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6篇

时间:2023-09-21 12:20:22 分类:作文大全

我们的内心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了深情的读后感,我们在读后感中汲取到了许多人生的智慧,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最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最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6篇

最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篇1

美央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推荐的《做温暖的教育者》,这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到:“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有温度。”是的,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温度源于教育的本质,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关爱,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就是有温度的教育。要想做好有温度的教育,我认为必须从以下方面出发:

一、在教学过程中,做一名教师就要不断践行终身学习。就像老话所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需要有一桶水”,所以要想教好学生,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老师要用良好的品质和态度在生活中去影响学生,熏陶他们。

二、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日后工作与生活需要等各种能力。通过有逻辑有体系地呈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等。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正如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让学生成其为“人”,作为教师,要做有情怀的教师,为他们提供有温度的教育。有人说,教育是"一个不完美的大孩子领着一群不完美的小孩子一起追求完美的过程"。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情怀,这是一个教师走向神圣的三尺讲台最基本的前提,越是暂时还不够出色的学生,可能越是平时缺少爱的雨露滋润的学生,越更需要教师的尊重、理解与关爱。教师要懂得锦上添花,更要会雪中送炭。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丰富善感的心灵比出色的成绩更重要。有多少个学生,至少就应有多少把尺子。

三、饱含爱的教育才是有温度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人”,也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教育情怀的未来的老师,才能把有温度的教育传递下去。“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我相信:只要每个教师都拥有浓郁的教育情怀,均立志做有温度的教育,那么学校就成了学生心中最美丽的风景,教室就是学生生活中充溢着温馨的乐园,教育就将时时处处都是百花竞彩的春天。

四、要做有温度的教育,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心和行动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并不一致,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切不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带着一颗有温度的心去教书育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灵被呵护,自尊心被保护,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感觉到温暖。

五、要做有温度的教育,教师的“笑”是不可缺少的,要在学生面前常常面带微笑,因为笑是最能让人感觉到温暖的东西之一,正如《做有温度的教育》这本书里提到的那样“课堂会因微笑而美丽,教育会因微笑而温暖”。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自己的感悟——“包含爱的教育才算真正有温度的教育。”

最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篇2

读着陈震老师的书——《做温暖的教育者》,很受感动。我在思考,作为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不仅仅要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更要做一个智慧的研究者。

做温暖的教育者,需要我们在工作时,充满爱心、充满真心、充满公心、充满慧心。让我们的服务对象能真切感受到我们平等、理解的爱。这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而做一个智慧的研究者,则是我们每一个教研员应有的追求。

智慧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决定处理和发明创造的潜力。智慧的研究者,是指研究者在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决定事物并在实践中遵循事物规律、实现行为目的的过程中,始终以研究的心态参与其中,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得到新的认识,取得新的成果,与此同时增强并发展着自身的这种研究潜力。我想自己是一名从事幼儿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自己也在不断地提升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我感到成为智慧的研究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我终身的追求。

教研员的主要工作是开展高效的教师教育,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程研究与编制导论》一书中,斯腾豪斯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有三条途径:透过系统理论学习;透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在教室里检验已有的理论。教师的学习同儿童的学习一样,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验证、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新信息,从而建构整合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构成教育潜力的过程。斯腾豪斯的后二条途径都涉及“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超多的研究证明,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引领教师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个专业的教研员,要和一线教师组成学习研究共同体,和教师们一齐,用心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帮忙教师逐渐由新手型向成熟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要引领教师研究,就务必了解教师研究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我认为,教师研究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教师研究是为了教育教学而研究,是在教育教学中研究。教师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专业自主”——对于教师个人来说,意味着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决定、决策。完整地说,“专业决策”是在工作中“运用高级缜密的知识,作为决定和行事的标准。决定即指一个人运用专业知识诊断、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思考各种可能的行动方式,并评估行动及决定可能造成的长远后果的认知过程。”

每当想起这些,总感到职责重大,做智慧的研究者是我的长期追求。我要不断努力学习让自己逐渐成为智慧的研究者,也要带动全区的幼儿教师把做智慧的研究者作为共同的追求目标。

最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篇3

题目中“温暖”的字眼吸引了我,因为这是我想做的,我想温暖我的那一群小伙伴!

