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的教案5篇
教案的撰写能力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需求,教案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与心理需求,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高中美术的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美术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a、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木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b、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
c、技能目标:学生在木版画创作实践中学习版画的造型方法,掌握黑白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d、创造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木刻版画的特点,有创意地设计并制作动物黑白木刻作品。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与表现语言。
(第一课时)黑白木刻版画的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动物的设计与印制。
建议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
一、课前准备:
教具:欣赏用的版画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木版、木刻刀、油墨和颜料、滚筒、木蘑菇、印纸。
学具:木版、三棱刀和圆口刀、颜料、文具盒、印纸。
二、教学程序:
1、激趣导入
一上课,教师利用投影出示图片,让学生猜一猜画面里画的是什么内容(出示木刻年画“门神”的实物或数字图片)提问:“你认识画中的人物吗知道这是什么画种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的说是演戏的人,有的说是神仙等等,在回答了一连串的答案之后,我逐步提示:画面是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张贴类似的门神年画。你知道这种批量生产的古代的年画是如何制作的是一幅一幅画上去的吗(学生回答:是印刷出来的。)这是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是通过画稿、刻板、印制完成的图画。版画是间接性艺术,通过“版”做媒介再转印于纸上,这不同于直接性表现的其他绘画。版画有固定的印版,可以重复印制而产生多幅原作,因此版画又称为复数性的艺术。你们想做吗“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木刻版画。
2、感授新知(进行绘画基本技能训练)
木刻版画是一门集绘画、刻板、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绘画艺术,是在木板上采用不同的刻刀,通过刻、切、铲、凿、划等手段来表现形象的。
斜口刀 平口刀 圆口刀 三角??
首先教他们怎样握刀,怎样刻直线、曲线、点,认识不同刀具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和魅力;如何运用黑白的表现形式,有意识地进行木刻画面的黑白处理,并学习一些简单的表现技法。此时学生都兴奋起来,跃跃欲试了。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和加工,在木板上打出底稿,让他们自己尝试在简单的图形上练习木刻线条组合的感受与技巧。
(投影出示上图)
幻灯片出示效果强烈的黑白木刻:
一 对比“实景图例”和“黑白稿”,学生小组讨论:构思版画底稿时要注意些什么版画制版过程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形、色上追求简洁性、单纯性、平面性和抽象性。黑白木刻只用黑色油墨或单色油墨印制,具有强烈的黑白对比。设计黑白稿时,不仅要夸张主体,还要注意省略不必要的细节与层次。
二 黑白木刻可以表现很多可爱的动物内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设计。
3、实践阶段:
黑白木刻的设计与制作:
⑴起稿:
① 把你想要表现的动物图案画成简要的线条稿或黑白稿
② 可以在用墨涂黑的板面上直接用铅笔转画画稿,也可以画在复写纸上再拷贝在版上。
③ 注意印刷出的画面与版面是方向相反的,要因画面内容而考虑版向的问题。
⑵刻制:
① 由于版上涂了墨色,每刻一刀都能清楚的显示刻作效果。
② 刻作时先以三角刀刻出木板画面上的轮廓边缘线,再交替结合使用圆刀,逐步刻出亮面。
③注意安全,用刀时左手勿置于刀前。
⑶上墨:
①把以松节油调好的油墨,用勺子盛少许置于平底盛器上(如三合板),再以油滚来回滚动使油墨均匀地粘于油滚上,以便在版上均匀滚墨。②注意要使版上的所有凸起部位都沾上油墨。
⑷磨印:
① 把纸对准版面(为使纸与版固定位置,可使用夹子等)。
② 用木蘑菇或瓶盖摩擦拓印。
⑸完成:
① 磨印完毕后,局部地打开看一看,如没有印实,可以局部补上油墨,继续磨压,直到满意为止。
②注意在局部滚油墨时要十分小心,不能移动纸张。
三、评价阶段:
⑴自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合适的评价。鼓励学生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版画作品,介绍制作技巧和设计经验。
学生的评价:
我感受到了木刻版画的艺术美;
我掌握了黑白木刻的制作技法,制作出了有趣的作品;
我的套色木刻作品虽然粗糙,但下次再做就有经验了;
我的动物可爱极了。
⑵互评:引导学生合理的评价他人的作品。评出最喜欢的版画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大家的评价:
是否能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木刻版画的感受;
是否理解版画的特点并能运用木刻版画的不同刀法;
是否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是否有成功的体验;
是否能团结合作,互相帮助;
是否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⑶总评: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能力,对学生作品以及设计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同时对知识点作一个总结回顾,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四、拓展延伸:
⑴推选出本班的优秀作品参加全年级的木刻版画作品展,邀请老师和家长参观。
⑵为自己和朋友制作动物、花卉、人物、藏书票、贺年卡,互相赠送,表达美好的祝愿。
高中美术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相框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了解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
2、能力:尝试制作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3、情感: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小相框的相关知识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新颖、美观、实用的小相框。
