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搓丸子作文7篇
其实写作文也是记录我们生活感受的一种方式,我们的想象力会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得到丰富,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冬至搓丸子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冬至搓丸子作文篇1
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冬至终于到了,又可以回到外婆家搓汤圆了,真开心!晚上我和妞妞、豆豆妹妹早早的吃晚饭后,兴奋地等外婆和好糯米团。一会儿外婆和好了团,只见外婆在桌上的大盘里摆了一束红筷子、两块红糖、四个红红的桔子、一排生姜、桔子上插着一支用彩色纸剪贴成的纸花。纸花造型别致,中间是一对用纸剪成的金童玉女,上面写着招财进宝,很好看。
我不解地问外婆:“为什么要摆这些东西?”
“纸花象征着财丁贵俱全,红糖、红桔子象征着生活红红火火,比蜜还要甜;冬至天气寒冷生姜可以御寒;汤圆象征着生活圆圆满满;筷子代表着新生活。”外婆笑咪咪地说。
“噢,原来是这个意思,中华的传统文化真得博大精深!”我不禁地惊叹到,生活中真得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开始搓汤圆了,我们围成一桌。我和妹妹们摘了一小团糯米团放在两手心,慢慢地搓,可是怎么也搓不圆。看到外婆熟练地把一个个汤圆搓得又滑又圆,我便让外婆教。
外婆告诉我:“这是由于你的手掌心太小,用力不均匀,又不太熟练造成的”。于是我毫不气馁,不断地学外婆搓的样子,自己再总结经验,一个又一个,终于我搓的汤圆又大又圆了。
一颗颗汤圆就像鸽子蛋一样洁白无瑕,很好看!看着我搓的汤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冬至搓丸子作文篇2
家乡的冬至,有浓浓的闽南味道。是糯米丸子的味道。
一年一度传统佳节—冬至到了。冬至系二十四节气之一。
乐府诗集有诗:“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在乡村按传统习俗人人清洁房子四周,有的用竹竿横扫天灰板上蜘蛛网杂物,让街巷洁净一新,干干净净过冬至。
冬至,农村人称冬节,是潮汕民间一个较大的传统节日。许多农民在做好糯米、粘米的就位后,纷纷上圩镇购买鱼虾及糖类食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有的精心下锅蒸成菜头果,有的用糯米制的冬节丸,有甜丸、豆沙丸和点缀有色彩的红丸。这些用来祭拜祖先,表示对先祖的敬意。
根据我的记忆,家乡这种习俗,源于何因何时?现无考证,但老者讲,“食冬节丸”的习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乡村人把冬节当成吉得的团圆日。
家乡的冬至,在我的脑海里没什么大事小事的就是平凡的一天而矣就是中国的节气日,闽南人要吃一些时补的食物糯米丸子。这种糯米丸子是妈妈亲手做的,里面有各种的馅,承载了妈妈对我们的各种爱,也是对团圆的一个很好的象征。
在厦门冬至承载了深深的爱,深深的团圆之情。我喜欢家乡的冬至,喜欢在冬至的时候吃上妈妈包的糯米丸子。
冬至搓丸子作文篇3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郎的汤圆是圆又圆……”听到这首熟悉的儿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小年”--冬至。
冬至那一天,我和妈妈围着搓着汤圆。那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汤圆,嗯,没错,那就是我的“杰作”。搓汤圆可有讲究呢!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妈妈准备了一些糯米粉、白砂糖,一切准备就绪了!妈妈把糯米粉和白砂糖倒入一个锅里,将一壶温开水缓缓地倒入锅中,然后伸出双手在锅里压来按去。只见那些零零星星的糯米粉慢慢地开始凝结,由“小雪花”在妈妈灵巧的手里变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皮球”。我不禁在心里对妈妈表示佩服。就这样弄了好一会儿后,糯米粉已经变成了一块大大的“球”,它的身上还残留着一抹淡淡的来自糯米的沁香。
我不禁想:好像在捏橡皮泥哦!接下来是搓汤圆,这道工序可有讲究啦!首先拿一个大盘,在里面撒一些糯米粉,搓时也不能用太大的力气,否则,那“小雪球”可是会裂开一个口子的!我小心翼翼地捏出一小团,放在手心里,两手开始旋转起来。搓了好一会儿,但是看起来并不怎么成功:那汤圆长的很像块方糖!应该叫“汤方”才是!我有点灰心了,奶奶走过来对我说:“没事,父子爷孙齐上阵!咱们的手又不是机器,哪能搓得那么圆呢!”我听了,又振作起来,搓着汤圆。一小时后,那些汤圆在我手中“诞生”了!没错,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汤圆!
