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8大班教案6篇
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教案的精心设计,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容易应对意外的教学挑战,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字8大班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字8大班教案篇1
目的要求
1、能保持正确的姿势进行书写。
2、能在"日"字格里进行书写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会沿着圆圈追逐跑
准备
书写本、笔、橡皮擦
环境创设:
选择适宜、安全的活动场地,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
1、复习"6"的含义
2、师示范在"日"字格里的正确书写格式
3、提出书写的要求
⑴保持正确的书写格式,安静的书写
⑵按照教师示范的格式正确的书写数字"6"
4、幼儿书写,师观察幼儿的书写情况
5、师检查幼儿的书写情况,活动结束
体育游戏:《贴烧饼》
1、引题:我们是快乐的小厨师,我们一起来包饺子吧
引导幼儿自选同伴:面对面,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2、师介绍游戏的玩法
3、规则交代:追逐时必须沿着大圆圈外跑,被拍到就算追到,圈上的幼儿不能阻碍正在追逐的幼儿。
4、活动推进:追逐时,被追逐者可以跑到任意一组幼儿的后面站住,这时前面的幼儿就变成被追逐者
5、放松活动:幼儿自由放松手腕、腰部、腿部、脚腕等肌肉。
活动反思: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不要花哨要实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动中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数字8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作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重点: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尝试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图画纸、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有数字的物品,我们去参观一下,都有些什么物品?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参观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数字和它们的作用。
二、基本部分
1、提问:
(1)在观察时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
(2)小朋友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2、仔细观察,了解数字的更多作用。
(1)通过说明方式,幼儿交流、讨论。
(2)提问:观察中,哪些地方有数字?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3、利用游戏,升华主题。
游戏《数字排队》:让幼儿自由选择数字,自由进行组合,并充分讲述。
三、结束部分:
想象作画,尝试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反思:
在本课中,我主要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来进行教学,让幼儿能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幼儿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数字中的奥秘,能巧妙的`运用数字完成任务。
能通过在教学中的活动,让幼儿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数字是分不开,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我举行多种活动能让幼儿为主体,幼儿们能积极的参与活动,能学习生活中的经验与知识。让幼儿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也能很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字8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尝试对4个数字排列。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字组合的乐趣。
2.笔、白纸、4、3、9配套的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了解几个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教学难点:尝试对4个数字进行排列。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马路上有很多很多的汽车,怎样在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车?
师小结:每一辆汽车都有不同的车牌号码。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出示新车的图片,
师:这是一辆新车,是蓝色的东风标致。这辆车的车牌上有4、3、9三个数字,你们猜猜我的号码会是什么?有哪些排列方法?
