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心得体会5篇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不断优化自己的决策和行动,提高生活质量,优秀的心得体会是他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它将永远指引着我们,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上海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上海心得体会篇1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有幸参加了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研修班的学习。在培训学习期间中,我克服了旅途的劳累和身体的不适,遵守培训研修学习纪律,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聆听专家学者们的专题讲座及,同时还与各兄弟学校的一线教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虽然培训只有短短的x天,但是感触良多,收获也不少。下面是我的粗浅体会。
一、开拓视野,充实自己知识是要不断的更新的。特别是科学发展是很快的,知识更新很快,教材的知识总是具有滞后性,所以尽管教学多年,却总会在教学中发现知识不够用,迫切需要获取相关的新的专业知识。这次的学习,xx院安排的结合小学教学中各方块知识的重点难点知识的拓展,以及在课堂内外的与老师们与同行的交流探讨,对原先模糊不清的'变得明晰了,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而欣喜。例如,听了xxx老师的xxx课的拓展后,对动作电位的产生、变化等知识更加明了。听了xxx老师的细胞生物学的课后,对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更加清晰。xxx老师的关于种群的增长及调节的授课,再加上课堂的讨论,原先有争议的问题达成了共识。每个老师的授课,都有让我有所收获的的地方,很感激这些的老师的认真负责。
二、促进思考,发现不足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多,为什么别人能做得那么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而我就不能呢?x老师也是一线老师,相信在xx的教学任务也不轻,为什么能在教学之余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并取得相当不俗的成绩,比如单单是xx多篇的论文这一数字就让我们觉得怎么可能做到?x老师也是一线老师,很年轻,可是你看他从带学生做课外活动到做综合实践活动到做课题研究,并出书,所获得的那么多的各级的奖项等等丰硕的成果不得不令人佩服!也许,正如x老师和x老师所说的那样:我只是比别人多一点。对,比别人多一点,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的行动,多一点的付出!这就是成功的秘密!做生活的有心人,做教学的有心人,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得更好!三、激发信心和热情小学教师能做研究?在此之前,总觉得是不可能的,聆听了专家们(如xxx老师)对教研的诠释,理解到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小学教学研究应属于应用型研究,应定位为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上所进行的研究。定位清晰之后,打消了我的怀疑,原来,中学教师也能做研究的。专家们又“手把手”地传授地做研究的基本方法。黄牧航教授的“教师从职业化走向专门化”以及xx老师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为我们打开了做教研的一扇窗,接下来当我们尝试做课题研究时就可依样画葫芦了。我的信心和热情被激发出来,是的,要转变观念,不要只想当个教师匠,相信,当我们有了信念,坚持做教学的的有心人,我们也可以做教研,也可以把教师这一职业做得专业化。
一个人如果总是处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是很容易变成庸散的懒惰的。正如此前的状态,每天忙着日常的教学工作,忙着备课上课改作业做试题,周而复始,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的思考,没有时间对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没有总结没有提炼。感谢这次的培训机会,让我能重新回到母校,做回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促进师生不断进步。
上海心得体会篇2
20xx年7月19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闸北区教师进修学校“晋中市首席与特级教师(上海)高级研修班”的学习。非常感谢晋中市教育局的领导为我们搭建的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的平台。
