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6篇

时间:2025-07-06 16:41:12 分类:作文大全

写观后感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解析影片的叙事结构,很多人觉得,观后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影的艺术价值,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6篇

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篇1

?难以忽视的真相》这部影视作品向我们很好的阐述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环保是我们现今最为关心的事情,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的自救,我们必须肩负这份责任与义务。

全球变暖致使地球生态圈的大气层发生变化,使大气层非常脆弱。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气体污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使大气的厚度增加,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间接地导致水资源的匮乏,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回想自己小时候,家乡的河流清澈见底,河堤两边无任何垃圾,可是现在呢,污染物遍布河两岸,白色塑料袋满天飞,以及对垃圾的焚烧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以往的麦秸都会弄回家喂牲畜,现在人们为了图省事,直接就在麦地里进行焚烧,浓烟滚滚,村里都是白色的烟雾。人们的道德问题影响了环保的进行。人们思想的改变会给环境的改善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冰川的融化预示着温室效应严重性以及全球变暖将会带来的灾难。哥伦比亚,乞力马扎罗山,冰河国家公园等地方冰川都发生了融化现象,而两极的冰川也在发生倒塌。这些现象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海浪,飓风,洪水,以及干旱的发生,这些灾难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影响了人类正常生活的进行。我们人在是这些灾难的始作俑者,人类向大气层过多的排放温室气体,过多的砍伐焚烧自然资源。人类的贪欲膨胀,过多的开采资源,总是认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有些建筑建在永冰上,但是近些年全球气温的上升致使永冰溶解,冰层的厚度宽度变小,人类的居住地受到影响,那些建在永冰上的运输管道也受到牵连。生态位的改变也是温室效应的结果,传染病,禽流感的流行,以及一些物种面临着灭绝,这些问题应该给人类带来思想上的转变。那些坐视不管的人们应该摸摸自己良心,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是做好的解决问题。

曾经我们的小镇上有个水泥厂,他们将那些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里,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那些用此水灌溉的植物都死亡了;污染气体未经净化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道路两旁的树上都是灰,空气的浑浊让人呼吸困难。现今那厂子被查封后,一切得到改善。以上所述只是冰山一角,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这些问题由我们造成,所以我们必须解决,不为别的就算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的),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要解决问题必须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做起,例如: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如平时用低耗能的用电器、少用塑料袋、尽量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自行车上班等等。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那么这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改变,是否能做到。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我们每个人能做到的还有很多。

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现在发展的模式,也就是得科学发展。如果我们还像以前一样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并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那么我们就会越陷越深。我们要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改革经济结构,重点发展和扶持那些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对于那些对环境影响巨大而且高耗能的产业,必须予以限制,不能任其发展。这是一个长期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这是政府的责任,因此我们的政府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改革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科学发展,当然我们也得有耐性去等待,不可操之过急而导致得不偿失,毕竟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肯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可能有一蹴而就,我们需要耐心!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是我们的母亲,但我们却一直在破坏自己的家园,如果我们不尽快的采取措施做出改变,我们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作为地球的主宰者,我们人类责无旁贷!

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篇2

?寂静的春天》是号称我们环境问题发现的一个里程碑的小说。但是包括我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现在除了学环境的人,又有几个人知道呢?《难以忽视的真相》里面,我被戈尔的执著感动,他到处演讲,他拍了这部电影,他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看到他制作的精美的演示和他激动人心的演讲,很大程度上,我们不能再把他和政治联系起来。其实,这本来也就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生存的问题。

首先是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正如戈尔所列举的,种种迹象表明了我们生存环境的恶化,但是还是有人要想去掩盖这个实施。我们的物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消失,我们的空气正在变得混浊……但是又有几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呢?我不知道,谁也不知道 。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就知道了。大家都觉得小时候的环境很好,有山有水有蓝天,这些很多东西现在都看不到了。河水不再清澈,鱼儿也都变少了,我们都看到了,但是我们没有人站出来说话,因为我们的概念里面,我们的生活在钢筋水泥结构的城市里面,我们的生活是变好了。那些可以忽略的环境问题,至少是现在可以忽略的,我们就忽略了吧。厦门,这样一座美丽的海上花园城市,现在被大家戏称为“大工地”,到处施工的厦门,到处在打一个个补丁,周围多少人在噪音中变得烦躁?这种正在被改变的美丽,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如果真的和环境冲突了,例如px,又怎么样呢?

