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读后感7篇
读后感是读者对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描写技巧的赏析和评价,读后感是我对书中人性善恶和道德选择的思考和思索,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基础教育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基础教育读后感篇1
在领悟社会转型与学校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新基础教育”呼唤着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的个体的出现。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出于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呼唤与需要。正是由于回到了任何人都具有的“生命”这一原点上,“新基础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少数人,而是拥有生命、向往生命发展的所有的人。“新基础教育”的召唤力正来自于此。它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达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追求一种坚实的探究性的生命成长过程,追求一种自我寻求发展资源、积极实践、综合互动的复杂的思维方式,追求一种主动的生存方式。
“新基础教育”是相信生命的力量的,是相信学校教育的力量的。生命有着内在的力量,无论在何种情境下,有生命活力的人不会缺少希望、不会缺少信心、不会缺少力量。而学校教育,能够给生命以力量、给生命以阳光。
“新基础教育”追求着学生的生命成长。一个个新生的、充满绿意的生命,在全面的、全程性的学校教育改革过程中获得成长,这是“新基础教育”的一贯追求。
“新基础教育”关注着教师的生命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这句话,已经成为打动众多教师的一句名言。也许,这句话的亲和力与感召力,正来自于它对教师生命质量的深切关注。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学的观点与理论、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教师也要学习。教育不是把现成的东西像商品一样,放在你手里,你接过来,就学会了。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的过程,它需要发生一个主体的转换。两个主体之间通过互动实现知识的一种转换,由外在的转化成内在的,成为构成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做教育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重新认识。教育事业对喜欢挑战的人不会满足,当然光喜欢挑战还不够,还要热爱人、喜欢人。如果你对人没有兴趣,对别人不愿付出,你就别当教师。
传统的文化不把孩子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存在,而总是把孩子看做管的对象、哄的对象。其实孩子也有很多可以让成人深思的东西。成人没有孩子的心态,他不会去理解孩子,去尊重孩子。他总是用他的眼光、他的标准去看待孩子、去要求孩子。正因为这样去看待孩子,所以会把跟孩子打交道的人也看成是最卑微的。因为孩子卑微,所以你也卑微。这样一种社会的认识、文化的积淀折射到教育中来,逐渐变成许多教师自认的一种角色定位。有些教师教完了一次、两次、三次,以后他就认为我是老教师了,就把自己定位在是一个讲课的人,他也做得没味道。教师这个职业就这样去魅了。所以,要使教师职业呈现出她原本就有的魅力和丰富性,在我看来,重要的是要重建教师角色的形象,重新认识教育的真谛及当代教育的使命和特征。惟有如此,才会看到当今教师的生活充满着挑战,教育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事业。谁说教师的生活就是不断地重复了?恰恰相反,其实每天每节课都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创生的。教师要有不断自我更新的意识和能力。惟有如此,才能胜任在变化着的社会中当一个称职的教师,才能在促使学生发展的同时,使教师自己的职业生命也在发展。只有一个不但对社会有价值,而且让从事该职业的人也能感受到工作中创造的欢乐和自我发展价值的职业,才会成为最有内在魅力的职业。
基础教育读后感篇2
在《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书中,于漪老师提到思维力的培养与发展尤为重要,思维的进行与表达过程,就是在大脑里组织语言的过程,二是学思结合的规律,学习困难的同学在思维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弱点,提不出问题,启发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培养学习的思维,让学生多思与深思。例如教学时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同一作家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声声慢》;同一作家同类作品比,不同作家相同相近的风格特点比,同一对象不同作者比,比如学习《有的人》时,引导学生与《论鲁迅》比较。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数学教学中需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与优化,但我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教学进度,对于数学的关键性问题有时仅仅是点到为止,并没更多地追问与深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这其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青少年成长中总是有求知的愿望,学生小,不知事,做老师的须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为他们日后的发展着想。学生学习数学不应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以后的人生中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作为老师我还有很多欠缺,于漪老师对于“师爱、备课、课堂实践”的践行是我的指向标,我要不断警醒自己,关心学生的学习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都能学有所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在反思改进中深化认识,决不满足于现状。
