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读后感6篇
读后感是我们将所读所思化为文字,让思想得到升华的过程,在读后感中融入实际的故事内容,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和观察,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希望》的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希望》的读后感篇1
?热爱生活》这本书是杰克.伦敦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品描写了一位淘金者,在美国北部的一段生活遭遇和顽强拼搏历程。这个人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严冬,孤苦一人,风餐露宿,在漫无边际的荒原上,艰难而缓慢地向东南方赶去。他身边没有食物,就在途中挖野草,抓小鱼生吃来维持生命。
天黑之后,他就倒在地面或岩石上度过寒冷的长夜。一路上,他与大棕熊,野狼等野兽进行了艰苦的周旋和搏斗。他先是蹒跚而行,后来由于体力的减弱而不得不用四肢在地上爬行,最后只能是下意识的用身子在地上蠕动着向前。他与饥饿,疲劳展开了难以想象的斗争。凭着求生的本能和顽强的毅力,还有朦胧的希望,他最后终于活了下来,在北部荒原上奏响了一曲热爱生命的凯歌。
这本书的主人公有一种蓬勃向上,乐观不疑的美国精神,是坚持的人,是不到最后不服输的人。就像《士兵突击》里钢七连连长所说的那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一样,不抛弃生命,不放弃生命,和自然搏斗,比如说5。12大地震时,一个叫薛枭的男生,被埋在了废墟下,因为薛枭不放弃生命,乐观的活了下来,最后在被埋后的80小时后被成功救出,所以只要有一线的希望,就要去拼一拼,这样才会赢!
《希望》的读后感篇2
对什么生物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宇宙之间最宝贵的最值得珍惜的。生命既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既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这就是宇宙长期以来赋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也是我们对生命的追求。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三点多,我国唐山市发生了世界乃至历史最罕见的8级大地震,这场灾难摧毁了多少美好的家庭。
据当地人民描述:当人们正在熟睡中,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了。房屋吱吱作响,窗户全部变形,地板破裂,此时此刻,路边的流浪狗乱叫一轰,市民们被流浪狗的乱叫声从睡梦中醒来时,顷刻之间,一百万人口的城市,化成一片废墟,有的人被压在废墟下也有的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唐山一片破烂不堪,人民财产与国家财产受到了严重损失。这次地震共造成20多万人死亡,10多万人受重伤;失踪的更是不计其数。此时此刻唐山一片死气沉沉,民房倒塌,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多亿。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直至清晨7点多,从远方传来一阵奶声奶气的声音:“爸爸、妈妈,救命啊,救命啊,有没有人啊!”正在旁边守候的武警官兵们听见了一阵微弱的声音,直奔事发地点。“呼——呼——呼——”消防叔叔来了,武警官兵来了,解放军叔叔也来了,看见了一个差不多6岁左右的小孩子被压在天花板下面,那个孩子用微弱的声音叫着:“叔叔救我。”一位临危不惧的消防叔叔用手把一块一块的石头给搬起来,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了整整40小时终于把那个孩子抱了出来。
医务人员抬起担架床把那位小孩子抱到床上,然后抬到救护车上并迅速送到医院抢救。时间过去许久,那位小孩终于抢救成功了。消防叔叔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之所以那位消防叔叔能救出那位孩子是因为他坚持着一个信念:我一定能把那位孩子给救出来。而那位孩子能等到有人来救他也是坚持着一个信念:一定会有人来救我。因为有了这样坚强的信念才能救出人,被人救。
生命是顽强,不可摧毁的;生命是短暂的、无常的。珍爱生命,用心生活拥有了这种态度与追求,我们也就拥有了人生最大的“财富”!
