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心得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记录和总结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和整理自己的成长历程,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的想法有不断更迭的,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孟子心得8篇,供大家参考。
孟子心得篇1
甲午年,一个秋叶缤纷,金黄银杏叶满地周末,我走进熟悉的泰达图书馆,无意间看见门口放着滨海读心书友会的张贴宣传,准确写着《孟子》一书的各章名称和阅读计划。顺着这个小小的告示,我走进一个全新的天地-《孟子》和滨海书友会。对于《孟子》并非完全陌生,知道它是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四书五经之一,上学时也曾在教课书中学过几个章节。但也仅此而已,对于孟子其人和《孟子》这本书并没有更多的了解,心中更多的是神秘感。对书友会这个新事物也充满好奇。好奇心加神秘感驱使我走进图书馆五楼的滨海书友会,短暂接触后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读书方式,书友们轮流讲解,互相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也有几位水平很高的老师予以点评、答疑和总结。从此后我就一发不可收,跟随书友会每周末学习孟子。
秋去冬来,飞雪送走最后一片秋叶,不知不觉中,三个月过去了,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已经读完《孟子》全部十四章节,自己也乐在其中,收获颇多,但千头万绪,说来都话长,总结读书感受绝非容易。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则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如果说孔子《论语》是记录儒家思想的一些基本原则的话,《孟子》则是对具体实践中如何操作进一步阐述,同时也和一些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孟子一书内容庞大精深,论述的孟子的仁义礼智哲学思想,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书中许多经典语句在今天依然被大家耳熟能详,本来《孟子》一书就是用凝练优美的古汉语写作,两千三百年后的今天,想用白话文更简要总结更是难乎其难。只能谈谈对自己触动较深的一些感受。
根据《孟子》一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法,以下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包括如何看待生死,如何看待名利,和自己对孝、仁、义的一些浅薄的理解。
其一,如何看待生死。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人能活多少岁?话题说来有点沉重,也许许多人懒得去想,但确实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人都会老去,寿命长短或长或短,虽然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寿命,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积极的心态过好每一天,提高有限生命之中的生活质量,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孟子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脩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大意是尽自己的身心,体味生命的真谛,以此来对待天命。至于寿命长短,那不是你能掌控的。
虽说人终将一死,毫无疑义。但死亡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有颐养天年、亲人陪伴的自然老去,有得病多方求治而无奈逝去,也有飞来横祸造成意外死亡。生活中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和事故。但纵观各种事故,意外之中也有规律,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规章、酒后不开车,吸烟有损健康、少去危险的地方等等。我们要做的,积极主动地规范我们的思维、行为和习惯,规避各种意外。”在企业常讲的:“一起意外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如孟子所讲,“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孟子也讲:“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尽管死亡终将来临,但也不得顺其自然,听之任之,听天由命,而应该积极主动避免各种意外死亡。
世界如此美丽,生活丰富多彩。传说中的天堂虽然美好,但人们都不愿去那里到此一游。人们都热爱生命,畏惧死亡,此乃人之常情。但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热爱生命,爱自己的亲人,但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他人,为了保护更多人的利益,他们视死如归,毫不畏惧。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的文化忠也不乏对这些人士的歌颂。孟子早就给这他们一个最崇高的尊称叫“舍生取义”。孟子原文如此:“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其二,如何看待名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们常常为了生存和名利疲于奔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名利对许多人而言是追求也是无极限,乃至“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到底该如何看待名利呢?
