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和盐的实验作文推荐8篇
我们都想自己写的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得到高分,很多人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先列好一个大概的提纲,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糖和盐的实验作文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糖和盐的实验作文篇1
不湿的纸巾
李辰逸
哇……真的没湿啊!太厉害了!听到了吗?这个是妈妈对我的称赞哦!为什么呢?这一天我做了一个实验,妈妈惊讶得嘴巴都合不上了,实验名称叫不湿的纸巾。
实验开始了,我拿来一盆水,一张纸和一个杯子。首先我把一张纸放进杯子里,往水中任意一放,最后纸完全湿了,我嘻嘻地笑了几下,小声对妈妈说:妈妈,我施个魔法,纸巾就不会湿。妈妈一听摇摇头说:这怎么可能不湿呢?我默不作声地把一张纸揉成球,使劲地塞到杯子里,接着我把杯子倒过来,垂直,轻轻地、慢慢地把它向水里压去。我觉得纸等下肯定完全湿了,我要看看你会施什么魔法。一旁的妈妈幸灾乐祸地说,我却专心致志地把杯子往水底压去。我感受到一只无形的手想把杯子推出水面,我知道这是杯子里的空气,我要稳住它,不然就真的被妈妈说中了。然后我再次把杯子拿出来,拿给妈妈看,妈妈一摸到纸就一石击起千层浪,她张大了嘴巴惊讶地看着我,很长时间才回过神问道:这纸是施了魔法吗?怎么会不湿呢?
我神气地说: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我把杯子放进去的时候,空气都进来了,空气占据了杯子的上半部分,水只能占据下半部分,而纸刚好在上半部分,所以纸并不会湿。妈妈说:你可真厉害!我摇了摇头说道:其实我失败好几次才成功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是经过一次次失败才得到的。
自从做了这个科学实验后,我变得更喜欢这有趣的科学了!
糖和盐的实验作文篇2
今天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提取叶绿素。
首先,我准备好了四片翠绿的叶子、两个透明玻璃杯子、酒精、水、剪刀。接着,把酒精和水分别倒入两个玻璃杯中,这时浓郁的酒精味扑鼻而来,可酒精和水都是透明的液体,肉眼看根本没办法区分,于是我给两个杯子做上记号。然后,我把四片绿油油的叶子用剪刀剪碎至沫状,我忍不住伸手去摸,咦!黏黏的碎叶子湿漉漉的。最后,我把叶子平分放入两个杯中,轻轻摇晃后静置十分钟,观察两个杯子颜色的变化。神奇的现象出现了!装着酒精的杯子渐渐变绿了,像小巫师的魔法药水。装着水的杯子还是透明的,没有变化。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法力无边的小巫师,制造出了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可是,为什么装着酒精的杯子会变绿呢?我仔细查阅百科全书,原来绿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叫叶绿素。由于叶绿素是可以溶于酒精,把绿叶剪碎后放在酒精里,叶绿素就跑到酒精里去了,因此,装着酒精的杯子变成了绿色,而叶绿素几乎是不溶于水,装着水的杯子也自然就无任何变化了。
糖和盐的实验作文篇3
昨天,我们和葛老师在天一文化学校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我们是怎样进行这次有趣的实验的吗?如果想知道,那就接着看吧!
"叮铃铃"英语班终于下课了,我快速地冲进了8号教室.当我走进屋里时,看到了我们换了新老师.讲桌上,还放着5个杯子.一个杯子里面是橙汁,一个里面是可乐,还有牛奶和盐水,最后一个是空的.
上课铃响了,老师和蔼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次小实验."
开始实验了,我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分辨出了前3种饮品,它们分别是:橙汁,可乐和牛奶.到第四种饮品时,我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都没有分辨出来,葛老师说:"谁尝一尝?"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时,我举起了手.我一尝,咸死了,原来是盐水.
后来,老师把橙汁和可乐放在了空杯子里,成了棕色,老师又把牛奶倒进去,成了肉色,老师最后把盐水倒了进去,成了肉色.
耆现用食指蘸了一下制成的饮品,又舔了一下中指,说:"味道真好啊!"我们都没发现这一点,都用食指蘸了一下,又舔了一下食指.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仔细,亲自去体验.
糖和盐的实验作文篇4
只见他在台上面目狰狞,两手紧紧捏着一张“冒牌报纸”。告诉你,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超级实验”——一张纸能折九次吗?让我们开始实验吧!
