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8篇
一份实用的心得体会是会让更多的人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动力的,我们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记录自己当时的感悟,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对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对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篇1
什么是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就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红色基因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官媒解说词用语,代表意识形态部门舆论导向。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永往直前,续写出无数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
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squo;考试squo;、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squo;考试squo;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焕发出战斗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夺取事业新的胜利。走进新时代的复兴之路,中国更需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的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我们正在享受着老一辈革命家打下的红色江山,一定不能忘记共产党人的初心,要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倍努力工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对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篇2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钊 通讯员 李新华
4月8日,确山县文联、县作家协会、县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组织十余名作协会员赴竹沟、石滚河镇开展红色印记采风活动。
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竹沟镇,在杨庄村韩庄村民组、关沟村黄庄村民组聆听了李畔林烈士的事迹,参观了新四军留守处医院旧址,感悟当年革命先烈们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绿树成荫、湖水环抱的竹沟革命烈士陵园里,采风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鞠躬默哀,并瞻仰了烈士墓,回顾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在竹沟村小王庄组,大家听村里老人讲述烈士朱老头的故事,回顾“提琴村”里的红色记忆。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如今的小王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提琴专业村,村民们纯手工制作的高端提琴远销海内外。
采风团一行随后来到石滚河镇,在斩龙庙村,大家实地了解了从大山中走出来的开国少将周庆鸣的革命事迹,体会革命的精神感召力;在孤山冲革命旧址,看着徐庄大礼堂、会师桥、瞭望塔和起伏连绵的山林,听着当地流传的孤山冲革命斗争史,大家对豫南红都孤山冲肃然起敬。
在爬头寨战斗革命烈士陵园,采风团一行一边行进在连绵的山道上,一边聆听当地向导讲述当年的烽火岁月。一排排无名烈士墓庄严肃穆,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大家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整齐肃立,深切缅怀为革命献身的先烈们。
风展红旗如画。英雄曾经生活战斗的红土地,正在续写新的篇章。采风团成员纷纷表示,红色印记采风活动对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创作灵感、积累文学素材大有裨益,回去后一定要用心用力用情写好确山红色故事,发出富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时代强音。
对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篇3
作者:于小植(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尹冠儒(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讲师)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红色文化,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红色文化的传承而言,运用数字化手段,能够加强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扩大红色文化传播的范围,能够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
红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收集、挖掘、修复和再现,是对红色文化科学保护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也是让红色文化“有声有色有形”的有效路径。以红色文物的保护为例,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开启红色文物数字化工作,对纪念馆、博物馆中的易受损红色文物,采取三维扫描等方式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三维模型或者图片资料,并对数字化生成的文物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红色文物数据库。通过数字化方式,可以实现对红色文物的数字化保存、远程浏览、虚拟展览,同时可以利用相关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和宣传推广,这就减少了观众与文物的直接接触,避免了文物在搬运、展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损坏。
数字化时代对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对红色文化的展示,主要采用橱窗展览、单向讲解等方式,缺乏对现代化声光电技术的运用,也缺少互动项目,难以让参观者产生情感共鸣。数字化为观众提供了走近、了解、感受红色文化的丰富手段,让观众可以获得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于一体的综合性感官体验。