圆形真是奇妙的东西!搓汤圆也有学问!嚼着粘口的汤圆,一股幸福直冲我的心田!
冬至搓丸子作文篇4
冬至,现在好多人都把它看成一个普通的节气,或许节气这样的东西,很多的人都已经淡忘了,节气歌会唱的也没有几个小朋友了.但是在我们家乡就是不是简简单单的节气了.
家乡有一句话:冬至大如年,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把冬至当做是一个和春节一样重要的节日.冬至作为传统节日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间的阴气已经到了一个极点,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已过,年关将至了.
家乡的冬至,母亲是十分看重的,最必要的搓汤圆,来广州之后和北方的孩子交流起来,说起潮汕那边都是冬至吃汤圆的,他们都觉得很诧异,汤圆不都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吃的吗?怎么变成了在冬至了?我也不大清楚的,查了很多的民俗书,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吃汤圆呢!
自家包的汤圆很大的,往里面填的馅料种类也很多,有花生的,芝麻的,还有绿豆的,豆子经过研磨后散发的清香,至今还是记忆犹新,最喜欢的应该是芋泥馅料,我们家做的汤圆用的就是芋泥馅料,用的是自家的芋头,蒸熟再拌上白糖细细研磨,加上油,粘稠而且略显油光的芋泥就好了,母亲近段时间还会往里面加上紫薯,颜色变得更加鲜艳可爱!
馅儿好了,下一个步骤就是包汤圆,揉面团永远是母亲的活,别人是做不得的.母亲揉面的时候特别有趣,一边计算着应该往里面加上多少水,还想着要怎么揉,向左还是向右呢?揉时母亲还碎碎念的,好似咒语一般,是不是母亲一念咒语,面团就会一下子揉好呢?或者会变得好吃呢?
揉好面就是真正的包汤圆了,过程也很简单的,捏一块小面团,压平压薄,再把馅儿放到面皮上,顺着那势头,手指向上卷,握成一个圈,这不,一个精巧的汤圆不就在手上了吗?潮汕的汤圆还要另外一个名字呢,叫鸭母捻,为啥叫鸭母捻呢?因为潮汕的汤圆个头大,形状不是很圆,放到水里煮,水开了,汤圆似母鸭在水上游荡浮沉,分外有趣,因此也被叫做鸭母捻了.
汤圆做好了,等着祭祖以及祭拜各路神明之后,就可以开吃了,记得小时候,妈妈总会斥责我,叫我不要在神案前挂念着那一大碗汤圆,我才不呢!和我抢汤圆就不是好神仙,况且家家都有煮汤圆,也少不了我家这一碗呀!年幼的我鼓着脸的和妈妈理论,可真是把家里的其他人给逗乐了.
韶逝,转眼间我也从那个任性妄为的小吃货变成了青年人,大学伊始,离别家乡来到广州,忙碌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回家的机会也变得少,冬至回家成为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对于家乡,那一份古朴的村俗和可亲可敬的乡友,还有自己的父母,以及冬至里那精致的汤圆,有着难以割舍的牵挂和无奈.
冬至搓丸子作文篇5
听奶奶 说:冬至是传统四大节之一,冬至开始数九,是个严寒的节气;“冬至—阳生”,从此阳气上升,又是个带来希望 的节日。在我的家乡,过冬至,人们要吃包子。因为那里有句老话:冬至节,秃子头上冻出血。人们吃了包子,就“包”住了“头”,也“包”住了来年的希望。奶奶至今还保留着这个习俗。
去年冬至,奶奶一大早就发好面,准备好羊肉 胡萝卜 馅。一听说包包子,我急忙洗了手,跑到案板边,拿过奶奶压好的面皮,开始学包包子。奶奶边包边教我:“左手心放面皮,右手舀馅放在面皮上。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边皮,中指沿着边儿往回拉,边拉边捏,最后捏到一起拧个小辫就行”。我一听,难,得有点技术。奶奶说:“不怕,一学就会。”她握住我的右手,分开手指,在面皮上练习“边拉边捏”,看着面皮的圆边在我手下一点点收拢,也很好玩。奶奶教我做了两个,第三个我坚持 要自己来,开头我小心慢慢捏,不算顺利,快要捏好了,我心里高兴,想一下捏住,可是馅都捏到了边上,拉回的面捏不住倒粘在手指上。我有点发急,使劲一捏,不想倒把皮捏破了,馅也漏了。奶奶一看说:“不要急,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快成功的时候。你这是面边上粘了菜汁就捏不住;手湿了就粘面了。”我长吸一口气,擦干手,重新拿过一面皮,按部就班操作,终于成功了。那包子歪着小辫坐在箅子上,我左看右看,多像淘气 的小娃娃!我大喊:“耶,我捏了个胖娃娃!”大家都笑了。吃饭了,奶奶端上热气腾腾的包子,我心里美滋滋的,这包子也有我一份功劳啊!
