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观后感5篇

时间:2025-01-21 17:41:10 分类:作文大全

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传递影片中的积极思想,影响更多人,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道德观念,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暗恋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暗恋观后感5篇

暗恋观后感篇1

早就知道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这部戏了,这两年由黄磊、孙莉夫妻档主演的话剧版,一直在大陆各大城市巡演,媒体也有许多报道,但舞台剧的受众毕竟有限,观众被媒体宣传吊足胃口后,却没有机会可以观看,就算是剧团来本市演出,也有可能买不到票或买不起票而错过,我就是这些观众中的一人,后来才知道,这出戏其实老早就已经有了电影版,而且是大名鼎鼎的电影明星林青霞、李立群主演的,这次观看了这部电影视频后,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暗恋桃花源。

我明明看的是电影版的暗恋桃花源,还要说是原汁原味的呢?一方面是,这部电影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的舞台演出,表现形式更多的是采用戏剧语言,基本上是放弃使用电影语言,我不赞同这部电影是戏剧语言和电影语言共同表述的,我认为在这部电影里,电影拍摄过程也就是一个录相过程,比方说,我们就很少、甚至根本就看不到镜头的移动,摄影机基本上是属于固定拍摄的,就像是一个观众在戏院里座位上观看该剧的视角。另一方面,电影中的演员并不是临时搭建的剧组,他们都是演了一年多该剧舞台剧后在来演这部电影的,在这部电影中,有着浓厚的话剧剧场效果,当然这也是电影内容所决定的,电影的内容就是暗恋和桃花源两个剧组排练时发生的故事,这些经过长时间话剧演出的演员,就可以在电影中很好地保留舞台剧的韵味。

暗恋桃花源这部戏的题材到底应该归为喜剧、还是悲剧或正剧呢?虽然主要内容的两本戏暗恋、桃花源,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但就整个故事框架来说,这只是暗恋桃花源这部戏的两个故事的载体或事道具而已,就像是相声或汹中的两个包袱,整部戏述说的是两个剧组,因剧院安排失误,不得不在同一舞台上排练,所造成的一系列误会和笑料,而其中的两个剧团排演什么节目并不是原故事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应该说整部戏归为喜剧也许更合适些,当然最恰当有可能称之为实验话剧或先锋话剧为好,整部戏从头到尾,两个剧团在舞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哭,哭得人肠断;笑,笑得乐开怀,这种悲伤和喜庆不断地来回切换,只能用两个疯了来诠释,所以说这部戏是闹剧也不为过,当然丝毫没有贬低的成分。

也许是个人爱好原因,我比较关注喜剧桃花源,虽然暗恋中有我的年轻时的偶像林青霞,但毕竟时过境迁,林的号召力已经今非昔比了。我对赖大编剧将陶渊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折腾成一个不伦不类的喜剧,真的感到不适应,它将我从中学语文课本上学这一课时,就留下的浪漫、温馨的世外桃源美好印象,敲打成一块块斑驳的碎片,从此美好的桃花源不见了,只留下世俗的春花、袁老板在那里叫唤。文学的.桃花源,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赖大编剧选择什么故事不好,非常糟蹋这千古流传的神话,哎,我看过之后,真有一些欲哭无泪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就算是要改编也麻烦改编的唯美一点。

暗恋桃花源毕竟是一部舞台剧,其最精彩的部分也许更应该是其台词,其实里面还是有许多经典的台词的,特别是桃花源中李立群饰演的老陶,有许多台词非常绝妙,但观众事前如果没有看过相关介绍的话,一时半会是不容易理解的。至于许多文章所介绍的,该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首演,就引起不同凡响,原因是影射了台湾社会乱中有序的奇怪现象,我等大陆观众肯定无法体会,对于大陆的观众不定来说,更多的也许是因为其有名而想到要观看的吧!

暗恋观后感篇2

其实去看这个话剧,纯属冲着二点:

第一,追星,黄磊,何炅都是我喜欢的个人;

第二,这个话剧的名气,老是听到有新闻报道和身边的同事有传道!