《希望》的读后感篇3
俞敏洪,新东方的灵魂,时代的轿子。
一连三次高考,最后才圆了北京大学的梦。在大学校园,他独辟蹊径,刻苦学习,成为英语系里耀眼的单词王,成为一本会说话的“大辞典”。因为留校任教期间受到处分,感觉自尊受到践踏,他悲壮的从北大辞职,成为一名英语培训班的教师,几经周折,几历磨难,创办了培训学校,并最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培训界领军的人物。
我读他的书的目的,除了了解这个人的成功之路之外,主要看从他身上,能给我的学生有带去哪些帮助。
俞敏洪从它的父亲那里学到了宽厚,学到了退一步海阔天高的态度;从它的母亲那里继承了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精神。平易近人,不张扬的性格也给他带来了许多的机会。
他的英语课上的生动、幽默、励志,一千多人的课堂,他能让每个人做到聚精会神的听课,真的让我佩服。这应该也是我追寻的目标
有一个故事,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考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另一只动物是蜗牛,随然爬的慢,但靠着自己坚定的信念最终还是爬了上去。俞敏洪说他就是蜗牛这样的人。
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他患了肺结核,被迫休学了一年,在休学期间,为了弥补他人文素养的短板,他以每天两本书的.速度,一年内读了600多本书。
在大学四年中,他为他宿舍的舍友打了四年水,打扫了四年的宿舍卫生,朴实厚道,热爱劳动的他最终获得了舍友的巨大的回报。
“大树小草说”——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你也许两年三年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进你,你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是人们离开你之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又用。
《希望》的读后感篇4
35公斤的希望?一看到书名,我就有了许多疑问:希望是有重量的吗?它到底想说什么?带着疑惑,我认真地阅读了此书。
这本书讲的是一名叫格雷古瓦的男孩,他因为体育课上的滑稽表演被小学开除。他的爸爸妈妈找不到一个可以让他上的初中,为了发泄经常吵架。终于,有一个让穆兰初中愿意接纳他。可因为法文老师的频频缺席,他父母做出了一个决定:让格雷古瓦读寄宿学校。多多的爷爷老莱昂知道之后,鼓励多多写了一封动机信,信里写道:我不是很胖,有35公斤的希望这句话改变了多多的命运,他终于被寄宿学校录取了!多多自己拯救了自己!因此他开始变得不再厌学,更加乐观了。
看完此书,我觉得书中最伟大的人是老莱昂,他给了多多勇
气,更重要的是他让多多对自己产生了希望!希望是多么神奇的东西呀!让一个厌学的多多变成一个好学的多多,让一个悲观的多多成为乐观的孩子,让一切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希望是伟大的,多多35公斤的希望使他最终成功褪变成了一个好学、勇敢的男孩。
我们也一样,有时会因为妈妈的唠叨而烦恼;有时会因为作业太多而不想学习;有时会因为被老师家长批评而困惑但只要有了希望,努力进取,向成功的道路前进,那么,成功将降临于你的府邸!
《希望》的读后感篇5
生命是什么?5、6年前的我恐怕不会思考这个问题。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和知识的增多,渐渐地我懂得了,生命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一粒粒金黄的细沙,一点儿也不起眼;生命又是伟大的,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夜明珠,珍贵无比。因此,我们要热爱生命。
说起生命,不得不提到我妈妈。因为生命是父母给我的呀。可妈妈是个奇怪的人。在对我的教育方法上,总是与众不同:每当我贪图玩耍不小心摔破或碰破身体的某个地方时,我都要向妈妈道歉才行。这可是从小培养的习惯。起初我很不情愿,但当我经历了前些日子发生的事后,我有了深刻的认识。
