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周以栗故居心得体会5篇
大家可以把心中的感悟记录在心得体会里,很多人都习惯用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记录在生活琐事上的感受,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周以栗故居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周以栗故居心得体会篇1
陈云纪念馆建成开馆于200x年6月6日,是系统介绍陈云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展厅以图片、文献、实物、多媒体等陈列、展示方法,生动地反映了陈云的光辉一生。
一进入陈云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翠竹辉映下的陈云同志的白色雕像,让人马上联想到他生平的高风亮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四个展厅,陈云纪念馆的第一、第二、第三个展厅,我们看到了很多陈云同志的图片、文献、实物等。在多媒体馆厅,我们观看了记录片,生动地反映了陈云的光辉一生。陈云同志的一生为了党、国家和人民,始终任劳任怨,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宽广的胸襟、深邃的思想、务实的作风。陈云同志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人生信念,深深感染了我们。他执着追求理想,始终忠于党和人民;他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他善于总结经验,崇尚真抓实干;他一贯谦虚谨慎,始终淡泊名利。
陈云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而顽强奋斗的一生。陈云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的集体成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陈云不是军人,但他参加指挥的“四保临江战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战役。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遵议会议上,陈云积极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撰写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手稿》详细地记录了遵义会议的具体内容,是珍贵的历史文献。陈云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长期主管经济工作,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都积极地学习国外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陈云同志为宝钢题写“埋头苦干、从严要求、精益求精、不断创新”16字方针,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也要努力向这16字方针靠拢。
陈云同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比较、交换、反复”的教诲虽言语简洁,却很精辟。他的话语道出了共产党员在学习实践问题上必须坚持的思维方式,是深入浅出的践行科学发展观。他的教诲对于工作的现实意义来说,是要敢于坚持讲真话,敢于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解决实际问题。而敢于坚持之中又要体现“对事不对人,与人为善,点到为止”的做人方式。正是这种执著和追求,塑造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联系前不久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我感到,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需要时刻注重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地履行自己的党员责任,提高自身对党对群众的责任意识,才能真正从个人身上展现党的先进性。我们要学习陈云同志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陈云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陈云同志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这就需要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自身做起,实事求是,团结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进步。陈云同志曾经说过:“出人出书走正路”,我们一定会自强不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
参观结束了,但学习不会结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努力,要像先辈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战线上努力工作。同时自己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时刻以自身的模范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接受组织的考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工作定要加倍认真负责,使自己成为一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新世纪人才。为此,必须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坚定信念,执着追求,向先进、优秀的同志学习,培养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这次旅途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小时,但它的教育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却长久留在我们的心中!通过参观陈云故居,我们纪念陈云同志,就是要更好地学习他的光辉思想、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范。继承和推进他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将陈云同志的革命精神投入到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去,努力地学习,踏实地做人,幸福地生活。这也是我们对陈云以及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倾注一生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最好的纪念了。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0年了,在这10年里,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成绩卓著。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豪情阔步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上。一代伟人虽离我们远去,但陈云同志的思想和品格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奋起!开拓前进!
