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后感5篇
要想将读后感写得有价值,我们必须认真阅读原文内容,撰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强化小伙伴们对名著内容的体会,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娱乐至死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1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曾出版过20余部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等影响巨大的名作。《娱乐至死》发表于1985年,该书从一问世就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在这本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传媒对人们的思想、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向的影响,表现了西方人文学者对社会一贯的睿智和忧虑,既发人深省,也让人对作者的深切人文关怀肃然起敬;不仅有诸多精当之处,而且表现出了作为一名学者应该持有的对社会有关发展状况予以批判性审视的自觉性。该书自2004年由章艳翻译出版后,在国内立刻引起热议,并获得2005年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该书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为研究大众文化不可不读之书。
波兹曼提出的观点与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娱乐化趋势密切相关。
从社会思潮方面来看,传统的价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颠覆。以“节俭”、“勤奋”、“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规范逐渐被以享受和身体感官的满足为核心的享乐文化所取代。整个社会开始注重自我个性发展、“感性解放”,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娱乐精神,西方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受到愈来愈多人的欢迎,追随商品交换法则的文化工业,让受众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情趣之中。
从传媒体制来看,美国主流传播媒体的运作方式都是商业化的,营运的根本目的在于赚取利润。而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玛罗理沃伯认为,“越不用花脑筋、越刺激的内容,越容易为观众接受和欣赏,这几乎是收视行为的一项铁律。”因此,为获得收视率,赢得广告客户的青睐,媒体在内容选择、内容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媚俗取宠倾向。
总的来说,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动荡后,在八十年代终于再次安定了下来。但传统上重视节俭和勤奋、反对纵欲享乐的新教伦理已被倡导感性解放的自由运动冲击得七零八落。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感性革命后,人们再也找不到不去享乐的理由。八十年代后美国社会开始转型,美国民众变得更加现实,更加浮躁,比起印刷机统治下提供的深奥信息,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电视时代提供的肤浅而有趣味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作《娱乐至死》来批评电视媒介对于人整体生活方式和社会总体存在方式的负面影响。
波兹曼认为从古至今人类的交往媒介主要经历了三种形式,即从口语到铅字再到电视。每种媒介对于文化的精神中心和物质中心的形成都有着决定性影响。比如在铅字印刷出现以前的口语时代,作为生活经验浓缩的谚语和典故受到人们重视。久经世故的老人可以用它们作为调节争端的“法庭”判词。而在铅字印刷出现以后,人们更看重印刷出来的文字的权威,而不再是口头语言。口语不再被看作是可信赖的对象。从口语到铅字的媒介转换在波兹曼看来是一次巨大的智力进步,它使得话语变得更加严肃和理性。
但是,为了吸引观众,电视不得不追求节目的新鲜和刺激。时不
时地以各种奇闻轶事和娱乐噱头来控制观众注意力。电视看似给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战争、灾难、事故、政治、科技等无所不包。但这些信息却几乎没有多大价值。它的重要性似乎仅取决于电视播放的范围和速度,以及时为我们增添一道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信息根本无须我们“理解”,只要“了解”就够了。我们只是在“看”电视,而不是“读”。用波兹曼的话说,在今天,“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
