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法治政府工作总结7篇
工作总结包括对项目进展、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的详细描述,通过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反馈意见,改进工作表现,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法治政府工作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
2023法治政府工作总结篇1
一、2020年法治政府主要工作
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清理,落实三统一制度,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加强规范性文件后评估,行政规范性文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备,今年我局未出台规范性文件。二是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明确需要集体决策的重大事项,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不断提高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三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嵊州市三维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担任我局法律顾问,加强与律师团队的联系与咨询,充分发挥律师专业能力,听取律师的意见建议,加大对水行政执法、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合同管理等法律服务,有效避免法律风险,2020年,我局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3.提升普法宣传力度。实施《绍兴市水利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印发《嵊州市水利局普法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科室(单位)的普法工作职责。一是加强重要节点的法制宣传。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国家宪法日和城市节水宣传周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新媒体传播方式,围绕宣传《浙江省水域保护办法》、《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和《民法典》,广泛开展六进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微信群、钉钉群等单位法治文化阵地等宣传载体等渠道受众面广、内容丰富灵活的特点,加大向社会公众的宣传。二是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宣传。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利用三服务、双随机、强监管等各种场合,向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宣传水法规,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水域河道的保护。三是执法与宣传教育结合。结合巡查工作,开展执法人员进村入企活动,深入企业用水大户、重大涉水建设项目、水事违法行为高发区域宣传水法律法规,接受群众咨询,开展以案释法。今年以来,全市执法人员累计走访执法监管对象115户,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办事指南3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100余人次。
4.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提高政务服务办事质量,根据要求,完善后台数据,完成政务服务2.0建设任务。二是推进区域三合一水影响评价改革。根据《绍兴市区域三合一水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全面推进我市区域水影响评价三合一工作,进一步提高涉水审批效率,加快向事先区域评价、事中承诺报备、事后加强监管方式转变。三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我局的服务事项,网办率、掌办率、跑零次、电子化材料率均为100%,承诺压缩比98.89%,即办率88.89%。进一步提高网上办、即事即办率。四是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根据市政府要求,制订全流程审批工作指南,按照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的五减要求,进一步梳理涉水审批事项,企业投资项目涉水审批满足最多80天工作要求,政府投资项目涉水审批满足60天工作要求。
5.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一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执法巡查力度。按照绍兴市水利局印发《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做到所有的行政执法过程全程记录并归档工作。二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查监管对象135家。在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及时公开执法人员、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信息,开展手机app掌上执法监管,全面推进全市水利系统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和历史数据归集工作。三是以河(湖)长制工作为平台,进一步推进无违建河道的创建工作,2020年完成无违建河道渔溪江16公里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涉水建设项目专项整治,发现5起已全部销号。四是加强河道巡查及时发现并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2020年共参与巡查352人次,查处水事违法行为10起,收缴罚没款17.23万余元。
二、2021年法治政府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强法治学习和宣传。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绍兴市水利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2016-2020年)》《嵊州市七五普法规划》,制定详细的2021年法治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法规学习培训活动,全面提升水利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加强法制宣传,做到常态宣传。精心组织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为重要节点积极参与城市节水宣传周、国家宪法日的法制宣传,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发挥水利网站等平台,打造法治宣传的主阵地。
2.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办事效率,规范权力运行。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加强数据整合,提升办理事项网上办、掌上办等核心指标。按照审批事项八统一要求,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间,并做到线上线下一致。实现一窗受理到位,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及时修编完善窗口办事指南,提高网上申请、快递送达比例,开展同城通办、现场办理等特色服务。
3.进一步提升法制队伍建设。因局制宜,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法制能力的培训,解决法制人才短板问题,鼓励各类人员参加各类执法资格考试和培训,进一步提高持证率。加强水政执法支队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局法律顾问职能,发挥专业团队优势,在重大决策、重要合同签订前充分征求和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避免发生法律风险。
4.进一步健全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法制审查、把关、备案、清理工作。加强执法巡查和案件的审核监督,切实提高执法案卷质量和执法规范水平。积极配合市司法局和法院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出庭应诉等工作。
