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类与对象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12-27 17:41:09 分类: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的书写过程从来都不是容易的,只要在认真回顾事情发展的经过后,体会就是记录我们的真情实感,是一种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c类与对象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c类与对象心得体会6篇

c类与对象心得体会篇1

杨慧

尽管自身有诸多亟待完善之处,多年来约定俗成,豆瓣8分仍被视为作品优秀的分水岭——按照打分规则,打8分,等同于态度上推荐该部作品。盘点2022年截止到目前为止得到豆瓣8分及以上评分成绩(高口碑剧集《县委大院》由于笔者发稿时尚未开分,故未列入)的国产剧集会发现,它们乍一看千姿百态、类型各异,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人世间》,也有久违的历史正剧如《天下长河》,既有央视热播剧集《大山的女儿》,也有网络短剧《片场日记杀不了青》,异彩纷呈,看似难以一概而论。但对这些作品抽丝剥茧,依然能够得见2022年的这些口碑高分之作,总有些静水流深的异曲同工。

别出心裁:

新鲜是第一竞争力

文化产业,创新为王,这句话老生常谈,但往往知易行难。创新几乎是今年每部高分剧集的标配,无论是对新题材的大胆开拓,还是对既有题材的新鲜加工。高分剧,总有些令观众耳目一新且只此一家的独门手艺。

一些剧集以对电视剧领域从未或久未尝试的题材进行创作而先声夺人。《超越》作为献礼冬奥的体育题材电视剧,其对短道速滑的呈现,以及与真实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对接,都属空前。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还关注女性成长,女主角陈冕从被职业选手的父亲断言没有天赋到拿下世界冠军,既是对体育精神的一次颂扬,也是一首子一代女性的青春之歌。《人世间》是少有的对动荡年代的人生刻画细腻的电视剧,谱写了中国人坚韧与积极的意志品质,具有深厚的情感和情怀。《天下长河》不仅是久违的历史正剧,还是第一次以治理黄河作为故事主线的剧集,以小写大、以点窥面地写出了古代中国的治理之难和庙堂之险。这些作品的热门,固然有本身戏剧与表演的完成度的极大贡献,但其在影视剧市场上具有新颖性与稀缺性,也构成重要原因。

也有一些作品是在既有题材和类型化中求新求变。《风吹半夏》并不是第一部讲述改革开放中的创业者的电视剧,也不是第一部讲述商业奋斗史的电视剧,但却以一个利落果敢的女主角许半夏横空出世,令故事拥有新的味道层次。《异物志》作为悬疑题材,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奇物”世界,其获得高分是又一次想象力新创作的胜利。《风起陇西》看似延续了《长安十二时辰》的古代外壳与现代类型故事结合的思路,却因为故事设定在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三国,则构成了一种“三国演义”的谍战新鲜变体。《我的卡路里男孩》作为青春校园剧,设定一个两百斤的男主角也是一次罕见尝试,其轻喜剧风格和励志的校园氛围因此有了别具一格的生动鲜活。

还有一些作品在已有类型中挑战了一些电视剧和网络剧中此前的相对“禁区”,青春职业剧《三悦有了新工作》对殡葬行业以及死亡的呈现,女性微短剧《总是搞砸的单身女人迪亚!》真实地触及成人世界的话题,都在同类作品中略显“大胆”而创新,而观众给予了高分作为回应。

剧本引力:

观众想看好故事

今年的豆瓣高分电视剧,既有明星阵容挑大梁如《梦华录》《人世间》《风吹半夏》,也有新鲜面孔唱主角如《三悦有了新工作》《异物志》《我的卡路里男孩》,并不一定是得明星者得天下。演员的表演虽然与剧集成色密切相关,但是观众最在意的明显是故事本身。哪怕在明星方面不十分耀眼,或在表演方面不足够出色,观众也仍然会为一个打动心灵的好故事而打出高分。

年度豆瓣最高分作品《大山的女儿》,除了杨蓉和刘奕君,演员阵容里并没有太多大众耳熟能详的演员,甚至这部作品的题材,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热门大剧。作为真人真事改编的扶贫剧,《大山的女儿》就如同去年的《山海情》一样,在尊重真实、展现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将一个乡村扶贫干部的故事娓娓道来,从细节上还原了黄文秀为广西扶贫所做出的涓滴成河的具体故事,宏观上与更广大的扶贫工作形成呼应,以一种现实主义的底色讲好了黄文秀扶贫路上的一个个小故事,最终讲出了她一生的大故事。

?异物志》则是另一种情况,观众在给出高分的同时,对剧集的制作、演员的表演不乏诟病之处,豆瓣点赞最高的长评里的直率发言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优点是逻辑严谨,是真的严谨;缺点是演员演技不行,复杂情绪完全演不出来。”就如同网络剧中早期现象级作品《太子妃升职记》一般,服化道粗糙,场景布景潦草,但是凭借故事牢牢抓住了观众。

而反观坐拥大把明星的高分作品,如《人世间》《梦华录》《警察荣誉》等,固然因为演员去观看作品的观众大有人在,但是评价更多仍然是由于剧集本身在故事层面给人的惊喜。雷佳音的《相逢时节》评分4.9,刘亦菲的《花木兰》评分4.9,豆瓣评分并不会因为明星给与优待。而《人世间》得到的盛誉,是因为它讲好了一家人、一方人在时代中的命运与情感;《梦华录》的高分,是因为它把关汉卿的“救风尘”讲出了新的女性故事;《警察荣誉》被屡屡夸奖,也是因为它通过基层派出所的日常工作,讲述了浮世众生的故事,也讲述了何为警察的故事。

罗伯特·麦基在他那本著名的《故事》一书中说道,人类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餍足的。无论电视剧走到哪里,它始终是一门故事艺术。观众会因为明星、因为话题、因为许多理由点开一部剧集,而能留下他们的,往往最终还是好故事。

有情则灵:

看剧是一种情感对话

对于观众而言,电视剧提供的精神力量,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和情绪体验。观众通过剧集情节心情起伏,经历喜怒哀乐,个人情绪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宣泄和纾解。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发现了悲剧具有这样的净化效果,称为卡塔西斯。而人类影视戏剧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作品都具备这种“心理疗效”。

从今年的高分剧集来看,基本上都会有某种较强的与观众内心情感对话的力量。不管是《大山的女儿》《人世间》这类现实主义电视剧对人间真挚的爱与奉献的刻画,所带来的强烈的心灵震撼效果,或者是《片场日记杀不了青》《我的卡路里男孩》的喜剧或轻喜剧带来的轻松之中亦有动容的体会,甚至是《三悦有了新工作》《总是搞砸的单身女人迪亚!》这样的以小切口直抵人心的作品,其高分,都与这些作品能够唤起观众的某种情绪或者某种情感共鸣有关。

这当中很多重要的情绪,具体是由于观众对角色产生的情感所导致的。观众会容易对剧集角色产生一种“准社会交往”的情感体验,即将角色视作某种真情实感的人物对象。尤其是对于电视剧和网络剧,追剧往往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因此,角色和观众形成了一定的伴随关系,天天相见,朝夕与共,确实有某种类似社会交往的效果,让观众觉得角色是身边人,甚至是亲朋好友。在今年的高分剧集中,有许多角色都因为塑造得格外饱满立体而让观众印象深刻而产生情感,《大山的女儿》中的黄文秀,《人世间》中的周家人,《天下长河》中的靳辅、陈潢,都牵动着众多观众的情绪,令观众为他们的命运牵肠挂肚甚至潸然泪下。

当观众把时间交给一部剧集的时候,也就是把主宰自己的喜怒哀乐的能力暂时交到了作品手里,让作品替他们成长、替他们去爱、替他们经历岁月沧桑、也替他们目睹人间百态。能打动观众的台词,往往是他们心中早有所感而作品替他们说出,同样的,能打动观众的情感,也往往是他们希望体验而作品帮他们遗憾或圆满。

(作者为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来源: 文汇报

c类与对象心得体会篇2

花了一早上的时间看完了《疯狂java讲义》中有关面向对象的介绍。四年多的时间没有接触java编程,很多概念都是碎片化散落在大脑之中,也是时候用文字总结的方式重新串联起来。

一、何为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是现在主流的编程思想。它不同于面向过程编程,面向对象的核心是把一切的事物的属性和行为抽象组织成一个整体或事物。

这一个整体或事物称之为类,类的实例化就是对象。人是一个整体,张三是人,是人类其中的一个实例化(也可称之为对象)。

类通常由成员变量(属性),方法(行为),构造器(创建对象的方法)。类的定义通常如下

类的通常由private、default、protected、public四种修饰符。

1. private:当前类访问权限,如果一个类的成员或方法由private修饰,则该成员或方法只能在内部才可以访问使用。

2.default:包访问权限。如果一个类前面没有任何修饰符,它就是默认使用包访问修饰符。同一个包内所有的类都可以访问同一包下面使用default修饰的成员或方法。

3.protected:子类成员访问权限。如果成员或方法是使用protected修饰符修饰,那么它既可以被同一个包下的外部类访问,也可以被其他包下面的子类访问。

4.public:公共访问权限。使用public修饰符修饰的成员或方法可以被所有的外部类访问。可以被理解为公共设施。

这四个修饰符的访问权限由小到大就是:private>>default>>protected>>public

二、面向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面向对象有三大特征:

1. 封装:封装就是把一类事物的属性(状态)隐藏起来,也就是把所有的数据隐藏起来,只把对外的行为(方法)暴露出来。外界不需要知道该类事物实现的细节,只需要通过该类事物暴露出来的方法来访问或者修改数据。这样实现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的安全性。举个例子,我们去atm取钱,atm机就是一类事物,它给我们暴露了输入密码及取钱的方法。我们只需要使用它提供的输入密码及取钱的方法就可以取到现金,我们不需要关心它里面是如何校验密码的正确性以及取钱过程的细节。

2. 继承:继承也可以理解为扩展。继承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就是类与类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从属于的一种关系。例如,水果是一种更宽广的一种事物,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水果中许多公共的属性与特征,苹果也有。苹果从水果中继承了许多公共的属性与行为,也可以根据苹果自身独特的特性对其进行扩展与修改。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代码的开发量,提高代码的复用率。java的继承只能是单继承。

3.多态:多态的定义不好描述。个人的理解是同一个引用可以指向多种形态的事物。例如我们声明了水果这种引用类型,但是程序运行时却给他们赋值了苹果或雪梨或葡萄等。水果可以指向苹果,也可以指向雪梨,也可以指向葡萄。因此多态,我的理解是一种引用类型可以指向多种形态的实例对象。因此多态实现的基础在于继承,因为一种引用类型指向的实例对象,必须是这种引用类型下面的子类。正如不能把人指向水果。

以上是我今天早上看书的总结笔记,纯属个人理解,不保证理解的正确性。

c类与对象心得体会篇3

【大家】

作者:张 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学人小传

黄宝生,1942年生,上海人。梵文巴利文专家、印度学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考入北京大学东语系梵文巴利文专业,1965年到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等。曾获印度总统奖(2012)、莲花奖(2015)、南印教育学会国民杰出成就奖(2019)。著有“梵汉佛经对勘丛书”《入楞伽经》等10册,《巴汉对勘〈法句经〉》《〈摩诃婆罗多〉导读》《梵学论集》《印度古代文学》《印度古典诗学》《梵汉诗学比较》等。译有《摩诃婆罗多》(6卷),《梵语诗学论著汇编》(2卷),《佛本生故事选》(增订本),“梵语文学译丛”《十王子传》等12册,《奥义书》《瑜伽经》《实用巴利语语法》《印度佛教史》等。编写梵文巴利文教材《梵语文学读本》《梵语佛经读本》《巴利语读本》《罗怙世系》等。

