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锣和鼓教学反思模板7篇
为了让自己的教育水平提升,一定要认真面对教学反思的书写,教学反思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音乐锣和鼓教学反思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学反思篇1
?纲要》中提出:给予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我是棉花糖》选自《甜甜蜜蜜》这一主题。孩子们在喜爱糖果、亲近各种各样糖果的同时,对糖果中的棉花糖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发现棉花糖很软,可以像橡皮泥一样捏来捏去,非常有趣。这首乐曲旋律欢快,歌词浅显易懂,很有趣味性,适合小班进行歌唱活动。孩子可以自由做变变变的动作,可以变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充分地发展了孩子的思维以及对活动的兴趣,本次活动我利用看一看、摸一摸、变一变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在创编的过程中考虑到歌曲比较简单,所以让幼儿自由模仿各种动物,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变的东西,让孩子在一遍一遍的游戏中体验到歌唱活动的'快乐。这节课的目标和难点就在于发挥幼儿的想象用肢体语言创编动作。
这个活动我在三年前也上过,在一亲的基础及不足上,在方法和过程中都做了修改,使活动能够更加顺利、有序、有效。第一环节:奇妙的棉花糖(出示实物棉花糖),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更加直观地了解棉花糖的特征,以棉花糖的口吻来介绍给小朋友,这样很快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接着我让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棉花糖,以朋友喜欢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记歌词,这一环节孩子都较感兴趣,基本上在三遍之后都能记住歌词。这样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显得比较顺利,幼儿很容易记住歌词和旋律。这个环节让幼儿适当的学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为下面歌曲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学唱环节中,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让小朋友们先一起唱,在分男女唱,由于小班幼儿上学还不到一个月,对于男女还不是很清楚,虽然我一直提醒妹妹小朋友和弟弟小朋友来区分,可还是有个别幼儿搞不清自己是男是女,在这个环节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再者这一环节也是整个活动的主要环节,在孩子完全学会歌曲的情况下开始下面的创编环节,并把自己编出的小动物唱到歌曲里,使孩子对整首歌的完整性把握的很好。在做变小动物的过程中,我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变,转动手腕、转体、摇动身体、甩手变等等,整个过程孩子们显得兴趣浓厚。为了防止以前出现过的过度兴奋,我就引导幼儿先想好某种动物,然后再歌曲结束时,要在最后一个字“xx来”全部变好,静止不动,让我看一看都变出什么来了,避免了以往教学中碰到的个别小朋友总是要变很久,才变出来,让其他小朋友等很久;还有调皮出来瞎胡闹的现象。通过我的不断启发和幼儿的表演以及生生互动环节中,孩子们能把自己当成棉花糖变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东西,每位幼儿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空间,有的孩子变出了小鱼、有的变出了小鸟、有的还变出了奥特曼、灰太狼、美羊羊等各种不同的物体。
总之,整个活动在唱唱变变棉花糖的过程中比较顺利地结束了,在音乐的伴奏下体现了那种愉快、活跃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学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能情绪愉快的参加音乐活动,愿意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大胆的想象,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表现几种不同动物的特征,模仿这些动物走路。
活动准备:
ppt、小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
律动《小鸭小鸡》
二、导入
1、今天小鸡要过生日了,它请了几位动物朋友来它家玩,看看有几位小动物?(出示四个小椅子)
2、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呢?
三、感知理解
1、第一位动物朋友是谁?(直接出示)小兔是怎么走路的?感知歌词:“小兔子走路,跳跳跳跳跳”。
2、听听第二位动物朋友是谁?(播放小鸭的叫声)小鸭怎么走路的?请宝宝来学学小鸭走路。感知歌词。
3、来的第三位动物朋友是谁呢?(出示乌龟贝壳图片)小乌龟怎么走路啊?
4、猜猜最后一位朋友是谁呢?“有个小动物,长着小胡子,说起话来喵喵叫,老鼠见了就逃跑。”(出示小猫图片。)小猫怎么走路?一起来学学。
5、今天这几位动物朋友还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来听听。完整欣赏歌曲。
6、提问:宝宝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四、学唱、表演
再次完整歌曲。
提问:宝宝听到什么小动物在走路?
