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树教案推荐8篇
教案是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详细说明和安排,会写教案不仅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更是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学习负责的体现,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美术活动树教案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美术活动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玻璃球蘸颜料滚出花纹的制作方法。
2、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培养较好的色彩感觉。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剪好的衣服纸样若干。
2、调好的各色颜料、勺子若干。
3、纸盒或盒盖若干。
4、玻璃球若干。
5、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变魔术》。出示花衣服的纸样,激发幼儿的制作欲望。随后玩游戏,像变魔术一样,为幼儿演示玻璃球滚出花纹制作漂亮衣服的过程,让幼儿受到吸引。
2、教师师范并教授幼儿学习滚印画的方法和步骤。
3、幼儿作业,教师指导:玻璃球要蘸满颜料;尽量平摇盒子;注意作业及自己的卫生。
4、作品展示,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
小班美术活动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手工活动,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快乐。
2、学习将圆片片连续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3、能观察并说出毛毛虫的特征。
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各种颜色圆形片,绘画纸和胶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玩游戏“越长越长的毛毛虫”,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
玩法:老师当毛毛虫的头,做一些吃叶子的.动作,吃完后就请一名幼儿在后面接一节做毛毛虫长出来的身体。如此重复游戏,毛毛虫会越长越长。
(2)出示教师范画,请幼儿观察。
1、玩游戏“越长越长的毛毛虫”,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
玩法:老师当毛毛虫的头,做一些吃叶子的动作,吃完后就请一名幼儿在后面接一节做毛毛虫长出来的身体。如此重复游戏,毛毛虫会越长越长。
(2)出示教师范画,请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毛毛虫)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你们想做吗?(想)
2、通过画面进一步了解毛毛虫的特征,并共同讨论毛毛虫的制作方法。
(1)教师讲解毛毛虫的特征及生活习性。(越长越长,最后变成蝴蝶。)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毛毛虫。
(2)师幼共同讨论毛毛虫的制作方法。
教师:毛毛虫的身体啊是由一个个圆形组成的,不能分开,所以我们要在每张圆片片后面粘上胶棒,然后贴在绘画纸上,注意要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才能拼成毛毛虫,在最后一张圆片片上画上毛毛虫的眼睛、嘴巴和触角。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毛毛虫是要连在一起的,不能断。
4、欣赏、评析作品。
(1)幼儿将作品放在指定位置。
(2)幼儿欣赏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活动延伸:
可在美工区投放彩泥、彩色卡纸、小瓶盖、圆形纸片,供幼儿用多种手段表现毛毛虫。
小班美术活动树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以往幼儿或教师的粉印版画作品,对粉印版画产生兴趣。
2、在教师示范、讲解的过程中,认识制作粉印版画的工具和材料,熟悉各种材料的收放规则。
3、初步尝试有规则地收放自己的工具材料。
活动准备:
l、以往幼儿或教师的粉印版画作品若干(保证每组一幅),教师使用的粉印版画操作材料一份(同幼儿)。
2、粉印版画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水粉笔,调色盘,作业纸,5b铅笔等。
3、小组共用的材料:装有颜料的调色盘两个,抹布两块,桌布,水罐等。
活动过程:
1、出示粉印版画作品,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
(l)教师:你以前见过这样的画吗?看到这样的画你有什么感觉?这些画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把作品放剑每一组,让幼儿细致观察)
(2)教师:猜一猜,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3)教师小结:这是吹塑纸粉印版画,一般简称粉印版画,是用水粉颜料印出来的。
2.出示制作粉印版画所需的各种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
(1)教师:你认识这些材料吗?你知道用这些材料怎么制作粉印版画吗?
(2)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粉印版画中的作业纸。
教师:这是制作粉印版画的作业纸,和我们平时画画的纸有什么不一样?(有的纸贴在一起)粉印版画中的`两张作业纸还有什么不一样?你还发现了什么工具?猜猜有什么用?