此次培训我们先后听取了教育部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制定首席专家钟启泉教授《静悄悄的课堂革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黎加厚《新兴技术与教学结构变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学博士胡庆芳《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课堂转型》,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冯永熙《教师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著名文科特级教师方培君《今天教师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上海市中学物理特级教师黄劲松《名课锤炼与名师成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南汇中学副校长王海平《名师的培养》等专题讲座。这些专家中,他们中的很多人正在参与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从中我感受到上海专家对学术的精细、工作的一丝不苟,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专家们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每次讲座就是一次头脑风暴,带给我一系列的思考。
黄劲松华老师带给我的思考
黄劲松老师是一位物理学科的特级教师,除了理科老师特有的条理、清晰的风格外,他还具备文科老师的口才与幽默,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位严谨的物理名师,还是一位感性的小说作家,创造的小说作品多次在杂志上发表。大家深深地为黄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折服。他说:名师,源泉在课堂,非塑造或复制而成。名课,盛满了知识,盛满了美,一半儿知识,一半儿醉。一位名师,可以没有爱与恨,但是不可以默然。黄老师还忠告我们:不管有多大年岁,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老了,不管阅历多么厚重,你一定要纯粹,不管有多么忙碌,你一定要读书和写作。名师的特色在哪里?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按着自己的心灵需要去行事。黄老师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尤其他的物理课片段让我打开了理科教学的另一扇窗户,看到了别具一格的天空,他几万字的教学日记让我由衷敬佩。
我想:能成为名师,热爱与坚持不懈是我们最需要的当教师的品质,而现实中,我们往往用“工作忙”作为自己不去坚持写一些教学随笔和反思的借口,而这些不经意之间的“记录”往往成为老师最宝贵的财富。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想,自己更需要笔耕。
方佩君老师带给我的思考:
方佩君老师是复旦大学附中副校长,著名的文科特级教师。她是一位研究性的教师,也是研究型的管理者。不仅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有自己娴熟的教学技能和理论,而且她还是“上海市好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相信孩子、相信学生是她心中不变的情怀,她说过:老师不是医生,不能总是看学生的缺点与不足;老师也不是警察.不能像盯着可疑的人那样只看学生档案中的阴影;老师也不是演员,不能只在舞台上按照剧本演戏。老师应该是寻找宝藏的人。在学生心灵的土地上,寻找生命的精神资源,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发掘出来,变成精神财富。老师不仅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其闪光点,使他们形成自爱的心态……她的教育信念:公正、善待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贵人”!所有的这些教育理念给我深深地思考,也成为我心中努力的方向。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在感谢生命中遇到的贵人时,不能忘记自己肩上也承担着同样的责任,要常常问着自己的心:我们每天面对的孩子会因遇到我们而走上美好的人生之路,还是会由于我们的忽视变得碌碌无为?我们的教育行为是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还是会把学生引向自卑自弃的深渊?我们的教学能成就一个孩子的梦想,还是打碎了孩子的希望?我想,我会努力成为他们生命中的贵人!
上海学习结束了,但却是全新的开始,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以这些专家为榜样,扎实经历,愈行愈远……
上海心得体会篇3
为了进一步促进永临中学的教学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完善改革体制,学校组织我们来到上海市xx高级中学参观学习,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在这短短的一段的内,我的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下面我将自己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上海市xx高级中学创办于1978年7月,学校地处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现代文明气息浓郁,以西班牙风情为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镇——上海市xx区xx镇。该校占地面积19670平方米,建筑面积8441平方米,拥有图书资料26000多册,办学设施齐全。设教学班18个,学生854人,教职工106人,专职教师76人。xx高中也是上海市高中课改研究基地学校、xx区学校管理等级达标唯一的b1级学校。
