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日的心得体会6篇
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我们是写不好心得体会的,心得体会是人人都要认真对待的一种感受性材料,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红日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1
时代发展呼唤先锋教育
榜样示范检验师德效果
先锋不是口号,是具体行动,它需要在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提升师德的具体实践中来检验。这也正是红日学校先锋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该校校长彭红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一是带头履职尽责。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校,她用行动为全校教职员工树起了一面“以校为家”的镜子;二是带头建设“书香红日”。每周推介一篇重点书目,班子成员在行政会上逐一交流读书心得,她把“书香校园”落到了实处;三是带头抓教育教学。对教育教学有欠缺的教师及时进行谈心谈话,对基础差、玩心重的学生每天抽空进行心理疏导、课程辅导,她把“心理辅导师”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该校校长彭红表示:“先锋教育不但点燃了一盏灯,而且照亮了一片人,不但温暖了一个学校,而且促进了一方和谐。”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2
为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纪念第_个世界红十字日,结合“5.12”防灾减灾日,普及救护知识,增强学生的遇险逃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根据区红十字会《关于开展20__年红十字博爱月活动的通知》,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于20__年4、5月开展了“人道---为了你的微笑”为主题的博爱月活动。现将本次主题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高度重视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召开了专题会议,健全组织,保证活动有成效。
二、围绕主题,开展活动
1、献一份爱心,根据方案要求部署,组织学生开展了“今天,我当家”活动,向父母奉献一份爱心,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体验到了父母的辛劳。
2、加强知识的学习,举办了一次自救互救知识学习活动。印发了“自救互救知识”学习材料,各班召开相继召开了自救自护主题班会,积极动员广大学生学习救护知识。
3、抓住教育宣传契机,利用周一升国旗之际,进行国旗下讲话,让红十字会的旗帜飘扬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各班出一次有关红十字会的黑板报,营造良好的氛围。
4、自护教育。5月11日,我校以班级为单位,进一步向青少年学生讲授防灾避险、疏散安置和健康卫生等知识,并下午开展了应急救护演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5、人道援助。针对社区、身边贫困人群的需求,宣传发动社会力量,给困难群体开展送温暖服务活动。
6、利用班会时间,各班召开了主题班会,进一步宣传了红十字精神,增强了红十字青少年的自我保护、关爱生命意识。
8、组织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办一期红十字会知识手抄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展评。
9、利用活动黑板、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红十字知识。并进行了知识比赛。
10、开展“博爱在通州、人道万人捐”活动,师生共捐款4769.5元。
11、组织初一、初二350名学生参加红十字知识竞赛。
总之,通过本次的博爱月教育活动,发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进一步普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增强学生的遇险逃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这次活动是富有成效的。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3
10月9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红幅高悬,“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大字庄严醒目。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束了两干八百年的封建统治,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体制,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辛亥革命,更打开了中国提高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高开拓了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青年,又怎能忘记这段历史?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就是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永远用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鞭策自己,激励自己。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留绐我们的,它召唤着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为民主共和的目标而奋斗。我们也应该谨记这句话,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断为之奋斗。
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的红日,这轮红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来的,中国已成为了综合国力强盛的大国,我们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而自豪,更为即将到来的明天而意气风发。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即使前方道路崎岖,我们也要勇敢直前,因为,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我深深体会到了我们的先驱是在怎样的一个风雨飘荡、血雨腱风的社会中为我们争取到此刻的和平、安详而幸福的生活的。我们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先驱们学习,努力为社会的提高,民族的提高做出自我的一份贡献。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4
今年5月8日是第_届世界红十字纪念日。根据宝红(20__)24号《_区红十字会关于开展“5.8”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我镇红会结合本镇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纪念活动,现将具体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制定活动计划,部署宣传工作。镇红会领导非常重视本届世界红十字纪念日宣传活动,为开展好本次活动,红会制定了“5.8”世界红十字日纪念活动计划,并于4月16日在镇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由各村、居委卫生干部参加的工作例会,布署“5.8”纪念活动,要求各基层红十字服务站以“5.8”世界红十字纪念日为契机,因地制宜地开展红十字便民服务,向群众宣传红十字精神。