黄宝生在家中阳台上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1960年高考发榜前夕,黄宝生先生写了一首无题小诗。诗的第一句是“今夜,我的心激荡”。第二天,他如愿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怀着一颗激荡的心,黄先生走上梵学之路。怀着一颗激荡的心,黄先生在梵学路上走过一个甲子。

六十年在人类历史中只是短暂一瞬,然而对于一位学者来说则是最为黄金的年华——从舞象之年到桑榆之年。六十多年来,黄先生矢志不渝地行走在将印度智慧纳入中国的路途中,单骑绝尘,成绩斐然,梵学成果已达上千万言。黄先生取得的卓越成就,不仅得到了国内印度学界的充分认可,更得到了国际学界的高度赞誉,他也成为中国第一位兼获印度总统奖和莲花奖两项大奖的学者。

黄先生的为人与为学,常让我联想到唐代的玄奘法师。西行之前,他一心求法;东归之后,他一心译经弘法。一路的艰难险阻,或是礼遇或是轻慢,或是挽留或是阻拦,玄奘宠辱不惊,坚若磐石。细枝末节的插曲或诱惑,根本无法撼动他的终极理想。黄先生也是如此。他热爱梵学研究,乐在其中。无论身处繁华京城还是偏远山村,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中,无论有没有经费,也无论他的著述有成千上万的读者还是只有几十甚或几个人可以读懂,他都一如既往地默默工作,像一头狮子,不会因土狼的咆哮而削弱自己的勇气;像一株菩提,不会因冰霜风雨而减损自己的威仪;像一团火焰,无私地照亮人们的心!

译释天竺字

助发海潮音

在梵学研究中,翻译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辅助,更是重要的研究工作。用时人之语,对前人典籍进行注释、翻译,便于时人与后人理解,其佳者也能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对于翻译的格外侧重和翻译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是黄先生学术研究的重要特点。黄先生曾说,翻译是一种最好的精读。精读有助于加深理解,理解的过程也就是研究的过程。翻译和研究,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印度智慧蕴涵着东方的哲思,从古代僧人译经弘法到近代学术交汇繁荣,对中国和世界都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更多关注。“刹那生灭”“镜花水月”,这些异域的思想以其生动的意象和口语化的特征伴随佛教传入中国,悄无声息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种陌生化的旅程让不少人甚至无法感知它们的印度源头。阅读上千年前的梵语文献,因文化迥异、语言艰深而难度倍增——疏通晦涩关节,提供完整译文,用现代汉语精微阐释,加之以系统研究,其价值不言而喻。浩瀚的印度文学瑰宝,像一个个待字闺中的少女,等待着一代代梵文学者与她牵手。

英语人才和英美文学研究者具有相当的基数,故此优秀的英语作品被一再翻译,很多作品都有不止一个译本。然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又浩如烟海的印度文学,译者和研究者却屈指可数。他们正在进行筚路蓝缕、填补空白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他们的学识、视野、青春、热情,以及更多勇气与毅力。

从1985年与夫人郭良鋆先生合译的《佛本生故事选》(2022年2月出版增订本,逾70万字),到2011年起陆续出版的“梵汉佛经对勘丛书”,再到近些年的“梵语文学译丛”,黄先生翻译的梵语原典,绝大部分是国内的首个译本和唯一译本。做过翻译的学者都清楚地知道,第一个译本比已经有过译本的新译要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这正是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的差别。没有第一个译本时,可能只有无知和晦暗;一旦有了第一个译本,也就有了光明。

黄宝生主持翻译的《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两大史诗。1980年到1984年,季羡林先生翻译的《罗摩衍那》中译本陆续出版。2005年,黄先生主持翻译的《摩诃婆罗多》问世,全书共6卷、800万字,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摩诃婆罗多》卷帙浩繁,令许多西方学者望而却步,至今也未能出版精校本的英译全本。他们深知:“对于一个梵文学者来说,必须有了充分的学养积累之后,才能着手翻译《摩诃婆罗多》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也就是说,一个梵文学者决定翻译《摩诃婆罗多》,就意味着要为它奉献自己一生中的学术成熟期。”从1996年到2005年的十年时间,黄先生夜以继日地投入这部书中,完成了绝大部分内容的翻译,还承担了全书译文的校订和统稿工作。那些年,他“常常是夜半搁笔入睡后,梦中还在进行翻译”,将生活中的一切置之度外,如同进入“学问禅”(黄宝生《〈摩诃婆罗多〉译后记》)。

黄先生对于翻译的强调,不仅是站在学术价值和学术规范的角度,还有他作为一位中国学者的坚持——立足中国,关怀故土。研究印度,正是为了充实中国的学术。黄先生对印度作品的翻译,就像一位自信的主人,把浓缩的印度请到中国,服务于中国文化。在步入未来的途中,中国面临着文化转型。当我们思考“中国向何处去”这样的问题时,我们需要立足中华文明,也需要在整个世界的优秀文化中寻找答案。印度文明中的优秀部分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的重要参考。

中华文化,纵向来看,是五千年的文化集合体;横向来看,是各个文明、文化融合的产物。今天,将印度作品翻译成中文,也是将印度文学纳入中国文学的过程,为中国作家和学者的创作提供更丰富的灵感;将印度作品翻译成中文,也是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的问题为中心,让印度智慧本土化,转化为中国智慧,成为中国文化的养分的过程,就像是印度的粗糖变为中国的精糖,印度禅变成中国禅,印度韵成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中国神韵(黄宝生《禅和韵》)。

在翻译的基础上,黄先生对印度文学、梵语诗学、佛学、哲学、比较文学、比较诗学等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研究。1988年初版、2020年增订再版的《印度古代文学》和1993年初版、2020年收入“东方文化集成”的《印度古典诗学》是国内印度文学专业的必读书。《〈摩诃婆罗多〉导读》(2005)汇集《摩诃婆罗多》汉译全本中的导言、后记和4篇研究文章,是《摩诃婆罗多》研究的开山之作。

早在20世纪80年代,黄先生研习钱锺书先生的《管锥编》《谈艺录》等著作,对钱先生的学术思想有深入体会,将钱先生“凡所考论,颇采‘二西’(即耶稣之‘西’和释迦之‘西’)之书,以供三隅之反”的方法运用在比较文学、比较文论研究之中。钱先生读到黄先生在《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发表的论文《〈管锥编〉与佛经》后,托人捎信给他说:“弟之苦心,为兄明眼人拈出,如弹琴者遇知音人矣!”

