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格的演讲稿6篇
要是演讲稿的写作不够仔细,那么演讲的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我们都知道对于演讲而言,演讲稿的作用是巨大的,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狼性格的演讲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狼性格的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三班的郭怡凡,我演讲的题目是《习惯收获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曾经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家著名的企业公开招聘管理人才,在应聘者当中,不乏高学历的人,口才异常常出众的人,更有曾经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但是,到了最后,负责招聘的企业老总却选中了一位在走廊上随手捡起一张废纸的应聘者。有人问企业老总:“为什么你要选那位不占任何优势的应聘的人呢?”企业老总说,“一个有好习惯的员工,就是一座金矿;有这种人格魅力的人,一定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是呀,当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的人格魅力便会自然得到提升。
同学们,听了这则故事,你们一定有许多感想。要知道,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命运。因此,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比如:习惯于主动打扫卫生,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习惯于说声“谢谢”、“您好”、“对不起”,形成以礼待人的好习惯;习惯于每天坚持锻炼,形成健美的体魄;同学交往中习惯于理解、宽容,便能化干戈为玉帛;习惯于用心去观察,形成好的观察能力;习惯于提前预习,课后复习,才能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
人们常说,“播下一个行动,便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便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便会收获一种命运。”同学们,希望你们从小将“好习惯,好人生”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去成就你们生命的精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性格决定命运演讲稿励志篇三
是什么造成项羽最后自刎于乌江的悲剧?有人说是因为项羽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性格,但是一个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人怎能在听完樊哙咄咄逼人似乎不太礼貌的陈述后,仍能赐酒,赐肉,赐座?有人说是因为项羽的寡言轻信,曹无伤的一句“沛公欲王关中”便使他下定决心杀刘邦,但后来项伯的一句“令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却让他改变了“击破沛公军”的主张,立场如此的不坚定,是导致他失败的原因。但是试问,项羽是否只听了项伯的劝说后便完全打消了杀刘邦的念头呢?答案是否定的,从项庄舞剑欲杀沛公时,项羽并没有阻止便可得知。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项羽最后输给了刘邦?我认为,问题并非出现在项羽的缺点上,而是出在他的优点上——项羽太过讲义气了。回顾历史,我们都知道,项羽是一个十分重感情,讲义气的人,从《鸿们宴》中项伯私自把军事秘密泄露给敌军,但项羽知道后仍没有以军法处罚他便可知道。毕竟,项羽和刘邦曾经相处过一段时间,所以对于刘邦,项羽也同样要讲讲义气。虽然重情重义在一般人身上是一个良好的品质,但是在项羽身上却成了他的致命伤,他的重情重义却成了他人眼中的妇人之仁,并导致他最后错误地放走了刘邦。正如《农夫与蛇》的故事一样,农夫好心地把蛇带回家却最后被蛇咬死。
项羽的故事很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而我从里面也学到一些宝贵的经验:我们在做人处事时应用全面的眼光审时度势,正确地评估了解自己,不要让自己的优点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狼性格的演讲稿篇2
是什么造成项羽最后自刎于乌江的悲剧?有人说是因为项羽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性格,但是一个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人怎能在听完樊哙咄咄逼人似乎不太礼貌的陈述后,仍能赐酒,赐肉,赐座?有人说是因为项羽的寡言轻信,曹无伤的一句“沛公欲王关中”便使他下定决心杀刘邦,但后来项伯的一句“令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却让他改变了“击破沛公军”的主张,立场如此的不坚定,是导致他失败的原因。但是试问,项羽是否只听了项伯的劝说后便完全打消了杀刘邦的念头呢?答案是否定的,从项庄舞剑欲杀沛公时,项羽并没有阻止便可得知。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项羽最后输给了刘邦?我认为,问题并非出现在项羽的缺点上,而是出在他的优点上——项羽太过讲义气了。回顾历史,我们都知道,项羽是一个十分重感情,讲义气的人,从《鸿们宴》中项伯私自把军事秘密泄露给敌军,但项羽知道后仍没有以军法处罚他便可知道。毕竟,项羽和刘邦曾经相处过一段时间,所以对于刘邦,项羽也同样要讲讲义气。虽然重情重义在一般人身上是一个良好的品质,但是在项羽身上却成了他的致命伤,他的重情重义却成了他人眼中的妇人之仁,并导致他最后错误地放走了刘邦。正如《农夫与蛇》的故事一样,农夫好心地把蛇带回家却最后被蛇咬死。