目前,不少地方已将数字化手段应用到红色文化的传播展示中。比如,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推出虚拟展馆,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云观展”,而且在有声解说的配合下,可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又如,江西打造的“红军上清会师陈列展”运用了多媒体电子沙盘、多媒体人物雕塑半景画、vr展台、3d沉浸式影院等展示手段,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真实的历史场景之中;再如,上海的“红色经典步道”将中共一大会址等多处红色文化场馆串联起来,同时还配备了“红色经典步道ar导览平台”,使用了智能定位与导航、多传感器信息融合、ar实时渲染等技术,观众在漫步参观时用手机扫描导览牌上的二维码便可获得相关信息,并可获得虚拟志愿者“爱琳”的向导服务。总之,和传统展示手段相比,数字化手段为参观者带来了更真实的视觉体验,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历史场景,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红色文化传下去,必须让青少年从内心深处认同红色文化,自愿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当下这一代青少年,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也没经历过食不果腹的时光,往往很难体会革命先辈的艰辛。因此,必须创新红色故事的讲述方式和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让红色文化融入当下青少年的生活。在这方面,数字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一些地方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出红色动漫、红色数字藏品、红色竞技游戏等,不仅满足了青少年的审美和消费需求,还形成社群效应,让红色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实现了传承纪念、教育感化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还有一些单位和机构,利用短视频、h5、mv等,推动红色文化的可视化、场景化,让有时间跨度、历史厚度、现实深度的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的血液,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注入鲜活生命力。比如,h5《信仰之路》、说唱mv《百年之诗·燎原》、数据交互产品《奋斗百年,中国共产党员是怎样的一群人》等,形式活泼,内容生动,从多个侧面展现了红色文化的价值和底蕴,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影响力,在青少年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外,“红色文化+直播”也深受青少年青睐。比如,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联合中国博物馆协会等,在全国率先推出“云博物馆”网上直播公益活动,利用五四青年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北大红楼(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开展“走近北大红楼”主题网络直播活动,吸引了大量青少年观看,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以及智媒时代的到来,用数字化手段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必须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升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在红色文化传承传播中的应用广度,全面建立红色文化的数字孪生场景,为红色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承传播奠定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6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对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篇4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文学作品礼赞伟大祖国,讴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4月8日,确山县文联、县作家协会、县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组织十余名作协会员赴竹沟、石滚河镇开展红色印记采风活动。
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竹沟镇,在杨庄村韩庄村民组、关沟村黄庄村民组聆听了李畔林烈士的事迹,参观了新四军留守处医院旧址,感悟当年革命先烈们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绿树成荫、湖水环抱的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内,采风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鞠躬默哀,并瞻仰了烈士墓,回顾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在竹沟村小王庄组,大家听村
里老人讲述烈士朱老头的故事,回顾“提琴村”里的红色记忆。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如今的小王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提琴专业村,村民们纯手工制作的高端提琴远销海内外。
采风团一行随后来到石滚河镇,在斩龙庙村,大家实地了解了从大山中走出来的开国少将周庆鸣的革命事迹,体会革命的精神感召力;在孤山冲革命旧址,看着徐庄大礼堂、会师桥、瞭望塔和起伏连绵的山林,听着当地流传的孤山冲革命斗争史,大家对豫南红都孤山冲肃然起敬。
在爬头寨战斗革命烈士陵园,采风团一行一边行进在连绵的山道上,一边聆听当地向导讲述当年的烽火岁月。一排排无名烈士墓庄严肃穆,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大家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整齐肃立,深切缅怀为革命献身的先烈们。
风展红旗如画。英雄曾经生活战斗的红土地,正在续写新的篇章。采风团成员纷纷表示,红色印记采风活动对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创作灵感、积累文学素材大有裨益,回去后一定要用心用力用情写好确山红色故事,发出富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时代强音。(图文:郎瑞杰 李新华)
对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篇5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小兵张嘎》的红色经典读物。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战时期的冀中平原一位名叫张嘎的少年英雄的感人故事。张嘎和他的奶奶住在白洋淀边的一个名叫鬼不灵的村子里。张嘎和奶奶的家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奶奶又很热爱八路军,常常帮助八路军做事。他们经常掩护八路军干部转移,也常有八路军的伤员躲在他们家里养伤,时间长了,张嘎也喜欢上了八路军,常常和奶奶一起照顾八路军。他渴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把枪,也想早日能当上八路军战士。