2023法治政府工作总结篇2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专题研究部署。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统一起来,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根据机构改革整体要求,组建了由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任副主任的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夯实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二是强化统筹谋划。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解决存在问题。印发了《x县x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分解落实法治政府建设x个方面x项重点任务,以此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制定了《中共x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x年工作要点》等x个文件和相关制度,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贯彻意见。各行政机关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四是强化督察考核。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成立督导组,对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全面督查,对存在问题,要求限期整改落实。
(三)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制定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相关文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x月底对民营企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展规范涉企收费专项行动,及时修订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检查,建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和涉企收费投诉举报制度,杜绝乱收费行为发生;
开展诚信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信用x专栏,组织各镇、各部门按照职能对外作出政务诚信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开展规范中介服务专项行动,对市场中介组织实施监督管理,清理了x个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事项;
开展优化便民服务专项行动,公布第三批最多跑一次事项x项,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开展促进政策落地落实专项行动,通过进百企大走访活动,积极向企业宣传各项利企便民措施特别是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促进政策有效落地和执行。
二、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政府依法履职效能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推行政府权力清单,促进政府履职。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结合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划转事项目录,梳理完善三级四同目录,对划转事项进行了调整。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即放原则,依法向x个镇委托(交办)行政执法事项,巩固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镇级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公布四办清单,x项事项中涉及马上办x项,一次办x项,网上办x项,就近办x项。二是推行一窗受理。以市场准入和工程项目建设两大领域为重点,对政务大厅窗口进行了重新调整,实现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窗口服务模式,实现了让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三是加快线上一网办和线下只进一门。完成了电子证照梳理,高频事项梳理,移动端app梳理对接等工作,将平台功能向镇级延伸,对全县镇级办理的x个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和环节进行梳理优化。推进政务服务网和各部门自建网上办事系统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群众办事一次认证、全网通行,共梳理x个专网平台、x个县级部门服务类app。四是完善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半、一次办清单。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清单,x%以上事项一次办结。
(二)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对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x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治机制,形成全过程监管。深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按照中省市的要求,清理了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事项,避免对市场活动的过度干预。同时,对保留的证明事项逐步实行清单式管理,确保清单之外无证明。
(三)着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各项制度,全面实施《x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x—x年)》,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开展扬尘污染治理、煤烟治理、工业污染源治理、秸秆露天焚烧治理等多项环境治理行动,推进监测网络建设,做到全县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全覆盖。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快速反应能力明显提高。河长制得到深入落实,城市内河污染治理有效开展。实施环境违法企业和信息公开情况红黄牌制度,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为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坚持服务大局,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质量
(一)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严把制发入口。严格按照《x省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扎实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年共审核以县政府或政府办名义制发的规范性文件x件。
(二)加大备案审查力度,落实备案审查。已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自规范性文件印发之日起x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大备案,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
(三)强化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严格清理出口。对x年至x年x月底前出台的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涉及放管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营商环境的到期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共废止x件、继续执行x件并向社会公开,有效维护了国家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四、完善决策机制,健全政府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县政府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严格执行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凡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必须经县长办公会或县政府常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二)广泛征求意见。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实行公示、举行听证会;
对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坚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充分听取和吸收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询意见。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全年开展各界参与的听证会x场次。