项羽的故事很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而我从里面也学到一些宝贵的经验:我们在做人处事时应用全面的眼光审时度势,正确地评估了解自己,不要让自己的优点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在中国文学史上,建安文学以其崭新而爽朗的风格备受后世关注。以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和七子为代表,各位作家成就非凡,各领风骚。其中最负盛名者莫如曹植。曹植,为曹操第四子,曹丕同母弟,累封为陈王,谥为“忍”,世称陈思王。曹植文学才华在其兄曹丕之上,政治才干却比不上,加上性格的率性纯真,导致在政治斗争的失败,开始其后生的颠沛生活,报国无门,郁郁而终,可以说,是他“不自雕励、任性而行”的性格酿成了他的悲剧。
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年间,时值天下大乱,植自幼随父转徙于军旅,如其自言是“生乎乱,长乎军”。他亲历战乱,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现实,为其创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建安年间,曹操逐渐统一了中原,他网罗了不少文学之士,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方便。曹植在这种文学氛围中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文学才能。以建安为界,他的创作分前后期,前期宽闲安逸,后期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这完全与其性格分不开的。
曹植曾是一富贵公子,过着斗鸡走马、宴饮无暇的糜烂生活。《斗鸡篇》里说:“长宴坐戏客,斗鸡观闲房。”可以说是整日无所事事。《名都篇》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不过他并没有完全沉迷在这种整日斗鸡走马的把戏里,前期有些诗篇可看出积极进取之精神,如《白马篇》描写渴望征战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精神。有些则有慷慨之气,如《赠丁仪》。雅好慷慨为当时建安风气,不独曹植有。这与当时天下大乱人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多而快,慷慨豪迈的情绪四溢,加之曹操这个活样板的榜样力量,时人渴创一番事业。这也是曹植念念不忘去上表自试,望能一展政治抱负的原因之一。
建安前期,曹植因才干与文学造诣的不凡得到曹操的宠爱。当铜雀台建成时,曹操让各子作赋,“植援笔立成”,一下子引起曹操的注意,“异之”。“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曹操因此想立曹植为继承人,认为他是“最可定大事”,对他寄以很高的期望。本来,如果按此照样发展,他会接替曹操之位。但是,偏偏他的诗人的纯真率性慢慢为曹操所看不惯,失掉了宠爱,并招来曹丕对他的猜忌。
曹操爱惜文才,这从他网罗各文人学士于府中和到大漠去赎回蔡文姬可看出来。但是,作为政治家、军事家,他更看重政治品质。他不愿意他辛苦一生的江山拱手让人。他逐渐发现了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等坏毛病。作为诗人,曹植的做法和性格无可厚非,常人会认为此乃诗人之特殊。但作为政治家的继承者,太不稳重,易授人话柄,难以服众。
有以上的缺点,在曹操眼中已失掉资本,即使没有曹丕的“以术相倾”,抬高自己,贬低曹植,曹操也不会考虑把王位传给曹植。加上善于机心的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收买人心,致使宫人左右纷纷为他说好话。曹操逐渐把天平倾向曹丕也是必然的。曹丕这一手段后来为隋炀帝所效仿,同样是铺平了通往皇座之道路。不同的是杨勇终于没能逃出生天,曹植则保全了性命。
曹植空有政治抱负而无政治头脑,在失掉父亲的宠爱后仍不自知,继续任性罔为,不自雕励。如有次他居然私自“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这显然是不按制度而为!已经触犯了“王法”,使原先认为曹植是“儿中最可定大事者”的曹操大为恼火,彻底改变了对曹植的看法。
大概是想对曹植作个警告,也提醒下属们别忘了自己的本分,曹操杀了曹植的得意谋士杨修。在《三国演义》里,杨修一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宣言,猜透了曹操心事。让曹操感受到威胁,借动摇军心的罪名把杨修的头挂到营门上去。曹植深受震动。此时此刻,曹植已失去父亲的信任了。
曹丕趁机落井下石。当曹操派曹植带兵去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时,曹丕在曹植将行前“逼而醉之”。曹操要召见曹植,醉到成泥的曹植当然不能接受命令,这无疑让曹操对曹植的坏印象又加了几分。曹植的缺乏政治头脑于此又见一斑。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的猜忌加深,老想找机会杀掉心头大患。一次,他苛刻地要求曹植七步成诗,故意刁难。曹植作《七步诗》:“煮豆燃斗箕,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箕豆相煎喻骨肉相残,内中有无限感伤,其实又是对曹丕的冷嘲热讽。最后,如果没有太后的维护,估计曹植亦难逃大难。因为以曹丕的为人和能力,要在诗中找点什么破绽,不是什么难事。
从此,曹植诚惶诚恐,屡次遭贬,四处迁徙,生活困顿。但肉体所受之苦比不上心灵创伤之苦。黄初四年,诸侯王入京朝见皇帝,任城王曹彰突然死了,死得不明不白;与白马王同归藩地又遭有司横加干涉,兄弟间生离死别,倍感凄酸。《赠白马王彪》说“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对兄长曹丕仍有所保留,一来环境险恶,二来内心仍存在幻想,那种对骨肉亲情的幻想。在黄初三年写的《洛神赋》,就表达了美好愿望幻灭的失落、伤心和苦闷,有冤无路诉。
在其侄曹睿在位时,曹植仍没有放弃“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努力,先后上《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陈审举表》。言词激切,发夫至诚。在经历了曹丕的铁笼统治后,曹植的思想虽有含蓄一面,但对其侄,又露出其率性一面,尽管不如以前的“任性而行”,有点兵行险着之感。或许是想来个激将法之类。可惜曹睿并不在意,于是曹植只得怅然绝望而死。