一狠心就为了去体验一把现场话剧的魅力,与死党刘蛋蛋同学购买了480的三等票(总共六等)

扳着手指头,期盼着公演的时间到来!

开演前,整个人都很兴奋,很期待,并且对于话剧这个高雅的艺术表现是生平的第一次,所以特意借了望远镜,因为我想象中的话剧最重要的就在于台上的表演,尤其是肢体语言!后来的观看过程,证明这个决定是英明的!

接下来,说说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原来是由二部分组成:

“暗恋”“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和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其后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以相见,时以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以濒临病终。

“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武陵人鱼夫老陶之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桃花源;等他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此时剧场突然停电,一个寻找男友的疯女人呼喊着男友的名字在剧场中跑过......

说实话,看完后,与我心目中所想象的话剧相差甚远,尤其是没看懂是什么主题和意思!就连有电台记者采访观后的机会来到我和蛋蛋的面前,我们也没办法很好地表达,真的很后悔没有去看过赖声川,真的后悔没有去看过剧情介绍,如果这个机会再摆在我面前,我一定会去充分准备一下,时刻准备着被采访!哈哈

次日,仔细上网做了了解:

尤其是整场戏的核心在于一个贯穿始终的“红衣女”,主题要表达的是人生其实是个寻觅的过程。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何尝不是在走一个寻觅的过程,也许像剧中人一样,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未必寻觅的到。

快乐而充实地过好每一天,最重要。

暗恋观后感篇3

“想不到啊,好大一个上海我们可以在一块儿,小小一个台北把我们拦住了”是江滨柳感叹命运的安排不隧人愿;“我先生很好,他真的很好”是云之凡告诉对方我过得还算幸福;“我真的要走了”让他直面了现实。四十余年的怀念该是怎样的怀念啊,可是那相见的一刻,心中的山茶花回不去了,一生的梦幻就此清醒。

暗恋的江滨柳、误入陶花源的老陶,心中都放不下那个曾经,只有回去了,看到了她的现今,看到了不曾有自己出现过的那些岁月,才会明白,你在远足的同时,她和有她的世界并没有静止。阴差阳错也好,诟病不改也好,你的桃花源她不可能了解,你的经年苦思也只能锁在心田。这是个悲剧也是个喜剧,悲喜交加。

话剧看得不多,之前看过恋爱的犀牛,然后就是一些学校里的毕业戏了,感觉把剧本上的东西表现在舞台上,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文字立马就生动起来了。虽然这个戏中,有两场戏搅在一起,还借用演员的口,互相批评了一下:暗恋的导演说,桃花源的喜剧毁了他的偶像陶渊明,而桃花源的导演说,觉得暗恋的悲剧看得他想发笑。很想知道,剧本的创作过程是怎样一个过程,把那样一些体会、情愫,通过舞台可能的形式得以表现出来,然后设计嘲、对话、人物、背景、服装、道具等等等等。

戏中有戏,更是有难度,我觉得很新鲜,也很受戏中人物感动。

暗恋观后感篇4

一月十六号,我和我的两个小伙伴一起去看了场话剧,话剧的名字叫《暗恋桃花源》。这部话剧我在两年前就已经听说过了,一直很想看,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心情很愉快。

十六号这一天,我早早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的一个小伙伴到傍晚六点多才做好了作业。后来,我们一起坐上了开往科技文化中心的专车,吃了肯德基,在最后两分钟内跑向了大剧场,坐到了座位上。哦,对,我在座位上还看到了另外一个同学,他身边有美女在,都没注意到我。我的位置是与舞台一个平面的,离舞台只有大概五米的'距离,后来我回来说,当时我都看得见黄磊叔叔的皱纹呢。

