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教案通用6篇
一个精心设计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优秀教案的系统设计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层层推进,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昆虫记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昆虫记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害虫和益虫。
2、认识常见昆虫的食物,模仿昆虫的三种基本运动形态:飞、爬、跳。
活动准备
1、昆虫头饰、昆虫拼图四张,画架四个。
2、昆虫图卡若干,食物图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昆虫
1.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玩拼图游戏,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动物?
2.请小朋友把拼图背面的双面胶撕下,并把撕下的胶带纸放在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将拼好的拼图放在画架上展示,每组请一位幼儿回答。
4.提问:蝴蝶属于什么?蚂蚁呢?
为什么说它们是昆虫?
幼儿回答昆虫的基本特征。
5.教师:除了蝴蝶、蚂蚁、萤火虫和七星瓢虫外,还有什么也是昆虫?
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卡。
二、游戏《昆虫找食》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个昆虫头饰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虫,想一想它是怎么运动的,它爱吃什么。
幼儿寻找并戴上头饰。
2、教师:请小昆虫们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来寻找食物。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到森林场景中寻找食物图卡。
3、教师小结:小昆虫做得真好,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什么昆虫,你是怎样行动的',你找到了什么食物?
请幼儿回答。
三、益虫和害虫
1、教师:蜜蜂采花蜜传播花粉,对人类有帮助,我们叫它益虫;
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
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呢还是害虫。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天快黑了,小昆虫们要回家了,我们来找家,益虫的家在这边,害虫的家在那边。
幼儿找家。
3、教师小结,帮助找不到家或找错家的幼儿正确认识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昆虫记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各种昆虫的挂图一张。
2、操作卡片“各种昆虫”。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捉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
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性
1、(出示挂图)
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蜜蜂、蜻蜒、七星瓢虫等,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等)
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
(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都叫昆虫。)
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
(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
三、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4、幼儿操作: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红笔一支,请儿用"o"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
(保护益虫,不随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
【活动反思】
有爱心的小安妮因为喜欢昆虫,而去收集死去的昆虫和蜕下的皮,给昆虫自由的生活空间,甚至在梦中,自己都变成昆虫,感受当昆虫的乐趣,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出对昆虫的喜爱。为了让孩子了解昆虫,课前让孩子们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来。
1、注意学法的指导。紧扣 “爱”字,突出重点。在课堂上,以“爱”字贯穿全篇课文,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突出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在第二课时教学3——5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围绕课后问题“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怎样做的?”展开学习。首先,我让学生勾画出3——5自然段中能概括写安妮怎样做的句子;然后,具体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她是怎样喜欢收集昆虫的;最后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习后面的内容。
2、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指导写作,我抓住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在具体的写法,让孩子们在自读自悟的基础能够进行仿写,通过检查可以证实大部分孩子学会这一写法。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整篇文章都是围绕我喜欢昆虫来写,但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方面。
小百科: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昆虫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描写昆虫时能够抓住昆虫的典型的外形特征来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
3.在生活中要学会处处观察, 处处留心,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抓住昆虫的外形特征来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表达要有序。
【教学准备】
有关蜻蜓的图片、各种昆虫的图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我们的快乐课堂,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快乐之旅吧。下面,请同学们以洪亮的声音喊出快乐作文的口号:快乐作文,快乐成长!在快乐课堂老师提一个要求就是:快!静!齐! 同学们真棒!那就让我们用快乐作文的掌声,夸一夸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
那现在请大家做好准备,跟随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王国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昆虫吗?(昆虫通常是中小型到极微小的无脊椎生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你所知道的昆虫有哪些呢?(蜻蜓、蝴蝶、萤火虫、瓢虫、蚂蚁、蚯蚓、蟋蟀、螳螂等)
【出示课件】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昆虫的图片,大家先欣赏一下,图片展示(蜻蜓、蝴蝶、蜘蛛、瓢虫、蚂蚁等),你喜欢哪个昆虫呢?你能说出它的一个特征吗?如果你说对了,这个小昆虫就会给你带来一个神秘的礼物。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蜻蜓,展示蜻蜓的图片,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蜻蜓是什么样子的?(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表达要有序。老师注意指导)
(蜻蜓像顽皮的飞行员,有的'穿着红色的飞行服,有的穿着黄色的飞行服,有的穿着绿色的飞行服,还有的穿着蓝色的飞行服,非常酷。小蜻蜓的头上有一对鼓鼓的大眼睛,两对对称的翅膀,平平地展开着。它们专门吃小飞虫,是消灭害虫的小能手。)
二、说一说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哪些昆虫呢?今天我们就来召开一个“昆虫发布会”,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昆虫。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说出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学生随机说,老师随机展示准备好的图片。(老师随机指导,随机板书)
昆虫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并能使用序数词表示6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能根据箭头标记从不同方向辨别物体的不同位置。
活动准备
一幢楼房、昆虫若干、幼儿每人一分作业纸、铅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昆虫排队,感知昆虫在序列中的位置
小昆虫们今天好开心啊,他们要搬新家了,他们排着队出发了。
1、看看谁排在第一?你是怎么看出来知了是排在第一的呢?看昆虫的前面有个红旗,我们数的'时候就要从红旗的方向开始数,从左往右数。
谁排在第五?蜜蜂排在第几?排在第四的是蝴蝶吗?(教师数时要强调第一、第二、第三……要求幼儿讲述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小结:无论昆虫怎么排队,我们都要先找到小红旗,超红旗的方向开始数。
2、(教师调换红旗的方向)走啊走,昆虫朋友发现走错了路,马上转了过来,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排在第一呢?谁在第五?为什么?