其次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说得再多,总结到一句话,还是我们人的问题。让我想起在一堂课上老师讲“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个理论成立不成立的问题。老师说,科学技术本身,其实是无害的,关键还是在人,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其实是人类对它的运用所带来的,而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所造成的。所以,讲“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实也是人类自己不负责任的一种说法,该对科学技术造成的负面效果进行反思的,是我们人类自己。我很赞成老师的这个观点。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政客要对这些问题负责,总之是我们人思想的问题。

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环境执法的问题。在我们学习环境法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我们的环境法力度根本就不够……罚款什么的都不够重,而且很多时候环境部门没有执法权,要工商等部门才能执法。另外,环境影响评价法也已经实施很久了,强制环评虽然实施了,但是我们却仍然没有感受到很大的变化。问问市民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么?环境影响评价不过关的话,会怎么样呢?”可能满大街的人没几个知道的吧。现在的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少数人赚钱的工具,而真正法规想要达到的目的有没有达到,我们不得而知。

至少我们也没有在目前的法律宣传的节目中看到环境相关法规的宣传内容。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执法权利和力度都不够。

另外现在一个环境归很多部门管,海洋局,渔业局……这样混乱的管理机制也有待改进,而管理机制的改进,也是进一步加强合理而有力执法的保证。

如果一个公司不按规定处理污水了,我们能马上强制要它关掉甚至永久取消经营权,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警告,只有罚款这种无力的措施,我想很多企业都不敢再忽视环境的问题了。

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去处理污染,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我国不是没有建立健全法规的力量,关键在于我们什么时候怎么样能让环境法能有一个合理而有力的执法空间。愿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我们人类能有真正更美好的生活。

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篇3

把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烧开,青蛙就会因为察觉的晚,而来不及反应,会被烫死在里边。这一现象从几年前就听人说过,不知是那会儿年龄小还是说话语境平常,总之过耳即望,没有留下什么记忆。

多少年来,我生长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太原,在记忆中似乎很少见到天空中的星星,即使偶有一半个,便觉得很是新奇了。所以每每读到文学中那星斗满天的语句,总觉得艺术的夸张,不可信。而对于淡蓝色的天空,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倒是心头时时萦绕着,天空若是深蓝色的那不就成夜晚了吗?怎么会是清澈无际的疑问。

今年2月住在珠海侨苑酒店,背倚着珠江香炉湾畔,靠着石景山,毗邻海滨公园,四周真是郁郁葱葱,耳畔波涛声时起时落,内心有一种特殊的宁静。夜晚走在滨海北路上,看着白色墙体中间朱红大门的珠海博物馆,伴着温润水气的海风拂面而过,觉得鼻中口中心中都满是清甜和幸福。可能是我一直埋头走路想着心事,也可能是漠视天空太久,直到爸爸发出,“出来真是不错啊,你们看这满月”的感叹,我才下意识的张望了天空一下。对我来说那真是太神奇了,天空像是被星星占据着,处处有着淡白微黄的光晕。我仰着脖子,太炫目了。接着几天,去过深圳、广州,这样的夜晚明显少了许多。但南方毕竟是个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环境相对好了很多,这里的天比太原的蓝,天气好时,是一种湛蓝色,很深很深却不黑暗,这么深下去,我相信它真会显得清明而高远。改用一句话来形容“天空干净的就像泪洗过的良心”。

在深圳的红树林,我把喝完汁的'椰子摔在地上,用掉下的小壳碎片刮里面透明的果肉吃,从我身边走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含笑看我。我想是,这么吃来、着实不雅,但正是自然本性表现的太真实了,所以大家对这最原始的本真有一种莫名的羡慕。我抱着绿色的椰子边吃边对旁边的植被指指点点,真有心把他们全记下来。妈妈看着我说,“现在的孩子说幸福但也可怜得很,这不出来,又能看到多少自然的面貌。”