我认为上海市xx高级中学办学理念新,管理方法先进,课堂效果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由于时间仓促,深入不够,加之本人知识水平有限,我把本次学习的收获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理解式教育贯穿始终,个性化管理不拘一格,课堂落实有效。
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具体介绍。
一、理解式教育贯穿始终
进入上海市xx高级中学,首先会被一块大墙壁上的文字所吸引,这就是学校的理解问候语:“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教师,勤学奋进。”这个理念不仅强调了对学生的理解,更加强化了对教师的理解,只有互相理解,才能达到共同受益。
走进课堂,几乎每个班级的黑板上面都有这16个字,后得知,这16个字的问候语并不是为摆设而用的,而是在每堂课开始之前,老师和学生都会利用这16个字来问候彼此,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始课堂内容。
教学过程中,可让始终贯穿着理解的精神,学生互帮合作,老师提示指点,虽然有很多老师去观摩学习,学生表现的却和平时一样,自然得体,落落大方,不拘谨,不慌张,显然在理解教育的熏陶下,他们理解了办学理念“自律求真,活学求新”的真正意义。
据校方介绍,该校正在学习一套间操名为“理解操”,主要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理解的作用,感受理解带来的快乐。
二、个性化管理不拘一格
走进海市xx高级中学的每个教室,无论从分组还是到班级建设,包括班级管理每个班都各有特色,虽然每个班的专栏几乎都是一样的,如奖惩栏,思说行,但内容却不拘一格,充分展现了每个班级的不同特点。尤其在班牌的设计上更体现出了每个的独特风格。
还有就是对校服的管理上,也让我大吃一惊。该校克服了传统的全校一服制,他们不仅男女生之间的校服有区别,级段之间也是不尽相同。
三、课堂落实有效
理解教育有六大环节,即:感情调节→自学→互帮→分享释疑→限时检测→因人作业。就像该校的高继华校长所说“自然风采教学的课堂,并不要求每堂课都包含六大教学环节,要是视情况而定”,他们该校的课堂很具灵活性,而不是一律套搬所有的环节,而是根据自己学生的特别进行了有的放矢的选择,由于该校的学生成绩,并不是十分突出,因而老师们特别重视课堂的落实与掌握。老师们要求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当堂课的内容当堂消化。”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在每堂课之前,老师都要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并且设置出不同层次的题目给相应的同学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该校没有早晚自修,周六、周日也不上课,如果没有有效的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很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我们在该校听了两节课,确实很有感慨。学生课堂预习、寻找问题、归纳总结能力都还不错。学生自学和互帮能力的增强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老师的辛苦付出,因材施教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信心,从而使弱等生变中等生,中等生变成了优等生。
新课改的理念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变“教”为“导”,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推进者和参与者;课堂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相信,只要永临中学坚定不移的坚持“自然风采教学”,强化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永临中学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这种教学管理模式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上海心得体会篇4
这天参加开学典礼后,回想着在台上领奖的同学们,心中有无限感慨,因为当拿到天财录取通知书时,就想着自己能不能进入教改实验班,当得知没进去时,心中很失落,但看着领奖的同学们,除了羡慕之外更多的是下定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奋斗。
也许我会永久进不去那里,可是我想生命的平衡就在那里,像是过分追求金钱和名利,到头来你会发现你只是一个乞丐,什么都没有,你已经错过了整个生命所能给你的一切丰富。我如果只是过分追求进入实验班,不择手段想要超越他们,追求那个结果,那我就失去了这种平衡,我就应以此为目标,享受每一个努力奋斗的过程,收获不一样的经历,这样多好。眼睛瞎了,意大利的安德烈切波里却成为了著名的盲人歌唱家,完成了生命的平衡。
记得有人曾说:“记住你是个女孩子,心中必须要有梦,不论身处的环境如何,心中都不会黑暗,让梦带给你脸上与众不一样的光辉。”我想因为我是个女孩子,我就应载着超越他们的梦想去奋斗,奋斗令我们生活充满生机,职责让我们生命充满好处,压力让我们不断成长,成就让我们充满自豪。
“每颗钻石都有心跳,读懂它,它就会给你最秀丽的光芒。”就如生命的平衡,懂得了生命中这一点好处,不仅仅是让我们不必为自身的短处而悲观;也不仅仅是让我们明白拥有再多,也总会有失去的时候,失去的再多,也总会有得到补偿的机会;所以,我们不必顾此失彼,不必刻意追求某一点,从而在生命的平衡中,让我们的心态更加从容,让我们的人生真正成为一幅舒展的画卷!