有一天,一位在他们家养伤的名叫钟亮的八路军做了一把木头手枪,并且说要送给一位抗日小英雄。这下嘎子要当八路军的决心就更强烈了。后来张奶奶被一个叫肥田的日本鬼子杀害了,钟叔叔也被鬼子抓走了,他怀着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抱着为奶奶和钟叔报仇的决心,通过种种考验,加入了八路军。张嘎参了军后,用他的机智勇敢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并通过挑帘战缴了一只伪军手枪。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是:区队长安排张嘎去引敌人到埋伏区。张嘎化装成村民,带着鸡蛋去哄骗日本鬼子,把日本鬼子引入了埋伏区,自己还顺利的脱了身。随着轰的一声雷响,敌人的部队被炸,大个李拿着机枪掩护战友们前进,在20分钟内就把日本鬼子给打败了。
?小兵张嘎》的故事告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 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这个故事还使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从嘎子身上我还看到了勇敢机智和坚强,我要向嘎子那样,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对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篇6
为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组织30名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利用暑期时间,赴邢台市前南峪教育培训基地,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开展了思政课实践研修活动。
理想信念大于天:理论学习提升思政素质
三场理论专题讲座,从不同角度引导学员们提高思想素质、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传承红色精神,为教师们全方位参与、多角度思考、系统化构建大思政课提供了现实路径和内生动力。
实践研修大课堂:感悟与传承红色精神
理论筑基,实践深化。本次实践研修以探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为主线,开展现场教学。
学员们参观学习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抗大总校旧址群、坡子峪上甘营旧址、安庄抗大卫生处旧址、一二九师纪念馆,前往“两山论”实践地——前南峪生态园区李保国教学科研基地和李保国故居,了解了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教授的光辉事迹,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励着我们思政课教师扎根教学一线,引导学生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将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应用于服务社会。
集体座谈大交流:问计乡村振兴
研修期间,邀请前南峪村书记郭天林、副书记郭高生、安庄村原党支部书记石春林、前南峪教育培训基地郭丛军等同志,组织了集体座谈会,调研了解前南峪及周边乡村脱贫致富的发展历史和当前开展的乡村振兴战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流传着“山坡秃头,风吹土走;有雨就成灾,无雨渴死牛”的顺口溜,生产条件极差,经济十分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前南峪村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实施山场综合治理,发展绿色产业,实施四年造林绿化、五年修滩造田、三年兴修水利、八年建设高标准生态经济沟的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红绿结合’+集体主义”模式从一个“山是光秃山、滩是乱石滩、吃粮靠统销、花钱靠贷款”的“穷山沟”蜕变为享有“太行明珠”美誉的新农村。
经过集体座谈交流,学员们对前南峪村的发展历史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也为前南峪的乡村振兴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纷纷表示要将“坚守宗旨、富村富民”“执着自信、艰苦奋斗”的前南峪精神传递给青年学生,充分利用好身边的乡村振兴发展素材,讲好大思政课。
扩展实践大阵地:拓展研修研学
研修期间,学院与前南峪教育培训基地经过友好协商,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基地,举行了揭牌仪式。前南峪实践教学研修基地的建立,进一步拓展了学院思政课实践研修基地的范围,有利于组织师生更好地参与实践教学,学习抗大精神和前南峪人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学院将以前南峪教育培训基地为载体,进一步将抗大精神和129师精神等红色精神、乡村振兴等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红色精神,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应用于服务社会中,充分实现人生价值。
集中研讨大碰撞:畅谈收获体会
研修期间,学员们组织了集中研讨活动,畅谈心得体会。本次研修活动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体展示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理论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研修、专题研讨分享等方式进行,每一项研修活动都让人心灵震撼、收获颇丰。成姗姗老师认为本次研修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够夯实大家的理论基础,又能进一步开拓大家的视野。杨立荣老师认为高校思政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把红色经典文学,红色历史事件、红色革命精神纳入主题班会、谈心谈话、学生活动与网络作品之中,引导学生们从心理上增强对红色基因的认同感。王莉老师表示,现场参观使自己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真切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艰苦和不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尽最大努力将红色资源融入到思政课堂,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研讨会现场,氛围热烈而活跃,老师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收获体会,在思想的交锋中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
本次实践研修活动促进学院思政课教师深入理解“大思政课”的本质内涵,为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用活红色文化宝贵素材,切实提升“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实效夯实了基础,引导思政教师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切实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