不可否认,电视的娱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的渠道。没有哪一种节目能像娱乐节目一样,可以如此彻底地摒弃观众的各种差异,在不同阶层的观众面前实现如此平等的沟通;也没有哪一种节目可以为范围广大的观众提供轻松忘我的休憩环境,让观众在紧张的社会节奏下进发会心的微笑。正如波兹曼所说,“我们要反思和批判的并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一种“泛娱乐化”现象。”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消解崇高、解构经典、恶搞历史、窥视明星。我们的政治、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被影视剧、综艺节目、八卦新闻所充斥。“读图”时代确实给我们一道道视觉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时间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如此丰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义的东西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电子媒介传达的讯息,却忘了思考或来不及思考。如此过度的娱乐让我们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游戏已经进行了很久, 如果还意识不到它的后果, 真是不可原谅。我们人类无法命令电子媒介时代倒退回印刷机时代,完全拒绝电子媒介是极端而愚蠢的。我们应该探索的是,怎样去利用这些媒介——用另一种方式, 继续我们的生活,拯救我们的文化。
庄子说“至乐无乐”。就连最倡导快乐之上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也认为真正的欢乐在于内心的平和,而并不是感官的满足。不知我们在一次次短暂的、批发式的快感之中,是否离真正的快乐越来越远?成了只会娱乐却不懂快乐的动物?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该认真思考“娱乐至死”这样一个命题。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2
全书基于一个假设。“媒介即隐喻”,大体意思是,媒介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我们借此来认识月亮,手指的特征影响着我们对月亮的认知。主流媒介的特性会影响我们认识问题与传播思想的方式。作者回顾了之前的几个时代,认为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简单的来说,人类的媒介经过了这样的变化——书籍、电报、电视、网络。在不同的阶段,媒介具有不同的特征,导致在各自的阶段,话语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文字印刷的时代,媒介的特点如马克思所说,是“排除和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作者用理性逻辑的表达内容,读者批判性的接受内容,衍生的演讲术严肃的研讨内容。这些也即当时的话语模式。这个环境很适合严肃话语模式,这个媒介即通过文字,直到现在,也仍然是我们传达或解决严肃话题的主要方式。
随着信息传播范围的变广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已经开始出现了信息过剩的问题。表现在我们接受着大量的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缺乏语境的。想象自己那时,通过电报得知在遥远的英国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这个讯息是苍白的',他不会让你真正的获得什么。但很快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看到现场的照片。图像和文字互相提供着伪语境,这使得作为一个整体彼此都有了意义。人们有了获得感,但说到底,还是没有获得什么。
电视是作者重点评判的对象。有着组成更复杂组成部分伪语境的电视(音像影字),自然具有上述报纸的特质;同时电视具有非常鲜明的泛娱乐化。简单的来说,但我们尝试用电视去表达一些严肃的话题,我们会用娱乐的方式呈现出来。受众更是丧失了思考能力。拿新闻来说,“好,那么”这些的句式使得信息丧失了连续性。我们是抱着娱乐的心理看待电视上的新闻的,这不是说我们幸灾乐祸,而是我们欠缺了对事件的思考,沉浸在新闻画面带来的冲击和内心一时的感受中。在“好,那么”的形式下,也是不允许我们有时间思考的。但久而久之,我们就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怎么处理过剩的信息,怎么去探讨严肃的话题。这是任何时候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在已经到了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了我们的主要的媒介。
网络时代,资讯具有更强的失效性、流通性,足不出户我们就可以获得千里之外的讯息,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感受这些事件。但还是那个问题,这些讯息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感受到的关于事件的各个元素互作伪语境,让我们有了种获得感。这种获得感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又该如何在网络时代去筛选对我们有意义的信息呢?拿微博来说,对于热点的社会事件,有理性分析的真知灼见,但其实更多的是无异议的网络谩骂和打诨。相较与电视来说,网络让受众参与到了严肃话题的讨论上来,但严肃话题娱乐化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善,毕竟网络仍保留着非连续性和伪语境讯息的特征。
但相对于电视,网络有很强的可塑性。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形成碎片化的讯息平台,也可以有严肃话题的探讨平台(以前的知乎和豆瓣)。这些平台有复古的意味,在这些平台上,我们似乎回到了那个著书立传的年代。
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尝试不同类型的平台。我觉得一定能找到一种适合严肃话题讨论还能利用互联网便利的平台。可问题在于,相比这些平台,娱乐化的平台更具有吸引力,也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
其实不必考虑那么多,怎么在海量的信息生存,怎么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我对自己的要求如下:
1.控制在媒体上的时间
2.选择有态度有深度的媒体
3.回归阅读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3