上海心得体会篇5
从 2022 年 3 月 28 日起,上海封控已历经 2月有余。 6 月 1 日,全市终于迎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可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与疫情的战争中,我所居住的镇、居委、社区、志愿者与全小区居民勠力同心,并肩作战,传递爱心与力量。回顾那些与病毒赛跑的日子,当时的疲惫与感动仍然历历在目。我作为一名党员,投身小区志愿者一线工作也已达四十余天。从刚开始心怀忐忑,鼓足勇气才走出家门,到后期几乎把志愿工作看做了主业,心态上的起伏变化,让我感觉自己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了又一次的成长。我相信,自己的人生会因为这样一段经历而变得厚重,也能够对得起自己入党时许下的誓言。
01 党员要到一线去
疫情伊始,上海骤然封控,前景不明,网络上负面消息爆棚。那时的我,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亲朋好友的关心和问候,然而他们的担心却无法转为实实在在的帮助,于是牵挂愈甚。快递暂停,闹哄哄的小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足不出户,院子里只能看到巡逻的保安,不安和恐慌开始悄悄在人们心里蔓延。
家中食物告急,小区里有几个楼栋因为查出了阳性人员,接连被封。家中儿子只有 2 岁多,母亲身体状况也一直欠佳,作为母亲和女儿,我也同样感到害怕。但是作为一名党员,心里始终不能忘记自己在入党时宣读过的誓词。我不愿躲在安逸的环境中,只享受党员身份带来的荣誉,却在关键时刻不能冲在前面。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的志愿者们开始工作了,我心中纠结翻腾。这个时候,是父母鼓励我勇敢走出去,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于是,我穿上了“大白”,和同小区志愿者黄姐缘分故事也自此而始。
02 “你辛苦了,快回去吧”,说完她转头就走进了封控楼
参加志愿工作的第一天,我就遇到了黄姐。黄姐名叫黄平,是附近一家企业的高管,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小区进入封闭管理后,黄姐第一时间参加了社区志愿工作,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小区防疫工作中。我见到她的第一眼,她正在挨家逐户地敲门分发抗原试剂盒。那时的工作非常艰难,志愿者人手严重短缺,每个人都要负责 4-5 栋楼的抗原收发。抗原试剂还是新事物,许多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都不懂如何使用。志愿者需要敲开每一户的家门,询问家中人数,并耐心讲解抗原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一个上午下来,穿着防护服的志愿者头晕眼花、腰酸背痛、口干舌燥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抗原发放时间较早,影响到居民休息,面对大家的不理解和抱怨,黄姐从来都是态度温和地去解释,从未与任何一个人发生冲突。她有很好的耐心和足够的热情,总是能站在对方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经过她几轮耐心的沟通,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我们的工作,并积极配合了。
彼时,正值疫情高速发展时期,小区的环境非常危险,已经有三、四栋楼查出了阳性,且并未转运。我虽然走了出去,但心里的害怕还是不可遏制。自己倒没什么,最担心的是身体羸弱的母亲和 2 岁的儿子。在刚开始工作时,也总是陷入对自己的怀疑:为了想做的事,将家人置于危险的境地,是不是太自私?有一次,得知我家里还有个2 岁的宝宝,黄姐马上对我说:“封控楼你不要去。”当时,我们俩刚刚完成了3 个栋楼的抗原收发,日头已过正午,我开始感到虚弱,有些低血糖。不等我开口,黄姐就坚持让我回家休息。我走后,黄姐只身一人转头就走进了被封控的 6 号楼。后来听黄姐说,因为她是党员,所以更要逆行、更要冲在前面。我满心钦佩,正是因为有她这样的好领队的感召,我才能够一次又一次克服恐惧走出家门,坚持参加志愿工作,我也是党员,在这个需要党员站出来的时刻决不能掉队。
3 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黄姐是我们小区志愿者团体的发起人和招募者。刚开始封控时,各种任务千头万绪,而志愿者只有她1人。即便居委和社区的干部都冲到了前线,也不够支撑如此大量和繁杂的工作。作为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黄姐几乎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做抗原自测或核酸检测的紧急通知经常在凌晨收到,时间紧任务重,却苦于没有人手,完全不知道第二天的工作该如何开展。那时,小区的居民也由于消息闭塞、缺乏交流渠道,焦躁的情绪正在大家心里一点点发酵。