(三)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的工作规则等制度,规范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县政府及各镇各部门聘请了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重大合同、重要协议的合法性审查中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和建议,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年县政府法律顾问共列席政府常务会议x次,出具法律意见书x份,参与化解信访及突发事件等x场次,解答咨询x余次,审核招商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出具律师建议书x份。
五、深化体制改革,持续提升执法水平
(一)抓主体,依法清理公示全市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信息。结合机构改革,开展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清理工作,确定县级行政执法主体x个,委托组织x个,全县行政执法人员x人,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目录均已在全省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公示。
(二)抓制度,健全落实行政执法制度。我县制定印发了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方案,推动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落实,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检查比例和频次,营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更加高效的法治环境。
(三)抓执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作为全省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县,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推行综合执法,已完成摸底工作及人员拟定工作,待省市批准后实施此项改革工作。今年陆续开展农村秸秆禁烧、农业污染防治、河道非法开采、违建别墅清查整治、扫黄打非、食品药品检查等执法,加大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
(四)抓联动,建立衔接机制。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相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无缝衔接。县法院通过行政审判、民商事审判、刑事审判三大审判,对审判中发现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向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x份。建立行政审判和行政应诉联络工作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动机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信息互通和工作协作、建议落实反馈等制度,形成监督合力,促进个别行政机关切实纠正行政违法行为,为进一步提升我县依法行政水平提供保障。
六、坚持多措并举,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依法预防和化解风险。采取措施,依法预防和化解意识形态、金融、安全等领域的风险,县法院成立了防范金融风险法官工作室,改善和化解金融风险,依法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犯罪,依法惩治等犯罪行为。全年未发生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事故。
(二)加强法治教育培训。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建立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每年至少举办x次法治讲座,今年对政府工作人员开展了弘扬宪法精神,礼赞我的祖国宪法知识考试x次,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结合深化法律六进,加强宪法等法律法规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宣传活动。全年共开展送法下乡x余场次,法律进校园x余次,发放法律宣传书籍和资料x万余份。
(三)注重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各级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活动,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全面推行阳光信访。引导群众依法上访,在法治框架内解决矛盾纠纷,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和完善交通肇事、医疗卫生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最大限度发挥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出台了县政府与县法院联系对接机制,县司法局与县法院建立诉前调解对接机制,提前介入化解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和法院办案压力。
七、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
(一)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听取政协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积极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x件。
(二)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一是进行案卷评查。对x个县级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了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共抽查了行政处罚案卷x件,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二是支持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公益诉讼机关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今年已发出建议x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x件。各行政机关重视检察院的司法建议,认真整改落实。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加大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成品油市场、散煤市场、农资打假等专项执法检查,触动人员x人次,下令改正通知书x份,取缔无证照经营x户。
(三)认真办理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审理、结案等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建立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互动联动机制,提高案件办理效果。今年,共接待复议咨询和复议当事人x余人次,办理行政复议案件x件,按时受理率、办结率均达到x%。积极做好行政案件的举证、答辩工作和出庭应诉,x年共办理诉县政府的行政诉讼案件x件,全部在法定时效内完成。
(四)完善纠错问题机制。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纠正四风工作内容和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的单位或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工作推进不平衡。镇、部门之间存在法治建设的进展程度不同步、目标及任务落实效果差距大等问题。二是执法人员素质还需提高。三是人员能力不适应。司法机关和部门法制人员的数量、能力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需要。
:
2023法治政府工作总结篇3
(一)开展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梳理工作,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1、保持对规范性文件动态梳理。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深圳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深圳市罗湖区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工作的通知》等要求,需对现行有效的区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废止和延期实施。2021年度我局无相关情况,将继续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