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排另一人记录。(一组车牌一张纸)
2.展示车牌
3、4、9、4、9、3、3、9、4、4、3、9、3、4、9、3、9、4
师:我们来看看有重复的吗?把重复的找出来。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测,拿掉重复的车牌。
师:谁手中还有与黑板上不一样的车牌。
师:你有什么办法又快又好地检查出来。
师小结规律: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来排列,先从3个数字中找出最小的放在第一个,然后第一个数字不变,后面的两个数字交换,就是第二种排列方法了,排好了以后,从第二个数字开始,也一样将他固定,后面的交换。最后在到最大的数字和上面的方法一样。我们来看一下,以3开头的有两种方法,后面的也是,所以三个数字有6种排列方法。
三、第二次操作,巩固3个数字的排列。
1.师:请小朋友按照老师的方法再去试一试,我们来交换一下,刚才记录的孩子现在排列,刚才排列的孩子请你记录。这次请你们写在一张纸上。
2.幼儿两人合作,再次寻找和记录3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3.教师巡回指导,查看幼儿完成情况。
四、第三次操作
1.师:如果在3、4、9当中再加一个数字1,那有哪些排列呢?请你也来用刚才的方法来试一试。
2.师:4个数字组合,我们可以先将前面的两个数字固定不动,我们可以来看看有几种排列。
五、结束活动
原来数字组合有这么好玩,我们在去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也有数字组合的。
活动反思:
本次教案是“一课三议”后的最后定案,本次活动上下来解决了先前提出的“重点问题”,可是依然存在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活动过程清晰流畅,环节层层递进。但在重点问题:3位数字排列的规律上我没有真正的讲解清楚,导致后面的4位数字有一大部分孩子没有真的弄清楚这种规律和学会排列的方法。数学活动讲究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发现——思考——总结,而我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主体性,一味的主导孩子根据教师的流程来学习,轻视了孩子的“学”,在小结规律时,我的语言缺少规范性和严谨性和科学性,而这些是数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中,教师只注重集体,忽略了与个别孩子的交流,在很多细小环节的处理上还不是很恰当,值得在以后的活动中慢慢改进。
数字8大班教案篇4
比赛目的:
1.复习有关字词;
2.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
3.增强幼儿竞争意识。
准备:在户外地面上画好游戏图形;每个格子里放一张数卡(背面写有字或词)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游戏开始时,每组各出一名幼儿跳进"①"格中,并捡起数"1"读出数卡背面的字(词),读对的就将数卡拿在手里,按数字顺序2、3、4……10逐格跳,读错的就停止游戏,再换同组其他小朋友。比赛结束时,哪组小朋友手里的卡片多,哪组就是胜利者。
蹦蹦床上的字宝宝
目的:
1.复习有关汉字;
2.锻炼幼儿的弹跳力。
准备:将要复习的汉字字卡若干。
玩法:将字卡字朝下放在蹦蹦床中间,幼儿站在字卡周围。老师发出预备跳的口令后,幼儿便使劲儿弹跳,直到字卡字朝上,这时幼儿停下认读上面的汉字,认错了,老师帮助纠正,幼儿继续玩。
提示:
1.如幼儿过多,可将幼儿分组。由于字卡在剧烈的振动下,时而字朝上,时而字朝下,幼儿弹跳效果不可能所有字卡最后都字朝上。所以各组宜交替玩,时间3-5分钟,达到认读的效果即可。
2.蹦蹦床是大型玩具,所以玩时老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找位置
目的:
1.教孩子学会将象棋子摆在棋盘的固定位置上,认记读象棋上的字。
2.培养幼儿初步的空间感知力。
准备:32枚与棋子一样大的圆形纸板,将原象棋上所有的字,用红绿两色笔分别照抄在圆板纸的一面。
玩法:
1.将棋盘铺好,成人用胶水将圆纸板粘在棋盘的正确位置上,露出有字一面。
2.将原棋子倒出,由孩子分为红绿棋两组,成人引导孩子根据棋子上的字在棋盘上对号入座,把棋子摆在棋盘的对应位置上。
3.孩子会摆会,成人和孩子各摆一组,看谁速度快,谁为第一。
4.孩子摆熟后,将圆字板拿走,让孩子试着把棋子直接在棋盘的正确位置上摆好。
数字8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2、在游戏中能边操作边点数5以内的实物,感知数量,并说出总数
3、能按要求正确取放学具、材料,并体会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点:在游戏中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实物(夹子),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难点:学会按卡片上的点子数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有4以内实物的点数经验。
2、幼儿玩耍过夹子,能够用夹子自由的夹东西。
物质准备:
粉、黄、蓝各色小鱼造型的夹子及各种水果造型的夹子每人5个,毛线球、小刺猬纸样每人1个,教师使用的大刺猬纸样、数字5及猫妈妈头饰各1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淘气的小鱼”。找一找、说一说,复习看实物感知4以内的点数。
1、猫妈妈为幼儿准备各色小鱼若干条,请幼儿每人选4条,看小鱼都能咬住衣服的什么地方?看谁和别人的不一样?
2、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小鱼咬住哪了?一共有几条小鱼?数数看?