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如何解答。首先孟子并不像道家那样排斥名利,但要取之有道。孔子曾经讲“不义而富且贵 与我如浮云”。孟子进一步讲:“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翻译成白话,就是功名利禄,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是别人给你的。既然别人可以给你,那也可以拿走。而精神世界的耕耘,内心深处的淡定,根植于血液的仁义礼智,这些永远属于你,是别人不能拿走的。
总而言之,只要要取之有道,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别忘了精神修养。但现实总是残酷的,人生路上,有的人生财有道,富可敌国;有的人则比较贫穷。这两类人该怎样优雅地活在世间呢?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就是说当你较穷时,不能失去志气和理想;当你富有时,应该惠及天下所有人。当然,在当今社会,不乏一夜暴富。当你突然富有,该如何看待这些财富呢?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就是说有再多的财富,都有棵平常心,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更何况,儿孙自有儿孙福。
其三,关于孝、仁、义、
虽然孟子生活在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但孟子的仁义礼智等思想在千年来一直做为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谈谈我对孝、人、义的感受。儒家提倡百善孝为先。孟子讲“大孝终身慕父母”,要终身爱父母、孝顺父母。如果不能善待父母,谈何仁义礼智,孝顺父母不仅仅要养体,供其物质;还要养志,给他们精神享受。
仁,我理解就是要心怀爱,慈悲为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孟子》开篇,孟子见梁惠王时,刚一见面, 二人有很生动的对话,孟子开门见山把他的仁政思想讲给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翻译今天的白话,就是梁惠王问孟子,“老头,你大老远过来,能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回答:“大王您何必谈啥钱呢? 我只给你带来仁义”。
义,是《孟子》一书关键词之一,书中多次提到义,但各个地方的义的含义又各有不同。孟子讲,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也反驳告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结合实际,我的理解义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古代兄弟之义,如舜对其弟象的宽恤,桃源三结义,这一点今天的人可能有不同看法;其二,道理,正道的意思。如舍生取义,大义灭亲等。其三,表示责任、义务、做事尽心尽力的意思,如义不容辞。
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孟子》一书的收是多方位的,绝不仅仅是孟子书中的内容。通过学习,进一步收获了许多历史知识,读孟子之前我所理解的古代大概是从秦统一中国算起,读完《孟子》,那我的视野立即往前推了一千年,了解了尧舜禹、夏商周,我也顺便读了《史记》的相关章节。也知道了伊尹,伯夷,柳下惠,周公、文王、武王等等一些儒家推崇的圣人;了解了孟子的学生公孙丑、万章等,也了解了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等与孟子同时代人物,这些从前只是个名称,通过孟子与它们对话变成活灵活现的人物。
孟子心得篇2
孟子读后感看完了深奥的后,我开始研读表现温`良`恭`俭`让`仁`信`义礼`智`信的孟子。
看完后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天将要降大任于你,你必须要多用心,多劳动,少吃饭,空乏你的身体才行。想想我自己,这四条原则中我又做到了哪些?就先说苦其心志吧!翻开名人史,发现自己并没有勾践那么卧薪尝胆,就算是小事,我也不刻意去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这一点我虽经常做家务,可没有哪次我是自愿的,少了那种主动性,我每次干活都有气无力的。饿其体肤更是遥不可及,少吃?多吃还差不多。至于空乏其身就更不可能了。这每一样都不可能,别提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了。虽然不能用古代的要求来约束现代人,但这做为目标却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
汶川大地震引证了这句话,老天就是要降大任于中国,降给中华龙,地震不是痛苦,而是会心的动力!就像《真心英雄》唱的一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孟子心得篇3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孟子心得篇4
前些日子,在看《孟子》的时候,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论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为:道就在附近却去远处找寻,事情可以简单的办好却去寻找复杂的方法。人人都亲敬亲人、长辈,自然实现天下道德教化的目标。)
看了之后不由想起今年我们学校的两件事情:一个是引起广泛争议的“采血事件”,某博士研究生被指责为了课题研究,不顾实习生的不满,自己动手给一个自己带的实习生采血10ml,据说造成后者胳膊针孔处红肿、淤血;另一个是被捅上了媒体,又被校方坚决指为捏造的“粽子事件”,即镇江校区某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探望他,该生嫌其母穿着实在太寒酸而不愿领其入校,甚至连千里迢迢带来的家制粽子也拒绝收下而跑开。
