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十九大学习心得体会8篇
心得体会的书写是可以让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到培养的,如果只是把心得当成任务来随便应付,那么NIIT的写作水平是注定没有进步的,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师学十九大学习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学十九大学习心得体会篇1
一、坚持做影视特色教育,提高师生幸福指数
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稳定解决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总体实现小康社会的情况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广泛。从基础教育的角度看,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有所保障的基础上,大家开始追求更好的教育。近几年来,学校通过不断的开放办学,让社会了解到了学校的成长,在一定意义上飞扬电视台也算是功不可没。
进一步深化校园电视台建设,优化《悦动空间》周播栏,确定《印象飞扬》季播栏目,确定《我们的骄傲》学期栏目,把校园电视台常规栏目往精品化发展,电视台栏目工作辐射全校师生。完善电视台学生架构,逐步确立学生团队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任务,让每一位学生有责任意识,做好电视台的小主人。健全电视台制度,完善评价体系与评价维度。健全校园电视台周播栏目班主任管理制度,并且做好评价要求,学期进行评价考核制度。区域联动开发适合中小学的闵行区电视台校本课程:记者、摄像、导播、主持4个课程。继续研发校园电视台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完成飞扬影视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上海市影视创客基地学校以及闵行区创客教育联盟校的作用,辐射各级单位、学校,并且做好交流培训活动。
二、坚持做有追求的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影响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犹记得当年新入职教师站在大会台前的宣誓: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乐于奉献。为每位学生的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几年以来,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始终放在我的心头不敢遗忘。教书育人简单的四个字像两盏明灯常伴我左右指引着我前行。
做一名有追求的教育工作者,不满足于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从职员转到教师,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转变过程,首先要过关教学基本功,现在成为学校骨干教师梯队。但是,我真的合格了吗?不!新时代环境下,教育工作对学校、老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社会新人需要教育工作者勇于走在时代前沿,勇于探索和创新,才能够有能力有信心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正是实实在在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科学理念。作为有追求的教育工作者,要多阅读和思考新基础的教育思想,积极观摩和学习优质的课堂实践,在反复实践与反思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职业发展上不断突破,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的进步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真正让学生受益,让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发挥应有的教育影响力。
教师学十九大学习心得体会篇2
通过近段的学习之后我感触很深,对党的群众路线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深知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应牢记党的宗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这是人民教师的精神所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因此,我们必须用真诚的爱心去爱每一个爱学生,做一个充满爱心的好老师。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教师只有爱学生,以爱为本,把爱心和微笑带进课堂,才能做到教书育人,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其次,要做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
我们必须要勤于学习,充实自己。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才有资格当一个好老师。再次,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师。把每一位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作。尊重和宽容每一位学生。惩罚是一种教育,宽容也是一种教育,但宽容比惩罚更具影响力。
对孩子偶然的过错,如果采用善意的态度、委婉的方式,更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最后,我们要与时俱进,多反思自己。在遇事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也要认真考虑和接纳。做到能上好课、会上课。要虚心接受自己不知道而学生提出的新事物,要不断充实自己。一个不能接受学生提出的正确见解和观点的教师,我们认为不会成为学生心中的好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有“诲人不倦”的精神,起“为人师表”的榜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
教师学十九大学习心得体会篇3
作为青年教师,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积极回应学生的热情和期许。关心和爱护学生,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平台。今天的小学生正是我们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让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讲有温度的话、说有深度的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和真诚信仰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心灵。
十九大精神结合我多年的教育让我明白:第一,了解学生要什么,只有了解学生所需,才能提供学生所求,所以必须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第二,了解自己有什么,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不断加强学习与充电,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体验,都要下苦功夫;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长流水。第三,了解知识怎么教,一个好的思想教育工作过程就要以心换心,用最好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真知,提高综合能力。
我将通过常规课、班会课、专题教育课等课型组织学生学习,渗透十九大精神,并在实践教学中深化十九大精神,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案例在学生内心深处引起共鸣,让学生以后的路更宽更广。
十九大报告就像一节大课堂,强调了学校的发展需要既能“教”又能“育”的一流教师,要有大的格局、宽的视角、远的目标才能教育出有“德”有“才”的学生,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血液。
教师学十九大学习心得体会篇4
教师学十九大学习心得体会篇5
1.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深感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发扬求真务实作风,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教师是播种文明的使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是学校办学的宗旨,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2.教育关系学生的未来,系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对待学生有耐心,特别对于问题生,要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予改过机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教师要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
3.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毕生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般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4.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严以律己,认真履职,注重落实,切实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教师,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做到在教书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育人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岗位,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努力争创新业绩。
