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弟子规6讲心得体会7篇
心得是大家认真思考而写下的一种文体,及时写一篇心得体会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细讲弟子规6讲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细讲弟子规6讲心得体会篇1
唐颖老师第一个谈到自己的心得体会,她深刻感受到《弟子规》的魅力,自己学到了从而教授孩子更好的人生应对态度。
唐颖老师说:看完这一讲,其中在公司面试的一场景让我记忆深刻,因为未经允许擅自翻看别人的物品使得重要的面试不能成功,联想到自己班上的幼儿以前也有这样的坏毛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幼儿的好奇心促使喜欢什么东西都去摸一摸看一看。《弟子规》中“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通过教师耐心长时间的教导督促幼儿的这一坏习惯改正过来了。感恩《弟子规》。
万榕老师说:在课堂与生活中幼儿说话的语调永远都是大嗓门,从自身反省自己也是大声音的对幼儿说话,是自己影响着幼儿,身教重于言教,以自身为榜样,引用“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教导幼儿说话也是要讲礼貌的,适合的场合用适当的声调。
万榕老师说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好的榜样,万榕老师同样在孩子的心中树立了许多好榜样,利用晚上时间看书学习,做到早睡早起。
程群老师说:这一讲中的谨慎对待语言和行为让自己有深刻的体会,幼儿整队出去散步时总是你一言我一语的称呼门卫爷爷,幼儿学会了称尊长可是没有体恤到长辈的需要,当你一言我一语是门卫爷爷要应几十次很累,教育幼儿齐声称呼一句。在对待幼儿的态度时,往往当幼儿很在乎时作为老师的自己却没有感受到草草了事。例如:在对幼儿歉意时道歉无诚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到自己做到了才能感染到身边的人。正如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只要我们用真诚的心对待他人收到的同样是真诚。
黄莉琴老师以自己对孩子的那份真诚的爱心说道:教育像他们小班的孩子尤其要的是耐心,幼儿年龄自控能力差,幼儿的弱小需要我们的谨慎保障幼儿一日活动的安全。
熊小燕老师说:这一讲中小女孩为奶奶让座父亲因自己的无动于衷而羞愧使自己联想到公交车上不懂让座的年轻大学生,“人不学不知义”,在这个忽视德行教育的社会,年轻人连最基本的德行都在慢慢丧失感叹道很多德行的教育是现在金钱买不到的,和谐社会就在这一步,让出一步和谐近一步。
毛丹老师说:通过教师的合作与耐心教育使得托班的孩子都能遵循《弟子规》的教诲。在家庭中,自己要注意身体,因为爱护自己也是对家庭的负责,让家人安心放心舒心,这样同样是孝悌社会的延伸。
钟念云老师说: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好东西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甚至于是至亲的爸爸妈妈。从小未长养恭敬心的幼儿如何落实恭敬心?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教师的耐心和反复培养,相信量的积累能有质的变化。再者,教育过程中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用孩子易理解的方式言语教育幼儿使其明白道理,也就是《弟子规》中的“不力行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成何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钟念云老师也收获到很多,她说到知耻近乎勇,她自己在公交车上会主动上前为离自己较远的需要让座的人让座,假使自己没有这样做会觉得有愧于自己学习了《弟子规》,她强调学以致用,学的欢喜,从中自己收获到的是无限的快乐与幸福感。
罗玛丽老师说:人的基本礼仪中有项是,听长辈说话要认真,回答时不能敷衍了事。联想到自己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听清长辈的话语就直点头说是,觉得自己很没有礼貌,没有恭敬心,我们要时刻提起自己的恭敬心,和颜悦色对长辈说话即使是劝诫长辈。在学习过程中,父母责备自己时自己不做声,使得父母以为表面没有抗议的自己很听话。其实不然,表面接受内心却做着激烈的战争,这样同样是不孝,真孝真恭敬是心口一致的对待长辈,从而延伸至社会。
赵秀铭老师说:这一讲中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其中有一个人在和领导谈话时,因为领导没有叫他坐,他就老老实实遵从这句话,一直站着。在整个谈话中领导一直视仰起头看着他。蔡礼旭老师就向我们说到,学不能学呆了。我们的存心是要处处体恤到他人的需要。从中想到自己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告诫自己学习不要心急,不能只看表面要学其中的精髓。
