的社会中,也有出现像祥子这样经不住生活考验的人。他们所受的灾难或许比祥子多,或许只是祥子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可他们还是畏惧了。他们经不起生活中的一小点挫折。我说他们是一群胆小的人!

生活中没有一帆风顺的路途,就连婴儿学走路也会不慎跌倒。可是婴儿还会自己勇敢地站起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直到他们走路不再摇晃,直到他们能够独立为止。我们不能被生活中的灾难所吓倒,我们应该有“弹簧精神”,遇强越强。没有挫折就不叫做生活了。

我也希望老舍先生笔下的这段历史能使我们国人引以为戒。现在的中国不再是过去那只病危的雄鸡了。新中国的社会稳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但有书可读,而且到处都有人维护着,鼓励着。所以我们不能辜负新中国对我们的期望。至少,我们要学习年轻时的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当然,我们也要学会应变生活中的许多挫折,在生活的磨难中不断成长,成为一位对社会,对祖国有所贡献的人!

《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篇2

祥子,生活在艰苦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车便成了他的一切。

起初,一切都是那么平常,祥子一心只想着买车,拉车。没有杂念和顾虑。直至消息传来——“要打仗了!”祥子省吃俭用买来的车就这样被军队裹了去。祥子不甘心,不顾身上的淤青,他随着军队的方向走,希望能寻回他的车。可他并没有那么幸运走到半夜,连军队的影子都没寻到,只有从远处传来的几声骆驼的鸣叫。在这路上,骆驼变成了他唯一的伴侣。既寻不到车,骆驼总值几个子儿。祥子这样想着,他开始漫无目的地走,又渴又累。终于,他来到了一个村子,他开始想法子把这几匹骆驼卖出去。只有一个老人买下了,三十五块现洋。这几匹骆驼是祥子用命换来的,可这离买新车要差的远,他能有什么办法呢?他没有办法。与此同时,祥子也落得了“骆驼祥子”这一称呼。

为了买车,祥子只好去拉车—这是他唯一会的。这有一个很大的车厂—仁和车厂。他从那儿租借了辆车,他看到人就拉,两条腿跑得极快,但又稳当。他为人忠厚老实,人和厂的厂主刘四爷对他不薄。也因为他的忠厚老实,虎妞恰巧相中了他。而祥子呢,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只想快点拉车,买新车。他在拉车这段时间里认识了曹宅的曹先生。在祥子看来,他是圣人,是明事理的人,是好人。祥子之前拉过王宅的包月,那里的太太和老爷都不会给下人一个好眼色,曹宅不同,即便是下人,也会有一间体面的屋子。曹宅就像沙漠里的绿洲,给了祥子一线希望。在曹宅一同工作的高妈曾劝过祥子:“一个子儿放着永远是一个子儿,不如放出去,钱能生钱!”祥子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随身带着才是最保险,最可靠的。后来,虎妞告诉祥子自己怀孕了,并想好了对策。祥子没有办法,他不想面对,他并不喜欢虎妞,可是又有什么法子呢?直至一次变故,曹先生让祥子通知太太带着孩子来到左宅。祥子前脚刚到曹宅,紧接着孙侦探就来了,孙侦探把祥子唬住,并让他用钱买命。祥子哪里顾得那么多,把自己放在葫芦瓶里的钱全拿出来,头也不回地跑了。但祥子的道德底线告诉他这样做不仁义,他还是回到曹宅看了看。好在太太带着孩子已经走了,祥子回来后高妈也走了。

祥子觉得他可以向曹先生要回损失,可打听后得知曹先生一家已经去上海了。祥子走投无路了,他只好回到仁和车厂,听从虎妞的安排。在刘四爷大寿那天,计划本顺利进行,谁知刘四爷却一刀捅破,虎妞只好拿怀孕威胁刘四爷。刘四爷爱面子,亲友又都在场,只好将虎妞赶出去了。结婚后,虎妞告诉祥子自己并没有怀孕,祥子恨极了,他觉得虎妞像一个妖怪,折磨人的妖怪,专吸人血的妖怪!他开始为自己的前程担忧。

后来,虎妞难产,死了。小福子向祥子表达芳心,祥子承诺等他混好后,就会来找她。到祥子找到办法后,小福子却没了踪影。祥子马不停蹄地出发了。等待他的却只有小福子吊死在树上的消息。小福子变成了吊死鬼,他没有希望了,他的生活变得灰暗。他把阮明“卖”了,得了些钱,继续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