参观周以栗故居心得体会篇2
10月6日,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位于北京阜城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的北京鲁迅博物馆。通过这次参观,我和妈妈都对鲁迅博物馆有了更多更新的感受。
北京鲁迅博物馆1956年落成开放的,它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人物传记性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鲁迅故居中保存最完好,唯一对外开放的故居。这是一座普通的小四合院,青灰砖墙、朱红门窗。南北房各三间,东西房各一间,一直保持着当年先生居住时的模样,南房是会客室,北屋东西两房间分别为鲁迅的母亲和朱安夫人的住室,中间一间为餐厅,北屋当中一间向北凸出一小间,北京市鲁迅中学,面积仅8平方米,是先生的卧室兼书房,即著名的“老虎尾巴”,先生自称“绿林书屋”,陈设十分简朴。东厢房辟为展室,鲁博的展厅很大,地上一层地下一层,以时间顺序记录鲁迅的一生,图文并茂,还有很多先生生前的衣物、文房四宝以及仿制书房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包括鲁迅先生的手稿、藏书、拓片等珍贵文物。在展馆的精品中有鲁迅地质佚文手稿、《阿q正传》的唯一一篇残稿、鲁迅先生20多岁时所写《自题小像》手稿、鲁迅在仙台医专时的解剖学笔记等等,都是十分珍贵、难得一见的珍品。在陈列馆中还展示着“三味书屋”以及鲁迅先生在上海住宅中卧室兼工作室一角的复原模型。博物馆中还展出了一些日常用品,那些都是鲁迅先生及其家人使用过的原物。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院内有鲁迅先生亲手种植的白丁香,已经历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仍枝繁叶茂。微风拂过,白丁香昂首挺立在阳光之下,她们就像一个个身着素装,头戴面纱的少女,仿佛在动情地讲述着鲁迅先生生前的丰功伟绩绩。
提起鲁迅可能大家得先从他的文章说起,鲁迅一生爱好写作他写的文章不记其数。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而他的作品无不让后人欣赏。而最家喻户晓就我们熟悉的有《彷徨》《呐喊》《狂人日记》等这几部是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到的,让我们又深刻了解和挖掘鲁迅先生的好作品有了很大的动力。从那时起鲁迅这位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受我的喜爱。鲁迅离开了人世已经七十多年了,他的作品却历久弥新,说明他是成功了。鲁迅揭露了封建社会和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他的作品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同时也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性格发展。他是现在人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参观完鲁迅博物馆,我的情绪一下子高涨了起来,戏中的敬佩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突然知道为什么鲁迅先生会被誉为“战士”。我想他当之无愧。这次参观之行让我收获颇多。
参观周以栗故居心得体会篇3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写了大量的文章:《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呐喊》等等。他用笔来与敌人抗争,我非常崇拜他。于是,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鲁迅的故居。
“鲁迅祖居”里的陈设很简单,由于年代久远,家具也显得陈旧,衣架上还挂着几件鲁迅的衣服呢!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的学校,屋里充满了花香。正中央是寿镜吾老先生的座位,老先生只收八位学生。当年上课都要从自己家带桌椅,鲁迅坐在东北角。他的桌子上有一个字──“早”,这个字还有一段来历呢,就是这个字让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人人都喜欢玩,鲁迅也是,“百草园”就是鲁迅玩耍的地方,下课时,他就和同学一起在这里玩游戏。
鲁迅的一生离不开文章,就在他逝世前的第三天,还人主病痛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由于父亲的长年生病,家里穷困潦倒、一贫如洗,所以鲁迅决定学医。但不久他就意识到,医学只能挽救身体,并不能挽救人的想法和意志。于是,他弃医从文,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鲁迅还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名言,语文书里曾经有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卡分的功夫用在工作上。”古诗集里曾经有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参观周以栗故居心得体会篇4
