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优秀5篇
作为一名老师,大家肯定要不时地进行教学反思,我们在写教学反思之前,一定要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好好回顾一下,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化学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化学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篇1
一、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备课是教师课前所作的准备工作。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既有明确的意义又有大致的范围,因此上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通过认真备课来了解教学课标、熟悉教材、收集和组织材料,更应从备课活动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会显著提高。
在教学中,我更多的是从教材、教参出发来进行备课,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自认为讲解分析清楚的时候,学生却不知所云、鸦雀无声;当我自认为内容简单、不必强调时,学生却常在此出现错误;当我自认为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较好成绩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却让我惨不忍睹。有时,在教学中我还会错误地认为化学学科在初三年级是起始科目、任何学生都没有基础;因此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了相同的要求、教学上也采用了相同的进度。这样一来逐渐磨灭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本已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较差的他们对新学科的学习更加失去了兴趣。
经过反思,我在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备课环节更注重“备学生”。我发现我们的`学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更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更多的是寄希望于老师直接的讲解。这一点与正在实施的课改精神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要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得先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的陈述更少了、提问更多了,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机会也就越多了。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树立这种观念——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再坐等老师的讲解,自己要先行思考。对于后进生,我将教学要求适当降低、教学进度适当减缓、课后作业量适当减少,让他们觉得这门课程并不难学、并能保持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我也始终坚信我们的后进生是“一桶金”。
二、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对学生的情感交流
课改精神中一直提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要在学科教学中适时渗透情感目标。我一贯认为并不是只有班主任才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每一位老师都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爱。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从他们身边的事说起,从他们所见所闻说起,不和他们说空话、讲大道理,而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校对他们个人的重视,力求在给学生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辅以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情感交流,拉进了我和学生间的距离,学生变得喜欢老师继而喜欢所教的学科,老师也能发现学生中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
以上两点是我在多年来的初三化学教学中体会最为深刻的。我们需要改变的是观念,在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进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化学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篇2
下面我就我校在实施初中化学新教材的过程中取得的点滴经验和遇到的部分困惑作一些简单的陈述和思考。
一、提倡并推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学生轻松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合作学习”关键就是要做好三个有机结合,即“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学习过程”与“过程评价”有机结合,“小组合作”与“伙伴合作”有机合作。对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
(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4)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5)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6)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二、赏识教育,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之二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化学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教师反馈给学生以鼓励和赏识,会让他们充满自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才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去创新,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赏识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转换角色,改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之三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是帮助和引导。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和由此发现自己的潜能及发展方向。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这两种学习方式彼此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改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质疑、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地参与,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习能力。我们在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提高学生的认识、理解、实践能力。
教材上面有大量的图形,能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和物质世界的奇妙,丰富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这种直觉是增进教学理解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得到启示,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以及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更能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好辅垫。思维导图形式多样,内容齐全,相当直观,效果很好。
当然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不解也不少,常让我们沮丧、踌躇不前,阻碍着我们的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问题意识薄弱,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传统地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处于潜在状态,不能让教师在课堂内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化学在缺乏问题的探讨时,就会使得教师的教学处于盲目性和无针对性,收效不大。
2、现在的课程新教材表面上看越来越简单,学生拿到课本自己都能看懂。而实际中考的难度并没有降低,反而有加大难度的趋势。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仍然围绕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进入什么样的高一级学校还是分数说了算。如果完全按照课本讲课,无异于在误人子弟!所以我们常常将老教材的部分内容掺入进来,费时又费神,学生又不理解,认为是在加重学习负担,造成学生跟教师之间难以达成共识,与事无补。
化学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篇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教育传递人类知识的功能必然更多的为信息系统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进而落在了培养创新能力上,因此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时代要求,我们不得不改革、创新,进入了新课改阶段,我们面对的是新教材,新教法的挑战,如何迎接这场新挑战,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经过大半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做如下的教学反思:
1。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课改机遇,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1)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新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有广博的化学科学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同时掌握一些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2)改变师生关系,转变工作方式。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应更加紧密地合作。
(3)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认识课堂、认识教科书,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中重建自己的角色。化学教学要重视“两实一过程”。所谓“两实”,一是指化学教学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生活实际;二是指化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要充分开发化学实验的各种教学功能。所谓“过程”是指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设计课堂中学生各种学习活动(例如思考、讨论、练习、实验等)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建构知识。
(4)教学方法多样化、最优化。化学教学中有多种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问题解决法、自学法、归纳法、演绎法……在各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均应注意渗透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把握课型特征进行课堂教学优化,中学化学知识从其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可分为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型由于其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不同,知识的呈现方式也就要求不同,这种不同就构成了不同课型的特征。教学中把握了课型特征,就能有目的有规律地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后,中学化学教学的课型与课型特征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最基本的课型没变,每种课型教学设计的基本规律没有变,所以,新课程的实验与我们过去的`教学研究,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加强教学研究活动,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由于新课程在多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实践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备课的质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能促进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其作用不容小视。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及时交流,分享资料,相互启发,集思广益。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使每一位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教材、教法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全面了解教科书体系,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教师应全面了解高中必修、选修课程的内容,了解各模块的知识结构以及相互联系,了解各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教科书的深广度,提高自己对教科书的驾驭能力。高中必修内容既是会考的重要内容,也是将来化学学科高考的主要内容,必须准确把握,认真落实,打好基础。在必修内容的教学中,不仅要在知识内容上为将来选修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更要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上打好基础。