基础教育读后感篇3
于漪老师和黄音老师合著的书《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是年老的一代老师和年轻的一代老师的教育对话。这里有两代教师的观点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思想的共鸣。这本书,让我们读到了教育的困惑,忧思,也读到了教育的尝试和信念。
教育,总是伴随着生命的成长,育人,育己,育生命的自觉。它像极了树,在广阔的原野上生长,沉着有力,生生不息。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今天,心怀对于漪老师的敬仰捧读这本书,走进基础教育的森林。时常被于漪老师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思想启发着,感动着。此刻,最想说的就是:愿每位老师都成长为基础教育这片森林的一棵树,扎根于基础教育的沃土,用热爱和智慧舒展开自己的枝叶,为基础教育的森林增添一抹绿色。
一、长成一棵树,让绿色在五彩斑斓的学生世界里跃动
“眼中有人,心中有人”,是“以人为本”的最直接的表达。真正的教育者是促使灵魂的转向,实现人生的提升,引导学生从蒙昧无知的童子到成为现实主义人生意义价值的奉献者。做老师应该心怀大爱,看到千差万别的五彩斑斓的学生世界,并走进这个美丽的世界,做一棵大树,引领他们的成长。
于漪老师的大爱就是把学生装进心里,把国计民生装进心里,把教育事业装进心里,把立德树人的使命装进心里。用这样的爱把每个孩子真心看成家庭的宝贝,国家的宝贝。用这样的爱看见每个学生的差异,懂得每个学生的需求,关心每个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更引领每个孩子的精神成长,从细微处做好教育。
我特别感动于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于漪老师自己饿着肚子,把自己仅有的2两粮票给一个特别想吃面包的孩子买来面包,让这个学生温暖的记了一辈子。我也特别感动,于漪老师为一个生病的学生擦拭呕吐物,通大便,若干年后,有人告诉于漪老师的儿子,姐姐的命是他妈妈救的。这是怎样真实,绵延而深情的师爱生情。
这些小事,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似乎我们每个老师在那样的境况下都可以做到,但是一个老师经常的用这样一颗超越于母爱之上的心对待学生并且让学生一辈子深深记住,就真的是令人敬佩了。
我自认为是有爱心的老师,做了30年老师,也被好多学生记得。但是如果要我的学生说出来为什么记得我,他们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词汇:真诚,负责,严格,会写文章,有才华……但是很惭愧,我好像无法让他们说出记住我的具体的事来。我们的爱大多在于口头的影响,缺少细致入微的关爱。
我想这就是师爱与师爱的差距。
于漪老师的爱,是一种为人师长的大爱,是不自觉的付诸于行动的爱。所以,她能够看得见学生内心的五彩斑斓,能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于漪老师眼里,学生是孩子,是生命的个体,是国家民族的宝贝,是家国的未来。而像我一样的很多老师的爱,是小爱,这样的爱多是来自于责任,来自于良知,孩子在我们的眼里只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眼界有限,心界也有限,所以我们很难有深厚的情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里去,我们很难用心的去关心每个独特生命的成长。
可以说,于漪老师的教育生活里在用爱长成一片森林。每个学生都是她心里的小树苗,她用温暖,深厚,长远的爱培育着他们成长。
我们敬仰于漪老师,学习她,不妨先做一棵树,把根扎进泥土里,把叶伸展到天空里,给每个孩子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
二、长成一棵树,让绿色在五彩缤纷的语文天地里跃动
几年前,我有幸在杭州听过于漪老师的一节课。我深深记住了于漪老师在做报告时的一段话,她说:汉字是美丽的,是有灵性的,汉字是民族的精魂,一个方块字,就是一片天地,一段历史。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汉字与创造它的民族一起,穿越厚重的历史,书写千年的文字辉煌……
今天从书中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于漪老师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位人民教育家,这位用生命在课堂上歌唱的语文老师,对我们民族的母语,怀着怎样的热爱,带领孩子去学习它,研究它,领悟它,传承它。
于漪老师的课堂,是五彩缤纷的,她的课堂是开放的,是包容的。学生常常因为一个字,一句话生发出若干有意义的值得探索的问题。于漪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课堂的认真和严谨,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无不让我深深叹服!她才是真正的语文老师,是真正的专家学者。
书中用了无数个课堂教学的案例来向我们呈现生命涌动的课堂的模样,告诉我们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之根的教育,告诉我们语言和思维怎样去融合发展,教我们学会怎样点燃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怎样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美的熏陶,怎样让学生练就一支灵动的笔。
于漪老师说:“语言文字对外是屏障,对内是粘合剂,它蕴含着民族思维的方式,民族的睿智。我们语言文字形美以悦目,音美以悦耳,意美以悦心,其中有无限宝藏,陪伴人终生,青少年学生真正进入了这个宝库,能长知识,长能力,长智慧,吮吸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人类进步文化的滋养,一辈子受益不尽。”