赵老师通过自己的学习也在改变以前的不好习惯,她说道“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自己尝试过用录音的办法改变说话大声的习惯,《弟子规》就是把我们的一些习气改掉而不是学到什么,赵老师也正是领会到了《弟子规》的精髓才努力使自己改掉不以前的习气。
这一集的分享各位老师都有深刻的体会,通过自己学习集体分享大家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还有陈丹娜老师,易老师没有分享。
细讲弟子规6讲心得体会篇2
?细讲弟子规》是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的讲演稿。刚刚拿到这本书,只有一个感想,这么厚的书我什么时候能够读完呢?而且给家长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看了一下目录,第一次推荐自己没有读过的书实在是很心虚,但是目录上以孝为主的内容就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对家长说,一定要培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不然把孩子各方面培养的再优秀都白费。
我读了第一页就有一种很迫切地要读完的感觉,这种感觉中有一些“恰逢知己”的喜悦,更有“先见之明”的自负,因为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早已背熟了那本小小薄薄的《弟子规》。可是,随着蔡老师的谆谆深入,我的心一点点变得沉重,我忽然懂得我活过的这二十多年尚不知何为做人,我真的枉为人子,更枉为人师!哪些为圣贤而下跪的八十老翁,也的确是真情所致。
以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是个有道德的人。而且把孝顺看的很重,小学二年级开始只要放假在家就为父母做饭,看着父母吃下我做的饭菜是我最大的幸福,不顶撞父母,不惹他们生气,我觉得就是孝顺了。而且孝顺也是我当年择偶的重要标准。工作后,给学生读关于母亲的文章时,失声痛哭,家长以为我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曾经在苏州参见新教育试验培训时,看过感念父母恩情的视频说体会的时候,哭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回来后,以感恩为主题的家长会上,让众多的家长感动的和孩子一起抽泣。全区语文教师下水文比赛的时候,我以母亲为题,边写边掉泪……尽管如此,百善孝为先,对照蔡老师讲解的《弟子规》,连根本的“孝”字我却没有做好,只是每一次都触动我的.心灵让我自责的哭泣,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但我没有从根本上读懂“孝”字,没有这个根基,我不懂得礼敬,不懂得谦卑,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爱人,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做的很好!还振振有词的教育孩子要及时尽孝。
原来以为《弟子规》就是来约束孩子行为的,让学生们背,我不背。我仅仅是要求他们会背。兴致来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讲一讲肤浅的道理,觉得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其实我懂得的也只是那么一丁点儿肤浅的意思,我从没有真正深入地去思考,去读,去做。至圣先贤的教诲,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在埋怨孩子不听话,埋怨孩子不讲礼貌,埋怨孩子自私不替人着想。可是我又做到了多少?我不懂得“身教重于言教”,“上行下效”这句话,我并没有懂得真实的意思!
做为老师,我舍本求末,没有把经典融入我们的生活。直到今天,我才懂得《弟子规》是用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孩子在没有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前,知识只是他们傲慢的资本!
感谢蔡老师让我清醒过来。他让我懂得自己有太多太多的不足,太多太多的欠缺。面对这本书,我有一种得遇圣贤的感慨。引用本书后记中的话:《弟子规》教诲我们,真正幸福的源泉在于时时以一种恭敬的心,以一颗付出的心,对待他人,要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境,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那么,您的人生之舟一定会划向幸福的彼岸。您当下是幸福的,您才可能给您周围的人带来幸福,才有可能给您的孩子带来幸福,所谓“教儿教女先教己”。
真想让天下父母都读一读蔡老师的《细讲弟子规》,都来认真学习《弟子规》。因为“一杯清水,把一滴墨汁滴下去,时间才一秒,可是你要花多少秒才能恢复到本来的清净呢?可能十倍、百倍。孩子的思想也是一样!”人生至要莫若教子,《弟子规》孩子要学,老师要学,父母更要学。学会恭敬,学会谦卑,学会付出,学会感恩,学会爱人。幸福的人生不在金钱,不在地位,不在名利,而是生活在感恩和爱人的世界里,我们有谁不想,让孩子的人生之舟划向幸福的彼岸?