二、现在老师请6只小昆虫来排队去新家(教师请6位幼儿扮演昆虫),再请一位小朋友当小红旗。小昆虫们要看好红旗的方向开始排队哦
1、6只昆虫(幼儿)自由地朝红旗的方向排队。
师:现在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是怎么排队的?谁排在第一?蚂蚁排在第几?请排在第四的昆虫站出来?
2、6只昆虫(幼儿)走啊走,队伍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排在第一的谁?蚊子排在第几?
三、小动物搬新家:楼层的数法
1、昆虫走啊走,终于来到了新家,好漂亮的新房子哦,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房子)房子有几层?第一层在哪一层?第二层呢?
小结:原来房子的层数是从下往上数的。
2、第一层和第三层是什么颜色的?粉红色和绿色分别是在第几层呢?
这么漂亮的房子,昆虫朋友可开心了。请一位小朋友来把6只昆虫朋友全部送回家,每层楼只能送一只昆虫哦!
3、请该幼儿说说蝴蝶住在第几层?(你们还发现哪只昆虫住在第几层了?)
四、幼儿操作
教师讲述昆虫住几楼,幼儿按要求摆放昆虫。
幼儿自由让昆虫住进新家。
请一位幼儿说说自己摆放的原因。
师:你是怎么摆放的?说说你的xx昆虫住在第几楼?
你找到xx昆虫住在第3层楼了吗?
五、现在请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摆放的
昆虫记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昆虫
2、趣味练习:正确地找出昆虫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昆虫
1、 ppt课件:昆虫
(蜘蛛、蚂蚁、螳螂、蚕、知了、蝈蝈、蜈蚣等)
提问:它们中那些是昆虫?
你觉得长得怎样的虫虫才是昆虫?
二、讲述:昆虫运动会,了解昆虫的判断特征。
1、教师:昆虫要开运动会,有哪些虫虫来参加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2、引导幼儿讨论:
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蜗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
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3、出示毛毛虫
教师:毛毛虫来了,它能参加运动会吗?为什么?
为什么毛毛虫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
(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提示幼儿注意倾听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4、通过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
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
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
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
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昆虫记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蟋蟀、螳螂,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能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3、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知道爱护益虫。
活动重点:
了解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
仔细观察蟋蟀、螳螂间的异同,并能大胆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在生活中见过螳螂、蟋蟀;
(物质准备):
1、画有螳螂、蟋蟀的记录板6块、表征圆点若干;
2、课件、蟋蟀叫声音频、蟋蟀&螳螂生活习性的音频;
3、展示板(空间准备):幼儿围半圆&围桌坐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一)猜螳螂提问:身穿绿衣裳,挥舞大刀忙,左一下右一下,消灭害虫美名扬!这是谁呀?
(二)猜蟋蟀提问:家住暗角落(播放课件),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窸窸窣窣叫。(播放音频)听,它还会唱歌呢!
二、幼儿观察、操作、比较、感知蟋蟀与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并分组记录表征螳螂和蟋蟀腿、翅膀的数量。
(一)幼儿观察图片,分享各自发现,了解蟋蟀、螳螂的不同之处。提问
1:看一看蟋蟀、螳螂分别长得什么样子?它们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上有什么?
小结:原来螳螂和蟋蟀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身体的颜色不一样;螳螂前腿有大刀一样的武器,头呈三角形,这是蟋蟀没有的;而蟋蟀能发出好听的叫声,螳螂却不能。
(二)幼儿操作、记录,并分享交流蟋蟀、螳螂的相同之处。
过渡语:但我们也发现了它们身上有相同的地方——各自有翅膀和腿,到底有几对翅膀和几条腿呢?请大家一起数一数、看一看,用贴圆点的方式记录下来。
(观察要求:2名幼儿为一组,观察、表征蟋蟀与螳螂腿和翅膀的数量,请一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与表征进行分享)提问:谁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它们的腿有几条?翅膀有几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最短的时间把螳螂和蟋蟀翅膀、腿的数量观察的又快又准确,发现原来蟋蟀、螳螂分别都有6条腿、2对翅膀,都会飞,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三、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进一步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
(播放视频)
提问1: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交流各自想法)
提问2:蟋蟀和螳螂各自有什么本领呢?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播放视频)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草丛里的植物上,有自身的保护色,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它是益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里或者砖块的下面,喜欢在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农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过渡语: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又了解了蟋蟀和螳螂更多的小秘密,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小昆虫,春天到了,它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多去观察、探索更多昆虫的小秘密,有时间一起分享你的发现。
延伸活动:
1、鼓励家长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认识、了解更多的昆虫,探索、发现其中的秘密。2、在科学区,投放其它相关昆虫的标本,供幼儿观察、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