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小事的作文5篇
结构合理的作文能够引导读者逐步深入,体会文章的深意,我们在写作文时,适当的结尾能为整篇文章画上完美的句号,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凡人小事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凡人小事的作文篇1
并不是每一颗蓓蕾都会绽放,并不是每一朵玫瑰都会留下馨香,并不是每一件小事背后都只有平凡。
我,是一个平凡的小女生,可我认为并不是只有伟大的人背后才有无限的光辉,平凡的物也行。
暑假,我从外婆家带回了一株水葫芦,刚开始就将它放入了一个小小的旧的药瓶子里,可是长了许久,它的根还是以前那么一丢丢,妈妈曾告诉我说,那些根不多的植物生命力特别的弱,因为它们无法过多的吸收营养物质。一想到这,我就想丢掉它,但又一寻思,养着也不耗时也不费力,看着还挺养眼,所以就把它留了下来。
它的瓶子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根还是如此之小,我曾暗暗的嘲笑它像个病殃殃的老头。
临近期末考试,功课多,卷子多,休息时间少,压力大,将它放在那里两个多礼拜都没管它。考试前一天,坐在桌子前,不想复习,想在考试前好好的补充睡眠。无聊又不想看书的我终于想到了它,两个多礼拜都没给它换水,我想,它不会就这样完了吧。
好奇心和责任感催促着我去看看那水葫芦,瓶子里的水已经有些暗黄浑浊,可那植物却依然神采奕奕,片片小蒲扇样的叶子翠绿翠绿的,精神抖擞地摇曳在瓶子口,我轻轻的将它拉出来,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小小的植物下,根深叶茂,细细的根丝相连在一起,就像老人那浓密的胡须,我心里不禁一颤,在这么恶劣的情况下它都没有向生命认输,还高昂着头告诉欢快地微笑,看着它,我又拿起了课本做考试前的复习。
一棵小植物都能绽放自己的光芒,我们为什么不行呢,即使再平凡,也不要向命运,向上天认输。再平凡的人终有一天也会用努力散发出自己的光彩。
凡人小事的作文篇2
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数不胜数,在我们看起来非常微小,甚至没人在意的事情的背后,却蕴含着许多让我们感动或思考的东西。
父亲,这个代名词,相比每一个人都很熟悉的。父亲是伴随我们成长,为我们的生活撑起一片天,是我们家庭的顶梁柱。我的父亲当然也是这样的。从小到大,我觉得父亲抚养我们一家人是理所当然的。我家里共有六个人,四个孩子,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工作。他是在干关于物流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不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都一直坚持工作。直到我上初中,我才知道父亲是多么不容易。我十几岁了,有时就陪父亲一起送货,并帮他看货,才知道送货是多么不容易。货有时很重,只是抬起来都很费力,何况有时还要搬上几楼,以至于身上或手上都会有一些擦伤,我才真正意识到父亲为了养活我们一家人是多么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困难。我的爸爸,我的父亲,他有常人没有的毅力,养活了我们一家六口人,承担起了对家庭的责任,他比平常人家更牛,却更辛苦。我们从未在意自己的父亲为了我们的家庭所受的辛劳,只是一味地要这要那,不关心,在意自己的父亲,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请变少,冷漠增多。