黄姐迅速对形势做出了研判,结合自己的企业管理经验策划和指导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小区指定了每个楼栋的管理员、建起了微信群,并在电梯里张贴入群二维码。她亲力亲为,逐户敲门宣传,让家家户户都加入楼群微信群,保证信息畅通。她还建起了志愿者微信群,通过线上和线下双渠道招募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很快,小区形成了稳定的志愿者团队和楼栋管理员团队,抗疫志愿者团队工作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开始步入正轨。
04 婆婆在电话里哭了
志愿者的难,除了志愿工作本身,更在于志愿工作之外。黄姐所在的公司虽然停工了,但各种协调事项并没有减少。有时候,小区正在组织物资发放,公司临时召集会议;有时她刚在烈日下暴晒好几个小时完成核酸检测志愿工作,却连饭都来不及吃,又要马不停蹄地去协调公司里的各种工作。
刚刚走出来时,黄姐和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一样,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她的丈夫是国企管理层被封控在工作单位无法回家,对她特别担心和牵挂。一个弱女子,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下,既要兼顾本职工作,还要面对陌生人处理各种冲突,丈夫心疼她的身体和心理都受不了。婆婆也因为担心她的安危,在电话中几次落泪。但黄姐说:“这是正确的事情,我既然认定了,就必须坚持到底。”她选择瞒着婆婆,继续坚持出勤。最终,丈夫也被她的决心所打动,开始支持她的工作,每天都通过视频电话关心问候,或帮她排忧解难。
05 饭刚端在嘴边,电话来了。“我们先去送药吧”
在封控中,一些急用药无法外出购买,给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居委、物业立即响应,找专人负责帮助居民配药。但每次药配好送到小区,都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发放派送。黄姐了解到情况后,积极响应居委的号召,主动担起了给居民派发药品并代为收取垫支药费的工作。
一开始,工作流程还不完善,例如先接到了送药的任务,几天后才知道还要收费;或者拿到了收费单,却发现清单并没有按楼栋和户号归类统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黄姐和我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纯手工整理账目,把待收取的费用金额按楼栋、户号归集,随后逐户上门收取。记得那一天,清晨我们俩各吃了一个白煮蛋,喝了几口凉水,就开始整理收费清单,最后送完药已接近下午 2 点,走起路来都有点飘了。随后,黄姐立即向居委和物业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建议,即每次都边送药边收款。此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又一次,我们刚刚完成分包抗原的工作,才端起盒饭,电话又响了。药已经送到小区门口。我说,吃完再去吧。黄姐没有犹豫,说:“咱们还是现在去吧,昨天有老人嘱咐我急等着药,怕他们着急,我于心不安。”于是我们放下筷子,穿上防护服,再次踏上了登门送药的途中。
06 手机一直在响,不能睡完整的觉
自从投身志愿工作,黄姐每天早出晚归,几乎没有睡过一个踏实的懒觉,更别提午休了。她经常清晨就开始忙碌,微信、电话几乎一刻不停,忙的不可开交。尤其是逐步复工复产后,随时随地都会有人发来消息,要求审核复工复产资料。有时在清晨,有时在半夜。由于每个人情况不同、对政策的理解不同,发来的资料常常是不合格的。黄姐是复工资料审核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重要的一关。每次,她都要及时、耐心地和对方解释资料审核情况,教对方如何准备合格的材料。经过她审核后,资料发到居委会审核都能一次通过,大大提高了居委会的工作效率。
07 是“战友”,更是“家人”
提起黄姐,没有人不为她点赞。每天早上,邻居们还在休息的时候,黄姐已经来到小区活动室着手准备一天的防疫工作。她坚持回收抗原试剂盒,不落一户、不漏一人。遇到试剂盒异常情况,必须当场敲开门重新做;每次核酸检测都安排专人统计人数,做到对未及时检测的居民进行精准提醒,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人”。黄姐要求:既然要做,就必须到位,否则等于没做。在她的带动下,志愿者们都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
每次核酸检测开始当天,黄姐都要提前到达现场去踩点,针对天气制定不同的检测流程和方案;亲自上阵和男同志一道帮助支帐篷、划通道;检测开始后,她还要负责维护秩序、帮助老年人扫码登记、协助医生收集样本等工作。组织核酸检测时,核酸检测点位的遮阳棚不足,黄姐每次都主动把棚子让给医生和其他志愿者,自己则顶着烈日帮助医生“折棉签”收集样本。好几次,穿着大白的她好都被晒的几近中暑,但却也毫无怨言。