三、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种废旧材料、手工材料、范作、课件等。
学生:多种废旧材料、相框实物、图片、绘画工具剪贴工具等。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生活照片。
问:这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照片记录了生活中多彩的瞬间,要把这些精彩瞬间留在身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把照片插进一个漂亮的小相框里,放在讲台前。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相框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出示课题——自制小相框
同学们,你们家里一定有一些废旧材料,其实它们都有潜在的利用价值等你去挖掘与创造。根据你今天带来的材料我们来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给大家的照片做个富有个性的相框吧!它会给你带来愉悦和自信。
(二)引导探索,了解新知
1、请学生看多媒体ppt照片,对照片上的小相框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图案进行分析。
2、给小组分任务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地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三)学生练习
请同学用手中的笔和纸设计一下自己下节课要做的相框草稿,注意制作相框材料和颜色的运用搭配。
第二课时
(一)探索研究
1、思维训练:
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相框设立支架。根据材料进行尝试。
2、解决问题:
(1)你在制作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你在制作过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3、设计思路:
(1)生活中的材料各不相同,根据材料的不同形状进行设计。
(2)根据小相框不同的摆放位置、用途进行设计。
(3)造型新颖,注意外形、色彩、图案要跟照片相配合。
4、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在演示过程中注意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
5、欣赏分析学生作品(教材中及课件中的优秀作品)。
分析哪些材料可以做小相框,都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装饰。
(二)学生练习
1、比赛内容:两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来装点生活。
2、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3、特设奖项有:最炫创意奖、最赞美工奖、最佳默契奖、最高人气奖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相框制作的学习,了解相框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了解了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学习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新颖、漂亮的小相框。激发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7篇《高中美术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范文最开心的事情。
高中美术的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t;我喜爱的书>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把书封设计的学习与装饰学生自己喜爱的书结合,通过设计自己喜爱书籍的封面《我喜爱的书》,掌握书籍封面设计的基本技巧,培养其设计意识。
编者没有沿袭传统的以具象图形为主的设计形式,而是强化了借助文字图形这个相对抽象的设计元素进行书籍封面设计的思路,突出以文字组合、变化、构成为主的设计方式。更多以文字造型、大小变化、位置安排、色彩搭配及组合图形等方面来考虑设计,试图把文字作为一种独立的视觉图形进行设计处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封面设计的一般性规律及表现要领。
这种设计元素的单纯化、抽象化处理,可以促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与掌握封面设计的规律性知识。在学习封面设计的同时,本课侧重于提高学生字体设计的能力。
教材以学生作市场调查的图片导入,让学生到书店选购书籍、观摩书籍封面,并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封面介绍给大家。通过调查、交流丰富学生对书籍封面的认识,在交流不同表现形式的书封设计资料的同时,教材提供了相关图例,使学生讨论时根据类别有所对照。教材还提供了书籍封面的展开图片,使学生了解到完整的书封设计是封面、书脊、封底的统一设计,在设计时要认真综合考虑。
文字的主次、疏密、虚实关系,以及文字的其他各种设计处理都直接关系到整个设计的效果,分析时应加以强调。教材对文字的版式组织布局也给予了重点关注。
把学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采用对称或均衡的布局形式设计书籍封面,其二是利用非均衡的布局形式设计具有个性的书籍封面,并提示可设计系列书封,教材提供了相对应的图例,p3下图还对图例进行了简要分析,使学生获得更多信息。教材主体部分提供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关照片,对设计制作时运用的材料、手法给予一定提示,用作学生参考。
教材设置的“活动一”是一个为其后续活动开展设置的教学准备活动,教师应当在课前提示学生更为明确的活动要求与方法引导,帮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获得书籍封面设计优劣与市场销售状况之间某种内在联系的调查结果。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书籍封面对于书籍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考虑到封面设计均衡与否不宜成为前后两个活动最为重要的区分点,教材“活动二”与“活动三”的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或许会遇到一些操作上的困难。因为两种版式布局都属于同一知识层面,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知识侧重与难度上的明显变化,如果调整为“活动一”侧重封面版式形式美的学习,“活动二”注重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的封面设计,则更能体现教学的梯度和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与知识升华,也更易于明确两个活动的不同教学侧重点。