曹植的一生,勋绩在翰墨、赋辞之中,有远大政治抱负,却受自身性格所困,率性而行,结果是葬送了自己。
狼性格的演讲稿篇3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已步入高中的生活。远离了过去的初中生活,心中是否还对曾经感到不舍呢?但这时,我们心中早已多了一份骄傲与兴奋,并在憧憬着美好而紧张的高中生活。
当然,我们仍在青春的蓝天下茁壮的成长。也许知识增长了,年龄增长了,但我们心中还存在着那一份青春赋予我们的激情和活力。青春是一团火、青春是一朵花,笑容与彩霞飞扬,汗水将与成功相伴。脉搏跳动着强劲的节奏,智慧弹奏着优美的乐章。拼搏,用火一样的热忱去拼搏,全身心的投入,尽情的打拼,使青春的火焰更高、让青春的花儿更艳。是青春赋予了我们蓬勃的朝气与阳光的激情,我们当然要抓住这人生仅有一次的机会,努力的学习,不给将来留下遗憾。
利用好青春的激情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激情是美好的,它就像穿越寒冬绽放在枝头的那抹新绿,像走过泥泞遗留在身后的那行足迹。激情是人生深蕴的宝藏,是让生命蓬勃的动力,激情是沉默中的爆发,是蛰伏后的苏醒。人类有了激情才有了创造,才有了进步与不断完善。
有了理想才有了进步的方向,才能用激情去实现它。有人说过:理想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但是我认为敢于去实现理想才是成功的关键。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当然,理想也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们前进永不气馁。只有把理想和青春的激情结合在一起,才能擦出火花,照亮我们走向成功的路。青春是我们每个人宝贵的财富。在青春的天空中,用激情去放飞理想,一定会感受到生命赐予我们的伟大精神。同学们,如果你还在青春的天空中徘徊,请展开双翅,让自己在空中享受青春赐予我们的美好感受吧!最后祝大家在新学校学业有成,快乐成长.
一、感恩立德,明礼修身
感恩,是人生的最大智慧;感恩,是人性的一大美德。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无时无刻地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快乐。在感恩的世界里,我们还会时时提醒自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如果你是一个苦恼的人,你应该学会感恩,因为感恩是驱除你的苦恼的一剂良方妙药;如果你是一个对生活心灰意冷的人,你应学会感恩,因为感恩的时候就是你的身心得到温暖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你应学会感恩,因为感恩会使你的心情渐渐舒畅,渐渐平和;如果你是一个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你应学会感恩,因为感恩会使你逐步释放重负、放松身心;如果你是一个只顾索取的人,你更应学会感恩,因为感恩会使你变得会适当地给予;如果你是一个快乐的人,你也应学会感恩,这样,你的快乐就会取之不尽...... 对别人感恩,相应会得到他人对你的感恩,所以你是得到了两份好心情。学会感恩,就是学会了长存感激之情,永存爱心。
二、自强不息,立志成材
困难催生伟大的品格,压力凝聚坚不可摧的精神。作为承载未来和向往20xx-08-05 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秉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以顽强的意志、务实的行动书写合格的青春答卷。
在生命的历程中,只有不断地努力、奋斗和追求,才能实现人生价值,领悟人生真谛。愈挫愈勇,逆境成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始终坚信: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心中常树必胜之志,胸中常立豁达之情,永远奋发向上。
立足专业,广泛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用过硬素质充实自己,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三、勇担责任,诚信做人
人无信不立,要将诚信做人贯穿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行动起来,让我们做诚信的主人,对自己诚信,对他人诚信,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当然,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唤醒大家的爱心、善良与社会责任感。让我们行动起来,把"感恩、自强、责任"这一美德进行到底!
狼性格的演讲稿篇4
许多善于思考的年长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人生中有些东西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时处处给人以影响和制约,比如习惯,比如性格,比如态度,还有兴趣和爱好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人格的构成因素,其中尤以习惯、性格和态度这三者对人生的影响最大,所以才有“习惯影响一生”、“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之说。这三个提法,虽然没有
我们常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那样准确和理论化,但它们比较直观、容易体察,所以父母之道理论认为,引导孩子学习做人时,应当把这三个问题紧紧抓住,鼓励孩子牢记“三句话”并深刻理解其真正涵义,自觉地努力超越自我。
正确理解“习惯影响一生”,兴利除弊。
引导孩子正确理解“习惯影响一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切实重视习惯问题,激发其养成良好习惯,改变不良习惯的自觉性。
习惯是什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培根说:“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也有人说:幸福其实非常简单,就取决于你的习惯。培养一个好的习惯,也许你的人生从此就会改变!