2021年,黄先生将多年的积累汇聚成一部专著《梵汉诗学比较》。该书以文艺学为中心,在全面驾驭梵语诗学经典论著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品的基础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打通文艺学内部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流派,打通中印文学和诗学的各门学科,也打通比较文论自身,通过对比研究中印古代文论,阐明二者虽表现形态各异,却内在相通,是中国比较诗学领域一部难能可贵的力作。

玉壶冰心在

朱笔师恩深

这些年来,在翻译、研究之余,黄宝生老师也在孜孜不倦地培养年轻一代梵文巴利文学者。

2006年9月22日,我第一次见到黄老师。那时,我刚从英美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读印度英语文学硕士。黄老师戴着厚厚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透露着慈爱和敏锐,银白的头发潇洒地搭在额前,衬衫雪白,非常精神,是一位风度翩翩的长者,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印度的班智达(pandita,梵语“智者、哲人”之意)。初次会面持续了一个多钟头。黄老师说,印度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如果下定决心研究,会发现无穷的宝藏。以梵语为代表的印度古代语言是进入印度古代文学的钥匙。梵语既难于掌握,又难以作为其他职业的谋生工具,多年来相关人才稀缺。在中国,通过原典研究印度文学和文化极其必要,这样填补空白的工作意义非常。然后,黄老师从书柜里拿出一本崭新的《〈摩诃婆罗多〉导读》送给我,在扉页上写下“张远同学惠存”几个字。

这次面谈对我影响很深。近些年来,我们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相对熟悉。这是美国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强势地位造成的。然而对于印度这个我们自古以来源源不断汲取养分的文明,我们却常常有一种潜意识的拒绝。儒释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了解印度,也就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尤其当一些西方的观念变得习以为常,古老东方的文明似乎成了光怪陆离的异质文化之时。而越是特异性的文化,就越容易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并激发灵感。原本研习印度英语文学的我,就此燃起了学习梵文的渴望。

2007年6月,黄老师在大家的一再恳请下开始为所里的两位年轻老师讲授梵文,我和几位同学旁听。这时,我们几个学生接触梵文只有两个多月,字母刚认全,语法还没记熟,跟上老师的进度略觉吃力。黄老师为了照顾我们,放慢了讲课的速度,更详细地分析词句的语法结构。这样,我们这些旁听生渐渐变成了黄老师授课的主要对象。在黄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我们先后阅读了《奥义书》《罗怙世系》《鸠摩罗出世》《佛所行赞》《薄伽梵歌》《六季杂咏》《牧童歌》《瑜伽经》《入楞伽经》选段。黄老师说,《奥义书》文字简单,又是印度哲学的发端;《罗怙世系》是迦梨陀娑的代表作,也是古典梵语叙事诗的典范;《薄伽梵歌》使用史诗梵语,是《摩诃婆罗多》中的著名章节,也是印度哲学和印度教的重要典籍,认真学习和领会了这些经典作品的梵语表达,对梵语语法有了直观体验,也就基本掌握了读解梵语的能力和方法,接下来就可以尝试着独立阅读梵文原典了。《戒日王传》代表了古典梵语文学的高峰。在第一期梵文班将近尾声的时候,黄老师亲自翻译了《戒日王传》的第一章。就像金克木先生为他的学生们翻译《摩诃婆罗多》初篇一样,黄老师希望我们有朝一日可以提供《戒日王传》的汉译全本。

黄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先布置我们在课下预习,把梵语原文抄写在作业本上,把连写在一起的梵语单词拆开,查字典、标注词义,查教材、标明语法形态,再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在课堂上轮流把自己的译文和语法解析讲给大家。我们讲完后,黄老师再逐字逐句讲解一遍,纠正我们的译文和解析中不确切的地方。最后,黄老师将他自己的译文抄写在白板上。一天可以讲几颂到几十颂不等。开始时一周一次课,后来是一周两次到三次,每次都是一整天。一个星期七天时间,除了上课的几天,我们差不多都要拿来预习梵文,忙得不亦乐乎。后来,黄老师的梵文班上陆续增添了一些慕名而来的同学,渐渐形成了十余人的规模。

我们的语法教材使用的是季羡林先生翻译的德国学者施坦茨勒(a.f.stenzler)的《梵文基础读本》(elementarbuchdersanskrit-sprache)。那时候北京还买不到梵语字典。我一开始用的是从图书馆复印的apte编订本梵英字典。2008年元旦之后第一天上课,我拥有了第一本属于自己的monier-williams梵英大字典,真是心潮澎湃!字典是黄老师给我的。他说,香港来了个朋友,听说他的学生没有字典,就帮忙买了一本。黄老师告诉我们,“文革”那会儿身边没有书,多亏外文所里有一本apte字典,才让他没有中断梵文翻译和研究工作。我后来的博士生导师王邦维老师曾说,他们读书那会儿,自己没有梵语字典,要去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抢”字典,去晚了就抢不到了。怀抱着手中这本珍贵的字典,我是多么的幸福!

也是在2008年1月,黄老师的译著《梵语诗学论著汇编》出版。2月28日,黄老师将刚拿到的样书送了一套给我。虽然这时我也才硕士二年级,但黄老师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称我“张远同学”。他在题字时郑重地写下了“张远同志”。黄老师说,因为我们是梵语文学研究领域志同道合的人。还有什么能比被黄老师叫一声“同志”更让人心花怒放!