一开始有先入之见,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是一个现象问题。正如同在他那个时代当中电视广为普及,人们一方面惊讶于电视-这种科技扩宽了人们的视野,让知识更为普及化,一方面也觉察到其中稍有不妥。正如同当今的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但事实上看完整本书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科技,就任何时候而言,不存在好坏,因为它仅仅是个工具。道德属性是人们发明创造的,正如同我们不能用人类道德去批判动物世界的好坏一样,以道德的好与坏来评价一件工具本身就很可笑。
当然言归正传,在我看来,作者实际上想表达的,其实是对知识的不尊重。大多数人通过电视(网络)轻而易举地接触到不同的知识。正因为如此轻而易举,故而产生懈怠,从而不认真对待。postman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一个人在做报告过程中三番两次不断中断,或是上个厕所,或是泡杯水诸如此类,听报告的人不仅会觉得莫名其妙,更会对这场报告的专业性产生质疑,从而不认真对待。电视便是如此。当然其还以传教和电视娱乐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此姑且不表。由此看来,寓教于乐,前提是教,而非乐。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或许在几千年前孔子已表述的非常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思考,思考了再学习,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基本环节。且postman进一步指出,娱乐化下的批量知识生产知识给予人们的是模式化的思维模式,限制了思维的多样性。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过的一个例子,颇为相似。人的眼睛是一种很独特的器官,我们可以看的范围其实很广阔,但人们通常会将焦点放在自己关注的事物上,而忽略周遭。但值得注意的是,是人们自己决定焦点在哪,但电视(或诸如此类)却是替你决定焦点在哪。或许不是很恰当,但足以说明一二。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其一是让人们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是在看电视,但作者自己也承认这操作起来很难。另一个则是依靠学校教育。而在我看来,或许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尊重知识,认真对待学习,也该教会学生以何种态度对待娱乐。显然,以身作则的方式更为可取。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4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此该书批判的对象还停留在电视文化。尽管如此,作者的观点放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启发意义。
该书开篇便提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奥威尔的《1984》描绘了一个信息与思想被“老大哥”牢牢控制住的未来世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则描绘了一个人类沉迷于由工业技术带来的感官刺激与欢乐、从而失去思考力的未来世界。结合美国的现实情况,波兹曼似乎更认同赫胥黎的看法,因此他想用本书告诉读者,“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尼尔·波兹曼师承麦克卢汉,是一个技术决定论者。对于文化研究,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因为“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波兹曼继承并发展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认为“媒介即隐喻”,即媒介可以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所以它更像一种隐喻。无论是口头的语言、印刷的文字还是摄影摄像,它们都能用一种隐蔽的方式指导着人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媒介——隐喻”的关系也许是复杂的,但作者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人类“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正如眼镜的出现暗示人类可以不必把天赋或缺陷视为最终的命运。正是这种超越媒介表现形式之外的隐喻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内容。
在书的第二章,波兹曼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媒介即认识论。认识论是一个复杂而晦涩的学问,所以作者将重点放在了“媒体在我们的认识论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他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某种特定语境中的某个特定说法获得了普遍意义”,诺思罗普·弗莱),而共鸣就是扩大的隐喻。不论一种媒介来自何种语境,它都能越过原有的语境而延伸到新的未知的语境中,并引导人们组织思想和总结生活经历,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意识与社会结构。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5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