(作者:王元元,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来源: 光明网
对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篇7
怀着—股澎湃的屏蔽资料读完了全书,轻轻合上,望着林海雪原四个字,似乎是由火热的血所凝成的,衬着封面上的皑皑白雪,显得更加地艳,更加红了。在那上方,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亲切和蔼的解放军战士,为着自我的理想,更为着祖国的伟大事业——屏蔽资料事业,在深山老林中奋斗的身影。此时的雪似乎已同他们的笑容与灵魂,融为圣洁的一体。
对这些战士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它鉴证了一个个赤子之心,它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把火,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他们对自我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应对自我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绝顶》中的肖顿河,都为着自我心爱的理想而前进,虽然他们最终都失败了,都只在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几行轻轻的痕迹,但在任何人眼里,他们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击倒的。耻笑他们对生命无谓浪费的人,必定是一个懦夫,因为只有懦夫,才会耻笑勇者,更因为他们毫不明白倾尽自我一生去追求的感觉,也更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气魄,没有这种理想。邓小平也说过:必须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便对自我的前途自我要走的路感到茫然,也许,在徘徊上便像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若没有理想,莱特兄弟不会发明飞机,圆了人类飞向蓝天的梦;若没有理想,袁隆平不可能养殖出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人多粮少的难题;若没有理想,又哪来中国几千年的悠远文化;若没有理想,中国不会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夺回自我的领土……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时为了它,历经几多沧桑几多岁月。中国的2008申奥,世界梦想和平,祈求人性的完美,众里寻她千百度,圆了与未圆,又有什么区别,总有下一代继续追寻。
读《林海雪原》经常会感觉到一个词的含义,那便是群众。文中的人物,如少剑波杨子荣等,张口闭口不离群众,可谓已经深入骨髓,同自我的生命融为—体了,风里来,雪里去,是记忆拼搏下的一点一滴。群众这个词,更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意境已将不可计数的心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群众思维的人,头可断,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远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位,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特性。
汉朝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群众而死,必是重于泰山,小高波正是为着这座泰山而永生。生与死,千百年来有人歌颂有人笑,更有人长叹一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实生与死只是一线之差,便是有气与无气。有人死得气壮山河,那种人,以着另外一种方式存活,可得其所:有人死了,遭千古唾骂,万人践踏,那种人,为求一丝生机拼命乞怜,却终为土灰。不必太看重生死,该来的时候会来,该去的时候会去,无愧于自我的生命,更无愧于自我在世界上存活,又何必执着于一个想法或一个将来的结果。关天培身上的刀疤,黄继光胸膛的枪洞,都一次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林海雪原》中,讲述的不仅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一分人性的美,融合为人类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一个世界的缩影,化为一片蓝天。尽管有时,乌云阻挡了阳光,但在一阵甘霖的挥洒后,清流依旧,白鸽挂着风铃远翔,叶更绿,天更蓝,阳光在露珠上闪烁。世界的循环不停,美不停。依稀间,昨日也是这天的导航。
对红色故事的心得体会篇8
张迪雅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要将清正廉洁常放心间,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要坚守为民之心,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接受人民监督,在尽职尽责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
三要坚守慎友之心,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要择善而交,广交善友,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和人民群众交朋友,做他们的知心人,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四要坚守俭约之心,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主义、享乐主义,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远离争名逐利的喧嚣,做到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
五要坚守正家之心,以身作则,严格家风家训,严格要求家人,正家风,树立一心为公的情怀,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促使家庭成员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发展。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坚守“五心”能让我们顶得住形形色色的诱惑,经得起千锤万击的磨炼,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的高尚节操和清白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周敦颐的高洁品格和为官经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高远志向和毕生追求。公务人员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目标,不打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提高工作能力,明确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深入群众,不辞辛苦,直面问题和矛盾,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的出去,顶得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