读完《做温暖的教育者》这本书,我的心里有了很大的震撼,让我感受到了很多,以前所没思考过的东西。这本书不是长篇大论的大道理,而是以一个个实际例子来叙说来书写的,上面出示了很多的学生和家长的留言与来信,以及陶老师自己的回信和诗句等等,用这些来向读者们叙说这教育该如何做。这样的书让我们看起来极容易懂又很容易接受,也许这也是一种温暖吧,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温暖。

在书的楔子部分,有这几个大大的黑体字——享、想、研、养、换、用、化、创、悟、静、赏、度,这几个字概括了整本书的内容。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享”字,书中写道“幸福是一种感觉,感觉是会传递的!”

书上例举了陶老师与她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留言来往,这些留言里,即使在这严寒的冬季里,也能让我感觉到暖暖的气息。在学生留言中的称呼写的是“陶妈妈”,她们亲切的话语,真的就像母子间的对话。我想这就是温暖教育的结果吧,陶老师像他的学生传递了温暖,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温暖带来的幸福感觉,而学生们的这种幸福感也返回到了陶老师身上,这就是幸福的传递吧。

我想,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没有注意过这方面呢,我从工作中感受过幸福吗。这一章有一句话也写得非常的好,那就是“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

我该如何做个温暖的教师呢?面对小孩子,首先需要一颗爱心,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所必要的吧。如果没有一颗爱心即使你的学识在渊博,学历再高也永远做不了一个好老师。做一个温暖的教师应该懂得让课堂具有趣味性。因为孩子们还不太了解知识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只有孩子们觉得有趣了,他们喜欢了,才会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他们只有在活动中玩的开心、学的快乐,才会慢慢的感受到温暖。

而我认为要做温暖的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微笑、说话柔和、多于孩子沟通。即使孩子现在有很多还不懂,但只要你对他露出一个微笑,他就会很开心;只要你用柔和的话语和他们说话,她们就会更靠近你。

这本书不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教育类的书,也不会是最后一本。但这本书里所讲述的,对我的心灵对我的工作产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对我敞开心灵之门,我希望我能成为一名温暖的教师,让温暖传递的幸福充满每个孩子的童年。

最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篇4

最近,我读了主任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书中收集了作者从教30多年对为师、做人、教育感悟的153篇随笔,内容丰富,论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而贯穿其中的,则是作者从生活中采撷教育智慧、在教育中追求人生的姿态,正是这种姿态形成了作者独特的教育观、教师观、教学观;举例生动形象,比喻独到精确,提出了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人生阅历和教育思想。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中进一步理解了教育的内涵,并启迪我站在新的视角审视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如:“‘格律诗’教育与‘自由诗’教育”、“本地货·家常菜·海鲜味”、“鲜花、干花与塑料花”等等。其中《教师读书的n个理由》《读书的“二为”“三式”》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我思索着,对照着,感悟颇多。 作者剖析了当前教师

读书的现状,阐述了教师读书的n个理由,并指出为教师读书寻找理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教师的讽刺,因为教师天生应该是读书人。是啊,在信息量特别大的当今社会,在大力提倡教育走向生本的今天,书籍作为生活的一个载体已经成为我们生存、发展、进步的必需品,有了书籍才使我们的话语有了意义,让我们的存在有了价值。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是教育的责任。读书是我们的职业使然,是我们的事业使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读书视为生活中的平常事、必做事、份内事,不需要任何理由,不作为任务安排,而应该自觉阅读,持之以恒地阅读,日积月累地阅读,整本著作地阅读,挤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习惯,使读书成为我们主动自觉的行动,使我们的心灵充满书香。“教师不读书,何以提升自己,立足于学校?教师不读书,何以示己之范,要求学生去读书?”

