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参考8篇

时间:2024-06-28 17:41:35 分类:工作报告

教案的撰写应当与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理解情况相匹配,具有启发性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美术》教案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术》教案参考8篇

《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画出好朋友的正面像并用不同的线条进行装饰,初步学会表现好朋友的主要特征。

2.能向同伴介绍自己作品,愿意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2.小鹿、小象的手偶。

3.规划活动室的展示墙,为粘贴幼儿的绘画作品做准备。

活动建议:

1.教师出示小鹿手偶,请幼儿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小鹿的'朋友是谁?你怎么知道的?请幼儿学会找特征。

谜语:我有一位好朋友,它的耳朵像扇子,身子像房子,尾巴像辫子,鼻子像钩子。(大象)

2.说说“我的好朋友”,重点引导幼儿说清楚好朋友的特征。如:好朋友的身体胖还是瘦?高还是矮?大,考吧.幼,师,网大眼镜还是小眼睛?好朋友今天穿的裙子还是裤子等。

3.画画“我的好朋友”。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如果让你画好朋友,你想怎么画?如找出好朋友的特征,学习从正面画人并用不同的线条进行装饰。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画出好朋友最明显的特征,将好朋友尽量画大,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线条进行装饰。

4.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画沿轮廓剪下,和好朋友三五结伴,贴到墙上做成“好朋友手拉手”墙饰。师幼共同欣赏并说说看到自己画像时的心情,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交更多的朋友。

活动延伸:

生活中开展“好朋友好喜欢......”,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好朋友的喜好,更好地与好朋友交往。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激发学生做手工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2、尝试包扎糖果。能愉快的参加教学活动,从体验各种造型媒材中引发美术兴趣,感受创作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湘版美术教案

2、尝试包扎糖果。

教学准备:

各种糖纸,不同包装的糖果,小片白纸

颜料笔,废纸团或小橡皮,固体胶(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察学具。(同桌相互检查,核对是否带齐东西)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讲老师小时侯发生的故事:小时侯的最大的乐趣就是集多种花花绿绿的糖纸,洗干净以后,夹在书里,漂亮极了!还可以当书签呢1

2、展示作品范例:现在,我们可以自己来制作漂亮的糖纸了。揭示课题。

3、欣赏教材p3

4、学生尝试涂色——反馈——涂色应由浅到深。

5、学生尝试包扎糖果。

6、学生交流包扎方法:菱形、圆柱体、球形、椭圆、圆、锥形等十几种形态各异的糖果。

7、让学生联系平时所见的售货和购物的情景,6人一组经营糖果铺,一组售货,余下6组做顾客,由制作糖果的人推销自己的产品,以锻炼学生大但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8、小结:

就快到教师节了,小朋友们可以再制作一些精美的糖果,把它们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辛勤的老师们。这一举措,可以激起了孩子们再创作的欲望。

《美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学重点

积累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简单介绍做“百家饭”的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体会立夏节人们喜悦的心情。

学情分析

在朗读课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但是对于本文中一些长句的朗读,教师就应该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标的达成。班上基础好的同学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所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能力,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学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教师“合理明标”;学生“对学探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老师叙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日。

3、老师叙述:大家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

二、交流预习

学习字词:篮、箩、灶、瓦

出示图片,认识箩、篮、瓦、灶四样东西,认识四个生字。

2、小结。

师:看来大家昨天的预习非常认真,已经借助图片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课文,了解一下立夏节到了,人们都要举行哪些活动。

三、学生质疑,教师明标

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

(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们喜欢立夏节的到来吗?)