(3)教师示范粉印版画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教师:仔细看看,老师先用什么笔在哪一张张纸上作画?再用什么涂颜色?最后印在哪一张纸上?老师制作粉印版画的时候用到了哪些工具和材料?用完的工具和材料放在了什么地方?(指定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放?(保证卫生、整洁)
(4)观察教师制作的粉印版画。
教师:颜料是涂在哪张纸上的?(软软的吹塑纸上)印在了哪张纸上?(黑色的纸)
3.引导幼儿讨论操作工具材料的摆放、收拾的方法与规则。
(l)教师:今天我们先学习摆放和收拾自己的工具材料、每个人都有这么多工具材料,一组又有好几个小朋友,我们怎么摆放这些材料呢?(作业纸、铅笔、水粉笔放在自己的面前,小组共用的放在桌子中间)
(2)教师:怎么使用小组共用的材料呢?(用靠自己最近的那一份)画好以后我们用过的材料放在哪里呢?(放在教师指定的地方,每种一工具分类摆放)画好的作品放在哪里呢?(展览区)
(3)教师:小组共用的材料谁来收拾呢?(建立值日生制度)
要点提示:
1)在欣赏粉印版画作品和教师创作的过程中,让幼儿初步了解粉印版画,激发对此类活动的兴趣。
2)在观察、发现、讨论、练习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制作粉印版画的复杂程序,同时也学习了粉印版画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操作常规。
4、请幼儿按照讨论后的方法收一次自己的工具材料。
教师:工具和材料太多,一次收不完可以分两次。轻轻地把东西放到指定的地方,爱惜工具材料。
小班美术活动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滴色、拓印的方法表现春天的景色。
2.体验滴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滴管、报纸、颜料(绿色、红色、黄色、蓝色)、素描纸、托盘。
2.视频、音乐《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师:“宝贝们,你们认识小雨滴吗?小雨滴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张老师带来了绿色的小雨滴。它想和小朋友玩个游戏。”
二、播放视频,让幼儿观察滴画的方法
1.师:“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有哪些?”“绿色的小雨滴在干嘛?”
2.再次播放视频,观察老师是如何滴画的。
师:“宝贝们,你们看老师是怎样滴画的?”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老师是如何滴画的,请个别幼儿讲述。
小结滴画的方法:吸一吸,滴一滴,转一转。
三、幼儿绘画
师:“有许许多多绿雨滴也想来玩滑滑梯的游戏,现在请你们和绿雨滴一起来玩吧!”
幼儿滴色,教师通过提示和适时的'帮助,使幼儿掌握滴色的方法。
四、请幼儿观察自己的作品,再次创作
师:“哇,好漂亮啊,你们看大地变成了一片绿色!”
“现在黄颜色、蓝颜色、红颜色也想和绿雨滴玩游戏喽,你看黄颜色在草地滚呢。你们也来试试吧。”
老师示范拓印,幼儿操作。
五、评价作品
1.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美丽的花朵开放了。瞧一瞧,都开了什么颜色的花啊?”
2.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师:“在不知不觉中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去吧!”
小班美术活动树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欣赏下雨时雨点滴落的场景,能用身体动作和语言大胆地表达。
2. 尝试用棉签棒蘸水粉颜料画出点,小短线及斜长线线表现不同的雨景。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乐于参加美术活动并从中体验到快乐。
活动重点:
尝试运用棉签棒作画,用点、小短线、斜长线表现不同的雨景。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区分小雨,大雨以及刮风时下大雨三者之间的不同,用点、小短线和斜长线来表现。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师范画的背景图一张,幼儿添画的底画若干张。
3.蓝色的水粉颜料每桌两盘,棉签棒若干,小毛巾每桌两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大雨、小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感受小雨、大雨及刮风时下大雨三种雨景的不同。
1.播放第一张,欣赏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看到了什么?雨落下来时是什么样的?(一滴一滴的)
小结:小雨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落在水面上发出滴答滴答地声音。
2.播放第二张,欣赏后提问:“这会落下的雨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那它是什么样的?”(一根一根的)
小结:大雨落下来是一根一根的,像小短线一样,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比一比像小短线一样的雨。
3.播放第三张,欣赏后提问:“小朋友,你们除了听见了下雨的声音还听见了什么声音?那刮风时大雨落下来是什么样的?”(斜斜的长线)
小结:刮风时呀,雨会斜着落下来,有时向左斜,有时向右斜,好像在跳舞一样,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雨落下来的样子。
(二)教师讲解示范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雨,听了雨,说了雨,还学了雨落下的样子,现在我们用棉签来画一画雨吧。”
2.教师边示范画法,边讲解:“下小雨了,雨点从天上落下来,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哗啦啦,雨像是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刮大风了,雨被风吹的都斜了过来。现在,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着老师一起画一画雨。”
(三)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
1.“老师发现小朋友在空中画的雨非常好看,我们把它们请下来,让它们飞到我们的画纸上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们,好吗?”
2.幼儿进行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3.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和桌面整洁。
(四)展示幼儿作品并评价
1.展示部分作品,幼儿欣赏。“你喜欢哪张雨景,为什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2.请幼儿给同伴讲一讲自己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律动《小雨点》结束。“刚才我们画了雨,现在让我们一起和雨做游戏吧!”
小班美术活动树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歌曲《小小花伞》
二、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歌声表达歌曲《小小花伞》的愉悦欢快的情绪,歌唱各族儿童的的大团结。
2、学唱此歌曲的谱。
三、教材分析:
?小小花伞》以两个不同民族的学生“共撑一把小花伞”为题材,象征着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歌曲采用颇有畲族的民族音调风格的旋律创作而成,亲切动听,形象生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有56个民族,庄老师要看看你们班对民族了解多少?知道多少个民族?哪个同学先来说说,说不完整的其他同学来补充。”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出示56个民族挂图,让学生大略了解一下。
4、师生讨论民族音乐的特点,代表作。如:藏族――《青藏高原》
蒙古――《我是草原小骑手》
新疆――《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5、教师介绍畲族,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畲族音乐。介绍服饰等一些生活习惯。
6、重点介绍畲族人民酷爱唱山歌,教师示范唱山歌。
7、揭示课题――畲族儿童喜爱唱的歌曲《小小花伞》。
8、聆听录音,感受山歌特点。问题:歌曲的中心思想,想表达的感情?