习惯为什么会有如此重大的影响作用呢?就因为“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有恒,更简便。”“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其中一位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中国俗语中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其含义之一就是,从儿时的习惯如何,便可以推测其未来。
教育专家孙云晓从他自己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所做的研究中,发现这些青年之所以成为杰出者,人格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又从一份刊物关于《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调查》发现,这些人的“较差的自身素质和日积月累的诸多弱点是他们走上绝路的潜在因素,是罪恶之苗、悲剧之根。”于是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不同的童年造成了杰出青年与死刑犯青年之分,更造成了先进青年与平庸青年之分。而这‘不同’的基本点之一就是行为习惯的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后天所养成的习惯,因而成为与他人有所不同的个体。人们通常按照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益,把习惯分为好习惯和坏习惯(也称不良习惯)。好习惯没有养成是人生的缺憾,如卢梭所说:“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坏习惯养成了则后患无穷。如罗曼·罗兰所说:“恶德始于习惯开始之时。习惯是锈,它足以使灵魂的钢铁腐蚀殆尽。”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引用过这样一句俏皮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换句话也可以说“忘不掉的才是素质”。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习惯的好与坏,不用专门设备和技术,人们一般都能鉴别,但是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孩子培养哪些好习惯,人们却往往想的不多。我们在前面各讲中,曾对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起居习惯、学习习惯等分别做过阐述,这些内容很值得为人父母者充分重视。培养好习惯和防止坏习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好的习惯形成了,也就是与其相应的坏习惯惯被防止了。
培养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是“习育”。所谓“习育”,是和“化育”相对应的一种“潜教育”。目前我们所强调的教育,大多都是“显教育”,即耳提面命,口传心授,而对于更本质的“潜教育”却关注不够。“潜教育”包括“习育”——行为上的培育与“化育”——精神上的培育。“习育”被称为“社会遗传的基因疗法”,而社会遗传则大体上是由习得——习惯——习服——习性完成的。即是由最普遍基础的习得慢慢过渡到最根深蒂固的习性的。所谓习得,就是由简单条件作用下的模仿(这种模仿有许多是自己所意识不到的),进而沉 入到大脑的最底层而成为潜意识。在此基础上,一些不需要特殊练习,只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的对于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便成了习惯,习惯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形成习服。所谓习服,就是有机体经过训练对环境产生了“服水土”之类的现象,它比适应更具有意义,因为为了顺应环境而身体内部出现了某些变化,使有机体对环境更为适合,耐力也有所提高。例如,高山缺氧习服的人,红血球比一般人多,缺氧耐力比一般人高。正因为这样,习服往往需要有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而一旦习服后,它的消退也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由这种习服,便形成了一个人的性格或动物的习性。
从上述程序可以看出,习惯是在习得的基础上,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的,因此,完全可以通过人的自觉调控来培养好习惯和防止坏习惯的养成。这项工作,在孩子小的时候主要靠家长来做,随着孩子逐步长大,重点要转到启发他们自觉。以往对一般孩子来说,不管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大多是无调控的情况下自然形成的,因此问题不少。当年分管教育的副总理李岚清曾说过:“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孩子怎样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转变。”通过习育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应该是“科学育人”的重要内容。
许多孩子在自控能力真正形成之前,都可能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因此纠正不良习惯就成了许多孩子和家长的重要课题。“纠正坏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多用改正工夫,须较养成习惯时加一倍力量,常常地作,屡屡地作,方可成功。”在这方面,绝对需要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提醒和监督。比如,对许多孩子来说,克服“拖拉”的习惯就很费劲儿。其实,克服拖延的最好时机就是“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抓紧”。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妙用无穷,而用“明天”、“下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远做不到”的同义词,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就一事无成。
“抓紧”应该包含科学支配时间和着眼于效率的内涵,不能满足于表面化,因此还有个选择与放弃的问题。善用时间者,绝不是处处都上眼,事事都插手,他只能把精力用在必须做好的主要事情上,在这方面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和提示。
正确理解“性格决定命运”,扬长避短。
古希腊有一句格言:“性格即命运”。这是“性格决定命运”的最原始的说法。巴甫洛夫认为性格是神经类型特征和生活环境影响的“合金”,正是由于这种“合金”中成分组合不同,才使人对外界影响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带有个体特色,至此,一个人的轮廓便大致形成了。正如一句名言说的那样:一个人种下去的是行为,收获的是习惯:种下去习惯,收获的是性格;种下去性格,收获的就是命运。