老师给每人都发了一张长方形纸,听完老师的规则,我们早已跃跃欲试了。“开始吧!”一声刚出口,我们就将纸对折、对折、再对折……等到第六次时,我们开始紧锁眉关、咬牙切齿,显得格外吃力。但最后,还是以第八次为失败告终。
真理不是千万次实践行动揣摩出来的吗?因此我们没有放弃,开始继续实验。
这次,老师换了一张大报纸,请了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只见他的脸上挂着自信的目光,用手指轻轻将报纸对折,那种神态,好像这次必胜无疑,十成把握。
随着纸的厚度增加,硬度也在增加。同学已不像以前轻松了,眉头开始微微皱起,嘴开始“咝咝”地抽着凉气,好像在想:嗯?这咋回事儿?这不符合逻辑思维!
经过又捏又捶一番折腾,终于折到第七次,可同学说:“兄弟们,我尽力了!”我们顿时一齐“唉!”
这时,一位“绿衣使者”上前拿住报纸用力用手上的肌肉用力一按,顿时,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我们期待着……
“耶!第八次成功!”我们欢呼着。可,第九次没希望了。
真理是靠多次实验取得的,实践,是取得真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糖和盐的实验作文篇5
“跳起来啦!跳起来啦!”大家一定很奇怪,是什么跳起来了呢?别急,我正在做一项实验,让硬币在可乐瓶上“跳舞”,快来跟我瞧瞧吧!
这项实验需要准备一瓶可乐,一勺盐和一枚一元的银币。先把可乐瓶打开,只见有一股气体从里面冒了出来,接着我赶快把硬币放到瓶口,可硬币轻轻晃动了两下,就纹丝不动了。看来没这么简单!于是我把硬币拿开,往可乐里倒入一点盐进去,又有气体混着可乐从瓶口冒了出来,我赶紧再次把硬币放到瓶口,可这硬币又是抖动了几下就落在瓶口“罢工”了。看来这家伙有点懒呢!也可能是盐放少了吧?这回我“破釜沉舟”把整勺盐都倒进了可乐瓶里,我就不信它还不跳舞!只听到从瓶口冒出了“扑哧、扑哧”的声音,我赶快把硬币放到可乐瓶口,只见从瓶口喷出大量夹杂着可乐的气体,硬币开始在可乐气上一蹦一跳有节奏地上下抖动,真像是在跳着欢快的踢踏舞呢!我兴奋地欢呼起来:“跳起来啦!硬币跳起来了!我的实验成功啦!”
为什么硬币会在可乐气上跳舞呢?我上网查看之后才明白:原来是食盐的表面吸附有少量的气体,在可乐中会产生很多的气化中心,加速了可乐中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速度,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冒出,才会出现硬币在气体的冲击下跳动的现象。科学真是太神奇了!
我喜欢做科学小实验,小小的实验里蕴含着无穷的乐趣,它能带我们一次次体验奇妙的科学之旅,大家都来试试吧!
糖和盐的实验作文篇6
今天,杨老师给我们敌了一个实验。它的名字叫静电实验,需要准备的资料有:尺子,碎纸,干布。先用干布擦一下尺子,尺子就会产生静电。把尺子放到碎纸的正上方,碎纸就被尺子产生静电牢牢地吸住了。
生活中的静电有很多,比如;两个人互相靠近,就会产生一股静电。冬天两个人穿上棉衣靠近,也会产生一股静电。我在星期六星期天在玩滑梯的时候。不小心的碰到了杆子,就感觉到一股静电,把我的手电了一下,很痛。我又从上面往下滑的时候,有时也会碰到电,这下手也会有痛的。
静电它对我们在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危害,如:加油站,加气站等等灬于是我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将来当一名发明家,发明一台机器。它很小,放在衣服包里,就这样,我每天产生的静电都会传到机器里。回到家里,就可以把电插到游戏机里,电视机里等等,这时我家就不用交电费了,还能正常的看电视,玩电脑…
糖和盐的实验作文篇7
今天,科学老师说今天带我们去实验室做实验。我高兴极了,兴奋地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实验室。
到了实验室,老师从包里拿出两本一张一张地交叉起来的书,然后说:“谁能用力把它拔出来?”我听了,心想:把这两本书拔出来,轻轻一下就行了,何况还要用力呢?接着,我们班四十八个人,两人占一个桌,同桌互相拉。好几组过去了,每个人在拔的时候都不一样:有的拔了几下,还没拔出来就放弃了。有的拔不出来,还是不放弃,一直拔。还有的看到高大的男生也拔不出来,试都没试,就放弃了,各种各样。我就想:难道真的拔不出来吗?