?骆驼祥子》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感触,它真实地描绘出旧年代底层人民贫苦、困难的生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仿佛是真的故事一般。

在我看来,祥子是一个幸运的人。他在沙漠里走了三天三夜竟奇迹般地找到一个村子并定居下来。在他精神乏味的时候,遇到了曹先生,他得到了新生。同时,祥子也是一个不幸的人。先是车被裹了去,后来又被虎妞耍骗结婚,后来虎妞又因难产而死,而小福子,他最爱的女人,也在不久后变成了吊死鬼。

虎妞也是女人,也有爱别人的资格,可因为太过急切,最后使祥子讨厌她。怀孕时,她不活动,整天在床上,又每天都吃些零嘴儿,导致肥胖,婴儿横产。而祥子也生育知识不足,没有及时劝阻,导致了最后的结果。

小福子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也令我同情。她被自己的父亲二强子亲手卖出去,回来后二强子喜欢吃喝嫖赌,需要钱,两个弟弟要吃东西,要生活,也需要钱。就像文中老者所说的:“男人们卖的是血汗,女人们卖的是肉。”在祥子离开后,她迫不得已去了白房子,最后在树林里上吊而死。

还有一个令我钦佩的人,曹先生。曹先生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即使只是车夫的祥子,他也十分关心,没有丝毫瞧不起他。即使他安排给祥子的任务没完成,他也没有怀恨在心,而是为祥子出主意。

祥子本是一个普通的车夫,却因为各种事情的发生改变了他。他的生活变得颓废,能混且混,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而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没有和祥子一样可悲的遭遇,更不用说感同身受。祥子所受过的苦难,是我们远不能想象的。我们生活在充满光明的时代,人民的内心不再腐败,社会也不再庸俗。我们要活得有目标,有方向,并朝着自己的方向不断努力、前进,不断追随。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努力才会有结果。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和关心、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并适时给予爱心和帮助,让人爱之心遍及每一个人。

《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篇3

俗话说:“千金难买一笑”。每个人都有喜怒哀惧,而我们就是这些情绪的主人。看了《骆驼祥子》里面的主人公――祥子,不得不使我感到他的悲惨,不得不使我同情他,不得不使我替他打抱不平。谁都知道,祥子的一生是悲惨的,那个旧社会是令人悲愤的,正是因为那个旧社会才使祥子变得一步步堕落,一步步颓废。

我们只注意到了祥子的生活,祥子的性格及特征,但并没有注意到祥子个人的生活态度。我们知道祥子的生活不好受,但他也总会遇到令他高兴的事儿吧,我们不也是一样吗?自从来到北平,就很少从祥子的脸上看到笑容。在这本书里,祥子到底高兴过几次呢?那就请接着往下看吧!

本书中,祥子共高兴了五次,恐怕我们从小到大高兴了远远不止是五次吧!

第一次:

祥子从农村来到北平,干了个拉车的职业。起先,他赁了辆破车拉,慢慢地,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他之所以要选择拉车这一行业,是因为他有的是力气,年轻力壮,拉车是靠力气吃饭,而且对于他来说,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儿。他省吃俭穿,足足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凑足了一百元,准备买车,买车时他有点心疼了,这是他用三年时间攒下来的血汗钱啊。他越看他的车就越喜欢,心中便也舒坦了些,于是,便将买车的这一天,定做他和这辆车的生日。

“因为高兴,胆子也就大起来;自从买了车,祥子跑的更快了。自己的车,当然格外小心,可是他看看自己,再看看自己的车,就觉得有些不是味儿,假若不快跑的话。”这次买车对祥子来说是一种鼓励,既让他高兴,也让他悲伤。不仅这样,他还幻想着,如果一直这样干下去,买的车越来越多,说不定还能开一个车厂呢。这种想法,让他更加鼓励自己,激发前进的动力。但结果却和这恰恰相反。

第二次:

祥子买了新车,拉了半年,闹了兵,祥子为了多赚一点钱,就随同一个车夫,把车拉到了城外的清华大学。“大个子”三个字把祥子招笑了,这是一种赞美。他心中打开了转儿:凭这样的赞美,似乎也应当捧那身矮胆大的光头一场;再说呢,两块钱是两块钱,这不是天天能遇到的事,“大个子”这是祥子到北平来受到的第一次赞美,也是最后一次赞美,使祥子高兴了起来。祥子努力说服自己,跟着那个光头车夫跑到了清华大学,最终,人和车都被抓了去。我们不要光想着去贪小便宜,要实干,心里要装实东西,有句话说的好:“天上掉馅饼,那都是陷阱”。

第三次:

“‘为什么不去卖了它们,再买上一辆车呢?’他几乎要跳起来了!可是他没有动,好像因为先前没想到这样最自然最省实的办法而觉得应当惭愧似的。喜悦胜过了惭愧,他打了主意:刚才不是听到鸡鸣么?即实鸡有时候在夜间一两点钟就打鸣,反正离天亮也不甚远了。”

一个“跳”字就可以看出祥子高兴的程度,下面也写出了祥子的喜悦心情,表达出了祥子为能再买上一辆车的兴奋和喜悦之情,表达出了祥子为能再买上一辆车的兴奋和喜悦之情。祥子和车被俘虏后,祥子趁军营混乱时逃了出来,车子已经丢了,他就顺手牵回了三匹骆驼,在黑暗中茫然的走着。

第四次:

祥子怒辞杨宅后,回到了人和车厂,第二天,祥子出车傍晚才回来,在西安门大街上,遇到了曹先生――以前,祥子的旧主人,也是祥子最敬佩的人。曹先生愿意让祥子来曹宅拉包月。“‘还能不来,先生!’祥子似乎连怎样笑都忘了,用小毛巾不住的擦脸”“祥子痛快得要飞起来,这些日子的苦恼全忽然一起铲净,像大雨冲过的白石路。”看了这两句话,应该能体会到祥子当时的高兴,仿佛要飞起来一样,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了祥子知道这件事后的异常兴奋。

第五次:

“拉着曹先生出去,曹先生的服装是那么淡雅,人是那么活泼大方,他自己是那么干净利落,魁梧雄壮,他就跑得分外高兴,好像只有他才配拉着曹先生似的。”祥子在曹宅里拉上包月,让他感到温暖,感到高兴。一次拉曹先生回家,不知怎的跑的越来越快,最后摔了下来,双方都受伤了,祥子很是愧疚,但曹先生并没有辞了他。

从这五次来看,都与拉车脱不了关系,只有拉车才让祥子感到快乐,只有拉车才让祥子悲伤,拉车给祥子的生活增添情趣,给祥子的生活带来生气,祥子离不开拉车生活,拉车也是祥子生活中的一部分。祥子的所谓“高兴”都是围绕他日思夜想的人力车,真是令人可悲、可叹啊!“圣人”曹先生

《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篇4

你是一位车夫,奔跑在漫无止境的路途上。脚底下踩着的是一段不平坦的生活之路,前方是一个个看不见的的陷阱,你那双渐渐迷茫了的双眼却仿佛没看见似的,终于重重地堕了下去。

起初的你是个充满活力的青年车夫,浑身上下充满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最爱看你拉车时的模样,“两条腿都溜出来了,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声响。”你既不像新手那般撇着脚在地上扇乎似的跑,也不像老者那般仗着“作派”去维持自己的尊严。你只是默默地,跑出自己的风格。因为,你就是你——一个健壮、朴实而又充满生气的祥子!

你是如此的单纯又执著,你只是个人力车夫,人力车便是你的生命中的一切了。你似乎从来就没有苛求过什么,只是渴望着一辆好人力车——这似乎是你一辈子惟一的心愿了。苦斗三年,梦想终实现。你终于也可以拉着自己的洋车,神气地奔跑在大街上,穿梭于人流中了。那一刻,对于你来说,是一种喜悦,也是一种解脱——摆脱了人力车厂剥削的解脱。然而,年轻气盛的你又何尝知道,这不过只是苦难的开端罢了。

果然,好景不长,仿佛你命中注定与人力车无缘,在去往西城门的途中,一群大兵蛮横地抢走了你的车,也连带抢走了你的梦。不知道,深陷兵营的你是否深感懊悔,面对着那一轮明月,那紧握的拳头,是仇恨抑或是悲伤的无奈?人力车没了。但只要生命犹存,希望就仍在。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你抓住机会,从军营中跑了出来,并顺手牵走了兵营里的几头骆驼,以30元卖给一位村民,也算是弥补了一些损失吧!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你拥有了另一个名字——骆驼祥子。不错的,日后的你是注定要向骆驼一样吃苦耐劳的,而且注定将在生活中像骆驼一样任劳任怨,只不过,相对于别的骆驼,你更像是一只悲情骆驼。