想着要去乌镇走一遭,要去膜拜一下当代文学巨匠茅盾,就马不停蹄地了解乌镇,终于知道自己原本对乌镇的了解多么简单幼稚,只是流在皮毛。
乌镇,在文化层面上,可以说是历代文人精神的皈依地。南宋诗人陈与义,与当地文人交好,曾留下“三友亭”,传为佳话;明代洛阳人茅坤,来到乌镇,许是《昭明文选》给了他一束灵光,后来就有《唐宋八大家文抄》的面世;清朝翰林出身的严辰,以为“为学必先立志”,于是有了立志书院。
想那茅盾的童年,就曾在立志书院里读过书;在庚寅年五月,我站在立志书院的门前,就一直在想,这碧水黑瓦的乌镇,怎会如此耀眼,如此牵动我的心怀?那一刻走神,放佛头枕乌镇的月色入了梦,听到书声琅琅,看到书页被一根根指尖拂动。
在茅盾故居旁侧,和一位老先生攀谈,说及茅盾,老先生说:“说茅盾,不能撇开他的母亲。”一句话,令我思绪翻滚如潮,想到孟母三迁,想到岳母刺字,母亲,在每个人的生命和成长印痕里都无法割舍的存在。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是位非常了不起的女士。自幼饱读诗书,聪明能干,相当有主见。14岁起替父母治家,出嫁后又不断求教于丈夫,读历史地理,打开眼界。难得的是,茅盾10岁那年,丈夫病故,亲自用正楷写了挽联:“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良人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这位母亲,一生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她的两个儿子。
茅盾中学毕业,面临升学与就业的选择。当地习俗,清贫人家的孩子,中学毕业后,就该去谋一份职业养家,何况茅盾又早年丧父,还是长子。但母亲把娘家一千两银子的陪嫁,给兄弟俩平分下来,这样,母亲力排众议,让茅盾继续读书,后来,考取北大预科。
每个寒假,茅盾并不回家,而是和二十四史为伴。母亲的决定影响了茅盾的一生,从此,他走出家乡,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那个世界交织了光和影,充满了矛盾和希望。
茅盾故居在乌镇观前街17号。
观前街很是恬静,幽长的街道,给人望不到尽头的感觉。感觉江南古镇的小巷都是这样的,拖着长长的自己的影子,走啊走,就像走入梦里似的,悠远,绵长。与长长的街道相应和着,街面也不宽,两旁尽是木结构的楼房,错落有致的屋檐,织成一条此起彼伏的线条,自有韵味在其中。行走其间,慢慢地凝望两边的古朴房舍,感受这份宁静,竟生出在这长住的念头来。
我喜欢乌镇的这种婉约和雅制,心里就想,乌镇能够留住陈与义、茅坤这些文化人脚步的,是否也是这种屋檐织成的线条,再加上昭明太子的痕迹?每个到乌镇来的人,必定从东大街进入,沿着观前街,一直向西,走到春日的梦快要醒的时候,一个恍惚,就走进茅盾故居了。
穿越幽暗的走廊,就算已经进入到故居内部了,一行人拐进一间房,而我,顺着走廊一直进去。
离开那个走廊,视线一下子开阔了,映入眼帘的便是院中的藤萝架,我知道,架上有茅盾先生为孙女做的秋千,回想很多年前,茅盾和孙女在这里嬉戏,笑声必定回荡在这个院落里,抬头凝望,院里极为阴郁,属于南方特有的天气。淡淡的流云里,还有没有存留茅盾的音容?而那个唤他做爷爷的孙女,如今又会在哪里?会不会如我这般,在一个秋千架边,怀念他的爷爷?我想,那是一定的。
回眸,与甬道尽头的茅盾铜像静静相对,那安静祥和的雍容之态里,令我感受到一种亲切。这就是那个享誉中外编辑过10多种重要报刊,写出《子夜》《蚀》三部曲、《虹》《春蚕》《林家铺子》《腐蚀》《清明前后》等共计1200多万字的小说家,这就是那个集评论和学术论文、散文、诗歌,翻译外国小说戏剧等于一身的学者作家?
铜像下面,是用黑色大理石雕刻的一本摊开的书,上面刻有《子夜》的手稿,想到双桥镇,想到石板路,对这一方养育了茅盾的水土更是心怀敬意,很多年,这些婉约的水和石板路流连在茅盾的笔下,而今,茅盾又为他带来了多少荣耀?每年一次的茅盾文学奖颁奖大会就在这里举行,对乌镇,这是一个盛会,一次文学的盛宴。活络的,不仅仅是文化,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稳,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与茅盾对视,可以除去尘世的喧嚣。
拐进西厢房,那里曾是茅盾晚年起居的地方。
西厢房是一大间,由一个大书橱隔成两间,外面起居室,放着茅盾当年从上海运来的一套沙发,茅盾晚年的时候,就在这里接见很多要人还有读者。内室是书房,北窗下放着一张茅盾当年定做的大写字台,在一九三五年,茅盾就在这里完成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
西墙边有一长桌,是茅盾练书法的地方,凝视着桌子上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墨砚,想象着很多年前茅盾在这里挥动笔杆,偶尔凝神窗外的花草,偶尔扶着疲倦的腰身叹气,眼泪上了眼眶,想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竟扑扑滴落下来,伸出手指触摸那张桌子,仍旧不能自已,茅盾,这个用文字书写了一生的人,此刻,会寂寞吗?或者再没有静闲的一刻了!