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一个人所特有的感知事物与思考问题的倾向或性质。性格为什么能决定命运?因为性格也是一种能力。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人们常常议论:这个孩子性格直爽、开朗,那个孩子性格孤僻、阴郁,等等。在这里我希望大家搞清楚:性格就是能力。”他指出,“孩子一生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直爽或孤僻的性格。所谓的性格,很明显是在孩子们的生命力顺应环境条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换句话说,性格是孩子的生命力作为生存能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姿态。直爽性格和孤僻性格,在现实生活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若是直爽性格,就易被他人所接受,社交活动范围广泛,有走向各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若孤僻性格,社交活动范围就狭窄,做任何事情都不愿同人们直接配合处理,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走向人生道路的可能性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由此看来,性格也是处理一切事情的能力。”有人说得更为形象:“性格好比是水泥柱子的钢筋铁骨,而知识与学问则是浇注的混凝土。”因此,“无论政治、学习、技术和生活中,都是性格决定命运。”有位记者采访晚年的投资银行一代宗师摩根,问道:“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老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性格。”记者又问:“资本与资金何者更为重要?”老摩根一语中的,答道:“资本比资金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性格。”确实,翻开摩根的奋斗史,无论他成功地在欧洲发行美国公债,慧眼识中无名小卒的建议大搞钢铁托拉斯计划,还是力排众议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推行全国铁路联合,都是由于他倔强和敢于创新的性格,如果缺少这一条,恐怕有再多的资本也无法开创投资银行这一伟大开创性的事业。在资本市场,成功的例子鲜见,失败的例子却比比皆是,而且失败者大都输在性格上。
1998年,华盛顿大学请来世界巨富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演讲,当学生们问到:“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要富有?”这一有趣的问题时,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于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性格、习惯和脾气。”比尔·盖茨表示赞同地说:“我认为沃伦的话完全正确。”按他们的说法,性格中还包含脾气和习惯。好脾气需要从小就养成,好习惯也需要长期训练。所以,许多成功的公司在招聘雇员的时候,首先注重的是人品和德性。有性格缺陷的人,在实践中会遇到种种障碍,如缺乏自信而导致沉不住气,或者过于自信而走向偏执;如不善于总结教训,总是犯同一错误,或者轻易否定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坐标系等等。这也证明,与其说是学识决定成败,还不如说是性格决定胜负。
现在,“性格决定命运”已经是一个无须论证的命题,古今中外的无数实例都证明了它的普遍性。但是,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判断,却有许多学问。有一本书,列举了20多种性格类型,并以典型实例剖析了各自对命运的利弊影响。比如,坚韧型性格成就辉煌的美国总统林肯,妥协型性格造就千秋伟业的唐太宗,畏缩型文学怪才卡夫卡,敢为型经营大师皮尔·卡丹,还有孤独巨人爱因斯坦等等。从这些剖析中可以看出,任何性格都有有利和不利的方面,正确理解“性格决定命运”并用以指导实践,关键在于扬长避短,尤其是自觉地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以适应发展需要。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也有另一句话说,“这个世间唯一不变的定律就是‘变’”。还是卡耐基说得比较准确:“就多数人来说,性格几乎是无法改变的,但一个成功的人知道如何抑制自己性格中不利的方面,当然,这需要学习和锻炼。”
这里有两点需要搞清楚。首先,要相信性格是可变的。据说,人们的性格百分之四十源自基因,百分之六十源于生活环境,源自生活环境这部分又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结果,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性格是天生与后生的合成,牲格受于祖代的遗传,在现买生活中又不断改变、完善。”。事实也是如此,不少的人,“吃大锅饭”时规矩沉闷,不爱与人交往,“下海”之后变得活跃,自主,善解人意,就是有力的证明。同时,也必须看到性格是难变的,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浑为一体。有些行为老是改不掉,不是因为你不知道它不好,而是因为它深深埋入你生活里头,成为一个沉陷而难以自拔的习惯。因此要消除坏的性格,必须得下定决心。
在性格问题上,“我就这玩艺儿了”的想法和态度,是最不可取的,尤其是青少年更不能持这种态度。应该让孩子真正认识到,生活里各个层面的冲突,往往源自性格。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大部分的人都只能够理解和自己相近模式的人,而不理解其他思维模式的人。因此现实生活里,百分之八十五的烦恼都源自人际关系。要启发孩子,在充分认识不良性格障碍成长发展的高度上,去努力改变自己性格中不好的方面,同时又不强人从己,并尽量理解别人,这样就可以在对性格问题的正确把握中,使自己逐步成熟起来。
正确理解“态度决定一切”,积极进取。
“态度决定一切”是成功学里的一个判断。中国人接触这句话,多数是从“洋教练”米卢那里听来的。但是,此话不是他的发明创造,他只是引用而已。在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等成功学专家的著述中,“态度决定成败”、“态度影响一切”、“态度和心态决定一切”的说法,比比皆是。拿破仑·希尔六十年代初期有一篇对美国商界名流发表的演讲稿,标题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心灵安慰大师罗曼·文森特·皮尔也有一本书以此为题。这个判断被称为“一切人生财富的心理根源”。皮尔的《态度决定一切》,生动地回答了“如何开创幸福、富有、健康的人生”等重大问题,给无数的后来者以无尽的力量。经院哲学家m·阿奎那说:“今天,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缺乏自尊,这是一个大问题。但有幸的是我们在心灵饥饿的时候,可以读罗曼·文森特·皮尔关于自尊的名著《态度决定一切!》,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心灵的安慰和人性的尊严。”
态度是什么?态度怎么能决定一切?