3、老师与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夹子数量,并说出总数是4。
二、夹一夹、数一数,学习5以内的点数
1、游戏“好玩的毛线球”,看点卡感知5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带有黑点的毛线球,告诉幼儿鱼食藏在小毛线球里,示范有几个毛线球就喂几条小鱼。
(2)幼儿每人自选毛线球,练习夹一定数量的夹子。
(3)请3—4名幼儿点数,看看毛线球上的小鱼食是否都喂到小鱼了。
2、游戏“给小刺猬夹长刺”,看数字感知5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有数字5的小刺猬卡片,要求幼儿按照数字的数量夹相应的小鱼。
(2)幼儿选刺猬,根据数字夹夹子,巩固幼儿对数字5的认识。
①引导不会点数5的幼儿,先将5条小鱼找到后,再一个一个的夹上去。
三、游戏“小刺猬扎水果”,有几个长刺就扎几个果子,扎在小刺猬的哪都行。
要求:
①教师引导幼儿会给小刺猬身上的夹子长刺夹相应数量的水果。
②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练习今天的数学内容。
四、延伸活动
1、将活动材料投放到益智区供给幼儿继续学习。
2、针对个别还没有掌握点数的幼儿,教师继续在活动区进行指导。
数字8大班教案篇6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故事:有四只小白兔去采蘑菇,老大、老二、老三都采得很仔细,老大一下子就采了三朵蘑菇,老二采了二朵蘑菇,老三也采了一朵,老四一去到就捉蜻蜓又捉蝴蝶,兄弟们都采到了蘑菇,只有老四什么也没采到。
(二)创设情境,探索1、教学例1:
思考每个小兔采的磨菇可以用哪一个数表示?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并强调0就是什么都没有。
(三)学例2及0的写法。
1、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说。
Ⅰ地上一共有多少个萝卜?Ⅱ老四拔走了几个萝卜?
Ⅲ地上还有萝卜吗?用什么表示?
2、今天我们认识了“0”,在什么时候要用“0”来表示?
“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没有了”就用“0”来表示
3、教写0。着重说明起笔、拐弯和收笔,拐弯要圆滑。
4、教学例3。
先让同学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
再看看直尺图,找出0,体问:0在1的前面还是后面?
直尺上刻度的起点是几?体会0可以表示起点。
请小朋友按顺序读数,不看直尺,从0数到5,从5数到0。
(三)多样练习
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填写,说说最后一题为什么填0?
2、想想做做2填写后同桌互查。
3、想想做做3。
比一比,谁写的最好?两题排列的顺序一样吗?
4、想想做做4。
说说你在哪儿见过0,除了书上的以外,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0?
四、大于、小于或等于
(一)导入新课
故事:第三天,小兔子们又去采蘑菇了,今天的蘑菇比较少了,他们才采到四朵蘑菇,他们回到家,准备吃了,(出示:四只兔子和四朵蘑菇一一对应。“=”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样多。)这时兔妈妈回来了,有五只兔子了,只有五朵蘑菇,妈妈没得吃怎么办?(兔子比蘑菇多了一个。“﹥”)老大和老二想平时妈妈那么辛苦,应该让妈妈吃,所以老大和老二就偷偷走掉了。(这时兔子的数量比蘑菇少,“﹤”)出示:=、﹥、﹤
(二)教学新课
1、出示“森林运动会”场景
横幅上的字是“森林运动会”。你知道图里的小动物是来做什么的吗?
这些小动物都来参加森林运动会,那么你想从这里知道些什么呢?
当学生提出想了解动物只数等问题时,进一步启发:你还想知道哪种小动物的只数多,哪种小动物的只数少吗?你想比较哪两种小动物的只数?
按照大家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2、教学同样多
贴出小猴、小兔图(上下对着贴)
(1)1只小兔正好对着1只小猴,一个对一个比,不多也不少,边说边用线连,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2)人示范写法“ = ”。
(3)学生操作,摆几个○,对应摆同样多△。
3、教学大于
(1)从图中让学生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师边说边贴出5只松鼠和3只小熊,松鼠有多余。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2)讲评书写。
4、教学小于
(1)反过来,小熊的只数和松鼠比,又可以怎么说?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小于号,3﹤5,读作3小于5。
(2)讲评书写。
(三)巩固强化:
让学生先摆一摆,再填写。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说说谁和谁比的,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里应填什么符号?
(四)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