4。以教科书为基础,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教科书是基本的课程资源,除此以外,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丰富化学课程内容。重视教辅资料的选用,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训练活动。 比如其中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在“金属与氧气反应”中,在学习了钠与氧气、铝与氧气反应的性质后一定要结合初中知识,对整个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归纳,形成整体知识。在“金属与水的反应”中,教材重点介绍的是钠与水和铁与水两个反应,在教学上,就应充分利用“金属的活动性不同,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教材安排了“设计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装置”的科学探究活动,其实冲淡了这一主线,况且前面已有观察方法的训练(钠与水反应),同一堂课中进行两个这么高难度的实验训练,时间紧,探究学习难以充分展开。因此可考虑重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顺序,把“钠与水反应和铁与水反应”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在第一课时,将“设计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装置”的科学探究活动与实验操作放在第二课时,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主线,又保证了科学探究的完整性和充分性。
总之,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形成了坚实的理论体系,然后应用于广阔的科技空间。虽然化学属于理科,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外语”,化学的分子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的句子。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但与此同时,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多联系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对他们学习信心地树立,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化学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篇4
一、符合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学科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各位化学教师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个方面,将实验教学的诸多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借助实验教学法,让学生理解、掌握以及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与操作技能,还要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化学意识和操作技能。要让学生高度重视理解化学理论和概念,要借助化学实验和相应的教学模型,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接受化学概念以及相关理论,要适度地运用讲授法,向学生耐心地解释化学概念和理论,借助形象具体的教学语言,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以及掌握操作技能的智力,如此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复杂多变的化学理论和概念。
二、运用具有启发性的化学教学方
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广大化学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去,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相关学习目标,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在学习化学知识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在引导学生单独地分析、思考、概括以及判断等丰富多彩的思维活动,全方位地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化学能力以及智力,更好地吻合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新要求。
三、要符合化学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的
对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来说,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主要目标都是为了有效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化学知识和理论体,所以化学教师在选择和运用具体的化学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能够制定出符合本节课的相关教学目标和,以合理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初中化学教师要仔细地研究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前提,在此基础上选取和运用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顺利地实现新课标确定的相关教学目标。
四、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
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同时参与、共同完成的知识活动,涵盖了教师的“教”以及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的“学”这两大方面,在此要意识到,学生的“学”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所以对各位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在选取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能够吻合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首先要能够了解和把握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以及习得化学操作技能方面的真实水平,例如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之后按照他们的实际状况,选取和运用合理科学的、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如此一来,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积极性。
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配合与运用
从事实上的化学教学来看,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下列情况:教学涉及面比较广,或者知识比较复杂,单纯运用某种化学教学方法已不能有效地达到传授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化学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结合具体情况,巧妙地糅合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某种教学方法存在着较强的局限性,不能完美地展示相关的教学内容,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初中化学教师要配合若干种教学方法,使之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化学教学。在各种教学方法间的彼此补充和科学结合下,进一步提升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在此过程中,化学教师也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真正意识到掌握化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的巨大优势,科学地理解有效糅合多种教学方法的重大意义以及可能性。他们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注重灵活性、合理性以及目的性,坚决不能胡乱地混合教学方法,决不可为追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对提升教学实效性以及学习效率造成重大影响。
六、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来看,教学如何选择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会影响教学实效性,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以多种方式传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会运用教学方法之间的组合,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全面提升,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圆满完成化学教学的任务。
化学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篇5
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反思。对于教师而言,发现问题、并从问题和困惑中去寻求解决的办法是自身提高工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要走通这条途径就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探寻失败的教训!这一年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备课是教师课前所作的准备工作。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既有明确的意义又有大致的范围,因此上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通过认真备课来了解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收集和组织材料,更应从备课活动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会显著提高。
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自认为讲解分析清楚的时候,学生却不知所云、鸦雀无声;当我自认为内容简单、不必强调时,学生却常在此出现错误;当我自认为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较好成绩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却让我惨不忍睹。经过反思,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加以改进,备课环节更注重“备学生”。我发现我们的学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更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更多的是寄希望于老师直接的讲解。这一点与正在实施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要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得先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陈述应少,提问应多,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就多了。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树立这种观念——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再坐等老师的讲解,自己要先行思考。对于后进生,我将教学要求适当降低、教学进度适当减缓、课后作业量适当减少,让他们觉得这门课程并不难学、并能保持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对学生的情感交流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一直提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要在学科教学中适时渗透情感目标。每一位老师都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爱。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从他们身边的事说起,从他们所见所闻说起,不和他们说空话、讲大道理,而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校对他们个人的重要,力求在给学生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辅以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情感交流,拉近了我和学生间的距离,学生变得喜欢老师继而喜欢所教的学科,老师也能发现学生中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但同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老师和学生不能走得太近,微笑不能太多。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敬畏老师。否则,学生就会不听老师的话。布置的作业不做,该课前预习的也没有管。一句话,老师应严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