所谓态度,是个体对待人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要素构成。认知,指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所以认知不仅包括对某人或某事之所知,而且包括对某人某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情感,指人们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和轻蔑、喜欢和厌恶、无畏与惧怕等。意向,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当个人对态度对象必须有所表示时,他将怎样行为。一般说来,态度中的三种要素是协调一致的,但关联程度却不完全相同。情感与意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意向或情感与认知,情感是态度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态度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肯定。至今为止所有社会心理学教科书无一不包括这一问题的探讨,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态度的科学研究。”近年来,社会心理学非常注重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日益重视人们的认知问题,所以态度及其转变仍是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我曾想从皮尔的书中寻找关于“态度为什么能决定一切”的准确表述,然而,这个美国人的思维很特别,他的书中(中文版)几乎没有相关的理论阐述,只是通过各种例子说明这样一些观点:“拥有信念比拥有才能更重要”,“成功来源于‘积极思维’”,“‘我能做到!’是成功的最大金矿”,“‘付出——得到法则’是成功的最大秘诀”等等。他还通过奥运冠军杰西·欧文斯的例子,阐述了“成功的十大要领”即:
①要将目标深深印在脑海中,不可忘记。
②要在心中描绘出成功的自己。
③消极思想一旦产生,要立刻以积极思想加以排除。
④要尽量淡化困难,尽量强化自己的能力。
⑤要以平常心面对当前的困难,并确信能以信念的力童克服困难。
⑥要信赖自己。
⑦要随时衷心待人。
⑧要经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⑨要为梦想设计一个决心、专心、锻炼、态度的四级楼梯(“成功的四级阶梯”)。
⑩要每天念“我任何事情都能做到”这句最积极的话语。
我曾经很担心:父母之道理论把“态度决定一切”引入其人生哲学领域,会不会陷入唯心主义泥潭?细一想,不会。因为我们所界定的“态度决定一切”,并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种主观意志决定论,它所强调的是态度问题的重要性,是态度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而不是认为主观上想怎么样,实际上自然就会怎么样。这里所谓的“态度决定一切”,是说人对事物的基本态度,决定着他的努力方向,他对目标的追求力度和对主客观条件的利用程度等等,并进而通过这一切,影响到行为的最终结果。
我们知道,成功学的定义是:“研究社会主体——也就是人——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如何实现目标,如何达到目的。”换种说法就是,这是一门研究成功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应用科学。成功学有个“三元法则”,类似于指导成功发生的三步曲。简单地说,其主要内容为:第一,保持积极心态,拒绝消极心态。这是主动获取任何一种成功的关键性前提。意为积极面对人生,积极面对世界,积极面对困难,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是独一无二的,是潜力无穷的。成功学认为,没有积极心态,做任何事都将一事无成。第二,行事之前必须要设立目标。有了目标才能避免无的放失。这种目标设立要契合三点要求:①远大的、长远的目标;②明确的、具体的目标;③可行的、现实的目标。第三,全力以赴地采取行动。有了积极心态和既定目标后,必须高效率地行动起来。没有勤奋、扎实的行动,“成功”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积极的态度乃是“成功三元法则”第一条中的关键要素,它给予第二条、第三条以决定性的影响。父母之道认为,让孩子正确理解并牢记“态度决定一切”的判断,有三个重要意义:第一、可以使孩子切实重视态度问题,不致于对态度问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第二、可以使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和他所碰到的大事,做一个积极的思想者和奋斗者;第三、可以使孩子为自我价值实现和不断取得成功而自觉地坚持正确态度,改变不正确态度。
在归纳引导孩子学会做人的责任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是你自己编制一份“生命使用说明书”给孩子,还是从别处找来一份给孩子,或者是找来一份再经过你自己丰富完善以后给孩子,这全由你自己确定;但是,“给孩子一份生命使用说明书”作为父母之责,千万不可推卸。同样,对于“给孩子一套生活哲学”也是如此。还有关于让孩子牢记“三句话”的问题,其实重要的也不止这三句,但是这三句确实特别重要,你可以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去慢慢体会。
狼性格的演讲稿篇5
在中国文学史上,建安文学以其崭新而爽朗的风格备受后世关注。以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和七子为代表,各位作家成就非凡,各领风骚。其中最负盛名者莫如曹植。曹植,为曹操第四子,曹丕同母弟,累封为陈王,谥为“忍”,世称陈思王。曹植文学才华在其兄曹丕之上,政治才干却比不上,加上性格的率性纯真,导致在政治斗争的失败,开始其后生的颠沛生活,报国无门,郁郁而终,可以说,是他“不自雕励、任性而行”的性格酿成了他的悲剧。
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年间,时值天下大乱,植自幼随父转徙于军旅,如其自言是“生乎乱,长乎军”。他亲历战乱,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现实,为其创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建安年间,曹操逐渐统一了中原,他网罗了不少文学之士,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方便。曹植在这种文学氛围中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文学才能。以建安为界,他的创作分前后期,前期宽闲安逸,后期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这完全与其性格分不开的。