回顾历史,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爱读书的人;再看看周围,那些明智的人也都是手不释卷的。显而易见,读书能提高个人素养,能明心志,能冲走灵魂中的沙砾。读好书有如品尝美味食品,细细咀嚼精心细读,细心品味,充分享受其味,充分吸收其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读书就没有教育。”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其读书史。”可见,书籍能浸染人的灵魂,书籍能陶冶人的情操,书籍能影响人的气质。书籍是人的精神营养液。而学校是提供精神营养的地方。读书不仅是学生的事,更是教师的专业,读一些经典,与大家对话;读一些人文,陶冶情操;读一些学生喜欢的书籍,拉近师生距离;读一点生活书籍,享受生活的多彩。读书是自己成长的必需,读书是精神成熟的必需,读书是修养高洁的必需。“多读点书,即使你不能成功,也可以在失败的时候知道自己跌倒在哪里。”教师不但要读教学的书,要读教科的书,要读教辅的书,要读专业的书,要读教育的书,还要读政治的书;要读自然的书,要读人文的书,还要读科技的书;要读有文字的书,要读经典的书,还要读生活的书。“每天读书”并不难,贵在坚持。长此以往,也许成不了“大气候”,但至少能成就“小气候”——儒雅渊博的饱学之士!

我们需要读书,在书籍的海洋里泛舟,品味生命的芳香;在精神的宇宙中徜徉,放飞教育的理想;在阅读的体悟中提升理念,更新自己的思想。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我们肚子里真的有文章,何愁好词佳句不来呢?读书,然后使其内化,也正是教师所要做的。书只读还远远不够,读书的同时还得“思考”,离开了深入的思考,所有的书都将是过眼云烟,如空气般触摸不到,更谈不到拿过来为我所用了。与书为伴,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充实!让我们享受读书的过程、读书的价值、读书的乐趣吧!

最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篇5

陈震老先生写的这本书首先打动我的是标题——做温暖的教育者。简短温馨的用语,却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植根在人性的土壤,植根于呵护心灵的花园。可是,我又觉得是一种呼唤,一种祈求,一种渴盼,一种鞭策,一种拯救。所以,他又刺痛着我,刺痛了我似乎已经沉睡了的教育情怀,刺痛了我每天奔波于冰冷的教育现实的苍白与迷惘。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孔子这个教育家。

孔子和几个弟子谈人生理想。他的一个弟子曾点说,我的理想是,在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季节,穿上新做的春装,陪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刚刚开冻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然后沐着春风,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然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去了。我只想做这样一件事。

孔子听了他的话,长长地感叹一声说:“吾与点也!”“与”,赞同。即是说,孔子的理想和曾点是一样的。这个理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天地万物与心灵的和谐,充满人性的温馨与高贵。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才能安贫乐道,才能在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性情耿直、敢于抨击。而文中所提到 “爱心、真心、公心、慧心”, “教师的三宽”宽松、宽容、宽厚”,教师的教学三宝——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等,就是在告诉我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一个美丽的灵魂。

文中有许多教育思想也是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的。比如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而本书中提出的“教育之根在于人性”。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等;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等,在这本书中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当然,根据教育现状作者在这本书中做了更为明确的'阐述。比如关爱是要有能力的,教学为什么需要吸引力,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等等,都是可贵的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比如《教学之根在于悟性》说到:“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弄明白事物的规律、道理。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领悟到所学事物的规律和道理,并能在实际中运用。这就是教学的成功。”一句话就把看似讳莫如深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准确地表达出来,让人有豁然开朗。

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给我们教育一线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会多读经典涵养自己、多学习,多反思,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一个温暖的教育者的能力,向温暖的教育者的行列迈进。

最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篇6

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的阅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轻松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做到了。

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形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

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面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中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形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努力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借鉴王国维先生对于境界的经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可以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有品质的生活姿态是内涵多元的,阅读是良好的通道。读书可以愉悦身心、提升自己。读书让生活更有品位,读书使人内心更加宁静,读书使职业更有智慧。

教育工作者是文化的传承与引领者,读书不仅是提升自我的需求,也是职业的要求。一位教师只要愿意与书为伴,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就能寻觅到心中的清风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让每一点感动在心中融化,让每一点感触在心中发芽,并将思考记录笔端。陈震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工作与生活姿态的良好范本。

让我们以温润的内心,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成为温暖的教育者!

《最温暖的教育者读后感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