正当你失意之时,虎妞走进了你的世界。忘不了她“一笑,便露出两颗洁白的虎牙”时的形象,忘不了她指着你的额头说出一连串话语时的泼辣形象。只是奇怪,你那颗淳朴的心怎能容得下她那泼辣的形象。然而,在她的帮助下,你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二辆也是最后一辆车——尽管有些屈辱。

你总算有了一段相对幸福的时光。虎妞尽管泼辣,终究是真心对你好的。每日餐桌上变着法儿为你精心烹制的可口的饭菜,还有她的温柔体贴,终究给以你很大的干劲。你重又鼓起生活的勇气,每日早出晚归地拉车,不知疲倦地幸福地奔跑在生活的大道上。尽管晚归招致的总是虎妞颇带些不满的却又是喜悦的埋怨,心底里却依旧充满了幸福之感。闲来无事时,到底还可以到邻居小福子家串门——尽管那不止一次地招致虎妞的红眼。然而,那个心灵手巧却又与你一样有着悲惨命运的女孩,却着实给以了你心灵上不少的慰藉。与她的一次次谈话,重又点燃了你生活的方向。可是,幸福总是那样的短暂,无情。虎妞终难逃难产的魔掌,小福子也无端失踪,变卖洋车家当,你欲哭无泪。

终于,你崩溃了!血一般的教训唤起了你心中的仇恨。你开始仇恨这个世界,仇恨人力车夫,仇恨洋人力车,仇恨所有的人。你开始“享受”生活,茶馆里,你的身影不断,却不再是像从前那样帮助小马爷孙那般慷慨解囊。喝着苦涩的粗茶,就着难以下咽的咸菜,心中的凄凉又是怎样的一般滋味。你开始抽黄烟,即便那种味道曾经让你避而远之,你仍旧强迫着自己,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为了麻痹自己,麻痹生活。然而,生活是拒绝沉沦的,没有了钱,于是,你想起了偷,想起了抢,你四处举债,却死赖脸皮地不还;你竟开始以自尊与诚信为代价,换取的却是一笔笔肮脏的借据。你终于在花天酒地的日子里丧尽了最后一点尊严!

你彻底地堕落了。然而,这究竟是谁的过?无数个月圆的夜晚,心底里也曾浮现过虎妞的身影,也曾有小福子的欢笑。茫茫北京城,你的路究竟通往何方?你,祥子——这只悲情骆驼终究会被泪水与堕落埋葬!也许,也惟有堕落至极的那一刻,才是你真正的解脱吧!

《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篇5

最初接触《骆驼祥子》,还是来源于小时候看到的那部改编电影。那时不甚理解祥子的悲哀,只觉得他和许许多多荧屏中的小人物一样,不过是在上演着自己生活的鸡毛蒜皮。而如今想来,骆驼祥子的一生,正是用血与泪书写的一部鲜活的历史。这个生活于上个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车夫,和那个年代所有的底层人民一样,遭受着生活无言的嘲弄,命运似乎总是在跟祥子开着不尽的玩笑。不得不承认老舍先生的写作功底。他笔下的文字虽平易通俗,却附着魔力。仿佛心中就住着一个祥子似的,同他一起凄苦,一起悲郁。读罢全文,心中所剩的是跟着祥子穷途末路的命运一般的悲凉和叹息。