这番话深深激发起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良知,是啊,语文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最好的滋养品,语文老师应该把学生带进这样的精神天地,让他们尽情吸收精华。
反思当今社会,科技,经济迅猛发展,但是因为文化底蕴的缺失和滞后,导致出现很多社会问题,也导致青少年精神世界的荒芜。如果我们能够肩负起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使命,就一定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于漪老师在课堂的一点一滴中,呈现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值得我们用心学习。于漪老师的课有大格局,但是她却把问题设计在最小处,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进行情感的养育。
我一直对问题导引的语文课堂有点迷茫。语文课堂上,我一直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读了于漪老师很多课例后,我才明白,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预设,都是即兴生发,而老师如何把问题由浅入深,导出更多的语文故事和语文素养,才是真正的问题价值的生成。
比如,学生在学习《木兰诗》的时候,有学生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那些人是傻子吗?洗脚的时候,脚丫子一露不就知道了吗?于是导出了那个时候女人裹脚了吗?女人是从什么时候裹脚的问题,于漪老师带领大家查阅了若干资料,终于找到出处。这样的有意思的问题,在于漪老师的课堂上时常出现。语文课堂也因此妙趣横生。
于漪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让我佩服的是知识的渊博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是随时滔滔不绝的给学生讲故事的高手,不管是伟大的诗人的,文学家的,历史的,经典的,还是现代的,现实生活的…于漪老师就是这样的出口成章的高手,这个高手练就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于漪老师为了把课堂语言练得丰富,精准,一次次写,一遍遍改教案,课堂的每句话她都要反复琢磨。于漪老师对待学科教学设计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学习。我们应该牢记于漪老师的一句话:备课是一辈子的功夫。
三、长成一棵树,让绿色在精彩纷呈的教育生命里跃动
教育,既是生命的演绎,又是生命的涌动和生命自觉的传承。我们选择了做老师,注定我们的生命就是教育的生命。教育,就是我们一生的牵挂,教师,就是我们一生的职业。
于漪老师的睿智、坚守、勤奋、奉献,诠释了师者之境,告诉我们生命与使命同行。在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揭牌成立的大会上,92岁高龄的于漪老师说了如下一段话:人是要有点气象的,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人的质量,是教师和学生的质量。从事教育的人就要有点气象。在当今国内外复杂纷繁的形势下,教育者就更要有些气象,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情怀博大,躬身践行,我们心中经常有天地之气在回旋,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气经常在胸中升腾,人就会高大起来,脊梁骨就会硬起来。当我们的老师正气凛然、德才全面提高的时候,学生就能终身受益,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就是最了不起的战略财富。
教师的生命的高贵之处就是在于他身负这样的使命和学生的生命一起成长。它可以是一棵不老的树,永远扎根于教育的原野上,扎根于祖国的沃土上。
当下,我们老师注定成为不了物质的富翁,那么我们就努力追求精神的富有。生命是一段历程,人生不易,来一次,有幸做了教师,有缘穿行在基础教育的森林里,就让我们用于漪老师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思想激励自己前行。不忘师者的使命,让自己的人生因为奉献教育和成就孩子而有意义和价值。
让我们努力成长为一棵扎根基础教育沃土的树吧。让绿色跃动在学生的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跃动在课堂上,跃动在自己的生命里。只要我们每颗树都舒枝展叶,各美其美,那么教育的原野就将生生不息,美美与共。
基础教育读后感篇4
最初我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原因只是单单因为于漪老师,因为她是改革先锋,而且现在91岁了还仍然活跃在与教育相关的岗位上。我很好奇这真的是干了一辈子教育,爱了一辈子教育的人,那么她究竟是怎样的呢?她是怎么想的呢?怀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本书是以两代教育工作者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在交流中启发教育思想,传承教育理念。书中谈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的理解、从教的感悟,个人成长的经历,教学改革的经验,办学追求的境界,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成长的坚守。让我看了一个一辈子为了学生、为了教师、为了教育,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偏偏乐在其中的师者境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不由得反思自己,是否也可以像于漪老师一样这样沉浸和热爱教育事业。