那是一个没有课的下午,我高高兴兴的走在去“小饭桌”的路上,突然从身后跑过来一个同学,拍了我肩膀一下,叫着我的名字。我当时认为他这是在向我挑逗便毫不犹豫地向他追去,并不假思索地“回敬”了他一拳。接下来我俩便短兵相接,你一拳我一脚地打逗起来。到了“小饭桌”我们也没有“偃旗息鼓”,他抄起了“水枪”,我拿起了水瓶……我俩谁也没听阿姨的劝阻和说教。就在我猫腰拣东西的时候,对方手中的水瓶便向我的头部重重地砸来。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那装满水的瓶子再加上用力过猛,落到我头上时,鲜血就像开了闸的水,顺着我的额头流淌下来。我俩吓坏了,在场的人也都惊呆了。我捂着流血的头,害怕极了。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有谁流过这么多的血,当时我幼稚地想:“这下我完了。”“快送医院吧!”不知是谁打破了那可怕的沉寂。
我被同学的家长和阿姨送到了医院,大夫给我的伤口缝了针。又是打针,又是吃药,又是照ct。原本清闲的中午,被弄得手忙脚乱。我后悔极了,要是当时我们都能控制一点,要是我们能听大人的劝阻,要是……这下妈妈肯定又不能安心工作了。
妈妈下班后看到我时,我已经被包扎得像一名刚从战场上下来的重伤员。看到妈妈那牵挂的眼神,听着她那语重心长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比每次都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声:“妈妈,对不起!”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它就像薄冰一样不堪一击,更使我懂得了我们要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爱家,爱国,爱这个世界!热爱生命吧,让我们用短暂的生命,努力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
希望就在自己的手上
----读《35公斤的希望》有感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希望,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有了希望之后,我们又该为它做些什么呢?读了《35公斤的希望》之后,我深受启发。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多多的男孩,他讨厌学校,不爱学习,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嘲笑。爸爸妈妈总是吵架,没有人关心他的想法和兴趣,只有爷爷是他唯一的支柱。三年级的时候,他留了两次级,最后被迫从学校退学,没有学校愿意收留他。最后在爷爷的鼓励下,多多没有放弃自己。他给校长寄了一封表达内心真诚希望的信,然后勇敢地面对入学考试,最终实现了自己“35公斤的希望”。
当看到多多被退学时,爷爷问他:“你真的这么差吗?”多多回答到:“是!”“承认自己是傻瓜,这最容易不过!”爷爷说,“不过我得跟你讲清楚一件事——活得不幸比活得幸福要简单得多!我最不喜欢那些顺应噩运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只知道唉声叹气的懦夫!幸福起来,努力做你该做的事,让你自己幸福起来!”爷爷的话像是一枚炸弹,在我的耳边炸裂开来,闪现出一幕幕似曾相识的画面:练钢琴的时候,因为学习的谱子越来越难,练不好,于是我放弃了学了三年的钢琴;做奥数题的时候,只是扫了一眼题目,我就想说“我不会”;练功扳腿的时候,又疼又累,曾经差一点就放弃了我最爱的舞蹈。是啊,遇到困境,放弃是最简单的选择。多多爷爷的话让我想到,如果我只会放弃,那我最终又能学会什么?我的未来又怎么会有希望?怎么会获得幸福呢?
看到多多在爷爷的鼓励下,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学校,虽然知道自己成绩差上不了,但这一次他没有放弃!他勇敢地拿起笔,不厌其烦打了12次的草稿,给校长写了一封信,信里有一句话深深感动了我:“我不是很高,不是很胖,我有35公斤的希望。”多多的努力终于让自己进入了喜欢的学校。进校以后,他用灵巧的双手让大家发现了他在手工制作上的才能。在攀绳节上,多多又用自己的双手,战胜了胆怯和懦弱,艰难攀到了顶点,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就这样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实现着自己的希望。就像他说的:希望就在自己的手上!
对,希望就在自己的手上!只有努力,才有希望。今后的日子里,我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勇敢面对每一个困难,绝不轻易说“不”。我要坚持不懈地做自己该做的事,让希望变成现实!
