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活动方案5篇
在活动方案中加入评估机制,有助于我们及时调整策略,确保目标实现,详尽的活动方案为活动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吸引更多人参与,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防震减灾活动方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防震减灾活动方案篇1
一、演练目的:
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2020年5月11日中午第二节课时间。
3、地点:各班教室及操场
4、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以防震警报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警报讯号:扩音器播放防震警报。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两个长哨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
听到哨声及广播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6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讯号:轻音乐(荷花别样红)。
三、演练步骤:
演练活动基本程序: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30分钟)
主要讲解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
2、地震避险(1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了”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掩体避险。
3、应急疏散(3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紧急疏散”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点。到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应蹲下继续做护头动作。
4、演练总结(6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结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学生,由总指挥总结。总指挥总结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
四、管理人员职责:
管理人员及老师应做到:
1、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的楼梯口、疏散路线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
总指挥、总负责:刘德彬
各相关人员安排:
杨波——负责信号
杜以彬——负责巡视
朱耿留——负责操场集合学生
孙作鹏——负责拍照、通讯
其他老师——负责疏散路线上学生安全(东楼梯:李广玉负责二层、张家位负责三层、王艳负责一层;西楼梯:赵芬负责二层、刘明负责三层、仇玉华负责一层)
2、要严肃,要当作是真的地震发生,而不是一种游戏。
3、及时纠正学生不正当的动作。
4、当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作出处理。
5、集合后及时清点人数。(各班集合后由班主任老师及班长两次清点人数,并及时核对确定人数正确)
五、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们立即开始演练,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较坚固的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防止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和头部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一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6、厕所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六、疏散的集中地点: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如教学楼、旗杆等)。
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一)安全撤离:
听到第二次号令(大约2分钟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迅速排队撤离,依照年级的顺序进行疏散,安全而有序撤离到操场指定位置上。
(二)疏散注意事项:
1、要有顺序地疏散,在楼梯下楼时,不准学生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4、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5、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6、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七、演练结束校长总结演练情况
全体师生能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离开教学楼,在操场集和,这次演练无发生意外事故,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防震减灾活动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围绕“城镇化与减灾”的活动主题,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并通过此次活动,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使全市农(渔)业领域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服务保障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时间
20__年5月10日至16日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此次防灾减灾宣传周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市农(渔)业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
四、活动内容
一是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通过开设专题栏目、专家访谈、举办专题展览、现场宣教、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广泛宣传普及农(渔)业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公众识别农(渔)业灾害以及逃生避险的能力。5月12日,各地要结合本地农(渔)业灾害特点在公众较集中的广场或渔区、渔港设置宣传现场,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材料,进行现场咨询和广播等,掀起农(渔)业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高潮。
二是认真排查隐患。各地要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结合农(渔)业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农(渔)业灾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做好台风汛期前的备灾工作。对渔业、设施农业应用、农资经营等领域进行重点隐患排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要落实责任,立即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三是扎实开展演练。宣传周期间,有条件的单位要结合相关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针对潜在农(渔)业灾害风险,立足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找准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认真组织修订和完善,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五、活动要求