梵文课后,我常送黄老师回家。有时,夕阳将黄老师银白色的头发镀成金色,有时,蒙蒙细雨打湿了他的双肩。年轻的我走在这位银发智者的身畔,就像是他的眼镜儿,就像是他的拐棍儿——黄老师视力不太好,尤其在黄昏的光线里会看不清路,但是他还保持着年轻人的步伐——不同的是,这个“拐棍儿”会说话,一路上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而不论她问到什么,黄老师都会慈爱地给这个小他近半个世纪的“拐棍儿”耐心地解答。

黄老师还常常会叫我们这些学生在他家中聚餐。狭小的客厅里能挤下七八个人,热闹得不得了。他的夫人郭良鋆老师也是梵文巴利文专家,而且厨艺很好,每道菜都像饭馆儿做出来的一样。我们一去,郭老师就亲自下厨炒菜。黄老师兴之所至,还会跟我们一起喝点儿小酒,给我们讲很多过去的事。有一次,黄老师回忆说,自己读书时,学校的粮食都是配给的,他饭量不大,常常一个月下来还有节余,而有些农村来的小伙子饭量大,可真是不够吃。黄老师就会把自己的粮食分给那些有困难的同学。还有一次,黄老师说到钱锺书先生对他的称赞,给我们看钱先生用毛笔写给他的信函。一封信写于1984年夏天,祝贺黄老师病愈出院,信中写道:“顷得来函,欣悉奏刀后霍然病除,吉人天相,才子天佑,可喜可贺。”钱先生随函将一册“欲以自存”的新印本《写在人生边上》送给黄老师,并告诉黄老师《谈艺录》增订本即将出版,也会送一册给他。

钱锺书1984年写给黄宝生的信

时间到了2009年夏天,黄老师教授的第一期梵文班告一段落。他开始带着我们这些学员做我们的第一部集体成果《梵语文学读本》。我负责其中《时令之环》第二章和《牧童歌》中五首诗歌的语法解析。这是我在梵语文学领域的第一个习作。我们按照黄老师课上讲过的样子做语法解析,黄老师像小学老师批改作业一样给我们修改得满篇红字儿。黄老师的字特别好看,无论是板书还是写在我们本子上,尤其写天城体的时候,写得又快又标致,我们简直形成了“板书崇拜”!黄老师说,过去,图书馆的书不够用,他们做翻译都是先把梵语原文抄一遍在本子上,然后再逐句翻译。借图书馆的书还掉了,自己手上还有一本,查起来也方便。他刚参加工作时,因为字写得好,还常常会给所里写黑板报。黄老师为我批改的校样,我一直精心保存着,如同文物。

2010年上半年,中国社科院梵文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同年9月,梵文研究中心开设了第二期梵文班,至2013年7月结束,为期三年。课程完全公开,完全免费,就连教材也是免费发放——我们第一期梵文班的教学成果《梵语文学读本》2010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正好成了这时的教材。前两年由郭良鋆老师和葛维钧老师授课,讲授梵语语法和文学作品。第三年黄老师亲自授课,讲完了整部《罗怙世系》。黄老师说,既然他担任梵文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梵文研究及人才队伍建设”的负责人,就要多为国家培养人才。梵文研究中心成立前,我已考入北京大学南亚系跟王邦维老师读博士,2011至2012年又在美国哈佛大学南亚系访学,基本没能参加第二期梵文班。

2013年7月,我博士毕业后回到外文所工作。这时,黄老师正在翻译法国学者迪罗塞乐用英文撰写的《实用巴利语语法》,准备为大家开设巴利语课程。巴利语与梵语同属印欧语系中的印度雅利安语族,是印度早期佛教使用的语言。熟练掌握巴利语,不仅有助于直接利用巴利语文献研究印度历史文化和早期佛教传统,对于理解佛教梵语句法和词汇也大有裨益。巴利文班自2013年9月开始,至2014年1月结束,为期半年。授课方式与梵文班相近。黄老师在学期之初把《实用巴利语语法》的译稿发给学员自学。绝大多数学员参加过第一期或第二期梵文班,已有一定的梵文基础。我们上课时直接进入文本,阅读黄老师亲自挑选的巴利文经典《法句经》《经集》《本生经》选段,由学员先讲,他再补充讲解。《实用巴利语语法》在课程结束后校订出版。由黄老师的授课讲义整理而成的《巴利语读本》随后也出版了。我全程参加了黄老师的巴利文班和《实用巴利语语法》的校订编辑工作。非常值得高兴的是,这本书不到三年就重印了4次,已经成为学界的畅销书。来所里工作之后,黄老师就不再题字给我。他说,你是梵文研究中心的人啦,哪儿有自己人题字给自己人的?但是黄老师出了新书,我们比黄老师还要开心呢!

黄老师常说,学者没有周末。他的生活只有学术,没有娱乐。如果说黄老师有什么兴趣爱好,应该就只有看书。在他家里,无论客厅还是卧室,都满满当当全是书。黄老师对日常生活要求很低,只要有书就行。就连在“文革”的时候,有段时间没有其他的书,却可以看到马恩选集,他也并不觉得空度时光。黄老师说,一个真正热爱学习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找办法学习。他对我们说,多读书,才能触类旁通,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才能有准确的观察和恰当的联想。黄老师很关心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的发展。由于我们各自才性不同,他希望我们能够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发展,发挥我们各自的长处,有了好的选题也会讲给我们参考。黄老师说,现在咱们有课题啦,可以用课题经费买书。他们之前没有课题的时候,工资也就几十块钱,因为爱书,也会花几块、十几块来买书。对于课题经费,黄老师能省就省,他说,这些经费都是国家的,不能浪费。他的身上完全是老一辈学者无私奉献的学风。

黄老师为中国的梵学事业贡献了大量成果,又培养了一批梵文巴利文人才。我想,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学者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这些青年学者逐渐成长,有了自己的专长和特色,我们的学科基础建设也会日益完善,有自己的教材、读本,还会有中文的梵语字典,我们的梵语学科终将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

从我第一次听黄老师讲课到现在,已整整十五年了!今年恰逢黄老师八十寿辰,祝福我们敬爱的黄老师健康平安!也祝愿我们的梵语文学研究事业蒸蒸日上、更加繁荣!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5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c类与对象心得体会篇4

作者:管琴

夏承焘1929年4月8日日记,记收到梁任公先生家属信,“先生尝谓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竟以身验斯言矣”。