本书也让我更加透彻的理解教育。书中说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无论是“成人者“或是”受教者“,都是在教育事件中履行着不同的”知“和”觉“;无论是”成人之道“,还是教育过程中的”成己修为“,最终以”止于至善“为目的——就是”教人成人“。于漪老师说:‘大自然生生不息,教育也是生机盎然的图景。基础教育工作者不仅影响了一个人的成长,更影响着家庭、民族、国家的未来。让我深深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无比自豪我能从事这样一份伟大的事业。
于漪老师从来不排斥听课,欢迎任何人走进她的课堂。她说凭借的是改革的勇气、开放的心态、不怕出丑。课从来不十全十美,常伴随着问题,缺陷,不足,乃至错误,她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同行交流,不讳过,不掩失,求其真,也许这获得了同行的包容和认可。“偶像“之说一直都是她的提醒和鞭策,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修为,认真缩短”实“与”名“的差距。这开放学习、专注成长的淡然心态给我触动很大,面对不如中年的我,其实已经对公开展示课堂心存芥蒂了,无外乎担心的就是丢丑。看看于漪老师,谦逊学习的低姿态,我非常惭愧。
于漪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她说人实有灵性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教师视学生为”万物之灵“的”灵“,内涵丰富。它既是师生间平等关系的表达,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认知于尊重,更是对学生稚拙、粗糙、不完美的包容与理解,智慧的引导学生不断求真、求善,提升学习品质和人生境界。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培养人“。我看到于漪老师无微不至的对待学生,体会学生细小的情感变化,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哪怕危及身体和生命也在所不惜。而且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各种因素的干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十分不容易,坚守就更加不易,需要有远见卓识和相当的勇气。爱实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师爱不是本能,而是素养,是要认真学习和修为的。师爱较之温暖无私的母爱,应更有深度,它是”恻隐之心的体现,美好人性的弘扬,薪火相传的担当,时代号角的呼唤“,应有更大的格局,要”心里装进学生,装进国计民生,装进教育社也,装进立德树人的使命“。
于漪老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对教育事业价值的深化,才又不自觉到自觉,到以心相许,以情浇灌,以自己有限的德、才、识、能作为他们前进德铺路石子,攀登高处的阶梯,托举他们称为初生的太阳。想想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级,有的时候看到素质高,能力强,又肯干的年轻人,就想多说两句,希望他们能够在年轻的时候确立方向,努力追求,书写无悔的教育生涯。我也会把我所有的经验和想法与他们分享,希望他们能够站在我的肩膀上,更快的成长,称为优秀的教师,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涯。
很多时候,我愿意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希望听到更多信息,感受更多成长的力量,能够享受专业成长带来的幸福,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成就感,无愧人民教师的称号。“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了这本书,对于漪老师的经历和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将成为我前行的明灯,我将用一生来追求”春泥“般的教育生涯。
基础教育读后感篇5
?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这本书,把我从繁忙的工作中拉进到了一个教育者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开启这趟神奇的旅程。这本书是人民教育家、改革先锋于漪老师的最新力作,于漪老师从教近70余年,在这本书中她回答了青年教师最关切的问题,仿佛把我带到了教育现场,手把手的教学,一一解答我内心的小问号,带领我们思考教师这份职业。
纵观整本书十三章的内容,让我感触最多和反思最多的是第三章,爱是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这一章让我对爱学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师爱荡漾可覆盖学生求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生活的,学习的,思想的,物质的,精神的等等。于老师提出了 “成人”的教育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对师爱的学习方面进行了思考。说到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虽短短数年,在人生长河中仅仅是一阵子,但这短短一阵子往往影响他们一辈子的生活道路。万丈高楼平地起,爱学生还是要让学生基础打得正,打得深,打得牢,不歪歪斜斜,学生会一辈子受用不尽。最近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或者是我能够给他们拓展到的知识,竟然有一些曾出现在高考习题和教师招考的练习题中,这些题还一度让我头疼过,当时我想如果我要是在小学时期就把这些知识牢牢掌握,那可能就会更加自信轻松了。还有一些浅显的课文中藏着许多人生的大道理,启发着我一边教学,一边治愈。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在教学中坚持打牢基础,扎实学习的做法。争取把扎实教在黑板上,教在课堂上,还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目中。帮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