在一个冬天,比往年更冷,还下起了小冰雹和雪,是地面上结起了厚厚的冰。这时候每家每户都多在自己的家里,躲避寒冷的侵扰,但是,就在这时,环卫工人们却不畏严寒,挺身而出,撒盐,除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在人们看来,这是他们理所当然应当做的,但孰不知,他们其实可以不做,但他们不做,谁又会自愿的去做呢?他们是多么伟大啊!就是因为他们的伟大,才让我们安全的在路上开车,走动。我们要对每一个环卫工人们表达敬意,感谢他们的行为。
每一件平凡的小事的背后都蕴含着无与伦比的意义。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做出令人震撼的举动。父亲和环卫工人们都是负责任的,他们的所作所为看似是小事,但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凡人小事的作文篇3
我家住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父母为了陪读把学校旁的房子装了修。
屋子里剩下的装修垃圾很多,在本不大的小屋里堆成了一座“垃圾山”。这些纸箱,铁罐有很多,我常想,把这些废品卖掉,对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一天,我放学,站在屋子门口,忽然觉得客厅敞亮了不少,仔细一想,才发现原本堆在那的“垃圾山”不见了,心里有些失落。只是,屋子里还散落着一些零零碎碎的纸盒,还没来得及处理。无意中,听见妈妈对爸爸说:“又有这么多纸盒了,收拾一下,带给楼下19楼的'那个老奶奶吧。”我向爸爸询问,才得知楼下的那个老奶奶不时喜欢收些废品,攒在一起卖出去,爸爸看到她就想起了屋子里的纸盒,就和她说好把纸盒子都给她。得知之后,心里更不痛快了,不明白明明可以自己把废品卖了,为什么要便宜了外人。
这件事情暂时就这么过去了,我也再没有多想什么,直到那一天,我在家里写作业,突然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个大概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她外表矮矮胖胖的,身上穿着一身花棉衣,手里提着两桶油,说话时还有一股不知道什么地方的乡音,对我说的话,我竟然一句都没有听懂。也许是爸爸妈妈熟悉这种方言,他们竟聊了起来,最后老奶奶放下两桶油就走,爸爸提起油准备还给她,老奶奶坚持要给我们最后还是收下了。看得我半天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爸爸告诉我她就是那个19楼的老奶奶,为了感谢我们刻意提两桶油来答谢。就这样,一向“爱财”的我对这位老奶奶的敬意油然而生。
可是我们家和这位老奶奶还有交际。一天放学,乘电梯上行时,突然停在了19楼,站在电梯门前的正是那位老奶奶,她看向我想了一会,然后对我笑眯眯地说:“哦,你是楼上30楼的小孩吧,我正好要上去给你送蛋糕嘞,你看我刚做的!很好吃的!”我在那一瞬间居然听懂了她的话,摸着头向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谢了谢她。
就这样,老奶奶时不时的拿些东西上来,虽然价值都不高,但我们一家人都感受到了她的一片热心。
老奶奶的热心让我对她之前拿了我们家废品的厌恶瞬间没有了。但是更让人敬佩的是她那乐于助人的性格。有一天妈妈告诉我她在小区的微信群里看见我们这一单元晒在天台上的衣服被收回来了挂在了一根杆子上避免了那一天大雨的冲刷,对这位帮忙收衣服的人感谢。通过打听才得知那个人就是19楼的老奶奶。老爸告诉我,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简单,最基本的互帮互助我也这么觉得。
这些凡人小事的背后透露出来的就是如今世上缺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善良。
凡人小事的作文篇4