祥子来自乡下,在老北京这座城里无依无靠,赁了个人和厂的车拉就是他的安生立命之本。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那种人。好像他是没有父母也没有兄弟姐妹。我可能是读的马虎,没有读到相关信息。结婚前的祥子是有理想的,就是要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拉,经过努力,祥子的理想必是达到了的。可是,一场战乱,祥子的车被抢了,祥子也被队抓了。祥子在队里牵走的骆驼换了三十大元,回到人和厂,交由刘四爷(虎妞爹)保管着,积攒着下一次再买车的本钱。可是直到他被虎妞骗得娶她时,他也是没有能力再买车的。婚后的祥子也是不想靠老婆养活的。要说,这时的他还是有些自尊的。可是虎妞就那样被无知夺去了生命。祥子从些好像是找不到了生活的方向了。祥子从些好像变了一个人,既喝酒又抽烟,也上茶馆喝茶了,也愿意跟人们一起混了。这之前的祥子还是有些傲气的,一个帅小伙,一个上等的车夫,车拉得好,也有心气儿,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拉上属于自己的车。当祥子再一次思考未来时,他想起了曹先生,并去找了他,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他去寻找理想中的老婆小福子,可是小福子却早已吊死在了白房子前面的树林里了。想必孩子们是不懂白房子的,我也只能猜想,是青楼的代名词罢了。小福子找不到了,祥子去曹先生家开始新生活的理想也再一次浇灭了。祥子从些就堕落了。变得懒惰、自私及至坑蒙拐骗了。祥子的悲剧照进了现实。

每天下班时,我都会路过一个工业区的配套住宅公寓。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我不知道她们来自何方。看看她们稚嫩的脸和单薄的身体,就像是跟我女儿差不多大。我也在想,教育改革不是已经二十多年了么,为何还有这么多年轻人不去上学,而是在工厂里倒着班。他们中间的有些人是不是命运跟祥子一样呢?是不是也有人跟小福子一样呢?其实读历史可以观古今,现实生活中的白房子又何止一所两所呢?这是人性的本能么?无关乎你生活在什么时代么?现实生活中的小福子有何其少呢?

曹先生,书中我看到的唯一一个好人,算是能给祥子指点一下人生的人,事实上,当祥子再次找到他时,他给祥子指点的人生,也无外乎一是有自己的车,继续拉车;二是祥子带着小福子到他家,给她拉包月。这对祥子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当祥子满怀着开始新生活的憧憬却再也找不到他的小福子时,祥子就再也没回曹先生家,他对新生活的希望从些被浇灭了。曹先生,也没能真正意义上地帮到祥子。

读书时,多次看到旁注,对祥子的评价是怒其不争,哀其不辛。我倒真不这样认为,老舍先生,只是取了祥子这一个代表而已,观照的当时的社会状况。年轻时的祥子本已不愿与社会上的同类同流合污了。他努力按照他心中的原则做事做人,他的原则其实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则,为达到理想不懈努力。随着故事的不断深入,虎妞和小福子在祥子生活中的出现,祥子的命运就一天天变化着。生在当时的社会,真是别无选择啊。

初入北京的祥子,像是一块白玉一样,带着乡村特有的那股“清凉劲儿”。他正直而健壮,对于生活总是充满无尽的热爱和希望。即便哪天被阎王爷抓住抛入了地狱,仿佛也能做个好鬼似的。他生活的全部动力——对于一名车夫而言——只是能够早日拥有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新车而已。然而命运的三起三落使他的希望彻底化为泡影,但更为可悲的,同时也是最令人为之扼腕叹息的,是看着在生活的苦海中沉浮的祥子,如何渐渐熄灭心中那最后一点火花,由一个磊落而充满活力的人逐渐走向堕落和沉沦的道路。

《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篇6

看完《骆驼祥子》后,我最想写的,是祥子和小福子的故事。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很多过客。对于祥子而言,刘四爷,虎妞,以及雇佣过他的各家的主儿,无非都是生命中匆匆的过客。他们在自己的生命中演着一出戏,也在祥子的生命中客串一场戏,扮演了不可缺少或可有可无的角色之后,从祥子的舞台上谢幕。而小福子,说起来也不过是一个过客,但是对于祥子来说,小福子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过客。至少在祥子跌落低谷的时候,是小福子让他有继续活下去的美好期盼。

女汉子一样的虎妞带给祥子的,是勉勉强强可以称作家的东西;而长得好看的小福子可以带给祥子的,不仅仅是一个家,还有在穷人眼中看来是近乎荒谬的——爱情。就像祥子自己说的——“他与她正好是一对,谁也不高,谁也不低,像一对都有破纹,而都能盛水的罐子,正好摆在一处。”所以说,在祥子心目中,他和小福子,是地位平等的,没有压迫,也没有欺骗。

曹家让祥子重新燃起生的希望,他和小福子的理想生活似乎并不遥远。就像一个为了梦中的糖果而穿山越岭的孩子,终于看到糖果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但是现实,往往是真实而残酷的。