到了我,我和同桌各拿住两本书,使出吃奶的劲,睁开眼看,两本书毫丝未动。我又拔了拔,还是不动。我就纳闷了,为什么不动呢?难道老师粘了胶水?于是我问老师:“老师,这怎么拔都拔不动,难道是涂了胶水?”老师笑了笑,叫我轻轻拉试试。我轻轻拉了一下,竟然拉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老师开口了:“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班异口同声的喊:“想!”“好,今天就告诉你们,”老师说,“是因为摩擦力。你越用力,摩擦力就会越大,就越拔不出来。但你轻轻拉,你就发现,他一下子就掉出来了,是因为摩擦力太小了。”
哦,原来是这样呀,我刚刚想了这么久,竟然没想出来。我真崇拜那些科学家,长大以后,我也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糖和盐的实验作文篇8
今天,我看到了很多。因为在科学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让我们真正理解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老师首先带来了一个大水箱。事实上,在科学术语中,它被称为水槽。老师把水池装满了水,这让我们很困惑,我们找不到。这难道不是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我们如何使用水?老师笑着解释说,要做这个实验,你必须先收集二氧化碳。但是收集二氧化碳不用水吗?我们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问题。你会看到的。嘿!老师也卖完了!
我盯着老师,好奇心油然而生。老师拿了一个装满水的瓶子,脖子很细,叫收集气瓶,她拿了一个很细的玻璃杯,轻轻地把玻璃杯盖在气瓶口,然后把收集的气瓶扣在水池里。之后,老师把一个软皮管的一端塞进圆筒里,发现另一端有一个肺容量大的同学可以呼气。然后我们惊奇地发现,在发出咕噜声之后,水箱里的水里有许多气泡。与此同时,集水箱中的水正在迅速下降。一会儿,瓶子就没水了,里面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
然后老师小心翼翼地把管子从水里拉出来,把容器从水里拿出来,用薄玻璃盖上。然后她拿了一个勺子,在上面放了一支蜡烛。科学老师让一位同学点燃蜡烛。当火升起时,她让我们观察空中蜡烛的燃烧情况。把蜡烛放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气体容器里,用手盖住瓶口。让我们观察一下油箱里蜡烛的燃烧情况。我原以为蜡烛会继续燃烧,但当蜡烛被放进圆筒时,火就熄灭了。
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带来了几瓶矿泉水,大家都很纳闷,老师怎么处理这些空瓶子呢?
没有外力的帮助,谁能把这些瓶子弄碎呢?老师神秘地说。学生们举手发言。有人说:打开瓶盖,把里面的空气抽出来。有人说:用气功把它压碎。…老师一个接一个地拒绝了我们的计划。我们很傻,挠头,想不出任何办法。然后老师说:我们先做一个实验,你很快就会知道答案。
实验开始了。老师首先用矿泉水瓶从饮水机里拿了一些热水。然后她盖上了瓶子。过了一会儿,她把瓶子里的水倒进纸杯里,很快盖上了瓶子。我们睁大眼睛盯着瓶子。首先,一层雾慢慢地在瓶子里升起,然后是嘎吱嘎吱的声音。好像有个看不见的人在使劲地按瓶子。不一会儿,瓶子就瘪了。天啊,太不可思议了!瓶子出奇地平。到底怎么回事?
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老师把瓶子装满热水,其实是让瓶子里的空气变热,让它的压力降低。然后老师倒出热水,迅速关上盖子,这样瓶子外面的气压就会大于瓶子里面的气压。原来,看不见的人是看不见的大气压力,是瓶子被压扁了啊。
当老师看到我们很感兴趣时,他问我们:你们能做什么来修复破损的瓶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吧!