鲁迅希望读后感
鲁迅希望读后感
鲁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正如他在《南腔北调集自序》中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给了我提笔的力量。‘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虚妄在我理解就是不真实,不存在。鲁迅引用裴多菲的这句诗是想说,绝望是不真实的,不存在的,绝望里本身就藏着希望。希望也是不真实的,希望里也藏着绝望。当一个人内心很绝望时,其实恰恰是他对人,对事寄予最多,最高期望之时;而当一个人内心充满希望时,其实他也面临着失望乃至绝望的风险。没有纯粹的绝望,也没有绝对的希望。绝望和希望可以相互转化。
作者在文中说自己的心在用希望的盾抗拒空虚的暗夜的袭击时陆续变得寂寞,平安,失望了。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了,但自己依然在抗争,是因为相信深身外的青春固在。然而,现在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了,难道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吗?作者正是惊异于当时青年人的消沉,作了本篇文章。但是,他又对自己的失望很怀疑,因为他的见闻有限,所以他觉得希望还是存在的。“我”还在这不明不暗的虚妄的世间活着,“我”应与那身外的青春,即进步的青年们一起去战斗。这样,“我”就可以摆脱寂寞和衰老,让生命重新焕发别样的青春,改变这暗夜。
既然青年都消沉了,“我”就自己肉搏这空虚的暗夜,掷一掷身中的迟暮。而当我真正肉搏这暗夜时,真的暗夜却没有了,隐匿了。事实证明,“我”在实践中验证了裴多菲诗歌的正确性。“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我”看到了新的真实的希望。
在着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斗士形象。鲁迅正是这样一个思想界,文艺界的斗士。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冷静的思考,清醒的认识。他是站在时代的高端,走在抗争的前列,力求唤醒一个个愚昧、麻木的灵魂,拯救一个沉睡的`民族。然而“高处不胜寒”,正因为他的思想超越了普通人,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他成了一个孤独的清醒者,孤单的斗争者。一个人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和痛苦。虽然也有过彷徨、失望,但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和斗争,依然在用一支支笔作为自己的匕首、投枪在战场上挥洒着,引导国民突出重围。《希望》这篇文章正是鲁迅顽强斗争精神和旺盛生命力的真实写照。
鲁迅希望读后感
郁达夫说过,要想通过阅读来了解中国,只有一条捷径,就是读鲁迅,读懂了鲁迅,也就懂得了中国的一半。我想是这样的,倘若读懂了鲁迅的很多作品,也就基本懂得了他心中若隐若现的希望。
?希望》写于1925年1月1日,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说:“又因为惊异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鲁迅一贯钟爱青年,他把民族振兴的希望和光明的未来寄托在青年身上,因此青年的每一点变化都牵系他的思想,影响他的情感。
鲁迅说:“文学,总是环境的产物。”鲁迅在写《希望》时,正是段祺瑞把持中华民国政权,北京又处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个黑暗时期。于是鲁迅在无声的呐喊,想以《希望》唤醒被麻痹的青年。
鲁迅的散文诗,是在唱那希望之歌,迎接胜利的曙光。
?我的名字叫希望》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不少课外书,我从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书单里选了一大半书来读。阅读后,我还是最喜欢这本书——《我的名字叫希 望》,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正能量书籍的名字叫做《我的名字叫希望》,这本书的作者是周姚萍阿姨,她是台湾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曾获得台湾地区金鼎奖优良图书推荐奖、九歌年度童话奖等奖项,她的作品有:《山城之夏》、《日落台北城》等书籍。
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就是:一个由四个人和一条小狗组成的家庭一直很美好、和谐,直到有一天,这个家庭的住处发生了地震,之后便是一系列这一家人被救出来的故事了。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小妤对小光说:“别怕!姐在!”小妤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位姐姐,要保护弟弟小光。
读完后,我的感受是:看完《我的名字叫希望》这本书后,我领悟到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能冷静思考,决定好正确的方向,就一定可以解决困难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我的名字叫希望》这本书的读后感啦!你最喜欢的书籍是什么?读后感又是什么?快来分享分享吧!
放下手中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看着窗外,漫天雪花在风中摇曳,似乎在迫不及待的告诉我们寒冬已至,新年不远了。而此时的我心里却丝毫高兴不起来,思绪像一朵朵雪花划过天际般错综复杂。茫茫人生路,我又该从哪选择希望。