对于如何去爱学生,于老师对于“爱”与“严”给出了辩证的答案,爱不是姑息,不是迁就,爱是严的孪生兄妹。这就让想到了疫情后的这个学期,因为孩子们还没有从假期懒散的状态中转换过来,加之假期时间长,对常规已经有些陌生了。所以班级常规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上课坐姿歪歪扭扭,不举手就说话,学习态度不认真,拖拖拉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从开学的第一周班会就开始紧抓常规,从入室即读到间隔一米,小到铅笔橡皮的摆放,书包放置的方向,大到课堂纪律和学校纪律,讲清规则和奖惩条例,严格执行。并且让他们亲身体会常规松懈带来的不良影响。就这样,孩子们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帮助,不仅班级卫生变得更加整洁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同学们的集体意识也得到了培养,这不也是“爱学生”,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吗?如于先生所言,爱是严的基础,有了爱满天下的胸怀,严才会有效果。爱中有严,严重有爱,学生在温暖阳光的抚爱下就能健康成长。
读完于老师的书,手不释卷,如获至宝。它带给我的不仅是震撼,更多的好像是一种无私的爱。她把一辈子教育事业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大至让我们和教育改革接轨,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小至如何上好一节写字课,如何更好的和家长沟通,如何备好一节课教好一个字。这一切的背后让我看到了他对我们青年教师给予的厚望,她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以生为本”、“仁者爱人”,继续为中国基础教育贡献力量,这是就是于老师无私的大爱。
于老师甘为红烛燃自身,甘为泥土育春花,甘做基础交路路上的铺路石,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虽然我的经验没有那么多,思想觉悟也没有那么高,但我决定开始做一个“小人”,放下身段,进入孩子们的.世界,加入基础教育森林护林员的团队,为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础教育读后感篇6
从素质教育改革到现今的新课程的近乎十年里,我们已经接触阅读了不少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指导丛书,对改革的理念方向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但自从阅读了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后,我感到对教育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或者之前的一些困惑有所解除、或者隐在骨子里的信念变得更加明晰了。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新基础教育不是只实用代引号的新基础教育,而是特殊的课题命题,包含普遍的因素。如反映当代的社会转型和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对对中国基础教育学校现状提出的普遍挑张,关注世界和中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特征在两者之间建立关联和进行比较增加了历史的维度,不是平时单纯的变革状态下的描述,是介入实践性研究的产物,它不满足于批判,更注重重建,本书框架结构明晰,我在阅览的过程中本书的新理念也逐渐显影在脑海里。
没有宏观和远见着实的教育理念,教育就必然如薄冰似散沙。或朝夕多变,人云亦云、劳民伤财、急功近利。本书最让我产生共鸣的是第一章节,即生存基础:人口资源于生态。时空上,它逆古至今的阐述或精要的点提了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环节,从经济、政治、历史、科技、人口、资源方方面面阐述很具社科人文性,恰恰教育就是方方面面的。它是一本高瞻远瞩洞悉力强的教育研究文献。通过学习阅读丰满了我们前线教师的教育资源库。国与国的的竞争、资源的合理利用,整个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少不了社科的研究和科学合理利用地球有限的资源,即要考虑现代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所以教育小到家庭国家大到国与国之间,是密不可分。在因特网的世界,让我们有了更好的平台去了解和交流这一切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国与国的利益才会得到共享、权利才得到抗衡、世界的格局才会得到相对合理的重组,那么教育和人口素质尤为重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重中之重了,只具有狭窄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美术教师,我从来不因为自己有了一些技能而沾沾自喜,因为在我的理解里,美术除包含其本题艺术形式美以外,还需要各种丰富的土壤去孕育的,同时美术也包含着为社会服务,促进人类社会的心志发展,我们应该记得人类的文明创造始于使用工具和图形文字表达,而现今美术教育课标中强调的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力和绘画表现力,不就是同出一辙吗?在比如社会的腐化环境的恶化不久是出现在恰恰物资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吗,人们视金钱如命的年代,许多具有高知识和技能的人高素质人才也为之动容,这是道德缺失的产物,所以从小培养树立学生高尚道德的人生观将更深远的影响着未来国家的命运。人生观从道德审美中来。又如一个具有很高审美和创造能力和远见性的市长,他在建设城市规划环境时,一定会综合方方方面面,不是为了仿效某个大城市获得暂时的业绩去劳命伤财,看到柳州街道今非昔比,大街上树阴婆娑,建筑高低错落,掩露得体,自然与人工植物建筑形色和谐相得益彰,碧水蓝天工程的成效,处处散发出鸟语花香人文关怀的气息,不再是建筑整齐划一单调平板,或杂乱无序,乌烟瘴气、尘爱满天飞的景象。设想如果我们走在城市间极少见到人们撑阳伞、戴口罩,晚上很难听到轰隆的空调机喘鸣声,也许国家支付的医疗费也节省不少,环境美了、生活好工作效率也搞了,这一切假如没有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素质高审美能力的领导班子这一切成了空话。