过去我读书,知道黄河流域,或者说我的家乡山西是植被覆盖率极高的地方,有大雁经过,有河流森林、蛤蜊游鱼。但我的记忆里却连蝌蚪都不曾捞到数条,自然离我真得很远,远到我不曾意识,蓝天离我真得很远,远到我不知道她的颜色她的审美韵味。电影里戈尔用他六岁儿子生命危急为例,为我们说明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如果不加在意,也许再过几年它就不复存在,而追悔莫及了。我觉得自己似乎就生活在这样的怪圈中而不自觉,像是在温水中泡久了的青蛙,根本不知危机地临近。或者说,对地球母亲的依赖麻木不觉,总认为她强大、健康,是个永远不会垮掉的超人,洪水、地震不过是偶得的感冒、偶打的喷嚏,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痊愈。直到真实的对比出现在一个人的视野中,巨大的数据反差跳动南辕北辙的步伐,才真正意识到今天的地球以远非昔日,她需要呵护、需要休养。

电影中马克吐温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我想说,如果活在虚假的真理中,我们该何去何从,人类又如何能自救,如何能发展。

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篇4

如果不是从小受无神论,我相信自己会是个很虔诚的人。我相信世间总有什么东西应该值得信赖,有永恒的价值,可以投入全副身心。少年时相信爱,后来相信美,再后来相信死亡。我离宗教越来越近。因为宗教,其实是为面对死亡做准备的。面对死亡的态度,就是你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环保,是一种生活态度。说得简单点,就是只消费我需要的,只占有我真正在乎的。在物质匮乏的时候,这是无庸质疑的,在供应充足的时候,这需要智慧和定力。

胡思乱想的时候,会怀疑文明是否真的是“进步”,是否真的对“人”这个物种有利,还是加速了物种灭绝。我们有智力,会思考,会用工具,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过越是“文明发达”的社会,生育率越低,这难道不奇怪不值得深思吗?科技越进步,生存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已经是事实,难道不值得警惕吗?我们拥有的越多,却不见得更快乐,甚至更不快乐,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这样的想法,是很“政治不正确”的。所以《难以忽视的真相》还不敢这么说,它只是说了“政治不方便”的层面。英文名an inconvenienttruth,意思是“棘手的真相”。我本来以为inconvenient是“不方便”那一层意思,其实不然,片中谈的是美国政客在全球变暖这个问题上的暧昧回避态度,因为牵涉到巨大的利益。正视全球变暖是“正确”的态度,但是处理起来却非常棘手,而舒服享乐惯了的美国人,也情愿关起门来,继续无视事态,不然戈尔为什么没当上美国总统呢?

不过这个事实,戈尔也没有正面碰触。他很聪明,大部分时间让科学和气候变化的实例说话,他不正面吓人,可是每个人都吓到了。含蓄地,他在对美国人说:看,你们当初没有选我,后果很严重吧。

不过我原谅他的做态,因为他摆的事实说服了我。气候的确不对劲,所有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也都最好听听他说的话。海平面上升(的确在上升)是绝对无情的,而且首当其冲。自然是无情的。忘了哪篇文章说过,“拯救地球”其实是个错误的概念,应该拯救的是地球上现有的生物。自私一点,就是拯救人类。气候变了,冰川期来了,地球还是地球,还是那些物质,只不过液体变成固体,或者固体变成气体,它还会在太阳系里绕太阳转,太阳出了问题,才能说到拯救地球。地球变冷变热,在地球的历史上其实是常态。但是脆弱的人类,可经不起地球打个喷嚏。再说,全球变暖只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

不过人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个越来越逼近的危险,并不容易,所以戈尔到处奔波演讲,试图唤醒民众。这里面当然有政治企图,有做秀成分,不过这个人,的确好过那个只知道开启战祸的家伙。

?难以忽视的真相》其实是一堂生动的科普课,准备充分,讲解平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煽得又不过分,不多不少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它半点也不花哨,观众却被深深震撼。它也知道要普罗大众,不能期之以高标准的道德说教,所以它先把观众吓个够呛,然后在片尾呼吁大家从小事做起。

说回“inconvenient”,我觉得把它理解成“不方便”也完全可以。人类如今的场面铺得这么大,还不是因为贪图方便,加上贪婪成性。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汽车,家电,各种耗费能源的先进科技,大多数都是为了方便人的生活。我看完片子,心虚地想:糟糕,刚买了一台烘干机呢。有烘干机很方便,再也不怕下雨,烘过的衣物暖暖软软也很舒服,可是它消耗的电能是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的石化能源产生的。如果没有洗衣机和冰箱,生活可该怎么过?洗衣机还好,冰箱是绝不可少的。放弃这些,我愿意吗?难。