出示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要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师“交流互动”;学生”群学展示”。

一、借助图片,初步了解文中介绍的立夏节习俗

1、看图,用句式说清立夏节的习俗:

句式:立夏节到了,。(谁干什么)

(1)指名说,随机板书:吃“百家饭”称人活动

(2)小结。

师:原来,立夏节到了,孩子要吃——百家饭,还要——。多有意思啊,想不想知道这个百家饭是怎么做的,称人又是怎么称的呢?那么就让我们仔细得来读读文章。

二、学习课文2—4节,了解吃百家饭的习俗

1、自读第4小节,找出与图片对应的句子

交流出示:孩子们围着锅子吃,村子里的大人围着孩子看,年年如此。(评价:你读文很仔细)

2、通过引读理解“年年如此”并质疑

3、再读第四节,找出年年吃百家饭的原因

交流出示: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评价:你很会读文章,找到了关键的句子。)

指名读

引读重点句,随机理解词语:习俗、预兆

4、学习第2小节,感受长辈对孩子们美好的祝福

(1)指名读,用一句话说清家家户户准备了什么。

(2)引读理解句子,引导质疑[]

预设: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把那么好的'东西都拿出来?

(4)联系“习俗”,解答疑问

5、了解孩子们做了什么

(1)自读第3小节

(2)交流孩子们做了什么?

(“抓了几把米,拣了几根笋,讨了点香油,抽了几根柴”随机泛蓝)

(3)指导照样子用动宾词组概括并板书

板书:抓白米;拣嫩笋;讨香油;抽柴火

(4)引读下文,引导概括,体会情感

板书:摘豆荚;垒锅灶

(5)借助板书提示说说立夏节做“百家饭”的过程(同桌互说,指名交流)

出示:每年到了立夏节,孩子们都会为做“百家饭”而忙碌起来……

(6)再读关键句,体会情感

引读:是呀,大家就这样忙碌着,不一会炊烟袅袅,野菜野笋和饭菜的香味飘就散开来,这时候孩子们——大人——年年如此。你们知道为什么孩子们也是这么忙碌要自己动手做百家饭?(生交流)

是呀,这不仅是大人们的希望,也是孩子们自己美好的心愿。

三、学习第5小节,了解“称人”的习俗,体会立夏节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1、自读第5节,找出文中描写称人活动句子。

2、学习描写大人的句子

出示:大树下又支起一杆大秤来,两个大汉抬着,有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辈看秤花,立夏节称人活动便开始。(指名读,注意读音)

(1)看图理解:秤花(秤杆上的刻度就是秤花)

(2)根据提示理解:德高望重意思就是道德高尚,名气很大,很有名望的意思

3、学习描写孩子的句子

出示:男女孩子用手攥着秤绳,荡在空中,旁边的孩子唱着:“称猫哇,称狗哇,吃百家饭哪,长筋骨哇,长成个小官人哪(长成个小娘子啊)……指名读

(1)引读,随机理解“攥”“长筋骨”

(2)创设情境,反复引读,体会乐?

引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打着拍子唱一唱,(生跟随节奏先整体读一遍)最后一句大家都掩着口,不好意思了,另一批小孩儿又上去称啦,看清楚是秤男孩还是女孩,想想应该怎么唱哦?(生再读)这一次是秤女孩子了,想想该怎么唱呢?(生再读)最后一句大家都掩着口,吃吃的笑着(做做动作)再也唱不下去了,看来大家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这时候,另一批小孩儿又上去称了。怎么样,你们觉得称人活动开心吗?

教师“训练评价”;学生”巩固练习”。

一、总结全文,再读课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是呀,立夏节的景色是如此美丽(指板书),各种活动又让孩子们如此快乐(词卡)每当作者回忆起小时候的立夏节就会想到那迷人的美景,还会回味起那些活动带来的快乐,重温长辈们美好的祝福,难怪他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呀!(抓住关键词再读)老师忍不住要在这里加上一个感叹号,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

二、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用几句话连贯地向家长介绍一种立夏节的习俗活动。

2、阅读《立夏风俗知多少》。阅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两遍,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并且多读几遍。

听、问、查

2、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一段,一个读,一个听,读后评价。

《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几种秋天的水果,丰富有关水果形状和颜色的经验。

2.通过多感官的接触,能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水果的认知。

3.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食物。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几篮不同的水果(苹果.香蕉.橘子.梨等,或当地秋天常见的水果)。

2.削成小片的水果若干盘,塑料小叉若干。

3.各种水果图片(尽可能全面)。

4.教学挂图.《秋天的水果》。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欣赏实物水果。

1.教师出示一篮水果,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果园丰收了,农民伯伯给小朋友送来了水果。你们看看有哪些水果,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分别出示各种水果,引导幼儿欣赏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教师.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它像什么?