当初祥子因为负不起养活小福子的两个弟弟和一个酒鬼父亲的责任而离开,等到他生计稍有安顿的时候,他立马回到老地方去找小福子,但是此时的小福子却早已不知去向。也许祥子从未想过,小福子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等一个未知的、渺茫的答案。而卖茶老汉的窘迫现状以及他的一番话,更是让祥子万念俱灰。

到最后得知小福子生前的境况以及自杀的死讯时,祥子,已经是完全堕落的祥子了。千千万万的拉车夫,不管是勤劳忠厚或是狡猾无赖的,他们都是黑暗时代最底层的穷苦人民,他们用自己的血泪换取活下去的机会,但没有尊严地为了活下去而努力的结局是什么呢?幸福的生活,甚至苟活下去,于他们而言,都是不敢触碰的奢望。那是一触即碎的彩色泡沫。

我以为,小福子的死,是祥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被虎妞引诱欺骗以致和一个自己讨厌的女人结婚也好,三番两次地丢车也好,虎妞和孩子一块死掉使他丢掉家也好,都不足以使他完全堕落,因为至少还有小福子,小福子是他仅剩的活下去的理由。但是当这最后一个理由都化为乌有的时候,祥子的活着,仅仅是因为他还有呼吸而已了。他已经是一具行尸走肉。

他变得狡猾、自私、懒惰、肮脏,他甚至成为了所有贬义词的集合体。也许一个小福子是不足以使他如此堕落的,但是一星即将熄灭的烛火,是禁不起任何风吹的,哪怕这星烛火还固执地抱着继续燃烧的信念。

“体面地,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道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那个黑暗的时代不知道生产了多少个“祥子”,而生产他们的同时也为他们掘好了埋葬的坟墓,甚至还顺便为他们准备好了陪同下葬的殉葬品,诸如虎妞或小福子。对于千千万万个“祥子”来说,小福子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美好,那个时代不容许他们有长久的一丝一毫的美好,甚至不容许他们有这样的希冀和渴望。他们只能被压迫,苟延残喘地痛苦地活下去。祥子和小福子,注定不会有幸福快乐的结局,那是童话,不是杀人不见血的现实。

精神的毁灭往往比肉身的死亡更可怕,当然最可怕的是是黑暗的时代不知道何时是尽头。因为在黑暗中还有无数的穷苦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的“祥子”一步步地走向毁灭的深渊,也有无数的“小福子”在绝望中凄惨地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那个黑暗的时代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然而悲剧中的主人公,却极少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烈骨,他们在自己苟延残喘的生命中,无声地倾诉着自己在生与死边缘的痛苦挣扎,诉说着这世间的丑恶与不公,然后,继续活下去。

《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篇7

?骆驼祥子》这本书,我去年暑假读过,至今未忘其中的故事情节,这主要是老舍先生精灿的文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介绍一下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以平民出身儿跻身文坛的人之一,而始终保持平民风格,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城市平民生活大获成功者,唯老舍先生一人。我们常见的老舍先生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等,可惜我只读过《骆驼祥子》,且对老舍先生了解甚少,看来我得补习一下空缺了。那今天我就来谈一谈《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这个车夫叫祥子,之所以书名在祥子前加了个"骆驼"两字,是因为是骆驼救了他的命,使他拉上了人力车,所以因此得名,可见起名也有个技巧呀!如果此书定名《祥子的生活》则显得过于直白,毫无生趣了。

老舍先生写文章——平易近人,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像有的作家写车夫是以知识分子来面对车夫,而他是平民对平民,架子放下了,去描写人物的形象就写得真,也容易感动人。

我喜欢这一段文字: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新颜,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向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这一段文字便把祥子的性格与生活的环境介绍的清清楚楚,语言平实,但又不似白描手法干燥无味,正是文章的精妙所在。

拜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后,给我的感触很深,老舍先生的作品一向都是很真实的,为了打造一个祥子这样的车夫,可见他一定深入地了解过,才塑造了祥子这样一个典型的车夫。

文章一开始写明了祥子是一个高等车夫,他要强,朴实,有自信,剩吃俭用,早出晚归,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后来,经过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又被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终于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的一点希望,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坠落。