走出房门,茅盾当年亲手种植的棕搁和一丛天竹,现今棕榈的枝干已超过七米多高的院墙,天竹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它们当是延伸了茅盾文学的精髓要义,和茅盾的精神指向一道,给前来拜谒的后人以警醒和启迪;也或者,他们代替了茅盾本身来迎接前来的文化人群,而茅盾自己隐身于叶丛间,再不现身,安心书写另一个尘世的华章了。
这样想着的时候,心里宽慰很多,微笑上脸,背靠着棕榈树干,侧耳倾听从树心里传来的低语,它们纷纷告诉我:平心静气,视浮名为尘土,才可以守得自己的本真。
从茅盾故居出来,又一次站在立志书院的门前,凝视门框上悬挂的“茅盾童年读书处”的匾额,眼前就出现一个背着老式书包的孩童,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的,一副天真但不幼稚的面容;穿过院落,抵达天井,头上又是“有志竟成”的匾额,还有茅盾青年时的汉白玉雕像。
一袭白衣的茅盾,看一眼,说不出的端庄威仪,这与他一直担任政治官员有关,身上自自然然的散发出一股凛然正气,令一些心内固有的胆怯,矛盾和挣扎都会沉稳下来,也似乎有一种力量,回到你走出某种漩涡……伫立片刻,竟也心内坦然很多,浮躁和虚荣都已成为过眼烟云,消失得无影踪了。
“箭云楼”作为立志书院的主建筑,这种重檐式楼阁,原是茅盾早年就读的教室,现作“茅盾走过的道路”专题陈列室,成为茅盾故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张桌子旁靠定,看到橱窗里有这样一段话:“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极力用功勉成大器。”这当是茅盾最初的被肯定和断言吧?尚在小学时候,就这样被肯定一生的人有几个?茅盾是一个异数!
想到茅盾在创作最后一部作品《我走过的路》时,曾在灯下写道:“自知来日无多,凡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一时都如断烂影片,呈现脑海。百感交集,又百无聊赖。”想到茅盾最后的心路历程,有无奈的认命,一种淡淡的遗憾满足自心间弥漫而生,假若我自己,在暮年的时候,有这样的感慨,也当是该欣慰的吧?
退出立志书院,在观前街站定,再次地想这乌镇——从昭明太子在这里读书开始,到茅盾在这里发奋,这千百年来的文化史中,书籍应该成为乌镇的灵魂所在,也只有书籍,才可以让人记住在乌镇身上流过的所有印记,也只有书籍,才可以成为文化人前来拜谒的精神寄托!
参观周以栗故居心得体会篇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当我读到这句名言,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伟大的开国──周恩来。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位于古城楚州驸马巷中心的周故居。驸马巷的两边有许多仿古的店铺,店里卖的都是楚州的土特产和琳琅满目的小纪念品,店铺里挤满了购物的游客。
我们走了一会儿,远远地就看见邓小平爷爷提写在红匾上的“周恩来同志故居”七个流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走进大门,一眼就看见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铜匾挂在墙上。“怪不得有哪么多的学生来这儿参观呀!”我暗想。继续向前走,我来到了周童年读书的地方。这儿陈列着用过的文房四宝,还有一些书籍。童年的学习认真刻苦,在认字、背诵、书法和默写上成绩出众,初步显露了他的聪明才智。在这儿,我仿佛还能听见少年恩来激昂的声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接着,我们来到了周的诞生地。那是三间老式的.平房。
右边是出生地,里头还悬挂着父亲和母亲的画像。左边是父亲读书和休息的地方。再往前走,便来到了主堂屋。这是曾祖父居住过的屋子。右边的房里还有棋盘呢!穿过主堂屋,来到了后花园。花园里最吸引我的就是一株“一品梅”。听讲解员说,这是的祖父在出生那天亲手种下的,希望年幼的恩来长大后能够“其官一品;其德一品。”
最后,我们来到了邓颖超纪念馆,里面陈列着邓颖超不同年代拍的一些照片。小时候的生活很清苦,但他是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并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目标。我们生活在这么幸福、和平的年代,更要好好学习,才能把的家乡建设地更加富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