3.请每位幼儿从篮子里拿出一个水果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4.幼儿与同伴相互说一说自己手中拿的事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5.幼儿自由交谈,教师对水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回忆其他各种自己见过的水果。

1.教师.你们还见过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出示颜色标记和水果影子,让幼儿猜)

(评析.小班的孩子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此环节教师设计了颜色标记和水果的影子后能让孩子们更有目的地说出相应颜色的水果。)

2.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或在黑板上画下来。

(三)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

教师.看一看,这上面的水果你都认识吗?有没有你没吃过的水果?

(四)幼儿品尝水果,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你刚才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2.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分享水果。

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提供各种水果的外形图,让孩子们给水果涂上相应的颜色。

课后反思.

?秋天的`水果》这个美术活动过程充满趣味性,是幼儿生活中知识的巩固,也符合幼儿需要,活动目标完成比较好。活动中幼儿最感兴趣的是最后吃水果的环节,将活动推向**,孩子们在吃吃,说说中自然结束。此次活动尝试了对幼儿的有效回应,通过回应孩子更加积极的回答问题,都愿意说一说自己的水果什么样.什么滋味,回应中体会到新鲜感。不足之处.值得反思的是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水果”的问题设计,小班幼儿经验少,当老师问到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孩子说“我还知道苹果(香蕉)(橘子)”虽然老师一再引导说一说别的小朋友没说过的,看看谁知道的多,但是孩子们举手回答的依旧是眼前的水果,只有个别孩子会说“我还知道草莓.我还知道葡萄”而这几个小朋友都是想像力很丰富的,平时知识经验比较多的。寻找原因.对于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个问题似乎有些抽象,幼儿吃过的水果虽多但是回忆起来有些难度,眼前的水果实实在在摆在面前而且确实是经常见到.吃到的水果,难怪孩子只会回答这些答案。策略.我及时在已有的水果中让孩子说说颜色,教师记录颜色的标记,以“你还吃过什么水果也象苹果一样红红的?”能让孩子们更有目的地说出相应颜色的水果。在活动延伸涂色活动中,幼儿充分感受到颜色和具体的形状。可能因为孩子还小,对颜色不是很明白,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多提醒。

6.小班美术教案.撕水果贴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撕水果贴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使用废旧海报进行撕贴创作。

2.通过撕.贴等方法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然.朴实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幻灯片-水果

2.画有大树图的画纸(人手一份).废旧海报若干.胶水.小毛巾。

活动过程

一.观看幻灯片-水果

1.提问

(1)水果有许多,除了我们看到的之外,你还认识哪些水果?

(2)你最喜欢哪些水果?为什么?

二.观察范画,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画有大树图的范画

提问.这是果园里的一棵果树,可是它的果子被小猴子全摘走了,你们猜猜看它会是什么水果呢?

2.幼儿讨论.说说自己看法

3.小结.你们说的都很好,那我们来给大树结出苹果来吧。

三.示范撕贴过程

1.先拿出纸对折后,撕出水果的形状,然后涂上胶水贴在树上。

2.教师.水果还可以贴在哪里呢?

四.幼儿撕贴

幼儿撕贴.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评价作品

1.幼儿互相欣赏。

2.布置“果树园”

(张贴幼儿的作品)

《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大胆发挥想象,尝试将麻绳塑型。

2、能用塑形好的麻绳蘸喜欢的颜料装饰手帕。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麻绳的经验.