我能做的,只有尽量节省水电,少开空调,少用烘干机;将垃圾分类,交给回收公司;少买不必要的东西;少用塑料袋和纸张(可是书还是得买呢);能走路就走路,能搭巴士就搭巴士。可是这些够吗?我还可以把这片dvd交给环保意识浓厚的校长,让她放给全校学生看,可是那些养尊处优的孩子们能明白吗?其实,我难道不是养尊处优吗?我还可以做什么?我可以皈依环保,习惯环保的生活方式。只用需要的,只占有真爱的。不攀比,不虚荣。过简单的生活,即使做个闷人也在所不惜。

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篇5

今天是一个美好、温暖而又快乐的一天,也是我回老家的第7天了。爸爸妈妈也在今天回来了。

爸爸妈妈回来后,在晚上爸爸给我看了一部美国人制片的一部纪录片电影,片名叫《难以忽视的真相》,片长100分钟,地区美国,主演是阿尔。戈尔—比利。维斯特,导演是戴维斯。古根海姆。

你相信北极熊会淹死吗?不信,我说。可是当我看完影片后,我相信了。当我看到北极熊它奋力地游了几十英里,而找不到一块可以让它站立的冰块而淹死在海水中、看到一些国家龟裂的土地和因为湖水干涸而停在湖床上时,我沉默了……

当时,我想:“地球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有人可能会说:“因为蚊虫、因为飓风、因为洪水。”不!这些电影里的情景之所以会变成现实,就是因为征服地球的动物——人类所造成的这样一个现在的后果,现在人类正在吞食当时他们自己种下的苦果。

这时,我想说大家以后不要造小型大型的烟囱和开自家的小轿车了,可以尽量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游玩。

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篇6

前一个星期六的晚上,为了获得种子,试试种花的乐趣,就和同学们观看了一部具有意义的影片,片名叫《难以忽视的真相》,看后如醍醐灌顶,了解到不少有意义的东西。

?难以忽视的真相》(英文:an inconvenient truth 香港译名::绝望真相 )是一部有关气候变迁的纪录片,其中特别关注全球暖化现象。电影由戴维斯·古根汉执导、前美国副总统戈尔主演。这部纪录片是根据高尔研究多年的多媒体简报所摄制,这份简报是关于全球暖化活动的一部份。此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由melissa etheridge演唱的曲i need to wake up获得最佳歌曲奖。

我个人认为,在这部电影中,戈尔很成功的脱离了政治性演讲的外壳,充分地展示了他的个人魅力,以一种幽默而又客观的态度给观众们罗列了种种事实,让他们自己去得出结论。到了最后,所有的观众都被这些让人难以忘怀的画面深深打动,以至于他们都在座位上坐不住了。戈尔在影片中对大家说:“这并不是一部表现绝望情绪的电影,但也不是仅仅喊出一个保护地球的而已……很显然,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逐步加深的全球气候危机,这要我们尽快地行动起来,以最聪明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是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第二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对大自然赠与的宝贵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甚至有点贪得无厌,毫无节制地用石油,天然气,不只浪费资源,由此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着我们唯一的地球,更严重的是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在电影中还有一个镜头对我的印象特别深,这是一个动画。小女孩正准备吃冰激凌,却顷刻间融化了,哭涕……她走上前安慰:“你可能奇怪为什么冰激凌没了,小苏西,我们的敌人不是外国侵略者,而是全球变暖。”在电影中,戈尔运用的大量的动画来形象的表现了全球气候变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还有大量的事实根据,比如飓风后混乱不堪的新奥尔良画面长时间地停留在屏幕上。这些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巨大的震撼。

另外,戈尔还放映了大量的图片,都是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恶化结果,几十年前的美丽冰川现在只是光秃秃的荒山,南极大路冰架的断裂,由此带来的海平面的上升,结果对人类来说是毁灭性的,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大城市将永沉海底……当北极熊因为没有广阔的冰层而溺死水中,对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来说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啊!

是的,戈尔在向我们呐喊着,但世人又有多少个在响应地行动?又有多少国家行动起来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迟迟不肯支持京都议定书,还不是为了能更肆无忌惮的消耗能源换取经济的增长!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将会在40多年内采完,天然气也只有不过100年的寿命,再这样下去地球上百万年积攒下来的东西就要被我们以200多年的时间用光!

相信在戈尔等等的有良知的人的号召下,人类会及时惊醒,好好守护着我们这个唯一的美丽的地球!

《难以忽视真相观后感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