细讲弟子规6讲心得体会篇3
4月30至5月4日,在龙川县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指引下,我到顺德碧江正觉文化中心学习了《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四天的学习,无论是专家的讲座、大家的分享,还是义工的服务,都非常令我感动。这次学习主要通过蔡礼旭老师的《家和万事兴》、周泳杉老师的《新世纪健康饮食》、钟茂森博士的《百善孝为先》、肖老师的《爱心伴孩子成长》、靳雅佳老师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等精彩的讲座和国家一级导演翟俊杰《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导演和老妈妈》、《久病床前有孝子——王希海》等真实故事来诠释什么是幸福人生,怎样才能拥有幸福人生?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迫在眉睫。
在我的脑海中,时时萦绕着著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大惠讲到的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妈妈对待儿子可以说是特别的“关爱”,每天孩子放学回家都倒好一杯凉水给孩子喝。恰好有一天妈妈加班回来晚了,妈妈也倒了一杯水给他,孩子一喝骂道:“那么热,想烫死我啊!”,说完就把热水泼在妈妈的脸上。试问:这样的生活过得开心吗?这样的人生能说过得幸福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家庭发生过类似的惨剧呢?悲哀啊!悲哀啊!是家庭的悲哀,是社会的悲哀啊、、、、、、长此以往,我们的家庭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家庭?我们的社会又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我不敢想象。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那么造成这种悲哀的后果的人是谁呢?是我们的孩子吗?不是,而是我们的家长,是我们的家长肆意宠爱,太娇惯孩子了。
可见,我们的家长如果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会给我们的家庭、给我们的学校、给我们的社会造成多少的悲哀啊?因此,要扭转这一局面,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迫在眉睫! 二、学习《弟子规》,能使人在心灵上受到道德的约束,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
这次学习我被分配在和敬组,我们这一组有一位七十多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头上还贴着止血贴,在第一天的小组分享时,老妈妈就给我们讲述了她家的特殊状况:他们一家五口来到这里,自己是个大学讲师,已经退休,几年前因肺癌做了手术。老伴是个地质学院院士,七十多岁了还在上班,连走路都要扶着手杖。他们在_时生了一个女儿,由于自己是个共产党员,要带头上山下乡,便放下五个月大的女儿让别人喂养。有一次,女儿不幸高烧不退,造成弱智。之后将她送到弱智学校就读,因而也能认字。弱智女儿结婚后又剖腹生下个女儿,女婿好吃懒做,便离婚了。如今的孙女上五年级,成绩很好,就是很懒惰、很不孝顺。从小家人就对它百般宠爱,就像是弥补以前对她母亲的过失。前些天奶奶洗脚,她在房间里写作业,奶奶就叫她帮忙把洗脚水倒了,说了几遍她也不肯,奶奶就动手打了她,她连忙拿起不锈钢的撑衣架,用力砸在奶奶头上,顿时鲜血迸流,拨打120送进医院,缝了几针、、、、、、老妈妈说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拯救她那不孝顺的孙女,能将来孝顺她的妈妈。说完,老妈妈眼里闪着泪花,我们这一组的成员也泪水涟涟,真是悲哀呀!
当天下午,我们小组就派人和小姑娘聊天,以求拉近与小姑娘的距离,同时还让她要认真听专家的讲座。第二天,我们就发觉她在认真地做笔记,晚修课时,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久病床前有孝子》记述王希海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照顾植物人父亲20多年的感人故事和国家一级导演翟俊杰《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导演和老妈妈》讲述翟俊杰带着妈妈拍戏的故事时,小女孩好像心灵上有所触动。第三天早上吃饭时,我们意外地发现,小女孩跟妈妈坐在了一起,我们也当做没看见。晚上有15分钟的时间分享,我们的指导老师陈明阳老师从登记册中了解到她这几天生日,便选择同是这个月生日的另外两位老师和她一起过生日,讲述了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还说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等话语,让其余两位老师说说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点滴小事,以此让小姑娘受到感染。之后让她许下自己美好的愿望,我们一起为她祝福,一起为她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我们发觉小女孩会心地笑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老妈妈、老伯伯都开心地笑了,眼眶里还闪着泪花。第四天,我们惊奇地发现小女孩带着奶奶、妈妈一起来上早读,吃完饭还主动帮奶奶、妈妈用纸巾擦盘子,前几天她自己的盘子都是义工老师帮她擦的。
小姑娘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快呢?就是因为她学习了《弟子规》,她被深深的感悟了、开窍了,她懂得了“首孝弟”,就是说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学习《弟子规》,使得小女孩在心灵上受到道德的约束,唤起了小女孩的“仁爱”、“慈悲”之心。 三、学习、践行《弟子规》,教育工作者责任任重而道远。