2、细麻绳长短不一,若干根。

3、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颜料。

4、剪成各种形状的手帕的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

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夏老师去排演舞台剧,需要许多美丽的手帕。想请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当设计师,看谁能帮夏老师设计出不同图案的手帕,在夏老师来选之前朱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进行培训,最后培训合格才能被选为优秀设计师。

二、幼儿自由玩绳,发挥想象,尝试将麻绳塑型。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麻绳。你们还记得我们上次是怎么和麻绳做游戏的?那请大家从小椅子下面拿出麻绳玩一玩,变一变吧。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麻绳造型,说说自己是怎样变出来的?

三、颜料与麻绳造型的结合。

1、 教师示范麻绳作画。

师:麻绳不光会变魔术,它还会画画呢,你们想不想看啊?老师选一个小朋友变好的麻绳造型,选一种颜料,我比较喜欢红色,就放在红色颜料盘里蘸一蘸,轻轻抖掉上面多余的颜料,放在纸上用小手按一按麻绳身体的每个部位,然后再拿掉麻绳,放到废旧小盒子里。最后记得用抹布把小手擦干净哦。

师:小朋友们快看,麻绳画出什么了呀?如果你们想用麻绳画出其他的图案,可以重新拿一个麻绳变出你喜欢的造型,然后蘸上你喜欢的颜色,按照老师刚才的步骤用麻绳画画,哪个小朋友愿意当小老师上来示范一下。

2、 个别幼儿现场示范。

师:请个别幼儿拿上自己的麻绳造型现场演示一下。

3、 师:你们很有创意,用麻绳变出了各种各样形状。通过培训,大家都合格了。那你们可以用今天我们刚学到的麻绳画画的方法来试一试,你们有没有这个信心去当设计师呀?

4、 老师有几个要求:小朋友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长短不同的麻绳,每次印完要换麻绳时一定要记得把小手擦干净哦,相信你们做出来的手帕一定会很美。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辅导个别能力弱的孩子。

下面请小朋友们轻轻回到桌子旁边,也来用麻绳变出一个美丽的手帕吧。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每根塑形好的麻绳蘸一种颜料装饰手帕。每次印好之后要准备换麻绳之前一定要擦小手,做到不混色。

五、展示幼儿作品。

1、你觉得这些手帕美吗?你喜欢哪个手帕,为什么?(从色彩、造型上评价)你觉得这个手帕中的画像什么?用了哪些漂亮的颜色?

2、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巧,做出了这么多美丽的手帕等这些美丽的'手帕干了之后我们一起让夏老师到班上来选一选吧,选出我们班的最佳设计师。

延伸活动:

请幼儿平时在美工区继续用麻绳进行创作,在画布上印出各种各样形状的图案。

活动反思:

一、 对活动材料的选择。

设计这节活动课之前,我们班幼儿在晨间区域活动时喜欢用毛条进行简单的变换造型。考虑到已经进入小班下学期,为了拓展幼儿思维,我让孩子们一起玩毛条,孩子们的兴致很浓,大家动手把毛条变出了豆芽,气球,麻花,口水等,我想能不能把孩子们变出来的造型印下来,于是我从身边易得的环保材料中选择了麻绳,麻绳能塑造简单的形状,幼儿的小手拿着塑形好的麻绳蘸上颜料之后比较容易印出抽象的图案来,有的幼儿手部肌肉力量比较小,做好的造型容易散,如果换成中间带细铁丝的纸绳效果会更好。

二、提高课堂教学随机应变的能力。

这节课在幼儿玩麻绳时,适当引导幼儿变出各种简单的图形宝宝和线条,比如波浪线,直线,小蛇,小鱼等,通过扭、卷、折、绕等多种方法来开拓幼儿思维。课堂上老师还需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比如刘思涵小朋友用麻绳的一端点画,把手帕的花边装饰的非常漂亮,当时点评的时候老师如果能及时地表扬一下她,进行一次随机教育,那样会更加激发该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性比较差,一节课十五分钟,首先我让幼儿自由地将麻绳塑形,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做出来的麻绳造型很多,不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还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自然引出麻绳不光会变魔术,它还会画画,激发了幼儿进一步要参与活动的兴趣,吸引幼儿学会用塑形好的麻绳蘸喜欢的颜料装饰手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小百科:麻绳是取各种麻类植物的纤维。麻绳,常规直径为0.5mm-60mm。