“评价建议”一栏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状况灵活设计,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资料库”中对“封面设计”给予了解释,同时提供一些印刷字体资料,给学生设计带来帮助。如果能有一些作为图形处理的字体设计,或许更能体现对教材主体的支持与呼应。
在现代设计中,许多的招贴设计比书籍封面设计更多运用了把文字作为图形设计的表现方法。如果能够在此展示几件此类作品,进行提示,不但可以直接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开阔学生学习视野,还可以为课堂教学引入新的教学资源指明方向。
二、教学目标
能够在调查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对书籍封面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能够初步掌握书籍封面版式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能够把文字图形作为一种独立的设计元素,设计自己喜爱书籍的封面。
三、教学思路
新学年伊始,学生接触到很多新的教学书籍,教师通过对书籍封面作用的提示,引发学生对书籍封面设计的思考,并安排学生参与课前市场调查,到书店观摩各具特色的书籍封面,建议学生把喜爱的书籍封面记录下来,以便交流。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上:第1课 我喜爱的书
课前布置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本书,用旧挂历纸背面或较厚的单色纸包好作为课堂教学的准备。书本可选择新发的教科书,也可选择课外书籍,甚至可选择主题相册、随笔日记等心爱之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收集的书封资料及调查结果,讨论书籍封面设计的特性和不同表现形式,分析怎样的书籍封面更能具有市场吸引力。
通过交流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书籍封面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如书籍封面设计的表现形式通常以文字、绘画、摄影、图案为主,结合图例讲解,提示学生书籍封面设计是正、侧、底面的统一设计,培养学生设计时的统一意识和全局观念。
本课重点是利用文字元素进行封面设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字在此不再只是作为一种进行识别与交流的语言符号而存在,更多被看成一种可以进行造型变化与设计的抽象图形。但在教学中可以先不必考虑文字的图形设计处理,而是强调文字的主次、疏密、虚实关系,以及考虑文字的大小、颜色、位置等因素的整体设计,让学生基本把握封面设计的一般形式规律与设计要点。
为此,教学可以暂时把不同文字的语言符号差异忽视,先用不同形状、大小、色彩的方形色块替代,教学过程中可以展示以文字元素设计的不同风格的书籍封面,对应展示以方块组合概括处理的设计图例。通过欣赏、评价,激发学生兴趣,建议把相同文字不同布局的书封设计作对比分析,使学生直观感受不同构图处理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从而初步理解与把握形式美的一些法则。
教师对文字设计、处理手法要作相应提示,重在文字外形的设计,而不要过分强调复杂与难辨的装饰。另外,颜色的恰当使用也是设计成功的关键,提示根据书籍的内容联系色彩的象征意义来把握色彩,引发学生对以前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回顾,在设计时综合考虑。依据活动设置把文字的组织布局作为学习重点予以关注,安排图示分析,并把不同布局效果的书封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动手设计。
接着过渡到下一个教学内容,以不均衡的布局为主,强调形式设计与书籍内容的有机结合,然后学生尝试设计。在条件允许时可以鼓励学生考虑设计系列书籍封面。
学生作业可鼓励其尝试多种工具、手法设计制作,如水彩笔、钢笔、水粉颜料等都能达到好的效果,手绘、剪贴、电脑绘制等形式也都可以。系列书封设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出其中最好的一个草图或构想进行讨论修改,然后集体协作设计制作完成。
评价环节提倡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把握评价运用,可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教学选择
如果学校硬件条件允许,“活动二”可以设为借助电脑,直接利用已有印刷字体作为主体设计元素,尝试书籍封面版式的设计。
文字设计中所指的文字应当包括汉字、外文字母及各种数字、字符等语言符号。教学中可以从汉字设计入手,也可从外文字母设计入手,甚至也可从阿拉伯数字或者数学、物理、化学等公式符号设计入手。
学生如果附近没有书店进行市场调查,可以新学期发的各种书籍在同学之间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大家对不同教科书封面设计的喜好程度的意见,并通过简单列表的方式发现大家喜好的缘由。如下表:
色彩 版式 图形 文字 其他
五、教学建议
请在以下几个方面填写你认可书籍封面设计的理由。
在此基础上,同学之间可以尝试初步总结大家普遍喜好的书籍封面在设计上有何特点。思考为何获得大家认可的理由。
教学内容中有字体的多种因素的处理问题,建议利用电脑课件展示一些变化的效果,会给学生更多信息与视觉冲击。
教学过程可灵活把握,例如:
1. 市场调查——交流讨论——注重版式形式美的设计——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设计;
2. 市场调查——交流讨论——字体设计——书封设计(任选布局形式)——系列书封设计。
教学情境设置可有多种思考,例如教师可建议学生将自己最喜爱的书送给好朋友或捐给希望工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建议不必要求学生在书写美术字上面下功夫,通过方块替代文字在封面设计中的基本变化特点,引导学生更多关注文字在版式设计中的处理技巧。
第二课时的教学引导及练习要求都务必突出形式与内容的内在联系,因为文字设计与图形设计一样,同样可以表达书籍的主题与情感。
在整个单元教学的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供一个适当的展示机会将十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作品展示,将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竞争意识的有效教学手段。
由于一般常见的封面都是以图形为主的设计,教师在“活动三”的展示介绍中引导学生对比书籍原有封面设计来介绍自己重新设计后封面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巩固、升华借助文字图形设计封面的方法,深刻理解封面设计中各种设计元素的运用技巧。
高中美术的教案篇4
一、本计划制订的依据
1、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中实际感受和体会。
2、学生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有必要接触和理解一些绘画乃至艺术领域的其它艺术门类的文化,以提高他们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3、高中美术鉴赏内容,内容很多,知识性强,理论性强。学生要提前收集资料进行较多的预习,才能初步理解课程内容。当然,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媒体信息,去搜集书上没有涉及到的优秀的美术作品或者是著名画家的一些趣事,然后回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本计划应达到目标
