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周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5-03-05 10:41:12 分类:心得体会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关注情感与理智的平衡,很多时候,心得体会的写作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情绪,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职业周心得体会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职业周心得体会通用5篇

职业周心得体会篇1

我校在4月13、19和26日举办了校园开放日,我被安排在电子图书制作、新闻采写训练展示区。三天,接待了来自全市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三天谈不上辛苦,可体验日结束后的思考我令我如待产的孕妇,妊娠的阵痛一次次刺激我的大脑。在中职教学,如何更好的服务学生?作为一名文化课的老师,如何把文化课与专业课结合起来更好服务学生?

从初中升入中职,义务教育结束。但义务教育的结束是否意味着学生已获得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素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中职依然继续开始文化课。

而文化课又如何定位呢?文化课程的首要依据应当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需要。职业的教育不能忽视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在培养个体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应当把“人”的培养作为其首要任务。缺乏全面素质养成的纯专门化教育,必然使得个体逐渐狭隘,这不仅会扭曲个体的人格,而且会影响其专门能力的发展。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缺乏生活情趣的人能制造出高水平的产品,正如杜威所尖锐指出的,狭隘的职业训练也许能培养呆板的机械的技能,但是它将会牺牲人的敏锐的观察和紧凑、机灵的计划等理智方面的能力,使人呆板、僵化。美国的教育家more也认为,在培养工人职业技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工人进行陶冶,否则,工人虽有工作效率,却成为机械的奴隶。我国教育家邹韬奋同样指出,职业生活仅是人生活的一方面,职业责任仅是人承担的诸多责任中的一种,在进行职业教育时往往只着重了个人职业效率和社会经济的需要,在传授职业知识技能时往往忽略人的生活、人的精神世界的非职业的其他方面。事实上,割裂了人们生活的多方面联系,人的精神生活单一化,人会变成机械、怪物,也就不成为人了。普通教育、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有共同的'价值存在。

故,文化课所承担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课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是为学生服务。而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不断提高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言语能力等一般的智力能力。并有可能某些特殊能力会被开发出来。这样其实就是在为专业技能服务。只不过这种服务是一种隐性的。而现在的职业教育理念多标榜显性的。显然是一种急功急利的做法。

当然,文化课在有些方面则可以和专业课完美的结合!像我们的出版发行专业必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学素养。这就要求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有比较深的了解。儒雅的书生来做发行员要比机修工来做适合的多吧。我想文化课程的设计还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这样就可以满足许多人强调的普通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观点。

总之,这次体验日收获颇丰。希望能不断提高自己,更好为学生服务!

祝语:要想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需要具备至少以下六大品质特征:

1)高度自律和自黑;

2)必须经历绝望;

3)培养独处的能力;

4)不设限的思考;

5)需要一个信仰;

6)be yourself(做自己)。

职业周心得体会篇2

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心中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和梦想。但试问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很少!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往往流于空泛,简单的让学生想象或讲出自己以后的理想是什么?那么至于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却没有告诉学生。

不是因为孩子们没有梦想,而是他们只拥有梦想而没有目标。有人说:“成功的第一法则就是把梦想变成目标,”

由此可见,梦想与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区别。梦想就像写在沙滩上的字,被海浪一冲就变得无影无踪,而目标如同刻在岩石上的字,即便历经风雨依然清晰可见,因此我们想让学生实现梦想,就要让学生吧梦想变成目标。 怎样把梦想变成目标呢?

第一,目标要量化 比如应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目标,那就让他们多记单词,怎么个多法呢?应该达到多少?这就是量化。

第二,目标要有时间的限制 比如在七年级第一学期的词汇量要达到500多,那么再进一步细化,每天记多少个,实现了就达到了目标。其他科目也一样。

第三,我们要对学生制定科学目标就应该考虑一下几点,首先为学生描绘出发展前景,有了榜样就有了希望和动力,学生才肯心甘情愿的学习,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因给出相应的榜样和发展前景。其次,目标要容易理解和操作。 只有在一个个既明确又易于操作的目标的指引之下,循序渐进,我们的梦想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变成现实。

职业周心得体会篇3

在实习学校待了快两周了,这几天也讲了几堂课,我发现在备课的时候感觉备的很充足,但是给学生们讲的时候才发现,有的感觉很简单的问题,在讲起来的时候并没有想像中的简单。其他老师说这个问题她们也有过,原因还是自己备课并不充分,有的问题没有深入的去思考,所以在讲课的时候才会出现这个问题。在吸取了这个教训之后,在每次讲课之前我都很认真的备课,每个问题都认真的思考,在脑海中过一遍上课时的情景,在备课前会认真的翻阅资料,将要讲的知识点一个不露的讲给学生,我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备课、教学,并及时的反思自己,随讲随改。