小兔是怎么走路的?依次提问其他动物。
(出示相应的图谱)
活动反思:
1、本活动根据幼儿对小动物喜爱,喜欢模仿它们走路的一些动作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通过音乐活动中的唱与跳,使幼儿语言上的表述与动作协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幼儿表演的.欲望。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环节,到结束,小朋友还玩得意犹未尽。这样为后面的延伸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所以对创编一些小动物动作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课前能让家长配合,提前带小朋友多观察一些小动物走、跑、跳的样子或课前组织幼儿观看一些动物视频。相信这节课就上得更加丰富生动了。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学反思篇3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短短的的五句歌词,简单明了,却蕴含了数数,找朋友游戏、一问一答等多种教育内容。
活动开始,以孤单的小熊要找朋友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孩子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我在这里,我在这里”那种迫切想与小熊交朋友的`心情充满了感动,可当我说小熊可能听不明白,我们再加一些动作时,孩子们更是想出了十几种方法与小熊打招呼,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学唱歌曲阶段,我发现幼儿在一二三四五六七这几个字的发音上带永康腔特严重,于是,我临时对三四五这几个字的发音进行了重点练习,效果甚好。经过教学,孩子们不但学会了演唱歌曲,还能用各种打招呼的动作按节奏跟朋友们一起跳舞,特别是最后一句歌词,我让孩子们互相拥抱,表示友好,孩子们更是体验到了同伴给予的热情和同伴一起学习的快乐。但上课时,我有一点疏忽,就是在进行最后一次邀请游戏时,有三个小朋友没请完,我就草草收场了,还说,没请到的小朋友我们下次再玩。可课后,赵汝怡小朋友哭得很伤心,说:“老师,小朋友为什么不请我呀,呜呜……”
我已关注到孩子还没全部参与完游戏,为什么要草草结束这堂课呢?我连忙向汝怡道歉,并自己打扮成小熊邀请她一起跳完整个舞蹈,虽然可汝怡笑了,可我反思,关注每一个幼儿,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是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做到的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学反思篇4
1、活动开始前,我让幼儿听找小猫音乐进活动室并按节奏拍手,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曲调和节奏,然后用“啦”、“呜”、“啊”等让幼儿跟曲调唱,一方面是练习发生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幼儿对演唱的兴趣。通过这两种形式,即增加了情趣、降低困难,又使幼儿们在不知不觉中充分地感受并掌握了这首歌曲的曲调和节奏。
2、利用手偶表演的形式也是抓住了我班孩子的兴趣点。当我出示这些可爱的小猫的时候,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于是我把歌词编成故事用手偶表演,幼儿们认真地听、看并跟着一起讲。我带领幼儿们用手指谣学记歌词,幼儿边用手指做边记歌词,动作帮助幼儿快速记忆歌词,在操作手指中幼儿掌握了歌词。
3、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后面的游戏环节。在游戏前我明确地交代了游戏的.规则,躲的时候提醒他们可以躲在小椅子后面。而当游戏进行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不满足于仅仅藏身于椅子后面,有一部分孩子一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的时候,就已经往边上的小桌下、钢琴后面躲藏了。见此状况,我也未加阻止,依旧扮演大花猫“镇定地”去找小猫,而被我摸到头以后,小猫们也乖乖地回到了座位上。可见孩子们在游戏中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他们的兴趣很可能会转移到躲藏的地点上去。针对这样的状况,我觉得可以适当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让他们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有所创意的游戏。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学反思篇5
活动前,我们首先对目标进行了定位,音乐课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就是让小朋友能够学会唱一首新歌,但是对于这节活动,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小朋友能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以及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内容,对于会唱这首歌我们是不做要求的。
活动我主要分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利用小手做出各种样子,从而产生用小手做动作的愿望;第二环节让幼儿仔细倾听找出歌曲中所说的内容,并能够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的节奏;第三环节发挥幼儿想象,让他们创编动作来表达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
开始时我首先利用小动物的动作与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们好”,他们也很积极地就回应了“你好”,这主要激发了幼儿用手表现做动作的欲望,在我询问他们,“小手还可以做什么样子呢?”小朋友一边想一边回忆以前我们所学习过的小手的动作,不一会儿,他们就小手举得高高的要回答我的问题,“老师我会的,小手可以做小羊,咩咩咩”,“小手可以做小狗,汪汪汪”,“小手可以做大象”,在小朋友积极地回答中我发现平时说的比较多的特征比较明显的小动物,小朋友都表现地很好,但是有些动物比如“老虎、狮子”,他们的特征不是很明显,用手做动作时,小朋友通常都是用一种动作来表示,如何区分他们,小朋友表达的就不是很清楚,这时我提醒他们可以用语言加动作来区分不同的小动物啊,“老虎啊呜啊呜,狮子跑的快”,这下小朋友表达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接着我让小朋友欣赏歌曲,说说里面小手做了什么?由于这首歌比较的长,于是我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降低了听的难度,让他们先听两段熟悉下歌曲的旋律,小朋友很顺利的说出了歌曲内容,这时我根据他们所说出示了图片,然后接下来我让他们挑战自我,接着听下去,再说说里面又说了些什么?这下小朋友听得可认真了,但由于歌曲太长了,他们说出的也不完整,在他们每说出一个我就贴出相应的图片,残缺的部分我们一起来边听边补,就这样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我们小手所做的所有的动作全部说出来了,小朋友都觉得自己很棒,也很开心!