《美术》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歌曲旋律简单优美 ,内容朗朗上口,贴近幼儿生活。且在摘苹果的游戏中学习歌曲,孩子很感兴趣。

活动名称:

艺术《苹果》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声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唱歌。

2、用各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据歌词自编表演动作。

3、注意倾听他人的歌声和伴奏,努力与集体相一致。

活动准备:

苹果树一棵。

已认识苹果,知道其特征。

活动过程:

1、在歌曲《秋天》音乐的伴奏下,做小树叶飞舞进教室。

2、学唱新歌。

出示苹果图片,让幼儿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做摘苹果的动作。

在音乐伴奏下,老师边朗诵歌词,边做摘苹果的动作。

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念歌词,并边做摘苹果的动作。

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学唱歌曲,练习过程中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前奏,并努力与大家的歌声一致。

3、放声唱与默唱交替。

边唱歌曲边拍手。

不唱歌曲,在乐曲的伴奏下拍手。

唱一句,默唱一句,默唱时用拍手表示。

4、创编新歌词。

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其他水果,以及它的颜色、形状和其他有关特征。

老师帮助幼儿把新的水果及特征替换原歌词并唱出来。

5、即兴歌表演。

鼓励幼儿边唱歌边做表演动作,并让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还可以组织幼儿自由结伴,和好朋友一起边唱边表演,表达快乐的心情。

苹果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层次递进,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这个音乐活动也能让幼儿很快了的.进入情境当中,让教学活动富于很强的生命力,发现很多乐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韵律与歌唱结合,歌声与创编融合,创编与生活一体的快乐音乐课堂。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要上好每一堂课,幼儿的课前经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要不断的努力,不断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美术》教案篇7

【教材分析】

本节活动是让幼儿在观察与回忆的基础上,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培养了幼儿仔细观察,大胆创作的能力。使幼儿能变换四肢的方向画出各种运动姿态,用色彩表现人物运动时的感觉。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与回忆的基础上按意愿画出自己和小伙伴运动的场面。

2.能变换四肢的方向画出各种运动姿态,大胆的用色彩表现人物运动时的感觉。

3.喜欢运动,能坚持锻炼。

【活动建议】

1.活动前,有目的地抓拍几张幼儿日常运动的照片。

2.组织幼儿看照片回忆运动的感受。如:照片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你最喜欢哪种运动?运动时心情怎样?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展示几种正面人、侧面人运动的画法,让幼儿知道恰当地变换四肢的方向能表现各种动态。

3.幼儿绘画时要鼓励幼儿把自己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场面画下来,如:热闹的比赛、有趣的游戏,并大胆地用色彩表现人物运动时高兴、热闹、大汗淋漓的样子。

4.作品完成后,可引导幼儿相互讲述运动情节,为同伴加油。

大班教案:美术绘画5

目的:

1、通过冷暖两种色调对比,学习用冷色来表现夏天的夜晚,从色彩入手,培养孩子绘画的表现力。

2、尝试用喷刷做画的游戏方法绘出美丽的夜色,感受色彩的变化美,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准备:

1、做画工具牙刷,废塑料筐残片剪成的喷刷用具每人一个,三色水粉(蓝、绿、青)、剪纸若干份,颜色卡幼儿人手一份,教师示范用纸、录音机、磁带各一。

2、课前让幼儿认识剪影并观察美丽的夏夜。

过程:

1、引出课题:放音乐《夏夜》将幼儿带到夜暮降临、万物寂静的特定环境中,提问:

①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时候?(如小蟋蟀叫、月亮、星星出来了等、晚上)

②夏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从周围的环境和色彩两个方面引导),(如月亮出来了、蓝蓝的、静悄悄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花睡了、宝宝睡着了、小星星也睡着了等等)。