?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在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的时候,要想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学习《弟子规》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我们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任务就更加重大。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学好《弟子规》,学习《弟子规》中的《孝经》、《礼》等传统思想,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提高我们的修养,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使得大家都能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也只有这样,我们人生才能幸福。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洗礼,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身作则践行《弟子规》,把爱传递,为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细讲弟子规6讲心得体会篇4
上大学期间,我就读过《弟子规》,后来也经常听学生读《弟子规》,可对这一儒家经典并没有非常认真的揣摩,深入的研究。通过阅读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他的每一句讲读都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担任着很多角色:子女,教师,将来还会成为妻子、母亲,如何在当今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拥有幸福的人生,这本书给了我很大启示。
一、 孝敬之道
“百善孝为先”。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子女的在家要孝顺父母,听从他们的教诲,心里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与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和睦,父母就少了一份担忧,其实这也是在孝敬父母。
二、 教育之道
作为一名教师,要记住“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教师,我们担负教育孩子的重任。那我们的一言一行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深入挖掘教材进行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做人,并言传身教,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人格魅力。教会学生“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习惯。
三、 处事之道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还会与同事、朋友、领导等社会中的人打交道。“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言多必失,做人要谨慎守信;“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明白做事要有条理,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
?细讲弟子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讲读了人生中的五伦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信心。
细讲弟子规6讲心得体会篇5
1、人有哪些坏习性?赌,好色,骄、奢、淫、逸。
2、孩子从小养成勤劳的态度和做家事的习惯有哪些好处?a、习劳知感恩,b、一个人很勤劳,他做事的能力一点一滴在积累,c、勤劳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意志力,d、勤劳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会特别好。
3、教育孩子一定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他的人生才会走得很顺利,不好的生活习惯无形当中都是他很大的阻力,好的习惯尽力去养成,不好的习惯尽力去改过。我们自己要先做,当好孩子的好榜样。
4、“亲所好”这个“亲”不只是对父母,对妻儿也要多陪伴。人要学会拒绝的能力?拒绝他人的两大法宝:父母和妻儿。
5、如何常回家看望父母?一来是要尽孝心。二来要多体恤父母。比如去之前打好电话,告诉父母菜已买好,到了父母那里以后,夫妻俩要主动进厨房做菜,吃完饭后帮忙收拾碗筷。以减少父母的负担。
6、“身有伤,贻亲忧”,如何做才能让父母对我们放心?第一,饮食方面,要吃得健康。少肉类,多素菜。第二,生活细节方面要懂得照顾好自己,比如天气变化要记得添加衣服,运动、爬山等会出很多汗,要记得带毛巾和干衣服。第三,生活要有规律,不要常常熬夜。
7、为什么会犯下“一夜情”的过失?男士是因为纵欲,从小没有人生志向,只追求享乐挥霍人生。女人是因为爱慕虚荣,喜欢听好话。
8、人与人相处要记住一个原则:不管别人对不对,自己一定要做对。这是一个理智的态度。很多中国的圣哲人都是抱持这样一个人生态度,在“亲憎我”的状态下,依然保持一颗至诚的孝心,扭转家庭的气氛,进而让家庭和乐。
9、闵损芦衣的故事:闵子骞用这一分宽恕、包容,以及至诚的孝心,德行感动了后母,从而改变家庭的气氛,让家庭从此和乐。