2、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制度。为进一步理清我局职责和权力事项,推进行政权力公开规范运行,2021年我局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了认真清理,对现有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梳理,逐条逐项分类登记。按时按质完成清理规范工作,做到清理流程不缺,权责项目不漏。
3、从严落实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编制局内《执法处罚裁量标准汇编》《行政处罚工作操作指南》,汇总整理水务执法常用法律法规,执法处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裁量标准执行,确保执法行为规范化、专业化。
(二)推进依法行政,优化服务改革
1、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是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政府公信力的有力举措。一是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方面,从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强化事前公开,规范事中公示、加强事后公开。在深圳市政府在线网站管理平台、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信息平台和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平台主动全面、及时准确录入行政审批与服务、行政处罚与行政检查基本信息,切实做到全流程公示。二是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方面,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的全过程记录运行机制,为执法人员配备移动执法记录仪,在行政处罚的调查询问、文书送达、听证程序、行政检查等环节进行全过程音像记录,推动阳光水务执法。三是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方面,为确保我局重大行政执法决策科学合理,严格依照《罗湖区水务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行)》等议事决策制度,实行行政执法决策集体讨论全覆盖,切实提高我局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
2、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便民政府。为推进便民利民服务,让群众少跑路,我局进一步精简水务行政许可(服务)办理流程,压缩审批材料,对非关键和非必要的材料均实行“容缺”受理,减轻申报单位负担;压缩审批时限,水务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限均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84.46%,其中行政许可类型压缩94.43%,行政服务类型压缩56.36%,切实践行行政服务(许可)事项减材料、优程序、压时限的承诺。
3、充分发挥执法职能,持续落实河湖“清四乱”,严抓水事违法行为。一是对于公共利益、舆情关注、信访投诉、转办案件等方面的案件高度重视,强化执法监督,充分发挥执法职能,以执法行动保障水污染治理成效。截至2021年11月3日,已立案110宗,拟处罚金额80.8万元,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110份,约谈生产经营单位138家次。二是持续结合《深圳市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方案》,落实区管河道、水库日常巡查,将涉河违建、非法围河围湖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重点河段、水库加强水质监测及巡查,及时制止黄泥水入河、污水偷排漏排等行为并开展溯源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三)健全合法性审查制度,筑牢法治防火墙
2021年以来,我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均通过局领导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决策过程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一是严格加强对行政决策的法律审查把关,对各类规范性文件、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内部审核,落实法律顾问制度,邀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为行政决策提供法律专业意见。二是严把合同审查关,制定并印发《罗湖区水务局合同审查指引》,构建完善的合同审查机制,对合同审查、签订、备案、归档等各环节予以详细规定。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5日,共出具285份法律意见书,其中合同审查的法律意见163份。
(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接受社会监督
1、保持投诉渠道畅通。在我局办公场所显著位置放置投诉举报箱,在官方网站公布电子信箱及热线电话,积极回应群众的投诉、举报。通过转办交办、来信来电等方式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及时处理反馈,确保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局共受理信访、投诉、举报共计428宗,主要涉及工程类、供排水类等问题。其中412件已办结,16件正在办理中,412件信访件均及时受理、按时办结,未出现超时办理情况,未出现因处置不当造成重大影响的舆情。2021年至今无水务重大信访案件,辖区水务信访形势稳定。其中我局凭在处置“东晓花园供水异常无法满足居民日常使用”问题时表现出的处置能力 ,荣登《2021年第二季度罗湖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第二名。
2、认真接受上级和其他部门监督,做到及时解决督办事项。市民群众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案件反映的涉及水务问题我局高度重视,落实四个“第一时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查清问题、第一时间查明责任、第一时间处理,安排专班落实案件办理。2021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完成了由我局主办的交办案件3个、协办案件2个。及时有效处理市民群众关切问题。
3、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公平公正防线。我局始终坚持依法配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践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尊重并自觉执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我局本年度无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案件。为保障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政府层级监督的有效衔接,在检察机关开展行政检察等监督活动中,全力支持并配合调查了解情况、收集证据等工作,彰显司法权威。我局协助处理区人民检察院案件2宗,均已在期限内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予以回复,目前正在跟进处理中。
(五)“谁执法、谁普法”,营造浓厚学法氛围
1、优化执法工作方式。执法不缺温情,处罚更需教育。在执法工作中,谨记惩教结合的理念,进一步优化执法工作方式,由处罚趋向教育,依据法律法规相关行为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不简单采取处罚手段、一罚了之,在现场检查过程中通过发放法律风险告知书明确告知法律风险。截至目前我局共放派发法律风险告知书30余份。与此同时,2021年9月在桂园街道城市广场疑似存在废液流入河道问题案件办理过程中,我局在约谈环节增加对当事人《深圳经济特区排水条例》内容普及环节。在充分宣传和引导下,帮助指导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不断提升群众执法满意度,达到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效果。
2、强化普法教育,提升法律意识。为提高全局综合法治素养,通过线上线下普法的模式,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我局定期开展“法律课堂”特色讲座,围绕水务行政执法、水务建设工程等专题进行培训;组织执法人员参与法制教育网执法培训和民法典学法考试,参加《水土保持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考试;通过订购相关书籍、组织法律宣讲等形式,学习基本法律法规和水务专业法律规范,更新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目前学法考试人员已全部完成学、考,优秀率为100%。