那是有趣的!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当我回家时,我必须继续我的科学实验。
一张纸可以画画,一张纸可以做手工,但你相信一张纸可以托起二十本书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一上课,老师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我可以让老师手里的这张纸托起二十本书!同学们听了,立刻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都觉得老师在吹牛皮。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张纸,要求是:不借助任何辅助物,只在纸上做文章,让这张纸托起书。在老师宣布实验要求的时候,我认真观察着老师的每一个表情以及说的每一个字,生怕露了一些蛛丝马迹,让自己这个小福尔摩斯探案失败。
我拿着纸左看看右看看,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突然我的脑袋瓜里蹦出一个好办法,我把纸折成扇子形,我小心翼翼地放上去第一本书,书安安稳稳地站在了纸上,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接着我又放上去第二本书,可不巧,只听啪的一声,书本全部塌了,我好悲伤,为什么会失败呢?但转念一想,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又开始实验了起来,可是不管怎么做,就是放不下老师所说的二十本书,我灰心极了。这时我听到其他组的同学欢呼呐喊:我放上去三十本啦!老师,我放上去三十本啦!我循声而望,原来他们把纸折成了m形。我吸取经验,快速把纸折成m形,哈哈哈,我也成功了。
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纸折成m形,能托起好多本书呢?经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当纸折叠的次数变多,纸的承受能力就变大,纸的承受能力与纸的形状有关。
这节课让我明白了,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才能发现更多的奥秘。
有一次,我正在拿着凹的乒乓球看,愁眉苦脸,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吧凹的乒乓球变回原样呢?于是,我就急忙地跑去找家中的知识机——爸爸,问一问。爸爸,能不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吧凹的乒乓球变回原样呢?爸爸骄傲的说:当然可以了。那能不能教我方法我问。可以,……
我激动地向房间跑去,去拿工具……
我首先拿出一个凹的乒乓球和一杯热水,准备工作就那么简单,也很快的完成。首先,往被子里倒热水,再把凹的乒乓球放入水中,等一会儿,什么是也没发生,凹的乒乓球在水中享受洗澡的感觉。我猜热水是不是不够热啊!然后,我拿了一壶去烧,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急忙拿开水壶,用手小心翼翼的去摸,还没热,只是暖的我有把水壶放回去,我又等,又等,时间有一分一秒的过去,我的着急有一点一点的增加……终于可以啦!我小心翼翼的拿开水壶倒入杯中,一股股热气往上升,在把凹的乒乓球放进去,只听见吱吱吱的声音,凹的部分慢慢凸了起来,喔!实验成功。
这个实验让我疑惑不解,带着疑问找到爸爸,我问:爸爸,这为什么会这样的神奇呢?爸爸却说:这不是神奇,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在会缩小,所有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喔!原来如此啊!
从这次实验中,我明白: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能付诸行动,还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岂不是一举两得!
一提到科学小实验,我就兴奋不已,因为通过做科学小实验不仅让人觉得好玩,而且还可以使自己学到不少的知识。
常识课上,我学到了有关热气球和孔明灯以后,觉得这个实验实在好玩,于是,就想自己也亲自动手做一次孔明灯上升的实验。
回到家里以后,我放下书包就去找来了一块手帕大小的塑料板,又到邻居哥哥那里借来了一盏酒精灯,然后,我就动手制作孔明灯了。我先将酒精灯固定在塑料板上,然后拿来一只完好无损的透明的大塑料袋。我把塑料袋罩在酒精灯上,同时把它与塑料板连在一起。好了,孔明灯做好了。接着,我就用火柴把酒精灯点燃,还把塑料袋用手帮助撑开,避免让酒精灯的火焰将塑料袋烧坏。哇,酒精灯上的火焰好明亮,又好暖和。
不一会儿,我觉得塑料袋有点热了,而且鼓了起来。于是,我就将手松开,塑料袋没有倒下,反而竖起来。慢慢地,塑料袋越来越大,像一个喝醉了酒的胖汉。咦,塑料袋果然飘飘悠悠地奇迹般地徐徐上升,一直升到了屋顶。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这实验真是太有趣了。我站到桌子上面将那盏孔明灯拿了下来。然后,我来到屋子外面,将手一松,那盏孔明灯就向天空中升了上去。它越升越高,高得简直看不到了。啊,简直太过瘾了!
看着远去的孔明灯,我心想:1700多年前,诸葛亮就运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做成了孔明灯;200多年前法国科学家做成了热气球,还载着人上了天呢!
啊,科学真是太伟大了,我爱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