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的作文7篇
作文是我们思考和总结经验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生活的真谛,通过写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论语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论语的作文篇1
宋代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大,《论语》的确是一部安身立命,拯民救世的经典。
走进《论语》,欣赏《论语》,品味《论语》
第一次读《论语》时,觉得它既朴实无华又秀色可餐。白纸黑字,只言片语,就勾画出了美好图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道出治国真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酝酿出凌云壮志;“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描摹君子气概;“仁者爱人,亲亲爱人”呼唤人间温情……这些朴素而睿智的语言使我干净明澈,引我走进了一格欣欣向荣的世界。
走进《论语》,规范我的言行和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受益匪浅。《论语》倡导老实、严谨的学习态度,这比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有效。反复阅读《论语》,如同在苍绿的青橄榄中嚼出丝丝清凉:做事不能违背原则,不仅仅是学习,否则,必然失败。于是我豁然开朗,在学习的路上渐行渐远。
走进《论语》,最沁人心脾的是《论语》中所蕴含的思想馨香。《侍坐》中孔子“莫者春,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呼雪雩,咏而归”的思想有悖于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这种思想源于生活,源于心灵的根本。让我们的心灵和谐饱满,让我们对生活有热爱,有向往。这种理想也是我所追求的。
走进《论语》,细细品味它,会从中获取很多知识,得到很多启迪。
走进《论语》,它教会我很多很多。
关于论语的作文篇2
孔子,春秋鲁人,闻名思想家,教育家,其品行善慈不阿,言行发人深省,诲人不倦,将己知所闻皆留授于众好学之子弟矣。
后子逝,众子弟集其名言,正所谓《论语》。
吾初阅《论语》,觉其枯燥无味,遂弃之。忽念转:此书乃母于书店精择之良册。今吾弃而止读,乃不孝也,且虽初阅觉乏味,可否深阅而下,味渐现乎?因此念,吾乃每日皆一读此书也。
阅久之,果此书意味尽现矣,吾与其形影不离,好读已至废寝忘食。
内记:为邦之门,为人之礼,为学之道;用兵之策,君子之义,小人之恶,尽教之学,贤明之本;导众仁义之事,万不得使恶污自身,有过则切勿惮改焉。亦教之曰:“君子成人之美,为善事,小人则反之,应防之小人。
书内有故事焉。一日,子同其众生绝食于卫,三日众生皆重病在身,面苍,发白,不能兴也,众生俱怨子,子路愤云:“君子亦有穷尽之时乎?”子坦对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路含惭而退。
子至楚赴会,楚王问于子曰:“先生众子弟,孰为最好学、清高者?”子对曰:“回也,其家境贫困,回仍日夜苦读,且其不同于小人,大义凛然,安贫乐道。可惜断命矣。后吾犹未见似其好学者也。”
子之道流传至今,犹盛也,众应扬善绝恶,不染污,仁义为人,共力于世。
关于论语的作文篇3
读书,倘若读得浑然忘我,茶饭不思,便是“痴”了,读《论语》便该有这种境界吧。
初读《论语》,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座座巍然屹立的高山,我便在这崇山峻岭间攀爬着,满眼尽是碧绿苍翠,不时停下想欣赏一番,却又怕错过了前面更多的美。
孔子提倡待人要坦诚,开诚布公,最恶巧言令色、貌恭神怨之人。“巧言、令色,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反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所谓“忠”即指忠于人、忠于事、忠于理。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见一般。
忠于事,即实事求是,忠于事实的真相,绝不添枝加叶,也不缺斤少两,正所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而“吾少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则是忠于理。孔子说话,处处可见真理,以理为本,随意而行。
“忠”是人之根本,亦是“仁”的前提,更是处事必不可少的。而“恕”则是人格的精华,道德修养的提高。孔子有言:“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便是“恕”之所始。
如此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却只是《论语》的表层含意,而我实在无法将遍地奇珍异果完全采集,只能在这华美的庭院穿梭,流连忘返,深为我们的先人深刻的生命与智慧而感到叹服。
关于论语的作文篇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大意为,孔子说:“在家闲居的时候,仪态要舒展自如,神色要何乐喜悦。”
从字面上来讲,很简单,孔子教人闲居时要保持安享快乐。与曾国藩所说的慎独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修为的一部分。
做为圣人,孔子一肩挑尽古今愁,忧国忧民忧天下。用殚精竭虑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就是这样,孔子闲居时却仪态舒展,神色喜悦,过着无忧无虑的个人生活,完全不是想象的那样一副愁眉苦脸、严肃庄重的样子。心系天下,却抱着平淡豁达的态度,保持爽朗的胸襟,舒展自如的心情。只此博大精深之胸怀、气定神闲之气度,就是常人难望其项背的。
通过读此段文章,有两点体会:一是闲居要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活的简单一点;二是真诚地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简单生活加上爱心,是快乐生活的`真谛。
现代人为了名利、财富、金钱而疲于奔命,有时候甚至置亲情、个人健康于不顾,最终丢失了亲情、透支了身体。生怕失去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却又逢人便感叹生活很累。所累者,不外乎累财累名累地位累名分,累一己之得失,其结果累掉了“燕居”的时间,哪来的“申申如也,天天如也”?应该多学学圣人,甩开名利,顺乎自然,保持舒展和乐的心态,平平淡淡、轻轻松松、快快乐乐过一生。
关于论语的作文篇5
两月前,开始看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非常有意思。
以前总以为孔门之学,尽教些书呆子,远不如韩非子的法家来劲,更不如老庄的洞明洒脱。可是看了几篇就知道自己实在太无知了。相见恨晚!
