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教案6篇
大家在写教案时,应保持对教学创新的热情与追求,通过制定教案,激发了我对创新教学的无限热情与追求,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朋友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朋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熟悉曲调。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音乐。
2。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先拍节奏,请你们听一听,然后学一学。
2。请拍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用铃鼓拍拍刚才的节奏
3。(出示节奏图谱)请你跟着节奏图谱拍一拍。
二、学唱歌曲。
1。在这个图谱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出示歌词图标熟悉歌词。(学念歌词两到三遍)
3。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拍拍节奏(重点练习9—24小节的节奏)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学唱两到三遍)(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
三、增加练习形式,提高唱歌兴趣。
1。讨论:除了全体一起唱,还可以怎样唱?
2。我们一起来轮流唱。
3。我们唱这首歌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活动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环节复习歌曲,唱准歌曲曲调,表达欢快的情绪,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活动反思: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这首歌曲比较长,歌词也有较多,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们来说,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调,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另外,歌曲中又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样快速又正确地教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地方,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并能达到学习的一个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以难点前置的方法来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一般的唱歌的开始,都会安排练声的环节,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换方式,比如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进行节奏练习的时候,我又以小鼓来吸引幼儿,使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太单调。小小的不足是,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了,整个活动的分配就不够合理,这是以后在活动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标志图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歌曲较长,孩子们容易忘记歌词,所以在活动前我就设计好了简单的标志图来代表歌词。在让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幼儿的回答并不丰富,很多孩子听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请小朋友边看标志图边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记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钢琴伴奏下练习念歌词节奏,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解决了记忆歌词的难度。活动后,很多孩子们都还兴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复习演唱等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丰富幼儿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达,真正体验做一个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小朋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对诗歌内容感兴趣,激发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初步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问题:
(1)暑假你们在家都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请小朋友一一举手回答、)
(2)哦,你们真棒,经过一个暑假的锻炼,我们小朋友又张大了,成为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2、帮助幼儿欣赏并熟悉诗歌内容、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诗歌、提问: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
听了这首诗歌,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2)请幼儿带着问题再欣赏一遍、提问:诗歌里的小朋友帮助别人做了那些事?你们最喜欢哪一句?
3、借助挂图,再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提问:诗歌里大班小朋友帮助弟弟妹妹做什么?
在幼儿园里做了什么?
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了什么
(2)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暗示下练习念诗歌、
4、引导幼儿学习有表情的看图朗诵,激发幼儿产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1)提问:你们喜欢诗歌里的打扮小朋友吗?为什么?
你们想怎样朗诵这首诗歌呢?(启发幼儿带着自豪感朗诵诗歌、)
(2)提问:你们现在也是打扮的小朋友了、你们还可以问别人做写什么呢?
活动反思:
这学期,我们的小朋友都变成大班哥哥姐姐,听到他们说着“我们读大班了,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们当大哥哥、大姐姐了,真高兴。”那稚嫩的声音,满腔欢喜的模样,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充斥着教室的每有一个角落。
以前总会听到同事们说:“哎,等到升上大班了,你们就会体验到升上大班后幼儿各方面的.极大转变,变得很难教育与沟通了。”那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幼儿升上大班时的性格大差异,很难教吗”?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学了诗歌《我是大班小朋友》,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我通过有关“大班小朋友应该怎么做?”的谈话,很好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回答,如:不挑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等等。从孩子们的交流、发言中,我真的感受到他们长大了,能够完成许多以前自己不想、不能、不敢做的事了。我发现:“原来孩子们长大了,能更好地沟通了。”只要选择适合孩子们的方式,相信孩子们会接受并坚持的。在教学环节中,老师通过播放课件,朗诵诗歌的形式,引导幼儿边听边记,听完了儿歌,教师提问儿歌中说到了什么?大部分幼儿能主动地举手发言,说出听到的内容,个别幼儿如:张恩祈小朋友还能大胆朗诵。在感受诗歌部分,我通过多样化的化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充分地激发出来孩子们身为大哥哥、大姐姐的自豪感,知道大班小朋友要变得更懂事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将继续引导幼儿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严格督促幼儿的行为,使孩子能够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孩子真的长大了。
小朋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并记忆歌词内容,能在伴奏下演唱。
2、体验并尝试表现升入中班后的光荣感。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对幼儿进行升班教育,激发作为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2、歌曲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复习歌曲《办家家》
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
二、新授歌曲《我们是中班小朋友》
1、介绍歌曲。
教师:新的一学年开始了,我们升入了中班,成为光荣的中班小朋友,心里非常自豪。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新歌《我们是中班小朋友》。
2、教师范唱,幼儿初步熟悉歌曲。
教师: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唱这首新歌。
说说这首歌叫什么名字,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3、教师再次完整范唱,并结合ppt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4、采用分组唱、分男孩女孩唱等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大胆跟随音乐唱出来。
5、我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祝愿大家天天进步!