2、利用服务阵地,开展宣传活动。镇红会在纪念活动期间制作“灾害与意外避险逃生应急”、“现场初级急救”、“无偿献血”等相关知识的宣传版面15块,在各个红十字服务站进行流动宣传。同时,各红十字服务站也利用现有资源,刊出黑板报、张贴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红十字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在本次纪念活动中各红十字服务站共刊出黑板报18块,张贴宣传画2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3、落实工作人员,进行上街宣传。5月10日上午9时,镇红会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部分红十字服务站红会干部,在人口集聚的杨泰一村休闲广场开展了义诊活动,拉出“携手人道、博爱奉献”“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横幅两块,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医务咨询、测量血压、称体重、现场救护演练、红十字知识有奖竞猜等活动,社区居民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现场共免费测量血压600余人,医务咨询人数100余人,称体重80余人。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使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进一步向社区传播,让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红十字活动中去。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5
一、活动目的
旨在让大学生加强疾病防范意识,了解在全球范围内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通过红十字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支持__病的规划,以实际行动支持防___工作。
二、活动主题
处处为人人
三、活动时间
20__年__月__日下午16:00—18:00
四、活动地点
育才校区图书馆广场
五、活动对象
__全体师生
六、主办单位
__校医院
__大学生红十字会
七、活动内容
(一)、活动前准备工作
1、无偿献血办申请活动场地:图书馆广场;横幅摆放位置。
2、事业发展部借桌椅、帐篷,放至办公室备用。
3、宣传部制作横幅、拍照。
4、办公室准备工作服、工作证、签到簿、会旗。
5、将志愿者分为三组(①场地布置组②值班一组③值班二组),各组负责人负责本组成员的通知和签到工作。
6、志愿者负责将校医院的展板等工具搬运至图书馆广场,并在活动中妥善保管。
7、志愿者协助校医院工作人员布置活动场地。
(二)、活动中志愿服务工作
1、场地布置组于14:30到达红会办公室门口集合,搬运桌椅至图书馆广场,搭帐篷,拉横幅,并于15:30到校医院门口集合,与医院工作人员商量活动事宜。
2、值班一组于16:00——17:00在图书馆广场进行志愿服务工作;
3、值班二组于17:00——18:00在图书馆广场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活动后清理场地。
(三)、活动后场地清理及工作总结
1、值班二组清理活动场地,将展板等送回至校医院;
2、事业发展部负责归还桌椅等;宣传部整理照片;办公室清点财物。
3、志愿者总结志愿服务工作心得体会。
十、活动要求
1、各组成员须提前10分钟到场准备,各组负责人严格考勤。有事请假的须找人代替。
2、值班一组提前到场与场地布置组布置场地;值班二组在活动结束后清理场地。
十一、附件
(一)、活动工作安排表
_大学大学生红十字会
二〇__年__月__日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6
7月15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成了“彝乡云”暑期社会实践队,通过线上支教的方式为四川凉山州的彝族学生们讲述党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这个假期注定与众不同,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关于开展三下乡活动的号召,学院组成了一支实践队伍。虽然很遗憾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办法与当地喜德中学的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但是通过网上授课等方式,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参加这次活动主要是想通过参与三下乡活动让自己了解这个社会最真实的状态,丰富阅历,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宣讲党史故事,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开拓眼界和思维。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作为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其实很难真正去理解书本里、电视上说的那种翻山越岭几十里,只为了去求学。可能对于城市里的孩子而言,读书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大山深处,还有那么多的孩子,无书可读,无学可上。据喜德中学的负责人所说:“这里的孩子们大多是超龄学生,可能有的17、18岁了还在读初中,但这已经是很好的了,至少在前几年,她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已经当妈妈了。”真正的亲眼所见带给人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贫穷是留给人最直观、最深层的影响。当你真正的融入到这个环境里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帮助他们,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可以。”
要怎么做才能帮助他们?这支教的几天,我们开会永远也绕不开这个中心。通过不断地调整宣讲的内容,采取视频加图片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知识。在宣讲结束后的时间里也和孩子们多交流,尽量满足他们对外面的好奇和憧憬。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给我们写的纸条上写着“我们能跟你们建一个群多交流交流吗?”他们渴望知识,也渴望外面的世界。大山再深再偏僻,也拦不住孩子们求学向上的心。
红色故事,点燃火种
要怎么让孩子们感受到党的力量和关怀,其实也是队员们一直在苦恼的地方。但经过交流,孩子们纷纷表示:“我们现在日子好过多啦,我上学妈妈也不会反对什么了。”“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够吃上肉,现在好多啦,隔三差五就能吃肉。”这就是彝族孩子们简单质朴的幸福,却真真切切地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已经在不经意间跨过了一个时代,从贫穷到了小康。他们比我们更加能够体会到过去几十年里,党的力量究竟改变了什么。我们通过一个个简单却发人深省的党史故事,去帮助孩子们更好的体会党的精神和伟大。通过国旗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帮助他们坚定理想,奋勇向前。通过党员典型的树立,让孩子们认识到,党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的,是他们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对象。通过彝海结盟的故事,让孩子们意识到民族团结方能成就更好的社会,在他们的心中埋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红日初升,未来可期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消逝,我们的支教活动也到了尾声。回顾百年党史,时代大潮波澜壮阔。展望未来,将会由中华民族同心协力,共筑中国梦。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留下最深的记忆是那一双双大眼中透出的对知识的渴望与执着。更让我明白了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教师的责任有多大。这是一个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知识改变命运”这个真理亘古不变。但好在,有无数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跟我们一样在行动,在付出点滴的努力,我相信这小小的涓涓细流必会汇集成奔腾的大海,推动时代大潮浩荡前行。(刘邓雨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