有一回孔子的学生问道,“您总教育我们要做君子,说仁的宝贵和伟大,可是如果有人说,仁在井里面,那是不是我们也要跳进去呢?”这个问题太有才了,正是我这些年来想问的。现在这个社会,小人当道,让我傻乎乎的做君子,你孔家店可不就得该砸吗!
孔子听了很惊讶,说,“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君子要敢为人先,但不能掉坑里;君子可以走错路办错事,但不能迷惑在里面。”
孔子啥意思呢?分明在说,咱讲仁讲义讲君子,不是咱老实傻。咱走出江湖也没几年,黑道白道咱都混过。咱做过许多大王的上宾,在卫国几乎可以当大王;咱也和鸡鸣狗盗、土匪混混纠缠过;锦衣玉食咱尝过,几天没饭吃咱也忍受过。有这些经历垫底,咱不坑别人,就算他们烧高香了,怎么能被别人骗到井里去呢?君子是啥,不屑于黑罢了!
这个学生和我一样,半信半疑,直到后来出事了。
齐国要攻打鲁国,孔子派出学生子贡做外交斡旋,结果呢?整个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感叹“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厉害吧!谁还说他们是群书呆子!不过人家孔子只说,这没什么没什么,这不是咱要的。这是术,咱追求的是道!
问题来了,君子是啥?——老子不做大哥许多年!
关于论语的作文篇6
“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使许多人正在努力的方向与动力。提到“君子”一般都会与男子相联系,谁说女子中就不能有“君子”。“君子”并不是男子的惯用名词,所谓“君子”就是在星光大道上夺放异彩的人物,并不是从外表能看出来的,而是内心散发的一种无可彼及的光辉。
称之为“君子”的第一标准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所谓善良是攻于身,行于义。真正善良之人是渺小的,是默默无闻的,待人处世皆以善为本。所谓:“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说一善话,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善良之人是不求回报的,这种善是发于内心的。如果你挖掘它将不断涌出来。善良的心灵是园,善良的思想是根,善良的语言是茎,善良的行为是果,善良之人会使灵魂变得高尚,会对生活充满勇气,会对未来充满自信。
称之为“君子”的第二个标准是要做一个有恒心的人。所谓“无恒产而有恒心”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成大事不再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一朝开始便永远能够将事业继续下去的人是幸福的。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但决定去做,就要把事情做到底,那怕是一件不大的事情,每有这种恒心的力量,就不可能认真的建设工作。有神么比石头更硬?有什么比水更软?然而,只有坚持不懈,软水可以穿透硬石。
称之为“君子”的第三个标准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也就是说君子会人真的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而小人呢,在别人提出意见时,只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也不能提出实质性的问题。
如果具备以上三个标准,那么应该可称一为“君子”,要具备以上三点决非易事。
这章随谈君子之道,似乎有些人会认为与生活太远,格格不入,不切实际,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要具备的一些品质,是息息相关的。
关于论语的作文篇7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我们放大这些不如意的事,那么我们将永远活在阴影之中,《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倡导: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就是说:当所有的不顺心都压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宽厚仁达、智慧聪颖、勇敢无惧。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而这种勇敢是心灵的勇敢,而不是表面的张扬,要做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现代社会中,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往往感到无力应对。于丹教授通过几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难。但是只要我们自己有一颗从容镇静的内心,有一种心灵的勇敢,我们就可以变得坚强,就可以表现出勇敢,而且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成不同的人生!
生活中,之所以有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改变原有原想法和思维方式,致使问题一直悬而难决,须知,只要思路稍做更改,不要患得患失,并决心继续下去,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那种悲观郁闷的心地也会变得乐观豁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而且大家所拥有的实际生命长度基本相同,但为什么却有的伟大,有的卑琐,有的卓尔不凡,轰轰烈烈,有的碌碌无为,平庸一生—————究其原因,是因为生命拓得多宽,风景便有多宽,人生也会有宽。就象我们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站在什么高度看待问题,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而我们只有站的高才会望的远。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那样的缺憾在所难免,人生之路也不可能处处都是鲜花和掌声,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精彩,那就需要有足够的自信,需要有那份来自内心的淡定和坦然。最后再记下一段于丹的话与朋友们共勉: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我从来就不是雄心勃勃的人,成为呼风唤雨的能人或日进斗金的富人,那样的念头从未在我的内心出现过。不是悲观,也不是笃信宿命,只是性格使然,不曾有那样的“抱负”罢了。如果真要说自己的理想,那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做一个善良、高尚、与人很好相处的君子吧。(于丹在“君子之道”里对君子的界定是这样的,姑妄借之)
读于丹说论语,让人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能纠缠在其中,使自己不能自拔,常言道“知足者常乐”,知足的女人是最幸福的,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做个最幸福的女人呢?能在清朗的好日子里,和家人随意地散散步,赏赏花,信口哼上几句小调,不就是一种幸福吗?
我就要这样的幸福。我只要这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