瞿禅日记的特殊之处,还是处处显出诗人的本色,坦率叙写心境。《夏承焘日记全编》在年代上比析出的学词日记往前与往后都有延展,收录诸多未刊诗词,尚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对其精神世界的揭橥,尤其鲜明。

近人日记不乏时间跨度较长者,如顾颉刚日记(1913—1980,首尾68年)、周作人日记(1898—1966,首尾69年),这与作者的年寿、日记的存续间断以及保存状况有关。新近整理出版的《夏承焘日记全编》,始自民国五年,终于1985年也即夏先生逝世前一年,首尾70年几未曾间断,近代学人日记中可谓罕有其匹。

其实只是单论年限,意义并不大。夏先生日记在学术方面的重要性,三十多年前就已显现。80年代《天风阁学词日记》的整理面世,为当时学界的盛事之一。20世纪多词学大家,但像龙榆生的百万字日记全无留存,夏承焘日记却大部分得以完整地留下,尤显珍贵。不过夏先生日记全貌究竟如何,一直隐而未彰。7年前在乐清举办的夏承焘先生研讨会上,笔者听说吴战垒先生的女公子吴蓓女士在整理日记手稿,便一直期待能睹全帙。现今出版的十二巨册,年代上比析出的学词日记往前与往后都有延展,旧时代完整的学术与生活世界得以清晰地呈现。

据夏先生自述,与晚清许多学者一样,他作日记之效仿对象,“ 伯(李慈铭)、复堂(谭献)及周自庵(寿昌)诸家之作,斐然在前。不敢云企望前修,日不间断,聊以习恒而已。”(1926)“习恒”并非单纯为记事或修身,也是“为己之学”之重复演练。

与陈寅恪、胡适、吴宓等民国初元前后留学国外的学人相比,夏先生的起点并不高,甚至可以说相对落后。他出身于普通的温州商人家庭,家境清贫。五四那年他二十岁,任教于小学。“小学教员谋一位置,似同登天。”(1919.4.18)多年后仍有感慨:“明年忽已三十,我其终为一乡一邑之人乎。”(1928.11.1)有意向上,却逡巡不前,这一早年经历和钱穆颇为相似。钱穆比夏承焘年长五岁,执教小学十年有余,执教中学则有八年;夏承焘亦有十年以上的小学、中学教育经验。他和钱穆一样,通过自学得以拾阶而上。“自思目前学问,得之昔日学校间者甚少,大半乃自修得来,可知学问非自动不成。”(1923.4.22)早年虽从学张、林鹍翔,内心仍然觉得“少无名师,此平生大憾也”(1929.4.15)。20年代他曾短期在西北大学任国文讲席,受聘时尚且“自度学殖犹不足自信,拟辞不就”(1925.4.23),返浙后仍在宁波、严州等地当中学老师。一直到1930年,才因邵祖平的推荐,在之江大学任教。巧合的是,他任教之江的这一年,正是钱穆受顾颉刚推荐、入燕京大学任教的同一年。改聘燕京,钱穆自认“为余职业上另一大转进”。回顾夏先生履历,之江亦是其人生之重要转折。他开始系统地从事词学考据已有两三年,但在词坛上大放异彩则是在之江任教以后。从治学路径上说,二人早年均受《文史通义》的影响较深。钱穆起始由《孟子》《墨子》始,进而至其他经史典籍;夏承焘则由十三经入手,二十岁以前几乎通读记诵大半,诗学方面的入门较早得益于《随园诗话》等。

20年代后半期,他的读书已渐入佳境。1927年日记开始出现专精为词的自我勉励。

新文化运动中的经史考据是显学,从诸子到古史,烜赫一时。夏承焘自我期许不止于词学,是专注于这一领域还是另作拓展,多有犹豫。他对宋史尤有兴趣,但是否舍此就彼,难以决断。1934年,他已有意“改治宋史,以十年精力赴之”(1934.3.24),下一年又自宽“枕上思能成《词学志》数十卷,亦足不朽,不必骛高远治宋史”(1935.3.3)。有时似觅见出路:“以眼前我所爱好之物,为极天下之至美善,一心力而注之,皆能成学问、成事业。”(1937.2.3)有时又觉“徬徨歧途,心意甚乱”(1940.8.28)。笔者仅举其于宋史前后考量之一端,夏先生对自己是否毕生从事于“文事之末”,反复而不能决断,可见他的性格较为专注并且谨慎。“平生善沉思,每当静坐孤栖时辄回忆往事或预想将来”(1920.6.14)。这一性格也主导了他的人生选择。

日记是对个人史的系统记录,20世纪的学人日记多留下对激变中的世界新鲜而直接的反应。当时的一个命题是在大时代中,故纸生活是否仍有意义。张星烺1924年12月致信陈垣:“天下大乱,救死不暇,遑论学术。”时局纷乱中对内心的压迫,是一种普遍的体验。1928年,“阅时人一文,怵于世变之日亟,抑抑不欢。十年以后,不知复有吾辈端坐读书日否。”(1928.12.29)此语无疑成谶。时局渐紧,更觉大患之将至,1935年7月:“内忧外患如此,而予犹坐读无益于世之词书,问心甚疚。愿欲一切弃去,读顾、孙、颜、黄诸家书,以俚言著一书,期于世道人心得裨补万一,而结习已深,又不忍决然舍去。”此等心曲于日记中再三呈现。抗战爆发后,夏先生先是随之江大学迁入上海,其后转入浙大龙泉校区。国难之下,是继续其冷淡事业,还是对国家有所“靖献”,显见陷入忧虞而不能去之。然也不乏坦然刚决的时刻:“乱世之学,但求自能独立耳,固不在张脉偾兴也。”(1941.12.26)王汎森曾分析夏承焘“治学”与“应世”的矛盾,指出“夏氏的矛盾其实是一个时代‘新’‘旧’两种学问态度的矛盾”。