说到黄磊叔叔,我很喜欢他,从很早以前,记不清楚那是什么时候,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似水年华》,是他和刘若英阿姨一起演的,故事发生在美丽的乌镇,讲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在后来我还特意去过那个小镇。《似水年华》我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感动得哭了。这次看《暗恋桃花源》,我觉得《暗恋》的那部分,与《似水年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我准备好了眼泪来看《暗恋桃花源》的,可我后来一直都没有哭。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我看的不够专心,身边坐了好多爷爷奶奶辈的老人,总是在那里乱动,害我都没办法投入到话剧里,我很生气。不过《桃花源》还是很好玩的,我在那里笑得前俯后仰呢。

我觉得这场我等了很久的话剧并没有让我失望,座无虚席的话剧院和谢幕时长久不息的掌声应该就是最好的证明吧。回来的第二天,我又看了一遍电影版本林青霞阿姨演的《暗恋桃花源》,我觉得没有大陆版本的好看。

我很开心。

暗恋观后感篇5

一个舞台,上演着两处不一样的戏:一古一今,一悲一喜;看似冲突重重,其实暗含玄机。

电影处理的很有技巧,能够说是很经典的一种安排。戏中戏的结构,可能已经被很多人用过,但是这个电影用一种撞击中的人生交错感来影射现实的方式,还是很有独特的视角的。戏:逃离现实的冲动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却在一个剧场排练。本身双方在场地方面就有冲突,又加上题材和风格的迥然不一样而造成了更大的裂痕。巧的是,两者在某些方面竟然还有契合的部分。暗恋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被动和痛苦的事情,虽然在心中保留着那份爱恋是完美的,但是对于人生来说,其实是一种遗憾。于是,年老的江滨柳仍然想要寻找云之凡,那个让人心动的女子。而在桃花源中,那个落寞的老陶,被带了绿帽子而误入仙境。两个故事虽然处理的方式不一样,一个是喜剧,一个是杯具。其实表达的都是一种遗憾与对现实的逃离。江滨柳要逃离动乱的现实,要寻求一些完美的东西。而老陶也要逃离开悲惨的境遇,来到人间仙境去找寻一种心灵上的平静和解脱。

两个戏共同在舞台上谱写出一个悲喜交错的人生大戏,可为之一叹。梦:完美的象征那个美丽的桃花源,就是每一个悲哀失落之人的梦中仙境。这个似梦似幻的地方,有着无穷的吸引力,绚烂的色彩和宁静的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心生向往。其实这个梦境也就是戏剧本身能够带给我们每一个观众的一种东西。虽然受着舞台的限制,但是梦境却依然能够清晰呈现。那个梦回过去的江滨柳,在一种时空交错中与云之凡相见,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梦幻。

那个悲哀的老陶,在充满梦幻色彩又飘满花瓣的美景中,见到了酷似春花的白衣女子,是一种完美愿望的寄托,也是只能在梦幻中实现的情景。所以,两个在同一舞台展现的故事,当花瓣飘落,微风吹起的时候,造梦的时刻就到来了,此时,不管是那一部戏,其实都能够在这一刻到达一种情绪上的交融。还有,那个不断出现的疯女人,找着一个不明白是否存在的男人,或许也是一种寻找梦中之人的`象征。我们或许会猜测她是由于暗恋这某一男子,或许只是做了一场梦,见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人。电影并没有给我们交代,但是,个中含义还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体味。人生:悲喜交加的大戏或许电影就是想给我们暗示一种人生的存在方式。舞台也就是人生的平台,有笑中带泪的喜剧,也有苦中作乐的杯具。悲和喜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定义,所谓的杯具和喜剧,只是相对于某些人来说的,但是其实每个人心中的评判标准和立场不一样,对于这种结果的认识也就不一样。就像老陶,我们觉得他很可怜,其实也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安稳。

江滨柳虽然和可悲,但是他其实也是有着安定的家庭。人生无法完美,我们的人生就像是一个硕大的舞台,各种不一样风格的戏都在上演,有苦有甜,有笑有泪,或许才是人生真正的含义。

《暗恋观后感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