当下非常流行着这样一些文字:蜗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造就这些物种现象的功臣是电视和电脑,特别是互联网与电脑这个黄金搭档。蜗居的人比在外面奔波的人还要忙碌,不会无所事事,也不会难以打发时间。
打开电视,有24小时的新闻频道,足不出户也足以了解天下事;有各种各样的电影频道和电视频道,每个电影、电视频道都有各种专题电影电视和国际电影电视剧,打发只有24小时的一天时间绰绰有余;还有那些制作精良的《国家地理》以及各式各样的纪录片和电视节目等,可谓是应有尽有,应接不暇。
打开电脑,道理、情况,一样,甚至更上一层楼。有各种各样的门户网站,有几个混得不错的论坛,有几个交友聊天的qq号和msn,有微博和博客,时刻关注着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崇拜的偶像歌手、明星,在微博里追踪偶像发帖及时发表自己言论,与他们进行互动,发表生活琐事和小感悟,还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篇章大论。有十几个购物网站,及时为生活需要购买各种物体,有三五个邮箱和好几个网络游戏……总之,看一下新闻八卦,网上购一下物品,发表一下言论,追踪一下偶像,和朋友qq一下,玩一下游戏,都一下地主,偷一下菜,除一下草等,看似什么都是一会儿功夫的鼠标点击,都不需要很多时间,一天能有几个一会儿?所以一圈下来,刷新几下,都还来不及杀毒呢,一天时间就过去了。
?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灭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如今,我们正趋向于赫胥黎所担心的情况,我们由于享乐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空间,失去了童年的梦想,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真实的亲情和友谊,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很多人会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生活由于有了电视和电脑与互联网的黄金搭档变的更加便捷,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遨游世界,体验各国风情,实现“坐一隅而观天下”。然而我们可知正是这汪洋如海的信息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填充我们大脑,而使得我们变得如此被动和自私?上面提到的蜗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不正是很好的证明吗?
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掌握话语权以及潜移默化的特性,即在它指导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的介入到我们思想和骨髓。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迎来了全民娱乐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欢呼,并衷心地迎接这个“伟大”时代的来临。可谁又知娱乐时代精心培养的是一代遗忘症患者和判断能力低下病人。
坐在电视机面前,我们毫无意识毫无准备,看着屏幕上的闪动的画面,听着传出来的声音,我们自以为是地以为遥控器握在自己手中,等于是自己掌控着这一切,殊不知,正如孙悟空在如来佛手心里翻了十万八千里筋斗的那般讽刺,其实我们早已将整个儿控于某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之下。这就是媒介。在它供给的娱乐中,我们不能自拔却浑然不知。电视以娱乐的方式向观众传播信息,让观众欢笑,放松身心,忘却现实中的烦恼,进入到电视所设计的幻想世界。即使是悲剧和血淋淋的场景,也能通过电视优美的音乐和巧妙的光线布置展示出和谐的一面,让魅力十足的主持人以幽默的口吻变相地逗乐观众,使得观众对此一笑而过。电视节目的运作机制不允许我们休息,因为休息就意味着我们有时间思考。电视需要的是掌声,而不是反思。因此电视带给我们的文化影响是我们接受了电视上所展示的那个世界,人们不再彼此交流,而是彼此娱乐。
由于因特网和电脑,这对黄金搭档发展的非常迅速,更普及、更低廉、更方便、更娱乐,弥补了前任们欠缺的互动性,现在的网络更是一个无底的娱乐深渊。我们每天在网上冲浪,浏览无数或欢喜或悲伤或有趣或无聊的帖子,打开微博和博客发表言论和文章,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演完一出又一出,某女很傻很天真…我们用“灌水”、“顶”、“挺”、“某某到此一游”等无意义的词汇作着所谓的回应。在这里,鼠标是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也完成了由听众、观众到新闻发布者的转变,似乎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我们似乎在坐观一场又一场娱乐盛宴,殊不知,自己也在日常的生活中拼命演出,为旁人提供着娱乐的源泉
波兹曼写道,“印刷机统治的社会里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但是电视机统治之下,却变得无能而荒唐。”可以看出作者为铅字时代的渐渐逝去而扼腕叹息,为这个各个角落无不充斥着娱乐的时代的到来惶恐而满怀批判。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给了我当头一棒,把我从电视和网络的桎梏中解救出来,让我重新思考这个充满娱乐世界的电视和网络。波兹曼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这一卷精神财富,当我们在察觉即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时,就该多找个途径去塑造我们这个物种的本来应有的高等面目,我们应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让媒介主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