教师学十九大学习心得体会篇6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时刻关注着十九大的召开进展,此外通过不断的学习也逐渐较为清晰认识到此次大会的重要意义,并身体力行的坚持着党的领导,党的指示。
我作为年轻党员,起初是被动的同大家一起学习十九大的,但是在慢慢的研讨与学习中,逐步的了解到了咱们党更为深入的思想等。也就渐渐的变被动为主动了。我们应该在信息如此繁多更新如此迅速的现代社会将自己不断地发展完善,因为时代是进步的、党也进步、自我更应该不断进步!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次在工作中的大小事都当成是一种历练,不要去嫌烦、不要去嫌琐碎、认认真真踏踏实会做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是新,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对全面小康目标增添了新内容、畅想了变革创新的主旋律。 新也是人们用得最多的一个字眼——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政策造福百姓、创新创造的源泉涌流。变化靠改革催生,发展与创新相联。39年来的发展新成果,靠的正是不断改革创新,解决了一个个难题,突破了一个个障碍。站在新起点上,中国仍面临各种挑战,行至更加美好的未来,仍然寄望于不断地改革创新。求新求变,就是求发展。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为永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创新可以是涉及全国13亿人的大动作,啃下多年难啃的硬骨头,让制度进一步完善;创新也可以是身边的细微努力,社区自治、垃圾分类,共同营造和谐幸福的生活。求新求变,是中国人自信自强精神的写照。革故鼎新,意味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意味着摆脱习惯做法的束缚。即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们党仍然矢志不渝地推进改革,群众始终期待改革、支持改革,这展示的正是中国追求更好发展、不满足、不懈怠的决心,展示的是中国人对改革的信心。
教师学十九大学习心得体会篇7
迎着初秋的晨曦,带着初为人师的青涩和迷茫,步入莲池学校的校门,走进一年级的课堂,我正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的大姐姐。心里幸福的想,我离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记得我的大学老师问过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告诉他,我现在以及未来的梦想是想全方位充实自己,为加入教师团队时刻准备着。幸运的我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确定了自己所要努力的方向——紧跟国家教育步伐,向名师看齐,做一名良师。当代教师站在教育复兴的转折口,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
过去的五年,我们的教育一直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上,教师要担负起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要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要尽力成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引路前行、筑梦中华,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最新定位,也是时代呼唤教师砥砺前行的最新号角。
感应时代,教师要扛得起筑梦人、引路人这两个响亮而又沉甸的名字。在筑梦的路上引领学生,选择何种方式,确定何种方向,这是关乎民族发展和学生未来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紧跟教育时代的潮流,学会用“引路人”的价值标准指引自己。
都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当代教师要挑起民族未来的希望,成为莘莘学子成长路上的“幸运石”,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向名师看齐,推陈出新。恰逢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当代,身边可以说是储存了很多好老师,甚至名师的案例,值得我们潜心去学习,去钻研,去发扬。尤其是站在新时代前沿的黄大年老师,他用行动阐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之心,用生命兑现了“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赤子之诺。当问到,“黄老师,您为什么毅然回国?”时,他面露微笑,坚定地说,“能够留洋求学是偶然,回归故里报效祖国是必然,而非你说的squo;毅然squo;。”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不仅引领了一代学生,更引领了一代教师,甚至可以说是引领了我们这一代人,形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远处有黄老师这个方向标在指引着我们,近处有李振华老师的事迹在感染着我们。远离家乡的五十多年,李老师的足迹踏遍了整个沂蒙山区,李老师的精神散布在了整个淄博教育的天空。他用仁爱之心、“红烛”之情,向从教的每一位老师展示了平凡中的伟大,成为每一位基层老师切身学习的榜样典范。站在名师的肩膀上,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从教奉献的感人故事,更多的是关注到自身与他们的差距,关注到他们身上那些熠熠生辉的亮点。向他们看齐,跟他们学习,是人心所向,更是发展当代教育的要求。
身为一名小学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肩上的重担不免格外沉重。为了能够挑起重担,成为学生筑梦路上正确的引路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立足当代教育实况,跟随党和国家的大方向,实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未来一代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努力培养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要及时找准“引路人”的定位,时刻遵循国家教育教学的规律,努力做到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积极构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科学体系和长效机制,以便为儿童的人生充分打好底色。
正如一年级励志歌里所唱的,“人在少年时,一定要立志;经得起风和雨,才能长见识;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深思;莫好高莫骛远,稳健才扎实。你有能力时就去做大事,没有能力时快乐做小事;如果有闲钱就做点善事,没闲钱就做点家务事。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良知;拥有成绩时,别忘照镜子;没有成绩时,学习不停止。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良知;拥有权力时,就做点好事;没有权利时,就做点实事。”从小引领儿童脚踏实地、全面发展,是国家的要求,也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当代教育是引领国家走向富强的方向标,是引领民族再次兴盛的力量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在传播中华五千年辉煌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以及教师始终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现在,恰逢处在历史的重要节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要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如果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一部阶梯式的发展史,那么教育就是这部发展史中的先导力量,是决定我们发展方向和路程的奠基石;而教师则是这部发展史中的印记,它不仅印刻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大,也印刻了莘莘学子的成长和改变。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这是关乎全国人民的大事,也是关乎教育发展的大事。身为教师的我们正翘首以待,时刻准备着。过去的5年,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砥砺前行、铸就辉煌;未来的五年,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会扛起重任,筑梦中华。
教师学十九大学习心得体会篇8
1、找准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从现实和历史、国际与国内等不同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3、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相吻合。对于生产力的现实研判也是实事求是,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4、接地气、以人为本、体现党的宗旨 提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等,非常接地气;“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以人为本;“优先发展事业”说明教育很重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说明人民的利益更重要,体现党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报告内容丰富,接下来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九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上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落实十九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