各县区农(渔)业主管部门、委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主题,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的社会氛围,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为促进农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结束后,请各县区农(渔)业主管部门、委有关单位认真总结,并于5月19日前将宣传活动总结材料报市农委渔政渔监处(安全生产监管处)。
防震减灾活动方案篇3
一、时间:
第x周星期x(x月x日)下午x时整。
二、目标:
制定紧急疏散预案是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使师幼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实施有效的组织和控制,避免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时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紧急疏散演习提高师幼应付紧急安全事故的.能力,使师幼知道在紧急疏散时要注意的事项、疏散的路线,为日后假如发生安全事故要紧急疏散提供经验。
三、紧急疏散的注意事项:
1、疏散过程要求安全,要注意秩序,不能相互拥挤。
2、疏散时每班排成两条队伍,一条靠墙,另一条靠扶手。
3、疏散过程重点是在上落楼梯这一环节,各班一定要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不能推撞,不能中途停下,不能中途反方向走。
4、幼儿在疏散过程中不能跑,只能快走。
5、如果发生中途有人倒下的现象一定要避让。
6、各班原则上按预定的路线进行疏散。
7、班级与班级通行路线不应相交叉。
8、教师必须要提前对全体幼儿做好教育。
9、如遇紧急情况学生要以安全为上的原则进行处理。在走的过程不能随意停下来,或是蹲下来。
四、疏散路线:
1、底层的托班、小(x)班、小(x)班、中(x)班由班主任组织在走廊排队,班主任在前,配班老师在后,把幼儿迅速带到指定地点。
2、二楼的中(x)班、大(x)班、大(x)班由班主任组织在走廊排队,班主任在前,配班老师在后,大(x)班、中(x)班走东楼梯,大(x)班先走,再中(x)班走;大(x)班排队时面向西,疏散时经过多功能活动室从园长室的楼梯下。
3、现场总指挥:xxx。
园长室楼梯处:上(xxx)、中(xxx)、下(xxx)。
教学楼楼梯处:上(xxx)、中(xxx)、下(xxx)。
4、指定地点安排:(操场)从东起小(x)班、小(x)班、大(x)班、中(x)班、中(x)班、托班、大(x)班。
五、演习程序:
1、总指挥吹响报警哨声。
2、疏散演习。
3、各班主任在操场清点人数。
4、各班整队回教室进行总结及安全教育。
防震减灾活动方案篇4
为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确保我校师生生命安全,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师生进行有序的安全撤离,按照我校制定的《防震安全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在20-年5月11日上午大课间时间举行全校师生防震安全紧急疏散演练。具体工作布置如下:
一、班主任老师职责。
1.跟学生讲清演练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可当此为游戏。讲清学生的具体做法及各项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的安全。
2.听到信号立即指挥学生行动。
3.学生在校期间各班前后门不要锁上,要保持畅通。
4.指挥学生前一半从前门撤离,后一半从后门撤离,每班自然排成两队。
5.乐知楼(南)、思齐楼(北)楼:
东楼梯通过班级:一(6)、一(7)、三(2)、三(3)、五(1)、五(2)四、六年级的1班、2班。
西楼梯通过班级:三(1)、一(8)、三(4)、三(5)、五(3)、五(4)四、六年级的3班、4班。
一、二年级每班的学生分别从教室的两个门出来后自然并成两队到大操场指定位置集合。(平时集会的地点)
6.二楼下楼的速度要快些,三层在抓紧时间的同时注意安全。到达操场后,各班站到指定的位置。(平时集合的地点)
7.在下楼的过程中,不许学生讲话、喊叫、拥挤。计时,但不比速度,各班级查找存在的问题。
8.班主任跟在班级后面下楼,到操场的指定位置后,站在班级的最前面。
二、目的
为了保证演练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除班主任作为各班直接负责人外,每个楼梯拐弯处及楼梯平台处各配置一名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组织好学生安全撤离、人员分配如下:
乐知楼楼:东楼梯西楼梯思齐楼:东楼梯西楼梯
一楼
一二拐角
二三拐角
三四拐角
乐知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思齐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放置牛奶区维护老师:(确保学生过台阶时的安全)
南北走道维护老师:(三位老师从北至南三个通道口)
岗位职责: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岗位,指挥学生有序疏散,不许学生推拉、拥挤,确保学生安全有序下楼。学生撤离后,跟随学生队伍到指定位置站好。所有班级学生撤往大操场全部按先后站在学生队伍的外围。
三、场地划分及要求。
平时集会指定位置。(面朝东)
维护老师:(一年级:)(每人负责一个年级,顺序:六年级至一年级((1-4班)(5-8班))
四、老师负责计时(主席台),老师负责拍照片,负责摄像,老师负责信号,老师负责医护。
五、5月11日上午大课间时间,各班级听信号后开始演练,演练结束后,全校集中到后操场上,总结演练情况。
要求:各个岗位上的老师在演练结束后立刻将自己所在岗位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崔欣处,以便总结。
六、演练结束后,各班要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及时总结,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深化演练效果。
防震减灾活动方案篇5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为认真做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主题,大力弘扬我国传统防灾减灾文化,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为根本,以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为重点,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师生防灾减灾观念,全面提升师生应对各类灾害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__年5月9日至15日(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兴义
副组长:冉胜刚
成员:吴燕朱乾益余玉江梁永碧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摆在学校议事日程上,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施、方法等;
(2)5月9日至15日,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班会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3、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我校小学生的实际,开展防震应急避震疏散等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4、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5月10日开始,由学校校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学楼(楼道、教室、功能室等)、校园环境、学校师生思想工作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预防为主”体现在“教育为主”上。要把“防灾减灾”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防灾减灾活动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防灾减灾教育日活动抓紧、抓好、抓落实。
2、认真开展好活动,务求实效。
3、长期坚持,落实长效机制。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方针,不断夯实我校安全工作基础,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