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5篇
详细描述影片中的重要场景是观后感的一部分,观后感写好了能帮助我们整理观影体验,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1
电影讲述了一个学习不好的小男孩儿名叫伊夏,伊夏是一个有着一种阅读、书写盲目症的人,他写的作业是最差的而且作业上的单词写得都是反着的。(比如:spaceship,他拼成了:pihsecaps)弄得老师都看不起他!考试吧满分25分,他呢,数学2分、语文3分、英语5分!而他的哥哥约翰,在学校门门科目考第一在学校里没人相信他的哥哥是约翰!
他的父母无奈只好下定决心,把他送到寄宿学校,在他爸爸妈妈走之前伊夏留下了眼泪——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后来,寄宿学校来了一位帅气、开朗、幽默的老师叫尼克,尼克老师来时用一曲欢快、活泼的歌打动了全班人,除了伊夏,在尼克老师的`帮助下,伊夏渐渐地变得开朗、自信了起来,成绩也跟着提了上去,他的画也光荣的获的一等奖,登上了学校年刊的封面,他成为了一个好学生。
约那桑·欧登·阿摩尔的话得好: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须培养热忱。人们因你心与热诚而更喜欢你;而你也得以逃离枯燥不变的机械式生活,无往而不利。不会有别的,因为人类的生活就是这样,把灵魂放入工作之中,你不仅会发现每天中的每小时都变得更愉快,而且会发现人们都相信你,恰如我们以发电机时相信电那样。
在最后,伊夏跑向了尼克老师,尼克老师高高的把他抛起。这个镜头恰恰说明了影片导演要告诉大家的一个真谛: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耀眼的星星,是我们祖国的希望!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2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8 岁的小男孩伊夏,他哥哥回家报成绩总是第一名,可伊夏呢,分数少得可怜。
不管他的妈妈怎样全身心地教导他,他怎样努力用功,都无法将成绩提高。学校老师对伊夏的父母说:伊夏一定是智力有问题。伊夏的父母认为是他们对孩子不够严厉,狠心把伊夏送到寄宿学校。当伊夏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他时,他却遇到了改变自己的人---新美术老师尼克。尼克注意到这个闷闷不乐的男孩,了解情况后,他精心教育伊夏,慢慢解开了伊夏的心结。最后,伊夏用一张画征服了所有人。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独一无二的星星。可是在浩瀚的星空中,大家只看得到最耀眼的星星,最明亮的星星,有谁会去在意那些暗淡,甚至无光的星星?”这是电影中尼克老师说的话。这句话击中了我的心。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同样,只要是星星,总会有发亮的那一天。我就曾让自己变得明亮。
记得以前弹琴,我总是把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断开,导致整首曲子不流畅,有时还会因注意力不集中弹错音,忘谱。可我对此都不在意,没想过去改正。直到我的钢琴老师邀请我去参加他举办的一个演奏会。
演奏会上其他小朋友都弹得比较流利,博得了好评。可我呢,又是错音,又是忘谱,最后也只好尴尬收场。在我几乎快哭了的时候,老师走过来安慰我:“没关系,这一次失败算得了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是星星总会闪亮。只要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勤奋练习,总会成功的!”老师的话激励了我,我从此刻苦练习,水平逐渐提高,等待大展身手的那一天。一年后,再次登台表演。我,曾经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的小孩,这晚的表现却异常的不同,那优美的音符从我的手指中流淌出来,构成动听的音乐。那夜我是最耀眼的“星星”!
从此我懂得了: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想做到,我们就会成为天空中最闪亮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3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同时它也能够发人深省。
电影里讲的是一个名叫伊桑的7、8岁小男孩走向成功之路的过程。他和常人不太一样,他有先天性的学习障碍:他有空间定向障碍,在作业上经常犯把单词的字母写反的错误;他缺乏应变能力,对飞过来的球的大小、方位、速度没有太多概念。他的学习障碍体现了集中性和差异性,尽管伊桑十分努力里学习功课,但每次他的学习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这些是他在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而伊桑在这些的学习障碍导致他的自己概念差,自己评价低等行为、情绪和社会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伊桑也不例外。
他有丰富的想象力。无论是在刷牙时还是在考试时,他总是能有让人觉得很新奇的想象;他喜爱画画,总爱在自然世界里寻求一些灵感;他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观察动物的行为并加以模仿;他向往自由,羡慕鸟儿可以在自己喜爱的蓝天上自由自在的飞翔。
然而伊桑的老师只看到了他的那些所谓的缺点,他们也经常因为这些“缺点”而责骂他,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埋怨他。不仅老师不理解他,而且父母也十分地讨厌他。他们希望的是伊桑能像她们的大儿子一样学习成绩优异、活泼开朗。他们也错误地认为伊桑成绩不好是因。为他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不用心。他们认为伊桑所做的事都是淘气的行为。老师抱怨和父母的无可奈何使他被送到了一个远离父母的寄宿学校。
被送往寄宿学校对伊桑来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打击。在寄宿学校初期的每天晚上,他都会因为思念父母、思念家而伤心地痛哭流涕。他认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接受惩罚。在学校的这段时间,他几乎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几乎所有老师都骂他是低能,很懒惰,经常在校长面前报告伊桑的恶劣行径;几乎所有的学生因为他的某些缺陷而挖苦讽刺他;当时的数学数字和英语单词几乎把他逼疯。因此,在周末父母来看他时,他表现地极为冷淡;在学校里,他也出现了厌学轻生的情绪。
本来对于迟缓型、有学习障碍的儿童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关心和爱护他们。但父母和老师的这些行为使得伊桑的性格更加孤僻,甚至在他在学校的画画比赛中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时校长让他上去领奖他都表现的十分的怯懦。就像尼库姆布斯老师说的一样,他是个沉默、胆小、无助的小男孩。他的这种孤僻的性格给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即使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库姆布斯的第一堂课上,老师扮小丑、吹笛、唱歌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在那一堂课上,除了他以外的其他所有学生都深深地被这位老师吸引了,他们在课堂上他很high地和老师老师唱歌跳舞。