3、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我局于2021年3月开展《深圳经济特区排水条例》宣贯工作。结合“中国水周”,我局在罗湖区鹿丹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排水有秩序,流水清如许”主题讲座。邀请律师讲解《深圳经济特区排水条例》,围绕贯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坚持雨污分流原则,规范排水工程规划和建设,规范排水设施竣工验收、移交手续,实行排水户分类管理,完善建筑小区排水管理,强化排水设施和排水行为管理,加强对排水设施的保护,法律责任的变化等方面展开法律知识普及与讲解;围绕新安全生产法,我局要求水务工程各参建单位及水务设施管养单位积极组织开展新《安全生产法》专题直播讲座学习;积极向水务企业、在建工地、经营性排水户等大力宣传普及新《深圳经济特区排水条例》等法规知识,2021年以来,累计派发100余份《深圳经济特区排水条例》等宣传折页。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构。为加强水务行业安全生产统筹指导,制定《深圳市罗湖区水务局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机构及规则》,研究部署、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全区水务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研究解决水务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结合市、区有关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制定《深圳市罗湖区水务局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职责规定》,进一步细化明确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直属单位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职责,各科室、直属单位已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三是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市、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要求,制定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为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四是健全风险预判与评估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月度形势分析会议制度,每月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每季度组织召开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会议,定期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及安全生产事故通报,分析、研判罗湖区水务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并部署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
(七)紧抓防控疫情与法治同行工作。疫情期间,我局及时部署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做好辖区生产生活供排水保障等相关工作,加强水务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做好建设工地、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和防汛安全等重点水务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水务保障。同时多途径在辖区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增强企业和居民安全防范意识。
(八)健全“双随机”制度,完善事后监管机制。我局制定并印发《深圳市罗湖区水务局“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确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依照“公平、有效、透明”原则,有序开展随机抽查专项活动,强化市场主体自律和社会监督,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我局对辖区单位进行随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均已督促整改,将抽查结果于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信息平台和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平台公示。随机检查工作持续推进中。
(九)强化纪律管理,解决依法行政观念不牢固、“一刀切”执法、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我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强化纪律管理,增强执法人员底线意识,无依法行政观念不牢固、“一刀切”执法、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情况。在执行公务时、在案件处理中、在处罚建议时均按相应法律法规要求开展,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通过市、区两级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对标查找我局在行政执法与案件归档方面的不足,对照问题抓整改,对照经验抓质量,规范日常行政执法工作,加强行政执法案卷归档管理工作,目前,我局行政执法案卷工作须进一步的提升。
我局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现行法律法规更新速度较快,我局现有规章制度与上级的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后续将根据业务实际,进一步规范我局规章制度,与时俱进,与法同行,增强制度的前瞻性。二是法律法规学习模式较为单一。部分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存在偏差,存在吃不透、生搬硬套的情形,后续需要优化法律法规学习方式,强化法治培训,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能力及水平,提高工作人员法律适用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执法工作的需要。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及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的落实,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多方位、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展法治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新颁布或新修订的水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工作,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通过普法宣传,使护河、护水、节水意识深入人心,提升群众对水务管理的认同感,在增强自身水务法治意识的同时,主动投身水务管理工作,成为水务管理的参与者、践行者。
(三)深化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增强基层执法力量。加强水务领域职能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增强基层水务执法能力,严厉打击水务违法行为,提高水务行政执法效力。
(四)完善规章制度,保障有法可依。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更新完善我局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查漏补缺,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实践可操作性,从而有效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五)健全执法机制建设,推动执法规范化。认真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探索推进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和水务监管方式,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公共服务和执法水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积极推进全区水务工作顺利开展。
特此报告。
2023法治政府工作总结篇4
一、夯实依法履行政府职能的基础。按照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的要求,强化“最多跑一次”工作制度建设,提高政务公开回复的工作效率,提高在线服务成熟度、在线指南准确度,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同时加强旅游行业“信用xx”建设,争取在完整性和及时性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二、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意识。邀请法律专家来我局进行宪法修正案等法律知识培训,局领导班子集体和全局公务员参加学法,局中心理论组集体学法形成制度化。