小区里的老人大都认识她、依赖她,他们亲切地喊她“小黄”“小平”。给老人送配药、帮老人买东西、送物资,这些都是她最挂心的工作,因为她心里有这些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我们志愿者也不止一次感受到了黄姐的关心。有时核酸检测开始的时间太早,大家来不及在家吃饭就要开始工作。这种情况下,黄姐都会起得更早,给大家准备早餐。有时是茶叶蛋,有时是大汤圆。有黄姐在,志愿团队不像是工作团队,倒经常让人感到像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08 摸着石头过河,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万事开头难,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志愿工作都是全新的课题。工作团队稳定后,如何一步步将琐碎的工作理清楚、不断升级工作效率,对组织者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和考验。黄姐不断反思总结每天的工作,对组织核酸检测、抗原收发统计、物资发放程序、问题和需求反馈、配药发放、调节矛盾、团购管理等方面的的工作不断优化和改进,并及时听取楼长和志愿者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短短两个月内,我们从人手紧缺到形成有机整体,从手忙脚乱到摸索出井然有序的工作流程,黄姐功不可没。她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向这次考验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事必躬亲,同时敢于放权、善于用人,用智慧化解矛盾,这是她工作方法最鲜明的特点。作为志愿者团队的发起人和负责人,黄姐每天都必定去现场报道。做核酸、发抗原、发物资、守门岗、送配药、审复工……任何一项工作她都亲力亲为,对每一项工作都非常熟悉。因此,不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她都能迅速找出解决方案,高效解决问题。在她的带领下,面对不同类型的任务,团队都能有序调配人力,顺利组织开展工作;面对小区出现的各类紧急状况,也都能有条不紊地处理,第一时间找到人、办好事。
09 我们是一个集体
在抗疫战争中,我们并不是单兵作战,而是拥有一个相对成熟的组织体系。在这个组织中,街道、社区、居委、物业,志愿者缺一不可,大家都时时刻刻奋斗在一线。虽然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但每个层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须有机配合,才能做好工作。居委和社区的干部深入一线,和志愿者同吃、同住,协调防疫工作;物业公司全员投入,在垃圾清运、快递消杀和配送、门岗通行等方面尽职尽责;志愿者团队分工得当,效率极高:一线志愿者全面负责各类志愿工作,如核酸检测、抗原收发、物资接受与分发等各类事项;楼道管理员和楼道志愿者负责上传下达、协调楼内各项事宜;门岗志愿者全天坚守在门岗负责快递消杀和配送,为小区守护住第一道防线。
10 从不被理解,到积极配合
上海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小区志愿者团队组织小区完成核酸筛查近 30次、组织抗原自测 70 余次、送配药100余户、转运分发物资7000余箱……这些日子,我们的志愿团队经历了春暖花开的艳阳高照,也体验过了春寒料峭的大风大雨。大家的付出,邻居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小区居民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始焦躁不安的心态逐渐转变成对志愿者的依赖信任,增强了全体居民战胜疫情的信心。
黄姐说:“我们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但是,做志愿者是让我们每个人此生都能引以为豪的事。服务社区,居民认可、疫情退散,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的确如黄姐所言,在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我即体会到了社区和居委对居民沉甸甸的责任感,也看到了每一位居民积极配合防疫的坚定态度,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好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发出自己的微光。我相信,就是这些微光,汇聚成了我们最终取得抗疫胜利的坚强力量;就是这些微光,照亮了每个志愿者的心,成为我们今后人生路上勇敢的源泉。
冯琪 2022 年 6 月 12 日夜于上海浦东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