当然,这两则事件的内情,我没有把握说了解得很清楚,也不愿意再探讨当事人的是非,只是想借着这两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来思索一下,我们的'道德教育,是否真的像孟子所言,是“道在迩而求诸远”,方法缺乏效率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我自己的经历而言,从进入小学开始,都在接受关于道德的教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服务于人民,等等;同样,这些概念也伴随着我的几乎整个求学过程,直到硕士毕业。在这些高尚的光环之下,却有许多很简单的也很基本的道德标准被有意无意的边缘化了: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珍惜友情、善待他人,好学上进、珍惜名誉等等。自然,这些观点比不上前面提到的那些概念光彩,甚至多了一点自私的色彩,好像眼睛只盯着自己和自己的小圈子一样,胸襟不够博大,情操不够高尚。
然而,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品德的培养也不能建成空中楼阁。懂得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就有了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明白了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还必须努力让自己的亲人也过得幸福;有了家庭责任感,也就是有了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反观时下的许多社会问题,恰恰就出于家庭责任感的缺失,随便打开哪天的报纸看看,总能很容易找到遗弃家庭成员、拒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背离婚姻契约而发生婚外恋情等家庭问题的报导,倘若人人都知道“亲其亲,长其长”,这些问题也许就不会如此泛滥。
再说珍惜友情、善待他人,归纳起来,就是一个“仁义”二字,宽厚、仁慈的对待他人,不欺凌、不使坏、不拆台,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害他人的利益,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要能做到,我们的周围能够少多少麻烦事,每个人的幸福感相信也能增进不少。
至于好学上进、珍惜名誉,个人认为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正因为有了求上进的心,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才有了努力提高自己能力与道德的动力,所谓“君子恶居下流”,有追求的人才会有希望,无论身处何处都不忘记自己的操守,看重尊严与荣誉,这才不会虚度年华,也不会见利忘义,不会把誓言当作空气。
实际上,以上这些基本的道德原则,也非常容易的被推延和提升,比如懂得了孝亲与尊长,也就不难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懂得了与朋友交往之道,也就能推广到与身边的所有人和睦相处。再者,每个人都追求自身的生活与道德水准的提升,自然也就有了整个群体的发展。
回溯我国五千年的文明,不难看出,道德追求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所关注的重点,也有浩瀚的文化典籍来阐发这些道德目标。比如开头提到的《孟子》,以及《论语》、《中庸》、《大学》等等国学经典,无不是在以“仁义”为终极目标,无不是把“止于至善”作为标准。这些丰富的道德范式,正是今人道德教育的良好参考。自然,国学中的许多观念,比如“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之类昏话,不再适应今天的环境,理当摒弃;而大多数观念,对今日依然具备指导意义,没有理由置之不理。
废科举、兴西学,对于一个民族的强盛是必要的;但废除科举并不等于废除国学,非功利的学习、实践国学,恰好是弘扬国学的良好契机,也是让国学发挥其教化功能的契机。真心希望国学能再次发扬广大,真心希望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能找到崛起的强大精神支柱。
孟子心得篇5
上个学期读了《大学》和《中庸》,与这两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学》,全篇一贯而下,行文流畅严谨,不似《中庸》,晦涩难懂,它是先从众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说起,慢慢引入大道理,令人没有辩驳的余地,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读《孟子》,自己的思维也仿佛进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对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灵魂的诘问,灵魂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梳洗、剔除、凝练、升华......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反省自身行为的同时,总不自觉得联想到我和班里孩子的相处,在心底对自己进行审判。比如《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就是说“仗恃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试想,当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以暴力的沟通方式迫使学生纠正错误,合适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力服人,似乎取得了快速的显而易见的效果,于是自己满意了,觉已经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达到了育人的效果,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教训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过是因为他们惧怕你的威势,不得不暂时改变而已,于长久何益?