平淡人生也有舞,凡人小事也有歌,琐碎生活也有笑。舞蹈是忘我的追随节奏,踏着生活;歌曲是倾吐故事,诉说人生;微笑是放松,是释然,是谦卑。品味自己哪怕是极小极小的舞蹈,歌诵和微笑吧。
微笑应当用于点缀生活,让它展现在我们的脸上;微笑应当用于点缀人生,它是我们手中的彩笔,给我们的人生添上第一抹亮色。如果你累了,试着微笑吧!它将告诉你:谁的生活都有浪花,时而如鱼戏水,时而惊涛骇浪,可那都是生活,愿你的蓦然回首,都是缤纷和绚烂。让我们重新爬起,重整行囊,拍去身上的尘土,把昔日的虚幻换成动力,再次拾起脚步,带着微笑,迈向远方。微笑,使人走欢快的路。
人们都说,每一物存于世间,都有它的名字,它的生命,我想,确实如此。每一朵微笑都有它的生命,它也常常给予人们温暖和鼓励。配上轻巧的'音乐,也就配上了最真的面容。
微笑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需要的精神养料,是一个人最坚定的信念。只要温暖尚存,爱心尚在,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都能挽狂澜于既倒,挽大厦于将倾。把微笑带给生活,用微笑点缀生命。我们无需苦苦寻觅快乐,无需乞求光阴的怜悯,我们本就可以含着微笑走过四季,再将它们贮藏成幸福的美酒,享受一生。所以,我们更应当感激那个对你微笑的人,感激他们不自觉间流露出来的温暖,是他们赋予了我们如轻风般的温柔;如青草般的幽香;如彩花般的绚烂;如朝阳般的璀璨。是他们让我们陶醉于一个别样的世外桃源,一个“足以为外人道也”且“怡然自得”的桃源。微笑是美的,因为人们心怀赤诚,毫不掩饰,将他们的微笑,他们的善意散入春风。
如果说,大树从种子开始,那么幸福一定从微笑开始。我们都万分喜爱他人的微笑,不炽热,不醉心,甚至不迷人,但它一定最耐看。我们都爱上了他人微笑的样子,你的美好总要有人珍藏。
微笑吧,世界!
凡人小事的作文篇5
我家旁边原有一个早餐店,就在合兴公园旁边,现在拆迁了,那一片的房子全拆掉了,早餐店也没再找地方开。
说是早餐店,实则是个简陋的“半地窖式”小车库,大约有我们老师办公室的两倍那么大。早餐店有两三个小桌子在里头,两三个摆在外面,外面还用一个很大很大的棚罩着,下雨天也可以在外面吃。棚的一侧是个铁板炉,那是早餐店老爷爷做蛋饼的地方,沿着炉子往里看,一排排电饭锅摆在桌上,锅里煮着香喷喷的粥,旁边放着盛有咸菜、酸菜、榨菜等蘸料的碟子。厨房是老奶奶的领地,大多数早点都是她一手操办。厨房是连着小车库的无门隔间,经常在上学的路上就能闻着香味儿。
老爷爷和老奶奶是一对老伴儿,原是花桥人,跟着儿子搬到昆山住,大概十几年前就开了这家店。我从小就经常去那儿吃早饭,那儿的营业时间是早上六点多到九点多。早去了没开,晚到了关门。早市有大馄饨、小馄饨、大排面、爆鱼面等,粥有红豆粥、绿豆粥、南瓜粥、青菜粥等,当然少不了镇店之宝——蛋饼。老爷爷的蛋饼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特别的味道,它不像煎饼果子一样硬,不像面饼一样软,打一个或两个鸡蛋,洒上葱花、榨菜,夹上里脊肉、香肠和油条等,当然夹什么自己挑,涂什么酱自己选。值得一品的是自家做的甜酱或辣酱,味道鲜香,常有三五个人排队等着蛋饼。
排队等待的时候,这对老夫妻喜欢边操持边和人聊天,聊家常、聊工作、聊学业……在那儿吃早饭也总能遇上同学和老师,经常吃着早饭就得含糊不清地说一句“老师好!”或“哎哟你也在啊。”拥挤的小店里总是传出人们的说话声、哄笑声,甚至还夹杂着某些方言的粗话……
早饭很便宜,我总在那儿吃两样东西,蛋饼和小馄饨,一直如此,味道从没有变过,十块钱没有涨价过,上学再急也会去等那五分钟的蛋饼。
后来,“一碗小馄饨加蛋饼”变成了“两份蛋饼打包”,堂吃变成了外带,我也常急匆匆地忘付钱,第二天一早红着耳根来补给。渐渐地我不去那儿吃早饭了,清晨的那些家常话也渐渐消失了,变成了“你昨晚复习了吗?”“你考试多少分?”
半年前,小店拆了,算起来,老两口年近七旬,也干不动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