新来的尼库姆布斯老师他的教学方法也很特别,他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画出自己想要的画。同时老师也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帮助每一个孩子:对于伊桑第一堂课上空无一物的白纸,老师也没有发火,只是耐心地问他的名字;老师还亲自到伊桑的家中了解情况,跟伊桑的父母说明他们儿子的情况。尼库姆布斯老师耐心地翻查伊桑的作业,并帮助他一步一步向前走。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在画画方面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也逐渐有了自理能力的同时,他的.读写能力也逐渐地提高了。在尼库姆布斯和伊桑的努力下,伊桑终于找到了自信心。在学校的画画比赛上,尼库姆布斯和伊桑分别拿了第二、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他在家庭里也得到了应有的关心和爱护。
电影的最后伊桑和自己的亲哥哥在校园里,高兴地玩耍嬉戏,这是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最好的结局。
这让我想起了高中时期。在高中时期,我在的班级不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班级里,很多学生的成绩不是很好,因此我们班爱学校的地位很低。当时有一个别班的老师说:让他们闹吧,学校就是个收容所,只要他们不把教室房顶掀翻就好。当时我听到这句话觉得很伤心,虽然我们班很多同学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他们都有各自的才能。有人擅长跳街舞,有人擅长唱歌,还有的擅长唱双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我觉得都应该得到别人的认可。
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来说,关心对他们来说是很关键的,他们有着深远的意义。他们需要一个像尼库姆布斯一样来挖掘他们潜能的启蒙老师。当今中国更需要这样的小学老师,他们需要有十分丰富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现在的小学生需要有这样具有爱心和耐心的老师来发现他们别人不能发现的潜能,并且激发这一潜能。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老师,更需要能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新时代要求他们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协调发展。
不过有的学生很有可能就不会在学习生涯里不会遇见可以开发他们潜能的启蒙老师,但是每个孩子却是有最疼爱他们的父母。即使可能不会遇到启蒙老师,作为父母,有必要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我们不可以不必像伊桑父母那样认为孩子的所学一定要能与别人竞争、养活自己。或许每个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应该是父母最大的愿望吧!就像伊桑一样,虽然他有读写障碍,但他擅长画画有独特想象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与理想,我们应该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小朋友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4
今天跟大家共同观看了《地球上的星星》的这部电影,主人公伊桑是一个长得清秀、门牙大大的还有一双特别迷茫的大眼睛。通过影片的开始给我的感觉这不就是别人家的熊孩子,淘气包吗?虽然总惹祸但是很可爱也是小戏精一枚吖!
当看到影片中伊桑因自己的阅读障碍问题被同学老师的不理解、嘲笑,辱骂、自从他转到寄宿学校后从一个爱笑、爱撒娇的男孩慢慢被摧残到连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画画都放弃时,当我看到他在寄宿学校看着爸爸妈妈离去时,他的那种绝望、孤独、无助时,我的心都碎了!此刻的我没控制住自己的眼泪!那种滋味真的无法用词语来形容…
直到美术老师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给我感触特别深的一段是尼克姆老师去伊桑家后发现他虽然有阅读障碍,可是他更是一个天才,超于常人。并在上课时举出好几个例子证明有阅读障碍也会成为伟人的。尼克姆老师就是伊桑的伯乐,用自己的真心去帮助、去鼓励、去给予、去肯定伊桑,让伊桑重拾了信心。
愿每位要强的父母从来不认同来自孩子的缺点,不认输不服输,希望自己的孩子拼命向上爬,但是并不明白孩子们真正的实力,真正的潜力到底该如何发挥,只是强行灌注机械的机械的知识,让他们快速机械的成长。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5
很开心参加了教育协会组织的这次的活动,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印度教育制度有了更多的认识,也产生了很多的感触,由此及彼,我又联想到了中国的教育制度以及自己一路走来的求学路。
影片一开始塑造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学生,他异于常人。特别喜欢盯着某一事物引发大脑,三处奇异的东西,新奇古怪,让观众不得不诧异老天竟会造出这么伟大的物种?然而事情的发生都伴随着两面性,成绩很差的他,时时苦恼着。它拥有不一样的思维,对于教条式的思维模式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按规矩吸收,火上浇油的是父母的不理解,老师的批评、打击,让他的自信心一度下降。看着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精灵,一步步走向自闭的深渊,不禁使我的心一颤。孩子本来就是爱幻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可是生活却总是要剥夺他天真的笑脸,让他们走向自以为很正确的死板式课堂。开始我怨恨他的父母,何必要逼他干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后来我才发现正是因为父母爱他,才对他如此“残忍”。看着父母留下不忍心的泪水,我深深感觉到现实中人们的无奈。
中国的教育制度何尝不是如此呢?总会在孩子五彩斑斓的童年里,大煞一笔,创造力被一步步抹杀,走上人们所谓的“正轨”。不由主的想到了自己,从小就带着父母的希望,即使自己觉得很累,也会坚持不懈,用学习去麻痹自己。在13岁就被送往私立学校,独自面对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在此期间,哭过、痛过、怨恨过,可到了最后还是选择屈服。为学习失去了很多本该得到的,比如:和家人团聚、与朋友玩耍、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只有这样才觉得会让自己的人生实现价值。与其说我们是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不如说我们都错误的理解了教育的真正含义。
在此,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下一代的孩子会在快乐中学习,做他们最真实的自己,让教育创造更多不一样的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