三、优化规范性文件发布规则。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和规则、征求社会意见时限等的审核,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出台符合相关要求。出台重大政策时,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布文件的同时邀请专家对重大政策进行解读。
四、提升政务公开透明度。在政府网上公开分管政务公开工作负责人、公开内设机构细化工作职责、内设机构细化工作职责分设ab岗责任人。出台政务公开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工作安排。
五、设置单位财务预算专栏。对财务信息进行分类,公开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等政策落实情况,在“三公”经费决算中说明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使用情况、费用上升或者下降原因,我局及下属单位公务用车的数量等。
六、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组织尚未取得行政执法证的公务员及时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创造条件,适时引进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公务员。
七、规范旅游行政执法行为。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的建设。
八、全力推进旅游立法工作。针对地方立法权由较大市扩大至设区市的实际,积极鼓励和指导湖州等条件成熟的设区的市开展旅游立法工作。
九、拓展旅游法律宣传路径。利用平面媒体、互联网、“xx旅游”政务网站等媒体,继续做好《旅游法》和《xx省旅游条例》的宣贯和普法工作。
2023法治政府工作总结篇5
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一)制度建设逐步健全
市文旅局仔细梳理“三项制度”清单任务,查缺补漏,完成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的制定,构建了市文旅局“三项制度”工作实施的基本框架。并根据“三项制度”基本大纲配套完善《执法记录仪管理办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重大执法决定(行政强制)法制审核目录清单》等14个制度,初步形成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对市文旅局依法行政、公正执法、量裁适当等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指导。
(二)公示公开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市文旅局在麻城政府网、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湖北政务服务网公示公开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数据。创新监管执法方式,出台并公示《免罚清单》,对首违、轻违违法事项变监管执法为行政指导,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清单》、《执法人员信息》、《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从行政执法的主体、内容、形式、程序、职责进行了完整全面的公示,有效的解决了行政执法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了事前公开、事中公示、事后公开的要求。此外市文旅局加强了执法文书制定和信息公示的规范,对行政复议机关进行了及时修正。拟定上报了市文旅局2020年执法检查计划,认领“互联网+监管”平台行政监管事项240多条,对全部监管事项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明确和公示了监管事项的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次数。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麻城政府网对市文旅局执法主体、执法人员和重大法审核事项清单进行公示公开,规范执法操作,完备执法过程影像记录。明确了对公民处以超过5000元、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超过3万元行政处罚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范围。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部门联合集中执法,在“互联网+监管”平台公示监管目录清单和检查计划,与市场监管、公安、卫生、应急管理等部门对全市出版、娱乐行业、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高危体育项目、“扫黄打非”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有效的提高检查执法的效率,对文化市场的行政处罚决定录入信用平台,共享执法信息,加强执法案卷的司法审核制度,积极参加案卷评审。
(三)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2020年市文旅局加强了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参加业务培训的情况进行督查和组织,全年共组织业务培训四次、每次两天,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通过培训不断地提升了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和执法水平。
二、法治政府建设
(一)践行法治思维,深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2020年初,市文旅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将法治建设工作全面纳入市文旅局中心工作,通过法治思维引导局其他工作的开展。与中共麻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同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主要负责人每年要组织研究法治建设工作不少于一次,形成法治工作机制,并于本年7月召集相关科室和人员研究部署工作,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每月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全年共组织6次,制定《市文旅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规定》,促进单位主要领导重视法治建设工作,明确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的主要职责,在行政活动中自觉践行法治思维。综合提升全体干部职工法律素养。
(二)推行简政放权,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公开透明”,与麻城市政务服务中心对接,将市文旅局全部102项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按照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的工作要求,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的业务窗口线上办理。实现了“线下再无审批”和所有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一网通办”要求。对政务清单事项进行网站公示,梳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即办件”、“承诺件”,“即办件”一件事一次办,“承诺件”积极开展流程再造,实现工作标准和指南编制科学化、便民化。向市场作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承诺,在政务中心服务窗口公示。已办业务实现“零超期”、服务零收费、零差评。简化证明事项,全年共落实取消51项行政事项许可证明提交。深入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全年共清理规范性文件共12件。出台《市文旅局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权限、程序、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行政决策审查方式加以规范。
(三)普法宣传持续开展
严格落实普法宣传责任制制度,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组织市图书馆、市文化馆、乡镇文化站进行《公共图书馆法》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法规宣传,组织市博物馆宣传《文物保护法》和《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选派选手参加黄冈市地方性法规知识竞赛,通过活动宣传《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等新出台的七部地方性法规,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引导全社会正确参与到污染治理攻坚战役当中。加强法宣阵地建设,开辟法宣专栏宣传《宪法》、《旅游法》、《广电条例》、《体育法》等文旅行业法律法规。组织系统60名干部职工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平台学习,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民法典》的在线考试,参考率100%,平均分95分,组织干部职工参加2020年度普法平台年度在线考试,参考率100%,平均分96.07分。邀请《民法典》宣讲团讲师对文旅系统干部职工进行《民法典》的普法宣讲,进一步提升了公务人员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聘任司法顾问,在单位行政决策、重大合同事项参与审查,给出法律意见,规范权力运作,降低行政风险。