今年的冬至又到了,想起第一次包包子的经历。我就想起了奶奶的话: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快成功的时候。就像冬至最寒冷的时候过去了,那温暖的日子也就开始了。
冬至搓丸子作文篇6
我的家乡福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们家乡还有很多风俗和有趣的文化。是不是很有兴趣,下面我跟大家讲一讲家乡的冬至吧!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令之一,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北方的冬至,是寒冷的象征。要是没有凛冽的寒风、鹅毛般的雪花和厚实的羽绒服,简直不可思议。而家乡的冬至却别有风味,煦暖的阳光依然是主旋律。置身于满眼的葱绿中,我丝毫没有寒冬的感觉。
放学回到家,我来不及放下书包,便匆忙地掀开碗盖。哇,是一碗地道的糯米丸子。这时妈妈及时阻止了我伸出的小脏手,将我拉到水池边洗手,但那丸子的香味就像虫子一样,弄得我的心痒痒的,差点儿流口水。
“看把你馋的!”妈妈微笑着给我夹了几个。我狼吞虎咽,好几个进肚之后,我才开始认真研究起丸子的皮和馅。妈妈看我已经吃饱,便和我谈起冬至搓丸子的由来。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穷书生叫木连生,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穷苦。一年,天遇大旱,土地龟裂,寸草不生。秋收季节,财主依然上门逼租。木连生为了躲债,背着年老体弱的妈妈逃进深山。他安顿好妈妈,便出来找活干,以偿还所欠的债务。几个月后,木连生拿到工钱,便急忙到森林深处找妈妈,但怎么也找不见。原来他走后,母亲思儿心切,天天以泪洗面,竟然哭瞎双眼,藏身于一个树洞中。为了找到妈妈,木连生用糯米搓成丸子,以竹签穿成串,只要有树杈的地方,就挂上丸子。冬至这天,丸子的香味飘到妈妈所在的树洞中,她顺着香味,慢慢爬出来。母子终于团圆了。如今,在福州的连江县,冬至祭祖时依然保持着这一风俗,那就是在供桌上放一大竹箩,箩里盛着糯米搓成的圆圆的丸子,预示家庭团圆之意,以求祖先的保佑。
这就是家乡的冬至,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充满了家乡的独特风俗文化气息,让我觉得这么有趣,这么温暖!
冬至搓丸子作文篇7
家乡的冬至节今天是冬至,我们学校放假一天。
冬至,是我们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听老人说,这一天北方人吃水饺,南方人吃汤圆过节。冬至这一天,我们全家喜气洋洋,过节的气氛非常浓烈。奶奶、妈妈在和汤圆粉,我在一边帮着剥花生。当奶奶把花生米炒过后,我争着把它们碾碎。把汤圆粉和成泥后,我们就开始搓汤圆了,奶奶和妈妈的速度很快,谈话间就搓出了许多,圆圆的,油光闪亮的,好诱人啊!
不用说,肯定很好吃,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妈妈,我也要搓。”我卷起衣袖,抓过一些汤圆泥,搓了起来,边搓边想:这有什么呀,今天我要露一手给你们瞧瞧。但动手后,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手里的汤圆泥好像是专门跟我作对,一点都不听话。要嘛碎掉了,要嘛扁扁的、方方的,就是圆不起来。我火了,“啪”地把手中的汤圆摔在盘子里,大喊一声:“气死我了,我不玩啦!”
妈妈笑了笑,叫我不要气馁,并手把手地教我两手如何用力:“你啊,心不要太急,刚开始时要稍微用点劲,把手里的汤圆泥多搓几遍,这样汤圆韧性才够,不容易破,口感也好。接下来两手用力要均匀,轻轻地把泥搓成圆。”我听了试了试,果然效果很好。我越搓越好,越搓越来劲。当厨房里飘来阵阵香气,我有点迫不及待了。奶奶先盛了一碗给我,边往汤圆上撒些白糖和花生粉,边说:“宝贝,慢慢吃,小心烫着。”我头都没抬地说:“奶奶,这我早就知道了,心急吃不了热汤圆,谚语里面有的。”
我美滋滋地吃着,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劳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