美术的内函是人类心理真实的体验,美术外在作用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器,而美育又将依附社会科学各方面日趋丰富。所以美术学科及其学科的扩展延伸尤为重要。当然这一切合乎人性有了美感才会让人珍惜,大到国家之间才能构建和平的世界。有一句话说得好,富有艺术气质的民族是聪明理智伟大爱和平的民族,至少是一贯性的。
这些年,有了太多感触,对于美术教师而言,要时刻不忘做到与时俱进,把学科与现实相互联系,不断构建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美术课堂。
基础教育读后感篇7
“成长是人一辈子的事,教育不是一个结果,而是生命绽放的过程,它永远面向未来”——于漪。
最初我对《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这本书感兴趣的原因只是单单因为于漪老师,因为她是改革先锋,而且现在91岁了还仍然活跃在与教育相关的岗位上。我很好奇这真的是干了一辈子教育,爱了一辈子教育的人,那么她究竟是怎样的呢?她是怎么想的呢?怀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本书是以两代教育工作者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在交流中启发教育思想,传承教育理念。书中谈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的理解、从教的感悟,个人成长的经历,教学改革的经验,办学追求的境界,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成长的坚守。让我看了一个一辈子为了学生、为了教师、为了教育,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偏偏乐在其中的师者境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不由得反思自己,是否也可以像于漪老师一样这样沉浸和热爱教育事业。
本书也让我更加透彻的理解教育。书中说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无论是“成人者“或是”受教者“,都是在教育事件中履行着不同的”知“和”觉“;无论是”成人之道“,还是教育过程中的”成己修为“,最终以”止于至善“为目的——就是”教人成人“。于漪老师说:‘大自然生生不息,教育也是生机盎然的图景。基础教育工作者不仅影响了一个人的成长,更影响着家庭、民族、国家的未来。让我深深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无比自豪我能从事这样一份伟大的事业。
于漪老师从来不排斥听课,欢迎任何人走进她的课堂。她说凭借的是改革的勇气、开放的心态、不怕出丑。课从来不十全十美,常伴随着问题,缺陷,不足,乃至错误,她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同行交流,不讳过,不掩失,求其真,也许这获得了同行的包容和认可。“偶像“之说一直都是她的提醒和鞭策,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修为,认真缩短”实“与”名“的差距。这开放学习、专注成长的淡然心态给我触动很大,面对不如中年的我,其实已经对公开展示课堂心存芥蒂了,无外乎担心的就是丢丑。看看于漪老师,谦逊学习的低姿态,我非常惭愧。
于漪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她说人实有灵性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教师视学生为”万物之灵“的”灵“,内涵丰富。它既是师生间平等关系的表达,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认知于尊重,更是对学生稚拙、粗糙、不完美的包容与理解,智慧的引导学生不断求真、求善,提升学习品质和人生境界。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培养人“。我看到于漪老师无微不至的对待学生,体会学生细小的情感变化,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哪怕危及身体和生命也在所不惜。而且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各种因素的干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十分不容易,坚守就更加不易,需要有远见卓识和相当的勇气。爱实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师爱不是本能,而是素养,是要认真学习和修为的。师爱较之温暖无私的母爱,应更有深度,它是”恻隐之心的体现,美好人性的弘扬,薪火相传的担当,时代号角的呼唤“,应有更大的格局,要”心里装进学生,装进国计民生,装进教育社也,装进立德树人的使命“。
于漪老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对教育事业价值的深化,才又不自觉到自觉,到以心相许,以情浇灌,以自己有限的德、才、识、能作为他们前进德铺路石子,攀登高处的阶梯,托举他们称为初生的太阳。想想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级,有的时候看到素质高,能力强,又肯干的年轻人,就想多说两句,希望他们能够在年轻的时候确立方向,努力追求,书写无悔的教育生涯。我也会把我所有的经验和想法与他们分享,希望他们能够站在我的肩膀上,更快的成长,称为优秀的教师,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涯。
很多时候,我愿意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希望听到更多信息,感受更多成长的力量,能够享受专业成长带来的幸福,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成就感,无愧人民教师的称号。“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了这本书,对于漪老师的经历和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将成为我前行的明灯,我将用一生来追求”春泥“般的教育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