曹植曾是一富贵公子,过着斗鸡走马、宴饮无暇的糜烂生活。《斗鸡篇》里说:“长宴坐戏客,斗鸡观闲房。”可以说是整日无所事事。《名都篇》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不过他并没有完全沉迷在这种整日斗鸡走马的把戏里,前期有些诗篇可看出积极进取之精神,如《白马篇》描写渴望征战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精神。有些则有慷慨之气,如《赠丁仪》。雅好慷慨为当时建安风气,不独曹植有。这与当时天下大乱人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多而快,慷慨豪迈的情绪四溢,加之曹操这个活样板的榜样力量,时人渴创一番事业。这也是曹植念念不忘去上表自试,望能一展政治抱负的原因之一。
建安前期,曹植因才干与文学造诣的不凡得到曹操的宠爱。当铜雀台建成时,曹操让各子作赋,“植援笔立成”,一下子引起曹操的注意,“异之”。“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曹操因此想立曹植为继承人,认为他是“最可定大事”,对他寄以很高的期望。本来,如果按此照样发展,他会接替曹操之位。但是,偏偏他的诗人的纯真率性慢慢为曹操所看不惯,失掉了宠爱,并招来曹丕对他的猜忌。
曹操爱惜文才,这从他网罗各文人学士于府中和到大漠去赎回蔡文姬可看出来。但是,作为政治家、军事家,他更看重政治品质。他不愿意他辛苦一生的江山拱手让人。他逐渐发现了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等坏毛病。作为诗人,曹植的做法和性格无可厚非,常人会认为此乃诗人之特殊。但作为政治家的继承者,太不稳重,易授人话柄,难以服众。
有以上的缺点,在曹操眼中已失掉资本,即使没有曹丕的“以术相倾”,抬高自己,贬低曹植,曹操也不会考虑把王位传给曹植。加上善于机心的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收买人心,致使宫人左右纷纷为他说好话。曹操逐渐把天平倾向曹丕也是必然的。曹丕这一手段后来为隋炀帝所效仿,同样是铺平了通往皇座之道路。不同的是杨勇终于没能逃出生天,曹植则保全了性命。
曹植空有政治抱负而无政治头脑,在失掉父亲的宠爱后仍不自知,继续任性罔为,不自雕励。如有次他居然私自“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这显然是不按制度而为!已经触犯了“王法”,使原先认为曹植是“儿中最可定大事者”的曹操大为恼火,彻底改变了对曹植的看法。
大概是想对曹植作个警告,也提醒下属们别忘了自己的本分,曹操杀了曹植的得意谋士杨修。在《三国演义》里,杨修一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宣言,猜透了曹操心事。让曹操感受到威胁,借动摇军心的罪名把杨修的头挂到营门上去。曹植深受震动。此时此刻,曹植已失去父亲的信任了。
曹丕趁机落井下石。当曹操派曹植带兵去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时,曹丕在曹植将行前“逼而醉之”。曹操要召见曹植,醉到成泥的曹植当然不能接受命令,这无疑让曹操对曹植的坏印象又加了几分。曹植的缺乏政治头脑于此又见一斑。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的猜忌加深,老想找机会杀掉心头大患。一次,他苛刻地要求曹植七步成诗,故意刁难。曹植作《七步诗》:“煮豆燃斗箕,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箕豆相煎喻骨肉相残,内中有无限感伤,其实又是对曹丕的冷嘲热讽。最后,如果没有太后的维护,估计曹植亦难逃大难。因为以曹丕的为人和能力,要在诗中找点什么破绽,不是什么难事。
从此,曹植诚惶诚恐,屡次遭贬,四处迁徙,生活困顿。但肉体所受之苦比不上心灵创伤之苦。黄初四年,诸侯王入京朝见皇帝,任城王曹彰突然死了,死得不明不白;与白马王同归藩地又遭有司横加干涉,兄弟间生离死别,倍感凄酸。《赠白马王彪》说“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对兄长曹丕仍有所保留,一来环境险恶,二来内心仍存在幻想,那种对骨肉亲情的幻想。在黄初三年写的《洛神赋》,就表达了美好愿望幻灭的失落、伤心和苦闷,有冤无路诉。
在其侄曹睿在位时,曹植仍没有放弃“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努力,先后上《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陈审举表》。言词激切,发夫至诚。在经历了曹丕的铁笼统治后,曹植的思想虽有含蓄一面,但对其侄,又露出其率性一面,尽管不如以前的“任性而行”,有点兵行险着之感。或许是想来个激将法之类。可惜曹睿并不在意,于是曹植只得怅然绝望而死。
曹植的一生,勋绩在翰墨、赋辞之中,有远大政治抱负,却受自身性格所困,率性而行,结果是葬送了自己。
狼性格的演讲稿篇6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演讲。
最近看到了一则故事,讲述了项羽的一生,于是联想到了这个演讲的主题。在这则故事里,项羽因为他的自负和不善用人而失败,以至于自杀,可以说是因为他的性格导致了他的失败。他的过度自信决定了他的选择,决定了他的命运。但是并不是说自信大胆就是一种不好 的性格,当年也是项羽的自信勇敢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功名大业。每个人对每种性格的理解不一样,对成功的理解也不一样,价值观、人生观不一样,自然性格就不一 样。有一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昨天下午,我把刚刚起好的这个squo;性格决定命运squo;的题目拿给每种性格的理解不一样,对成功的理解也不一样,价值观、人生观 不一样,自然性格就不一样。有一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昨天下午,我把刚刚起好的这个squo;性格决定命运squo;的题目拿给刘亦心看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话,原话的 意思是这样的squo;像我这种又没规矩、又豪放的人岂不是命运坎坷了?squo;,这句平常的玩笑话却对我触动很大,因为我并不算一个特种外向的人,我也一 直在担心自己不够外向,不够有表现力怎么办?刚才那句话是我听到的第一句关于担心自己太过外向的话。所以,众对性格改变命运这句话,特别是哪种性格改变命 运的理解是不同的。那么决定命运呢?