2、同时出现冷暖色调的颜色卡,让幼儿选择适合做夜色的颜色,然后按冷暖分开,对比与思考,加深对冷暖色彩的理解和认识。

红色背景,颜色鲜艳、热烈、使人兴奋、激动、高兴。

黄色背景,暖和,明亮,鲜艳夺目。

绿色背景,安静、使人的眼睛舒服、富有梦境。

蓝青色背景,冷、宁静、安静。

3、我们来画一幅美丽的夜色,教师不完整示范,只讲清喷刷做画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让1-2名幼儿试试:

4、绘画游戏,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冷色,要求幼儿喷刷美丽的夜色。

①启发幼儿考虑好画面的整体布局,注意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②在幼儿做画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并提醒幼儿做画时的卫生习惯。

5、感受:欣赏作品,让幼儿体验美丽的夏夜,(夜深了,宝宝已睡得很香了,小朋友们互相看看,看谁的宝宝睡的最香,轻轻走出活动室)

活动评析:

1、从构思上,突出表现两点,审美性和游戏性

在这节课上,采用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如夏日的荷花、酐然入睡的婴儿,手拿摇扇在躺椅上乘凉的的老爷爷和趴在地上打瞌睡的小猫儿,树上一对相依相偎的小鸟、夜色中的楼房建筑、以及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和月亮,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夜色剪影图,给幼儿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另外,在幼儿喷刷做画过程中,伴随一曲《渔舟唱晚》,古筝声声,情色融融。在这里,教师给幼儿创造了一个美的空间,把幼儿带到了美的意境中,这样,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在喷画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手拿牙刷,在喷刷用具上做“下小雨了”的游戏,一边喷刷,嘴里边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孩子们或站着,或坐着,不拘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沉醉在艺术酒吧中,似工匠,又象是艺术家,兴趣非常的浓厚,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1)不完整示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进行完整的示范,只讲明喷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对教学中的精彩部分—“喷刷的效果”采用设埋伏的方法,给孩子留有想像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剪影艺术的美,当一幅幅美丽的夏夜图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一声声的惊叹声,把整个教学推向了高潮。

(2)在冷暖色彩的对比思考中,

教师则从幼儿身边的东西,如对暖色调的理解,教师从你看到红色想到了什么来启发引导幼儿,如太阳,红绸子、小红花等等,然后从太阳和太阳光带给人的感觉,如红绸子表现的是节日的热闹场面,给人的感觉很热烈,使人兴奋和激动,太阳光则很亮、很刺眼,来加深对暖色的理解。绿、蓝、青色则是草地、大海、冰雪、夜空、湖泊的颜色,从它们带给人的感觉来启发引导幼儿,加深对冷色的认识。

(3)在课后不进行作品评析,让幼儿自由欣赏作品,去感受和体验美丽的夏夜。幼儿三个一群,五个一簇,象是在欣赏艺术作品,又象是在观赏美景,有身临其境之美。

(4)在为幼儿选择操作材料时,教师没有根据个人的情趣和爱好去限制孩子的想法,而是给幼儿多种剪纸材料,让他们自由布局,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和创作欲望。

《美术》教案篇8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方形物体的结构及其透视变化规律,六年上册级美术教案2并能正确地表示出来。

二、课前准备

大幅图片、立方模型

三、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欣赏:立方形物体

2、组织教学,板书课题:立方形物体六年上册级美术教案2

3、复习立方体的平行透视。

4、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方法相同。

5、按照课本讲解六面体不同位置的成角透视画法,并在讲解过程中讲要点。

6、教师辅导:每画一个六面体,要先观察分析再进行。

四、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画几个六面体。

2、圆柱形物体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理解处于不同位置状态下的圆柱体圆面的透视变化规律。

二、 准备

有关展览的图片,富学生的欣赏内容。

三、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课,出示石膏圆柱体,说明要点。

2、 分析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形物体的画法。

3、 再分析柱身的装饰及其透视变化,要画出与圆曲面相适应的样子。

4、 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画画,共同找题材。

四、 小结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应该学会一些有关画写生画的基础知识。

五、 作业

画一幅圆柱形物体。

3、静物

1、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基本形体分析组合物体的结构,并能较准确地描绘出组合结构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课前准备