师者,人之模范也。要想真正让孩子对你“中心悦而诚服”,自身必得是那个典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带芬芳,人必心悦之。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连天下的人都会归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资格指摘孩子的错误,时常反省,方能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视角上,真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蹲下身子听听孩子的心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贤圣人,他们的贤德在于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听到善言,就拜谢。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多沟通,多调研,对自己的错误不回避,对善处,不骄傲,还愁走不进孩子心中吗?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多么深重,乍担此重任,必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负孩子,不辜负家长才好。
孟子心得篇6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给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千古美谈,成为母教之典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孟子是一个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处身于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辅佐诸侯统一天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个分崩离析,中央集权沦丧的时代,武力才是解决争端,争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径,孟子倡导的"仁政"必然难以被统治者所接受。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学说宣布于天下,以此来影响并匡正世风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纵观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也就是他们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如果没有目标,或者做多了无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只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终无所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去做该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宁静胸怀。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欢的事而一事无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孟子心得篇7
孟子名轲,从师于子思,后来,他授经讲学,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与几个学生一起着书《孟子》。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学思想的一代尊师,被后人称为“亚圣”。《孟子》这部书大多在写孟子向各国诸侯极力推荐的“王道仁政”,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另外,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它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并加以阐述和发展。
?孟子》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在家,家之本在深。”可见天下的基础在于国家,国家的基础是每一个家庭,而家庭的基础是每一个组成家庭的成员本身,可见只要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这个家庭就会变得幸福美满,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的话,这个国家必定繁荣昌盛,若是每个国家都繁荣昌盛的话,天下就太平了。所以,只要每个人都做好份内的事,世界就变得美好了。
社会如此,学校亦如此。如果一个班内的每个学生都认真学习,那么这个班就会变成尖子班,如果每个班都这样,那么这所学校就是名校了。但这还是得靠每个人的努力,只要每个人都把自己管理好,把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这个集体就都好了。
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我粗粗看了一遍《孟子》,就有了很多启发,以后,我要好好研读《孟子》,让它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明灯。
孟子心得篇8
孟子雄心勃勃,准备干一番大事业,可是他四处奔波,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孟子自己害了自己。因为他没有统治阶级那样的野心,更没有他们那样的残忍之心,他的心里装满了仁义,所以他有再大的政治理想也难实现。
面对这样的结局,孟子无可奈何,但又不甘心失败,不能让自己空有满腹经纶。于是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统治阶级。
诸侯争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气候,这种大气候注定了孟子的命运,他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四处踫壁,或像一只皮球被诸侯们踢来踢去。
孟子所推崇的王道和仁政的终极结果就是专制。虽然他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但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却毒害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民。他虽然自由了,但世世代代的人民失去了自由。
孟子不愧为王者师,他天衣无缝的说理让王们深信不疑。例如:在梁惠王(上)篇中,他抓住梁惠王所讲的“利”进行说理,“王曰:‘何以利我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我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乍看此言,似乎没有什么反驳的,但在当时那种大气候下,梁惠王考虑“利”不是没有道理的。诸侯争霸,你不考虑‘利’,也许就会成为他人的口中食了。由此我联想到了现实的美国,到处考虑自己的‘利’,如果其利益受到损害,便进行制裁,甚至战争。正因为考虑利,其国家就强大,其人民就富裕,这有什么不好。
实际上孟子的许多说理稍微一驳便不堪一击。比如:“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间牛未见羊也。”见牛未见羊未必就是仁术,见了不杀和不见杀之都无法证明他有仁术,说不定见了杀比不见杀的更具有仁术呢!他说:“君子远庖厨也”,君子未必远庖厨也,如果君子远庖厨也,那么君子远吃行不行?
孟子的有些说理偏离现实,这只不过是他仁政理想而已。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这种推恩理想在现实中往往难实现。
“仁政”与“民主”无法比拟,“仁”与“自由”无法比拟,我们宁可要“民主”也不愿要“仁政”,宁可要“自由”,也不愿要“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