生命需要有安排。正如楚诗桐所说:你不可以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一生何其短暂,我们不可毫无方向的忙忙碌碌磕磕碰碰。人生需要好好规划。在不同阶段更要有不同阶段的计划。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为俞敏洪亲笔书写50年心路历程,20载创业风云。全书针对当下年轻人面临的一系列困扰,呈现出他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在这个充斥着不安感的浮躁社会,给年轻人内心坚强的力量,让每个人思考应该怎样更积极地度过人生。他的文字有种朴实而坚定的力量,阅读他的文字,能让人感受到向上的张力,昂扬的态度和智慧的人生哲学。他说:'我希望大家能从痛苦中读出快乐,从绝望中读出希望。不要太相信三十而立之类的话,不要太给自己压力,生活是慢慢成功的。我30岁时还是穷光蛋一个。只要保持努力心态,坚持目标不放弃,早晚都会成功。'每当看到这时,心底里都会闪烁一片希望的光。跟伙伴们在一块时总会谈天说地,东拉西扯,难免会说到个人的将来,每每聊到这个话题时在看看现实的自己都会自惭形秽,但想想他——一个曾经的留级生,却让无数学者人生升级;他未曾留洋,却组建了一支跨过的船队。他总能让我心中增添一分勇气与自信。
回想起大一,刚刚步入大学。在中国应试教育中长大的我们都有一种如获新生的感觉。终于可以有时间自由的规划自己的未来,想想那些成功人士的例子,可能这也就是我不平凡的开头吧。所以,在那段时间里一直心情愉悦。可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暴露出真正的问题。当想好准备拟定一个目标去为之奋斗时,才发现选择一个方向也不是那么容易。当你设定好计划并准备为之实践时,才发现想要坚持是那么难。当你在奋斗的路上坚持不懈时,才发现奋斗的路好孤单无助。刚到学校那会就去附近找兼职,想历练自己一番也想试试自食其力。做过才知道自食其力是笑话,开始虽然比较累但一个月也能有几百块钱的收入,多多少少也能减轻一点父母的经济压力,心里还是挺乐意的。后来觉得太受剥削,学校附近兼职机会也少,也就没再往这方面想了。当时又想着其他办法,觉得在寝室卖点吃的喝的挺不错,很合适同学们懒得出门的习惯,还没开始做就听到学校不允许在寝室开小卖部等声音,这个想法也就在摇篮里被扼杀。后来想法又转移到网络兼职上去。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反思:我把我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些兼职上,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锻炼了自己,但这样对我的将来会起到铺垫性的作用吗?如果这样那我上学干吗?这不是违背了自己上学的本意吗?很多个夜里被这些问题缠绕而无法入眠,感觉好累。渐渐的',开始放松起来,可以说我是在逃避。心里为自己找借口:成功的人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已经不平凡了,想要有成就还是算了吧。大学里我还有这么多伙伴,我们将来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如现在大家一起享受大学的时光吧。就这样的开始堕落起来。自己听说过的成功事例并不少,但感动较为深刻的就属俞敏洪了。高考两次落榜,第三次考上北大,再到空手起家一手缔造今天的新东方。这不应该成为我坚持奋斗的理由吗?我似乎感悟到:我并不一定会一帆风顺,但我得去拼去闯,还得带着梦想,有着目标才能奋斗出来。
俞敏洪曾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一手创造了中国外语培训的航母——新东方,亲身演绎了一段传奇。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乐于把经验与众人分享。他告诉我们在创业的艰难过程中,面对各种困难,最重要的是坚持,他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大树小草':'人的生活方式人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小草一样活着,尽管你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你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让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也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你也许两年三年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做事像山,做人像水。'如果有一个目标在你眼前,你就要坚定不移的追求,像山一样坚强坚定。但做人要像水,水是流动,水是变化的,水是往低处流的,如果你把自己放得很低,你的容器就会越来越大,你会容纳越来越多的东西,你会变得宽广,一个小小的池塘是很容易污染的。
《希望》的读后感篇6
35公斤的希望?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说是35公斤的希望呢?看完这本书,我就明白了。
这是一部很真实的书,仿佛主人公就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差的不能再差的学生,一闻到学校粉笔和破球鞋的味道就肚子疼的男孩——格雷古瓦。他被老师认为无可救药,他是一个留级到没有一所学校愿意要的孩子。回到家,爸爸妈妈也总是吵架。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他的爷爷老莱昂能给他带来希望和快乐。他最喜欢爷爷储藏室。他喜欢问储藏室里污油、润滑油、电热器、木胶和其他一切气味。可以说老莱昂的储藏室是他的精神避难所。但是有一天,老莱昂倒下了。他为了爷爷,给格朗尚中校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不是很高,不是很胖,不是很壮,我有35公斤的希望。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被录取了。虽然他在学习上不是很好,但是在创造和劳动上比老师还要好。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让他攀结绳。他很努力的攀着一个又一个。快到时,他的大腿渗出了血,但他依然继续。他想的正是他爷爷,为了他爷爷,他坚持了下来。最后,他的爷爷康复了。这对于他来说是美好的。
这本书生动又深刻的描述了一个孩子成长的艰难、坎坷。尽管成绩不理想,却没有放弃自己。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