祥子最爱的是车,从没离开过车,而文末祥子竟然连车都不想拉了,便可以清楚地见到他的理想已经没有了,不再追求,对生活已经开始厌倦,祥子的收场是他不要强了,没了干劲,没了理想,对生活的热忠也没有了。

老舍不断强调祥子和其他车夫一样,突出了祥子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典型,一个例子,也更说明他的下场就是当时社会所有无权无势的人们的下场。

老舍在鞭挞当时社会的同时,也对祥子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当时的人们寄予深深的同情。

《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篇8

这是老舍惯用的写作手法,在悲观的故事中灌入悲观的意识。使得我们读者也仿佛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着故事人物中的痛苦。

作者用自己感人朴实的文字为社会底层人民呐喊。有次我不禁想到作者本人——老舍。他好像也是一个悲观人士,他的大多数作品也是充满了悲伤的气息,悲惨的让人心碎。

因为悲伤到底,不给人一丝希望的曙光,唯一的美好只能在仅存的回忆中找寻,即使是仅有的一点希望也会被尖锐的现实扼杀在摇篮之中,他的这种“残忍”,却能在作品中巧妙地转变成社会的残忍,使得读者能够清晰看清楚社会的黑暗。

?骆驼祥子》讲述了一群苦穷百姓,就是一群被白白剥削的社会奴隶,他们也尝试着攀登过、努力过,但是他们的努力由于社会的黑暗和制度的腐朽最终化为泡影,让他们的一次次的努力最终白费,没有办法,没有希望,他们的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木然了,而他们的肉体也腐烂在沦丧的道德之中。

祥子,就是这芸芸劳苦大众中的典型。他独自一人来到北平,无依无靠,举目无亲,但是他要强,他靠着自己强健的身子骨,拉车赚钱,挣钱买车,一心想要靠着自己的本事吃饭。可是他买了几次车,但是几次又丢了,每一次不是因为被抢就是遭勒索,要么苦于生计,被迫把车卖掉。

祥子空有一身力气,却处处被人欺负、排挤,别人不和他打架,却用抢、用钱、用权势、用悲惨的命运来压迫他。

他的身心备受煎熬,却没有人来体贴安慰他。

他的老婆虎妞是用计嫁给他的,虽然给祥子带来了一些财产,但是好吃懒做,而且还妨碍祥子拉车赚钱,这让祥子的生活比结婚前还辛苦。他虽然是祥子的老婆,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和祥子相处,以至于祥子根本没有幸福可言。

不久,虎妞因为难产死了,邻居的女孩小福子愿意嫁给祥子,但是祥子没有足够的财产,便约好挣够了钱,再回来娶她。

于是祥子出去拉车,这时祥子已经历经折磨,他其他的的希望已经全部破灭了,他此时唯一的希望就是——小福子,他知道小福子是真正对她好的女人,是可以一起过日子的人。他现在拉车也便是依靠着这最后一丝希望,如果这一丝希望得以实现,那么这部作品也就变成一部喜剧了。

但是祥子回到小福子家时,已是人去楼空了,小福子的父亲因为苦于生计,把小福子卖到白房子(春楼)里。

然而,即使小福子沦为鸡,祥子也是愿意娶她的。但是,命运最终不站在祥子这一边,祥子因为不堪忍受鸡生活,已经上吊自杀了。

祥子悲痛欲绝,因为心已死,所有的希望已经破灭。祥子也在几年的折磨中浪费消磨了自己的青春,于是祥子开始不思进取,逐渐沦为狼心狗肺的社会混混。

也许这就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矛盾的,总不知道如何调和,但是无奈他又总是同时存在,我们所生存依赖的社会是现实,他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他也不是完美无瑕的。

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拼搏奋斗,但最终却不一定会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着,为了获得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如此的悲惨。对于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无奈,但是同时对于祥子刚开始的顽强拼搏,我又感到敬佩,敬佩他的上进,他的奋斗。但是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战胜社会,他最终还是被无法改变的现实打败了,输得一败涂地。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是是因为祥子的意志最终不够坚定。不管重点是是什么,环境多少影响着一个人的改变。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也许祥子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决定着人,如果不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可能会失去原来的自己。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这也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已,如果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很可能会变成现实社会中的“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坚韧不拔的人是少数的,追求本来就是与时俱进的,然而追求这一过程很复杂,很容易在这里面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

《《骆驼祥子》1500字读后感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