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5篇
他人的洞察和智识,通过心得体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灯塔,通过分享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互相启发和学习,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篇1
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懂得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下面想从三个方面说明爱岗敬业在师德师风上的重要位置。
一、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基础
对教育工作的强烈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也是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的师德师风原则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只有当他感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对人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全力以赴地去奋斗。我认为,教师的责任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社会的责任,我们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目前国家现代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就是要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二是对家长负责,家长把子女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是希望学校老师能把小孩培养成才,帮助他们学到各种知识,家长希望教师做到他们无法做到的事情;
三是对学生负责。在这一点上,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让他们在知识,做人各方面得到发展。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担当得了吗?我从中体会到,从事教师工作的人,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因此,强烈的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基础。这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体会。我自己要从以上各方面努力。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二、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社会上有许多种职业,其中教师职业最神圣最受人敬重。一个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必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职业中工作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能够担当起社会的重托,怎么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的人?怎么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有职业感的教师,他首先会把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不仅仅是教书,而且是为国家培育新人。职业感让教师明确自己是一个接受社会重托、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只有形成强烈的职业感,才能发挥出人生价值,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三、教师强烈的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条件
事业心来源于职业感,责任感,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升到伟大事业的高度来看待追求,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信自己的选择。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教师的事业心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因而全身心地投入,这是热爱教育的集中体现,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一名优秀的教师对工作应该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具体繁杂的工作面前他们努力工作,不辞辛苦,不怕劳累,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对工作不断进取,随着工作情况的不断变化,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需要去研究,去克服,去摸索,特别是来之学生中的情况,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让学生在我们的辛勤劳动工作之中,不断成长,若干年过后,一代新人走上社会,我们就会无比的欣慰。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教师要成为好的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这种事业心能使人有更高的境界,有更大的智慧,有更大的耐性,因此强烈的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重要条件。
总而言之,强烈的责任感,职业感和事业心是爱岗敬业得重要表现,而爱岗敬业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基础。在我们为蓝天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在强化净化师德师风方面做得更好,从而,真正体现出爱教育之岗!
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篇2
许多人把自己的事业比作花的事业,果的事业、叶的事业,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把自己的事业比作根的事业。为了花的艳丽、果的芬芳、叶的嫩绿,根总是不求索取,默默奉献。
十年前,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我报考了师范学校。从我第一天踏上三尺讲台,感触到那几十又纯真稚嫩而又充满渴求知识的目光起,我便有了一个执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位中师老师也曾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看似平常又蕴含丰富的话:在还没登上讲台之前,请先学会爱。
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身受聋哑盲三重残障,7岁前她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之中,在7岁时她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师。沙利文用超常的耐心和爱心,将海伦从一个无知、粗鲁、暴躁易受伤害的小动物培养成了一位作家,这是一个充满了艰辛与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爱的过程如果没有爱,怎能在黑暗的心灵中灌注光明?如果没有爱,怎能在残缺的肢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正如作家冰心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我们班有这们一名学生,性格孤僻,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和同学玩耍,也不爱说话,上课的时候也从不回答问题。于是,我到他家去家访,在我努力的再三开导下,他扑到我怀里,终于哭着和我说了第一句话:老师,我想爸爸!这时,我才知道,他以前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有一个非常温暖的家。但那一次煤窑塌方事故,让他永远失去了爸爸。从那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于是,我每天都找他谈心,和他一起跟同学们跳绳,做游戏。渐渐的,他又慢慢变得活泼了,也开始愿意和小朋友们玩了。
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的收获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己的一颗心,收获的一定是一轮火红的太阳。有一次,我因感冒声音嘶哑了,他不知从哪里给我找来了一盒润喉片,我当时真的感动极了,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为学生做的一点点小事,竟然能够让他懂得了去爱别人,原来爱是可以传递的。我终于领悟了爱的魔力,它如蒙蒙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着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心灵的祈盼。爱是丰富的,神奇的,更是独特的。
如果用金钱来衡量我们,我们并不富有,但正如事物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事物本身一样,我们价值也不在于我们本身。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情感,收获的是学生的爱心,家长的支持和孩子的点滴进步。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是呀,花有花的风采,叶有叶的荣耀,而根有根的骄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工作的艰辛,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要多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寻求育人的良方,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用自己的真诚去浇灌祖国的花朵,用自己的真爱给孩子们支持起一片幸福的蓝天。
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篇3
经过学校的师德师风培训,本人对师德有了理深的认识。下面谈出自己的体会: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我们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作为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虽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工作中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自己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爱学生,尽量不批评、训斥、否定学生,多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对学生一视同仁,不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更新观念、努力创新。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让学生去学习、去实践。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学生怎样做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做好典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我要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不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本人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要求自身,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篇4
作为教师,特别是肩负检查任务的教师,应该把良好的师德师风均匀地洒给每一个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再则,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
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通过前几天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的学习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的素质要求。下面简单谈谈几点体会:
一、敬业
要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要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强学
自己应该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克己奉公,奉公守法,恪尽职守,廉洁自律,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有爱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身教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篇5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 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一、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然而,许多教师至今却还并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于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一直以来漠然而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断然不可避免了。
二、学会与学生交流
因材施教是教学必备条件之一。事实上,许多教师行为偏差,也正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造成的。
我们常说,教学要获得应有的实效或效果,必须依赖于我们对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的遵循。
一条是,教育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才会有安身立足之本,因此,教育要紧紧地随时代的脉搏,时时关注重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另一条就是,教育还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会成为儿童自身的需要,并为儿童所接受。而这一条主要是从教育与人的关系出发来看的,这就是说,教育还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教育脱离了人的身心实际,那么,就很难言人的身心发展了,因此,教育中的有关年龄特征的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同时,符合儿童身心实际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对儿童年龄特征的尊重与了解基础之上的,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要使教师真正具有一种富有实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
三、掌握教育的方式与艺术
心灵关怀在了解了学生心灵发育的特点之后,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具体的教育方式与艺术,这是教育怎样更好地防止教育伤害,避免无意伤害,根除有意伤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学生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教师的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帮助要得体,爱学生,还要会爱学生。爱,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爱可以通过满意而传达,爱同样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露;做为教师,就要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学会附耳细说,学会正面暗示。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无意伤害是无心的结果,但无心之过变有过,归根到底,还是与教师的素质有关。
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个人,鼓舞一个人,它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讲,眼睛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他们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他们身边教师的`行为模式就会非常接近。既使一些细小的行为,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细小之处对于学生的品性的好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师谆谆教导的东西忘得干二净,而教师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有关情感方式、纪律观念、勤劳风范和自我控制等具体行为仍然留在学生心中并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