10、王祥的故事:故事一,后母要王祥抓鱼给她吃,王祥在冰天雪当中独自流泪哭泣,由于这份至诚的孝心,感动天地,地面裂开来跳出两条鱼供养后母。故事二,有一次外面刮风下雨,后母说如果果子掉下来就要责罚王祥。王祥为了祈求树上的果子不要掉下来,就在大雨中抱着果树哭泣。结果也感动了植物矿物,果子也没掉几颗。王祥至诚的孝心才能化险为夷。故事三:王祥的德行愈来愈好,后母心生嫉妒,便拿毒酒给王祥吃,结果他的弟弟王览知道这个情况,情急之下就把酒夺过来,要帮哥哥喝下,当场他的后母便把那个酒打翻。也因为两兄弟的赤诚,唤醒了母亲的良知,也把家庭转化过来。故事四:王祥把吕虔大臣送的可以庇荫后代子孙的宝剑送给了弟弟,祝福弟弟以后的子孙可以昌盛。结果王祥、王览的子孙绵延九代都做到公卿,都在朝中做了大官,服务社会国家。
11、亲有过,谏使更:对所有的亲人、朋友有过失,我们都有责任去规劝。
12、规劝一个人应该注意几点:第一个是存心,念念为对方好的心,而不是控制,你就是要听我的,不听我的就不行。当你这一分心坚定的时候,你的态度、方法自然而然就会修正自己。第二个是注意时机,规过于私室,要顾虑到对方的面子。在对方高兴的时候再劝谏。第三个是注意态度和方法,贻吾色,柔吾声,要能够平心静气,因为你一动气,别人就动了气,你不动气,别人也不容易动气。第四个是注意要很有耐性。耐心是从孝心、友爱的心、尽忠职守的心中发出来的。
13、假如劝别人没有效果:那一定是我们“德未修”,所以“感未至”要懂得处处反省自己,这样劝诫的智慧才会愈来愈高。
14、劝别人的前置作业?一定是先要赢得别人对我们很深的信任。如果对方还没有足够的信任,我们就去规劝了,那对方还以为我们是故意中伤他。
细讲弟子规6讲心得体会篇6
蔡礼旭老师:我们有了正确的态度,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弟子规》的学习。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他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谁学的?小孩学的。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
小心得:《弟子规》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弟子规,圣人训”,《弟子规》来源于《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将之作为本书的总纲要,列述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礼仪与规范,详细列出具体落实的条目。内中的句子都是从其他经典或传统家规、善书摘录以三字一句编撰而成的,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相对应,具有较强的实操性,能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是为人子弟尽人伦本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实用教材。
?弟子规》不只是童蒙所学,也是人人修身治家的好读本,只要与时俱进,应时权变,仍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细讲弟子规6讲心得体会篇7
从这五集中给我的感悟较多,在第二十六集中,蔡老师说到孩子的品行从小抓起,从好的方面着手让其先入为主,杜绝外界不好的影响。只有禁于未发之谓豫,一定要在孩子还没养成、没染上的时候制止,掌握此种预防技巧才能导正孩子的德行。这也是平时我们经常会与家长说到的话题,对于不好的行为从现在就要开始制止、导正孩子们的行为,让他们从小养成好的品行,长大之后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蔡老师还有提到送给孩子两把钥匙:一是孝顺,二是礼貌。有了这两把钥匙,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在平日生活中,时时、处处引导孩子朝这两方面发展、练习;利用平日的一点一滴,积累成长带领他们朝正确方向去走,终有一天孩子们一定能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人物。
而孩子的周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大家常常沟通、交流,传送好的经验,排除各种不利事例、教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形成一种环境语言,切实感染孩子,触动他们,让环境教化孩子,大家互相教育孩子,相信我们大家会如蔡老师所说的轻松教学,何乐而不为。
在二十七集中有说到“大禹治水用的是疏导,而不是防堵;而对于教导孩子也能用疏导——顺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情的孩子进行引导,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改正不对之处。
其中,还讲到信。对于孩子我们作为长者、家长、师长,必须要做到信,做到言而有信;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而要谨言慎行,且要考虑到以后是不是对孩子有帮助。只有考虑到言语的谨慎度,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
后面三集都是关于信而展开的,在这三集中,我感悟最深的是:在我们一生之中,无论是与领导、父母、兄弟、同事都要做到言而有信。光说不去落实是不行的。对于孩子更要注意,教会他对一切人有爱心、关爱每一个人;但作为师长、成人、父母更应注意榜样作用。说他人不是之前先反省自己,榜样做的是否到位。而不是一味去怪罪他人,当自己心念一转,能更好的去教育孩子,而成人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孩子做一个诚信人,有错就改,而一个人说话的言语很重要。孩子在掩饰是非,要仔细观察,不能让他养成习惯,尽早杜绝在萌芽阶段。信用跟一个人生命同等重要。教育孩子原则要一致,发现教育机遇,适当加以引导,帮助孩子更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