最后我们根据图片内容,让小朋友大胆想象创编动作去表现,在小朋友表演时我尽量引导幼儿用更多的不同的动作去表现同一图片内容,鼓励他们,关注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勇气去表现,大胆的参与,这一部分是整个活动的高潮,小朋友都比较积极也很放得开,做出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动作,气氛也比较的活跃,小朋友也表现得很愉悦。
整个活动我觉得目标基本达到,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开始部分,我抓得不紧,小朋友表现欲很强,一直在用各种动作表现不同的动物,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我就没有控制他们说的时间,所以在这部分用的时间比较多,应该稍微收点,让他们说了部分又留着悬念继续下面的内容。另外还有活动中的应变能力,小班小朋友爱模仿,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模仿别人的语言,所以在回答老师问题时,如何让他们能够动脑筋,自己思考问题,或者如何引导他们不要故意重复别人的说话,这些语言上的技巧还有待继续的提高。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学反思篇6
音乐课即唱歌课,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课的后半部分)唱歌却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处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
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在我所听到的音乐课里,这种情况不在少
数,尤其是欣赏课。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我,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我们坦言,讲文学我们比不过语文老师(就普通而言),讲解数理也非我们所长,为何不发挥我们音乐教师的优势呢?
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师的疾话对的”、“我是老师,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恐怕是我们很多老师常有的心态和所说的话。因此,许多教师挖好一个个的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跳的事总是很乐意去做的。比如说:“对不对?“对”“好听不好听?”等等。尽管老师自己都觉得多余,有时还显得底气不足,但总是乐此不疲。
三、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材”定位过高过死
教材是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形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毕竟人们的国家太大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实在是勉为其难。就从我们浙江省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来说,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开始编,九一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验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广使用。编写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这从九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发展的势态看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地位,无疑是准确的。可问题是,仅从一个面积不大、人文背景相对单纯、经济结构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经济水平的差异也是显面易见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定还来教育文化的差异。可我们使用统一教材,就是对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差异视而不见,这与教育学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另外,一本教材从编写到使用的周期很长,对教材重新作出修订则所需的时间更长。在现今知识爆炸、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道德面、人生观、美学观无不时时处处都在变化着,而唯有我们的教材不变,要学生唱的歌曲不变。这怎么可能让学生对我们的音乐感兴趣,对我们所唱的歌感兴趣?
小班音乐锣和鼓教学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唱准歌词和曲调。
2、积极参与表演活动,对歌唱活动有兴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蝴蝶花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来歌唱春天吧。"复习歌曲《春天》
二、师:"春天里花儿开放了,你们喜欢花吗?你喜欢什么花?","有一种花长的可美啦,瞧。"出示蝴蝶花
1、说说蝴蝶花名字、外形。"花看上去像什么?蝴蝶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
2、小结
三、"蝴蝶花长得太像蝴蝶了,你们看,小朋友把它当蝴蝶在捉它呢!"师清唱歌曲两遍,第二遍加动作表演。
问:小朋友把蝴蝶花当什么?他是怎么捉的?你来学学看。
四、幼儿学唱歌曲。
1、随音乐边做表演动作边说歌词。
2、学唱歌曲,注意附点和休止的'演唱。
3、初步有表情地来演唱。
五、户外寻花、找蝴蝶。
活动反思:
上个星期,我给孩子们上了《蝴蝶花》这个音乐活动,这次活动我先请幼儿欣赏实物蝴蝶花,让他们讲一讲蝴蝶花的外形特征,然后学唱歌曲,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活动中幼儿一直很活跃,学习的兴致始终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