战时辗转逃亡,精神紧张,同时感受到激烈变化的时代对学术生活的逼压,是一代学人面临的大环境;就小环境而言,长年沉溺于故纸事业,惮于体弱,也常见忧生之嗟,则是另一种受迫的人生实录。日记中常见有“苦体弱,精神不支”“小病遂如此疲苶,体弱可虑”等语。在智识与“卫生”之间如何取得平衡,体弱者也付出了很多日常的努力。考订与吟咏、读书与养生分别作何安排,总是悬而未决,时常形诸笔端:“自觉奄奄无生气,总由看书过劳,敝精耗神所致。”(1923.1.9)读书人读此应能会心。

学人的精神困境在当时是普遍的,瞿禅日记的特殊之处,还是处处显出诗人的本色,坦率叙写心境。吴蓓在撰写前言时已指出,日记的一些文字“是极优美的游记小品,可入明人堂奥”。写景状物方面的笔墨并非玩赏性质,而是融入学人的生活。除早年任教西安、晚年迁居北京,抗战期间短暂地在上海任教之外,夏先生的大半生都生活在浙江,他的生活世界也与杭州、严州、龙泉、雁荡等地的风景融为一体。与日常风景作深切的沟通,表征之一是爱散步。近代学人中,瞿禅可谓记载散步最多的学人之一。此外,之江大学在地理上很是优越,他在执教七年后,仍然感叹“楼前万绿填山,清晨鸟声满耳,之江真足留恋”(1937.5.11)。从严州东湖、西湖到杭州钱塘江畔、孤山再至雁荡,所至之佳山水无不是其诗情的渊薮。“自惭行迹似东坡,到处随身有西子”,身之踪迹与诗思之绾结如影随形。

漫长的学人一生中,交往范围之广,友朋感情之深,亦可观可感。夏先生曾自述出学词日记的初衷即“师友训迪,不可忘也”(1941.5.30)。七十年日记,背后庞大的交游圈也有清晰的脉络。

前辈学者中,他与朱彊村、吴梅、金松岑、张尔田、冒广生、夏敬观等长年通信讨论词学,并有诗词唱和。20年代初,他曾经林铁尊向朱彊村呈过词作,朱彊村对其多有夸奖。作白石词考证时与吴梅考订音律,吴梅许其为治白石词第一人。与一流学者交流方面,他在二十几岁、学术渐成熟时期已有足够的意识,亦老练通达。例如日记曾提到有撰写中国学术大事表的打算,欲修书请教梁启超,但最终“与先生并世,竟未一面,真辜负矣”(1929.2.21)。仅此一语,足见其求师请益心理的迫切。

在温州、严州任教时,身边有吴鹭山、谢玉岑等好友;在杭任教时,与其频相往复的友人包括龙榆生、唐圭璋、钱基博、邓广铭、郭绍虞、任中敏、程千帆等,均是当时文史学界的中坚力量,在杭交往之前辈学者有马一浮、黄宾虹等,朝夕相处之同事则有王季思、徐震堮、任铭善等。

日记中刻画的学人群像,如1932年4月17日于杭州见顾颉刚:“午后再诣颉刚,肃客殷勤,姁姁如老妪。以其谈吐朴讷,尤觉悃愊可亲。”见周予同,“其人谈吐、丰采皆好”(1928.1.6)。和邓广铭的交往从30年代开始,持续半世纪之久。邓广铭笺注辛词比他早,他因此自觉放弃,“此君读书能识高心细,倾想无已。”(1937.3.29)多有这种惺惺相惜的君子之交。早年日记还显示,客陕时他与中共传奇人物董健吾、与后来成为国民党要员的王陆一等亦有来往。民国教育界不乏各种传奇人物,因缘际会有所遇合,读之有趣。

近代学人日记既有意在“学”方面下工夫,“学”的范围若何,零散或系统的私人阅读史,也颇能显出本人的趣味,从李慈铭、王闿运到后来的金毓黼等,都有“学”的具体展示。夏先生用新的学术方法治学,已阔其堂庑。关于他的词学成就学界已谈得较多了,其实他对同时代的文史成果以及新文学也相当熟悉。对新文学包括译介文学的趣味,在当时从事故典研究的文史学者中并不常见,吕思勉就曾自称“于新文学最无嗜好”。但夏先生一直密切地关注新文学、外国文学。

日记之所以为信史,也是在于有性格、情感等完整界质的投射,令撰者之面貌更直观立体。读民国学人日记,我们多能感受到作者的气质各异,如顾颉刚的忧郁和敏感,吴宓的情感易于冲动等等。夏先生身上更多的是敦厚温雅,不失高朗之气。他善于自省,常常自责“自觉对人终欠和蔼温柔”(1923.6.2)。甚至著书立说也需要反思,“好著书,由名心作祟,不能保持坦荡之怀,思每日看《朱子集》数篇涤洗之。”(1940.10.20)。他终身保持和易朴素。每获称赞,或将愧恧写在日记里。“潭秋箴予‘深沉有余,明快不足’,此中予病。”(1931.2.10)记录友朋之箴规,既是晚清日记的遗留,也是自觉的人格磨砺。

关于其个人生活,此次出版的日记全帙亦有大量披露。例如记载其初恋经过,早年与比邻的钱氏小姐相悦,后因两家家境不偕而未成。家中为其娶的妻子游淑昭多病,亦似鲜能理解其人生志趣,“内子谓予十年以后如仍碌碌教书,诚为可怜,其实有何可怜。”(1939.2.19)但五十年间,仍与妻子相濡以沫,晚年妻子去世后才续娶吴无闻先生。在有情义之完善人格方面,瞿禅亦属完人。

杭州虽非京沪那样的学术中心,但民国的三位词学大师夏承焘、龙榆生、唐圭璋都在江浙沪一带,交往频繁,学术积累更形深厚。钱穆曾形容30年代的北平“世局虽艰,而安和黾勉,各自埋首,著述有成,趣味无倦”。夏先生背后庞大的学术交游,亦是20世纪上半期学林世界繁密交往的写照。而日记所勾勒的移步换形的新世界,还包括民国初元的温州,20年代的西安,三四十年代的杭州、上海,以至80年代的北京学术圈等等。日记全编收录的夏先生诸多未刊诗词,尚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对其精神世界的揭橥,尤其鲜明。