三、音乐游戏《小兔和狼》
学会倾听音乐作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朋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前面所学的数的分解、组成的知识,经历动手摆一摆的实践活动,直观形象地理解并巩固10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数位”、“数值”的概念。
2.在合作中主动探索数学、数学方法以及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能够完整地写出N个棋子可以摆出的(N+1)个数,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在愉快的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在摆棋写数的活动中发现用棋子表示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发现的规律看数画棋,直接写出用8、9、颗棋子所表示的数。
教学准备:课件、磁铁、学生练习纸、学具——圆片(象棋棋子或五子棋棋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变一变
1、你们喜欢玩吗?今天我们要玩出花样、玩出水平。
2、用数表示一个磁铁
老师这里有一个磁铁,你能用什么数来表示?——1、10
有了“数位顺序表”的帮助,这个磁铁像孙悟空一样会变的,放在数位表的个位上,表示1,放在数位表的十位上,就表示10。它放在不同的位置就会表示不同的数。
3、 用数表示两个磁铁
现在有两个磁铁,你又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2、20、11
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二、教学互动活动设计——摆棋探秘
(一)摆3颗棋。
1、让学生自己摆3颗棋子。
要求:(1)用3颗棋子独立摆一摆,可以摆出哪些数?写下来。
(2)想一想,怎样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2、跟同桌交流摆的方法。
3、汇报。思考: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4、有规律、有顺序的是怎样摆出来的?
5、3颗棋摆出了哪几个数?3、12、21、30
(二)自己选择棋子颗数摆数
1、选择4颗、5颗或者6颗棋子在数位表上摆一摆。
2、汇报展示
3、你们摆的时候,老师也摆了一下,不过没有动手,是放脑子里摆,摆出的数是:6、15、24、34、33、51、60
请为老师评判——34需要7颗棋摆出的,漏了42。
4、根据前面的规律,摆54需几颗棋?62呢?72呢?
5、观察 6、15、24、33、42、51、60,还发现什么规律?
(三)猜一猜:7颗、8颗、9颗棋子可能摆几个数?
①猜想
②验证——摆一摆或写一写
(四)观察完成的表格,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三、课外延伸
学生猜想10颗、11颗、12颗……可能摆出几个数?并让学生课后自己验证。
四、同学们谈谈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小朋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初步会用采访的形式获取自己所要了解的事情,感受各国风俗文化、外貌等的不同。
2. 会用简笔画的形式较快的记录采访内容。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 t: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家叫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中国的事情,但也有一些小朋友,提出了地球上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这些国家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很多问题。
2. 那么,今天我们的幼儿园来了几位客人,我们看看他们是中国人吗?(不是)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外貌、服饰等方面)你们猜猜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人呢?
二.介绍外国朋友
1.“对,我是日本人,我的国家在……(指地图)四周是大海是一个岛国”(贴上国旗标志)
……
3. 学习外国问候语
t:客人到我们这里来做客,我们首先该怎么样?怎么说?我们问好时说什么话?(普通话、中国话、汉语)
集体向日本朋友问好?日本人用日语问好。集体学说
个别向肯尼亚朋友问好?肯尼亚人用肯尼亚语问好。学说
多个向美国朋友问好?美国人用英语问好。学说
小结:中国人说的是汉语,日本人说的是日语,美国人说的是英语、肯尼亚、日本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是不一样的。
还有哪些不一样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的采访表格,去问问我们的客人,请他们来解答我们的问题,好吗?
三、 访外国朋友
1.介绍要求:你想了解哪个国家的事情就到他身边,将你的问题大声清楚地讲给外国朋友,并把你了解到的事情用笔画下来,记录在采访表格中。
2.幼儿自由采访,记录
四、 交流采访结果
t:你采访的是哪个国家的朋友?问了什么问题?了解到了些什么事情?
1.国旗 日本国旗是…谁了解到美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肯尼亚…?小结每个国家的国旗都一样,每面国旗都代表着自己的国家。
2.餐具
小结:有些国家的餐具和我们中国是一样的,用筷子吃饭,有些不一样用刀叉吃饭。
3.文字
中文汉字、英文字母、日文
4.服饰、头发、眼珠
五、 联欢
1.唱《颠倒歌》,我们唱一首中国的歌给他们听好吗?
2.你们想听外国朋友唱歌吗?请外国朋友表演节目。
3.学唱日本歌曲
小朋友教案篇6
活动形式:
庆元旦、迎新年“我是巧巧手”幼儿手工活动
活动宗旨:
我参与、我动手、我快乐、我们都是巧巧手
活动目的:
1、通过创设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心情,增进同伴间的感情;
2、通过开展该活动使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解元旦,感受节日的愉快气氛;
3、通过制作方案的'设计、实施,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增进家园关系和谐。
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31日上午9:10开始
活动准备:
1、场地环境的布置;
2、操作材料,规划方案《大班元旦活动方案》。
活动过程:
一、认识元旦(知道元旦的意义和来历)
元旦,也被称为“新年”或“新历年”,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
元旦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元旦均为法定假日;中国大陆及台湾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习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汉语“元旦”含义:“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时间,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
历来,中国各个朝代对“元旦”说法不一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自此我国的每年1月1日就成我们家喻户晓的新年“元旦”节日。
二、迎接元旦暨“我是巧巧手”幼儿手工活动
1、幼儿绘画:年年有鱼
2、幼儿剪纸:美丽的窗花
3、幼儿制作贺卡并互赠(说一句祝福的话)
4、展示幼儿作品(布置活动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