我们实习的这些日子,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先把学生管理好,才能把他们教好。的确,就算你教的再好,倘若学生没人听也是白瞎。而初中的孩子,自制力很差,又处在青春叛逆期,处处以标新立异、调皮捣蛋为荣,学生都知道我们是实习老师,更不怕我们了,在课堂上,纪律可想而知。那么如何进行课堂管理呢?这就需要我们实习生好好动动脑筋想想法子了。

我们经过讨论外加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后,最终找到了一些方法:首先,管理学生切忌语速过快,说完之后不要马上进行下一个动作,要用眼睛环视全班学生,待所有学生安静后,再组织教学。其次,学生会观察老师的性情,所以不能让学生摸清你的门路你的脾气,要做到不按常理出牌,让学生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惹的,不是可以随便欺负的。最后,对那些实在是调皮的学生,尽量少跟他们发生正面冲突,也不要因为个别问题影响全班学生的学习,况且,青春期的学生又冲动,真的惹毛了,也不是什么好事,物极必反嘛。

在课堂上我学会了与学生交流,有的学生不爱说话,在课上的时候一直在闷不做声,不管你在课上怎么问,他都不回答,这时候你就要叫他站起来回答问题,让他跟着你的思路,多多锻炼他。但是,还有的学生是那种特别能咋呼,不管你说什么他都能接你,都能跟着你的话题往下说,我觉得对待这种学生,不能不管,也不能总管他们,可以适当的提问他们让他们站起来回答,让他们学会尊重课堂。

总之,在实习的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以后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

职业周心得体会篇4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所要求的行为标准和指导教师行为的规范,是教师品德修养的集中体现。以下是我的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心得体会:

第一、建立教育教学制度很重要。由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制度有关。没有规则(即制度)的束缚,人类的行为就会堕入混乱。人们会对鼓励作出反应。而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同的鼓励,从而导致他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关于《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没有制度教师道德及教学就不能提升。制度的改变就是人们行为规则的改变,从而人们行为改变。从社会期望来看,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社会责任要远重于其他职业。

第二、以德施教很重要。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华民族朴素的为人之道,是华夏儿女遵守准则,是我们立业之本,是我们做人之本。教学质量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身教重于言教,由于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世界各国都对教师的职业行为都提出更高的伦理道德要求,设定师德红线也是很多重视教育的国家采取的必要措施。

第三、严谨的治学方法很重要。科学是严谨的,弄自然科学的都知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所以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方法。严谨治学对教师来讲,有两个内容:一是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坚持不懈,学而不厌,把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这是人民教师必须具有的思想和品德。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精神。求是,就是根据巳有的事实,材料,寻觅正确的结论。

总之,建立制度,以德施教,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担当教育使命必须具有的条件。教师是专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人,承当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任务,将人类长时间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文学艺术、和思想观点、道德规范等吸收过来,加以总结,然后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把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适应现存社会的实践活动,代替老一辈的工作,延续社会的发展。教师承当的这一重任决定了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增强规范意识,建立全面育人正确理念,努力研究业务努力进步本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以优良的教育教学实绩、良好的教育教学口碑赢得学校、家庭、社会的尊重,为教育事业增加光彩。

职业周心得体会篇5

在教育中,历代教育家提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身实践”等,这是对教师的师德规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愿意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所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

在师德学习发动会议上,校长提出“爱生如子”,我的感触很深。爱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天性,自古以来有“虎毒不食子”、“儿行千里母担忧”之说,足见母爱之深,之伟大。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不难,爱每一个学生却很难。老师高兴时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不高兴时又可以把学生推进伤心的崖底,尤其是对待行为差、学习差的'学生,更是爱之难。在这方面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时辅导功课,学生几遍不会,我就发火了,缺少耐心;有些学生不完成作业,有时自己又会惩罚学生双倍补上……想一想校长的一句“爱生如子”,真是惭愧。托马斯·马尔斯贝丁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关系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师没有权力离开师德规范,喜欢怎样就怎样。记得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内容:一位作家在晚年时曾无限感慨的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深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象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当他在身边时,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可见,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啊!因此,教师更应该经常学习,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修养,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真正做到“爱生如子”。当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时,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应该经常不断地对照以上的文件精神,经常学习,经常对照,经常反思。不断更新、充实自己。

《职业周心得体会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