“记忆是一种表现曾经存在而现在已不存在的事物的能力”(保罗·利科语)。在对抗遗忘方面,日记可能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读夏先生七十年所记,尤感世事之纵横与时间本身带来的改变。晚年所记,亦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最后,我想引1932年夏先生在浙大的演讲中所引《维摩诘经》经句作为本文的结束:“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华);卑湿污(淤)泥,乃生此花(华)。”夏先生讲的是如何在忧患中悟得人生之真义,从其一生经历来看,实则接近于夫子自道。(管琴)

来源: 文汇报

c类与对象心得体会篇5

我是来自山东大学物联网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今天分享一份java实验报告供大家参考: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java编程技术

实验名称: 编写简单的控制台程序

专 业 班 级: 物 联 网

学 生 学 号: 20190012****

学 生 姓 名: 朱凯

实 验 时 间: 2021年9月 15日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掌握设置程序运行环境的方法;

2. 掌握编写与运行程序的方法;

3. 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实验要求】

1. 编写一个简单的控制台程序,该程序在命令行输出两行文字:“hello world!”和“we are students.”.

2. 试验后回答相关问题:

1) 编译器怎样提示丢失大括号的错误?

2) 编译器怎样提示语句丢失分号的错误?

3) 编译器怎样提示将system写成system这一错误?

?实验具体内容】

(1)实验流程图:

(虚线表示可不建立包,直接在类中编写)

(2)实验源代码(粘贴源代码):

实验源代码如下:

(3)实验代码、过程、相应结果(截图)并对实验进行说明和分析:

实验过程及相应的结果:

首先如上面流程图所示使用eclipse软件新建一个类并编写上述实验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用命令行方式,将自己写的文件编译成.class文件,并执行命令显示结果,如下图所示:

命令行执行结果:

?

回答下列问题:

(1)编译器怎样提示丢失大括号的错误?

(2)编译器怎样提示语句丢失分号的错误?

(3)编译器怎样提示将system写成system这一错误?

?概念理解与体会】

1、 什么是面向对象?什么是面向过程?

简单的说,面向对象需要的是小明和小红,小明是属性,小红是方法。面向对象是把构成问题分解成各个对象,建立对象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步骤,而是为了描叙某个事物在整个解决问题的步骤中的行为。

面向过程就是分析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步骤,然后用函数把这些步骤一步一步实现,使用的时候一个一个依次调用就可以了;

2、 通过下面的五子棋游戏设计来进一步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和面向过程编程思想的不同之处。试通过其他的例子解释并理解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差异。

面向过程的设计思路就是首先分析问题的步骤:1、开始游戏,2、黑子先走,3、绘制画面,4、判断输赢,5、轮到白子,6、绘制画面,7、判断输赢,8、返回步骤2,9、输出最后结果。把上面每个步骤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即按照过程编写代码。

面向对象的设计则是从另外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整个五子棋可以分为1、黑白双方,这两方的行为是一模一样的,2、棋盘系统,负责绘制画面,3、规则系统,负责判定诸如犯规、输赢等。第一类对象(玩家对象)负责接受用户输入,并告知第二类对象(棋盘对象)棋子布局的变化,棋盘对象接收到了棋子的变化就要负责在屏幕上面显示出这种变化,同时利用第三类对象(规则系统)来对棋局进行判定。

其他例子如做菜,面向过程需要分析过程步骤:开火、放调味料、放菜、翻炒等等,而面向对象则是需要分析时间的属性和方法,如厨师、调味料、锅炉等等。

3、 简单说说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和优点

基本概念:把数据及对数据的操作方法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对象。对同类对象抽象出其共性,形成类。类中的大多数数据,只能用本类的方法进行处理。类通过一个简单的外部接口与外界发生关系,对象与对象之间通过消息进行通信。

特点:小明和小红(属性与方法),还有封装、继承、多态等。

优点:csdn中对它的优点有如下描述:易维护、易复用、易扩展,由于面向对象有封装、继承、多态性的特性,可以设计出低耦合的系统,使系统 更加灵活、更加易于维护。

?实验心得】

java中的“蛋糕理论”,即所有类和其中的属性和方法都是分层级执行的。这和c语言有所不同。在java中可能看似先执行了后面的程序,但其实这是符合运行规则的,级别高的优先运行,即课上讲到的“蛋糕理论”。

c类与对象心得体会篇6

今天我们继续来接触java,java作为面向对象语言,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面向对象。

讲到面向对象就不得不提一下面向过程,现有面向过程这个思想,才引申了新的编程思想,面向对象。当然这里只是它们被提出的时间,并不能说明哪种思想更加优秀。这两种思想是没有哪个先进,哪个落后的,只是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只能说面向对象更适合人类解决问题的思想。这里是大家需要明确的一点。

面向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更加注重过程,比如说,我们要小明开了家饭店,小明就需要先买菜、再洗菜,切菜,炒菜等这么一系列的过程。顺序不能乱,一个执行完再执行下一个

而面向对象的思想中更注重对象,还是小明开饭店,那么就需要:买菜的采购、洗菜工,切菜工,炒菜的师傅,然后再去调用每个人,让他们去做事情。

到这里我们基本可以看得出来,面向过程就是把一个问题分析成一步一步,然后逐步去实现的思想。面向对象呢就是把问题涉及到的事务分解成各个对象,然后建立这些对象去完成这些事务,不关注怎么去完成。简单的来说:面向过程就是怎么做,面向对象就是谁去做。

我们重点来说面向对象,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思想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建立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我个人认为就是先从整体出发,再去细化到局部。先抽象,再具体。先明确要做什么,再去想怎么做。其实这种思维方式是最贴近于我们人类的思维方式的。所以面向对象才如此受欢迎。

我是弓长,一只茁壮成长的小猿。写得不好,请多多指教,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c类与对象心得体会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