1、认知 ① 感受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的主题结构形式美等; ②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种类和形式。③ 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和雕塑艺术的种类和形式; ④ 了解中国传统工艺设计艺术的种类和形式;
2、理解 ① 学会分析一些优秀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② 能够说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及相关知识; ③ 理解和体会部分艺术作品的特征和艺术语言。
3 考核:学校成立学科新课程考核组进行考核。
三、具体实施计划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第二课 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第三课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 与瓷器
第四课 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第五课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第六课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第七课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课 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
第十课 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
第十一课 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第十二课 传神写照――人物画
第十三课 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十四课 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
第十六课 时代风采----中国油画
第十七课 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
四、实施设想
由于高中美术欣赏内容很多,知识性强而且繁杂,学生必须大力发辉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网络查阅让学生在网络上搜集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包括优秀美术作品及画家的生平趣事以及时代背景等等,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很容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美术知识。在课堂上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语言描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美术知识,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使他们开阔视野并提高表达与辩解能力,增加学习兴趣,体会学习的快乐。
五、教学思考
1、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创新思维,及时参与相关的培训和进修学习等;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与同行保持联系以沟通了解信息。
2、多听各科公开课,多跨学科学习,以提高教学能力。
3、多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加强沟通和理解,了解学生的建议和想法,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4、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多媒体技术完美的结合。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接触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感受美术及作品。
5、通过各种媒体收集信息,选择性的用于美术教学活动中。
高中美术的教案篇5
课题: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课时结构:1课时 高中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教学目的:
1、了解外国古代、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高中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2、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增长外国雕塑艺术欣赏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外国雕塑艺术欣赏审美观念。
3、提高学生对外国雕塑艺术欣赏艺术品的语言表达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介绍古代希腊、罗马雕塑的艺术特点和近代罗丹雕塑。
2、我们对雕塑艺术的看法。
教学难点:
如何欣赏分析雕塑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课内容,请c同学提问。高中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一)、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有同学知道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古埃及、古印度、古代希腊、罗马、两河流域等。
教师:古文明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就有雕塑艺术,引入课题。
(二)、介绍古希腊、罗马雕塑艺术。
学生: a同学介绍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
多媒体:介绍希腊雕塑图片欣赏。
教师:补充介绍希腊雕塑艺术。
强调希腊神话雕塑的情节性、表现力。
2、希腊雕塑裸体特点。
3、希腊雕塑创造了理想的典型的.美的形象。
学生:b同学介绍罗马雕塑艺术的特点。
教师:补充介绍罗马雕塑艺术。
罗马雕塑的继承性。
罗马雕塑生动的个性特点。
多媒体:介绍罗马雕塑艺术图片。
小结:希腊雕塑和罗马雕塑比较:
学生:谈谈感受
(三)、文艺复兴雕塑《大卫》欣赏。
(四)、介绍近代外国雕塑艺术。
1、图片欣赏:《伏尔泰坐像》、《马赛曲》
2、教师:罗丹介绍
多媒体:罗丹作品欣赏,重点是〈加莱义民〉
学生:谈谈感受
介绍布郎库西、摩尔等雕塑家作品。
学生:谈谈对西方现代抽象雕塑的认识。
(五)、d同学谈谈秦始皇兵马俑与希腊、罗马雕塑的不同特色。
(六)、c同学提问。
下节课安排:
一部分同学动手制作泥塑,一部分同学写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