1、先准备若干种组合结构的日常用品。

2、教师绘制一幅组合形体的结构素描范画。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提问前一课学习过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3、 讲新课:出示课前准备好的一件组合结构物体。问:这是什么物体。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分析其形体结构的关系。

4、 联系前面学习过的几种有关几何形体的结构,作简要的复习。

5、 讲解作画步骤。

6、 分小组作画。

7、 评出优秀的作品。

四、小结

教师小结画静物的方法。

五、作业

要求学生画一幅静物画。

4、杂??

一、教学目的

教学生以杂技的精彩镜头为内容,用自己学过的纸版画形式创造一幅人物动作的纸版画。

二、课前准备

准备好制作工具:刀、剪刀、三夹板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学过的知识。

2、 阅读课文,观赏课文附图,让学生议论印象最深的杂技动作。

3、 出示杂技表演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帮助学生体验生动的细节。

4、 讲解创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5、 学生创造,教师辅导。

6、 评出优秀的作品。

四、小结

教师小结出绘制纸版画的一些方法。

五、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再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纸版画。

5、插图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插图的艺术形式和作用。

二、课前准备

1、 让学生欣赏一些插图。

2、 让学生欣赏教师作品。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总结上一节课作业,并把优秀作业贴出来让学生欣赏,以资鼓励,从而激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讲新课。 展示准备好的插图,指导学生欣赏。

4、 讲解插图的创造过程。

示范画画。

5、 学生绘画。

全班学生画画,将学生分成几小组,进行速写。

四、小结

总结速写画的特征,评出学生的优秀作品。

五、作业

学生画插图。

第五单元

1、 综合拼贴(制作)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如何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手法,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创造拼贴画,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课前准备

搜集各种不同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板书课题:综合拼贴

2、 解释:综合拼贴的意义及其特点。

3、 引导观赏课文图例,提问:这些拼贴画是怎样制作的?

4、 讲授制作步骤。a、用树皮贴小屋。b、画轮廓。c、整理完成。

四、练习

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再进行评出优秀作品。

五、总结:小结拼贴画的特点。

六、作业:

成一幅拼贴画。

2、小壁挂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壁挂的意义和作用,并初步学习壁挂的设计制作方法。

二、课前准备

准备一些制作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展示示范品,提问:

(1)、你认为那一幅最好看,说明理由。

(2)、它选用了什么材料?

2、 讲解制作程序。

先画出色彩效果图,再按图面放大,画在做壁挂的织物面上再进行制作,分布直观教具。

四、练习

学生进行制作,教师辅导

把画好的作业展览,供学生欣赏。

五、小结

肯定优点,鼓励全班。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制作,再进行评比。

3、 送给母校的纪念品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审美观得到培养,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准备制作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讲新课:

讲读课文,结合教材分析,教师介绍制作的意义。

3、 讲授纪念品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4、 引导学生观赏课本图例,用谈话法进行分析。

5、 引导学生再次欣赏课本图例,各自思考选择用什么题材,用什么技法,随时发问。

6、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每人制作一件纪念品,不限形式。

四、课后作业布置:

制作一份纪念品。

五、辅导要点

指导学生选择色彩搭配,以及材料。

4、美化校园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学生对美化校园有初步的感知,引起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

二、课前准备

教师设计绘制一幅美化校园的平面设计图,供教学用。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板书:美化校园

2、 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内的附图及文字,讲述美化校园的意义和作用。

(2)、根据教材的分析,对照课本,学习看图知识。

(3)、讲授平面设计图的设计知识和方法。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合理和美观的原则。

(4)、方法:

1、 到实地观察,了解地形特点。

2、 画地形平面图时,按构思划分大块结构。

3、 把景点、植物和建筑物的大小位置分出来。

4、 按照一般的表现手法,画上各种图例。

四、作业

画出校园一个小区的地形图,构思美化方案。

《《美术》教案参考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