9、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
10、教师提问:“歌曲中反复出现的语气词‘哈噜’是什么意思?”
11、学生回答,教师举例子,我们成功的时候都喜欢说‘耶’,那么同样‘哈噜’的意思是成功的喜悦。
12、学习歌曲。
出示两句较难的节奏,学生练习
13、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跟唱曲调。
14、钢琴伴奏,学唱谱,教师重点讲解反复练习。
15、套上歌词演唱。
16、结束。
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6周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复习唱好《小小花伞》
3、聆听《东北秧歌》
4、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小小花伞》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畲族儿童喜爱演唱的歌曲《小小花伞》,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二)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结束。
小班美术活动树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纸球的各种玩法;练习用纸棒赶球或借助彩圈练习投球的动作。
2.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乐意与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纸球人手一个,纸棒若干,塑料彩圈若干、自选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跟随音乐,借助纸球做自编的球操,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自由玩纸球
1.请幼儿自由探索纸球的各种玩法。
2.教师观察幼儿活动,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玩法。
3.互相欣赏各自的玩法,学习他人的玩法玩一玩。
4.引导幼儿重点练习滚球、投掷等动作。
三、合作玩纸球
1.教师收起一部分球。出示纸棒、彩圈,让幼儿借助这两个器械自由结伴,尝试合作玩纸球,对不会合作玩纸球的幼儿。教师给予一些暗示和帮助。
2.互相欣赏各自的玩法,学习他人合作玩的方法玩一玩。
四、接力赛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站在同一起跑线后以一个接一个赶着纸球向前跑,到终点后拿起纸球进行投篮,以完成速度快或进球多得对为胜利者。
五、放松活动
放音乐做“找朋友”游戏,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
小班美术活动树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用绕圈团圆的方法在盘子里添画樱桃。
2、用“小尾巴”的变化表现樱桃的不同形态。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初步接触过绕圈团圆的方法、添画材料人手一份、大圆桌背景、小动物头像、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以小松鼠过生日请客导入主题,引起兴趣。
t:小松鼠的生日,请了好多朋友一起吃饭庆祝,看看请来了谁?(出示动物图片,或让听动物声音猜一猜)
t:数数请了几个朋友。
二、以小松鼠上菜练习添画樱桃。
1、在盘子里装樱桃(练习巩固)
t:上菜。出示画有两只樱桃的盘子。
t:只樱桃够吃吗?
(1)、用绕圈团圆的方法画樱桃
儿歌:
小樱桃,红又红,一圈一圈又一圈;小樱桃,长啊长,小樱桃长成了大樱桃。
个别幼儿操作,其他幼儿念儿歌
(2)、利用“小尾巴”的方向决定樱桃的不同姿态。
小尾巴,长又长,好朋友们手拉手,翻翻跟头,弯弯腰,累了躺下睡一觉。
2、我喜欢的樱桃
t:帮小松鼠给朋友送上美味的樱桃。
要求:在盘子里装上各种大小、姿态的樱桃。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部分速度快的孩子可以鼓励他们用绕圈的方法装饰盘子周围,或衍生到区角活动中)
环节价值分析
尝试用“小尾巴”的变化表现樱桃的不同形态。(站、跳、手拉手、躺等)
三、鼓励孩子们将樱桃送上“餐桌”,对小松鼠说:生日快乐!
t:比一比谁的樱桃画得最开心、动作最多。
活动反思:
1、活动目标的定位要具有全面性。在为小松鼠添画樱桃、送樱桃的过程中,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但是,在目标中,情感目标并没有得到体现。因此,我们在关注技能目标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情感目标。
2、在为小松鼠送樱桃,说祝福语的时候,我应当出示小松鼠的手偶,让幼儿始终融入在情景中,不要脱离,让手偶的作用发挥到。
3、幼儿操作材料的准备要体现层次性,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而定。如:在这一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总会发现一些不爱动手画画的孩子。针对这些幼儿,我在操作材料的投放上也可做相应的调整,如:能力强、爱画画的幼儿,可直接提供纸盘,能力比较弱、不喜欢动手的幼儿,我可预先在纸盘里画上几个樱桃。这样,幼儿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美术活动的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如:这一活动中,我可用彩泥代替蜡笔绕圈和添画小尾巴,这样效果会更立体,幼儿兴趣也会更大,活动形式也不会显得单一。刮蜡、水粉、炫彩棒都是我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可以见鉴使用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