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他看人看世界的角度,形成不两路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将决定其交际 关系、生活状态、职业选择等等,从而根本性的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如果一个人比作一栋大厦那么性格就是其钢筋骨架,认知和学问等则是从充斥于骨架上的混凝 土。钢筋骨架决定着大厦能建多高,建多壮。概括的讲,性格就是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理智、沉稳、坚韧、执着、含蓄、坦 率等等。
在今天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同样的机遇同时摆在众面前,人与人的性格不同,对待机遇的态度也不同,于是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只能与成功擦肩而过。
有 些人因为性格的问题,可能人际关系不是很好,表面上和所有人关系都很好,但却没什么知心朋友或是明明自己不想与其他人为敌,可却不知怎么的得罪了不少人。 别人没有在面前表现出来,但在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一点的不满,这种不满一点点的积累下来,人际关系就会变得不好,这也是含有squo;性格造成squo;的因素。
是的,性格决定了命运,不过这句话就是一句又深奥又有哲理、又发人深省的废话,关键在于改变。我认为,性格决定了你做的决定,如果有2个选择在你面前,谦 虚的人会选择试场的选择,冲动的人会选择感情地选择,聪明的人会选择长远的选择,狂放的人会选择老谋深算的选择。一开始,所有人类命运都是一样的,当大家 开始走到行动(人生)的岔路口时,选择发挥作用,使各人的路发生了分岐。而选择越多,差异越大。南辕北辙,命运的不同就开始了,由于人生回头路,而各种人 在一起又互相影响,让你在下一次的选择时犹豫(与人的交往中的每一句话都是选择)所以要努力改变自己,这样就能改变命运。
那么又如何改变呢?虽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稍稍的改变自己的性格却不是像一些人说的那么难。第一,随意找到四个你的熟人,问他们对你的印象如何,确定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回答, 判断你为什么喜欢留给别人的那种印象。第二,确定一下,如果你是一名演员的话,愿意扮演什么角色,以及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第三,选择任何一个你所崇拜 的人,列出他身上那些使你崇拜的特征和品质。第四,把第二和第三综合为你自己所选择的性格。第五,改变你的形象、行为、个性中你所不喜欢的东西,强化你所 喜欢的东西。第六,去表现你的新个性。要提醒是,不要指望很快便能发展成一种成功地改造自己的性格,还必须以自己性格的内核为基础,还可以尝试一些以前不 敢或还会做的事。首先不要计较自己原来是怎样的,只要认定了一种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就可以从现在做起,按照自己应该做的方式去做,按照自己看好的方式去 做,时间久了,重复的次数多了,欣赏的性格也就自然定型了。这也就是人生常说的squo;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态度,铸造性格,性格决定成败。计 划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并且能够做到squo;用正确的方法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首先就是应该做好自己的计划。计划当中需要知道自己都应该做哪些事情,先需要知道自 己应该做好哪些事情,需要知道自己哪些事情是很重要的,是首先要做好的,哪些事情是次要的,可以缓一缓的;做计划更需要针对要做的事情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方 法,只有合适的方式和方法,才会提高效率,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才会使自己找到自信。低效,就不会出成绩,劳而无功,就容易让人失去自信。共2页,当前第1页12励志演讲稿:性格决定命运
关 注学习,也会减少自己很多的烦恼。我们往往都是有自己任务完成得不好的情况下,才会更加关注自己人际关系,才会想到教师会怎么看自己,才想到自己有多少个 能够理解自己的朋友,才会想到需要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因为你是弱者;如果你的成绩如日中天,你也根本不必去敏感别人说什么,计较别人做什么,你才能够不会 squo;过分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与别人接触很多心,很在意他说话的态度squo;。
放宽心胸,所谓心胸不宽,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计较了一些不该计 较的事情。任何一个人的心胸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我们也需要计较一些事情,但更需要不去计较一些事情。是否需要计较,关键看这件事是否是自己应该计较 的。这就像一个人走路,本来是为了赶到自己的一个新的目的地,应该计较的就是路有多远,道路是否畅通,应该用什么样的交通方式;而不是计较车上都有什么样 的人,路边都有什么样的花草树木。而有的人就是只关心路边的树木花草,或者车上的好人坏人,甚至squo;一些不经意的话会被莫名其妙的记住,或之后突然想起来, 心里会不断的想,最后弄得自己不开心squo;,原因就是他忘记了自己要赶路的事情。一个一心一意要赶路的人,他不会squo;为一个被打碎了的盘子squo;而懊恼的,也不会把 这种并不值得记住的事情而一直难过的。因为,他的心中还有这个更重要的事情要去想要去做。说的通俗一点,举个例子,就像是对待一次考试,两个性格不同的人 的态度也不一样,就像是有的人可能会复习,为考试做准备,而有的人则不会利用课间复习,他可能更多的是玩。所以前者比后者考分高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他学得 不好,上课不认真,而是他少了一种静的性格。当然不能否认他的这种性格很适合做一引动其他的工作。可如果后者要改变的话,首先就是淡泊宁静,安下心来,让 自己有空闲的时间时,不去玩电脑、看电视,而是读本好书,做做练习,说不定会有很大的提升,这也不失为一种性格的改变。
讲到这里也就接近尾声了,又不得不提起5句话squo;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态度,态度铸造性格,性格决定成败squo;,这5句话也送给大家,希望大家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