2023法治政府工作总结篇6
今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乡镇创建工作,根据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目标,大力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助推政府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公民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和尊严感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01统一指导思想、提高政治站位
02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
我镇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法治政府实施纲要(2016-2020年)》和市、旗两级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成立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西小召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构建了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各职能部门具体抓的组织领导机构。将工作任务、措施、责任细化分解到各部门,使各部门明确责任、齐抓共管,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03提高法治意识、加强依法行政
通过不断教育学习,全面提高我镇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政府工作人员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更加守法律、重程序、受监督,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0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法治氛围
在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意识的同时,我镇也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宣传工作,积极推进普法六进工作,充分运用司法所干部、法庭法官、派出所干警及镇政府法律顾问的专业职能,到村社、校园、家庭开展法制讲座,不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开展要求,通过举办宣传活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册、制作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镇营造浓郁的法治氛围,为法治政府建设奠定良好的群众基层。
我镇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各项任务已经得到了全面落实,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安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在开展工作中,存在少数基层干部的法治意识淡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基层工作的能力有限;二是在对外宣传方面,仍是存在个别群众不懂法、不信法,甚至无视法律的存在,给法治政府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在接下来工作中,我镇将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继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工作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法治氛围,不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让法治政府建设真正为民服务,让我镇法治建设更上一层楼。
2023法治政府工作总结篇7
我局结合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实际,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着力加强制度建设、行政决策与矛盾化解能力建设、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不断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和依法行政保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推动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二)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列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学习根本大法《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宪法意识和法律观念,参加法律知识在线考试,优秀率达xxx%。二是积极安排业务骨干参加区司法局举办的xxxx年南山区法治建设专题培训班;参加x市退役军人事务局、x市司法局、x市普法办公室共同举办的“与军同心,与法同行”退役军人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做好规范性文件发文计划,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发布、备案、清理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对以局名义下发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或通知,切实做好意见征求和向区司法局征求意见并备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规章制度汇编(试行)。
(四)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要求,进一步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制订完善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章可循,并及时依法公开。
(五)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除传统的派发宣传资料、宣传海报外,还通过直属事业单位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宪法宣传视频。建立“红星调解”模式,邀请有丰富的部队和地方生活阅历,较强的解读政策的能力的退役军人作为调解员,在纠纷调节过程中进行面对面普法,截至目前,共接待来访xx余人、来电xxx次、成功调解案例xx余宗。
(六)完善依法行政机制。聘请法律顾问,对重大行政决策,以及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有关适用法律的重大问题,由法律顾问参与制定和论证,保证重大行政决策合法和行政执法合法适当。
二、法治政府建设计划
一是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高依法决策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规则,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行使行政决策权。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评估、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和决策公开等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并落实决策责任制度,将依法决策贯彻到决策全过程,切实提高决策质量,保证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二是加强法治力量建设,扎实开展好普法宣传活动。加强工作人员法治培训,高标准落实学法要求,不断提升法治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注重依法行政,创新策略,完善机制,优化环境,积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大力宣传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法律法规,创新开展退役军人事务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扎实做好“阳光信访”工作,做好行政应诉和信访维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