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美术教案推荐7篇
一个有创意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编写教案能够帮助教师与同事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和交流,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书的美术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书的美术教案篇1
[分析]大嘴巴
一、教材分析大嘴巴
本课大嘴巴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南西北”。大嘴巴其折法和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成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大嘴巴形象特征。
教材大嘴巴左页的折纸图示清晰明了,折法简单,学生一般都能自己识图制作。通过对教材右页范图的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师则需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不受表现对象本身色彩、花纹的束缚,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由于本课大嘴巴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有亲切感,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做好后展示、游戏的过程中,气氛尤其热烈。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9课大嘴巴
二、教学目标
*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识图制作,到欣赏范图,分析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再到如何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并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回忆导入——自学方法——观察分析——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游戏活动。
可从回忆“东南西北”这种玩具的角度导入新课,再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展示引导学生转换思维,认识到经过怎样的变化就可成为本课的新玩具。接着引导学生看教材左页的折叠示范图,自学折法,折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个阶段进行:折叠和装饰。折叠阶段要求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装饰阶段则以激发形象思维和大胆表现为主,不可束缚学生表现力。
在观察分析这一环节,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范品,了解剪贴、添画的装饰方法来指导学生制作。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寻求丰富的表现题材。在引导学生就如何装饰进行构思时,应突出“大嘴巴”的位置。至于学生想将之装饰成某种动物的“嘴巴”,还是人物、怪物等的“嘴巴”则不需过多干预,只是要注意抓住其形象特征。
评价环节中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可自告奋勇上台,也可由教师或各小组集体推选上台。最后评出不同标准的“大嘴巴”,如最热情的“大嘴巴”,最特别的“大嘴巴”等。
游戏活动时,先上台表演,再由学生在台下自由表演,可分单人、双人、多人等各种说话表演形式。
作业要求:按书中折法和装饰方法制作一个“大嘴巴”,再套在手上玩一玩。
四、教学建议
*本课也可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如上,第二课时尝试以“东南西北”的基础形创造性折出“大嘴巴”以外不同的形象,再做简单装饰。如桌子、衣服、鱼等。
*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要集中处理,不能随地乱扔。
(张欣
[教案]布心小学赵爱琼老师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叠和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装饰。
教学准备:教师—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表演导入新课
请几名学生手套“大嘴巴”玩具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观察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作品分析“大嘴巴”的制作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部分进行。
1、折叠— “大嘴巴”的基本形是我们常折的“东南西北”玩具。
2、装饰—根据自己构思的形象用剪贴或添画的方法装饰“大嘴巴”
三、学习
1、复习已学折纸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自己识图,折“大嘴巴”基本形。
2、启发学生想象用添画和剪贴方法可将基本形装饰成什么动物形象。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制作一个有趣的“大嘴巴”。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课堂小结
小结上课情况,宣布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示、讲评
1、请已完成作品的同学上台表演。
2、学生评一评、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
二、启发学生讨论:用“东南西北”的基本形还可以折什么?
欣赏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三、学生制作
四、课堂小结
评选优秀作品放艺术角展出。
表扬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小组。
[教案]友善的女巫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九课,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一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在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形象特征。
由于本课是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难度不大,有新切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只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剪贴、装饰“大嘴巴”
教学难点:
有创新地对“大嘴巴”进行装饰。
课程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制作好的“大嘴巴”若干,磁带录音机。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各色蜡光纸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展示活动,把学生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4分)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二、学习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作业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
五、小结
1、清理卫生(1.5分)
2、小结(0.5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多方面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书的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团、压、搓等泥工技巧,塑造出简单的兔形象,并能够简单刻画形象细节。
2.养成认真细致的制作习惯。
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感受作品兔的美感。
活动准备 :
玩具兔子一只、各色彩泥、泥工板、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教师(出示玩具兔子):你们看,我带谁来了?(小兔子),告诉幼儿这个兔子的名字叫“叮叮”,引导幼儿围绕兔子的外形进行观察和讨论。它长什么样?
二、基本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讲解兔子的耳朵、身体和尾巴的特征。
2.兔子的两只耳朵长长的,头是圆的,身体是椭圆形的,四条腿短短的,尾巴也是短短的,眼睛是红红的.,嘴巴是三瓣的。
3.小兔子叮叮没有朋友,我们帮它做一些好朋友吧。
4.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过程:首先将彩泥平分两份,先用一团泥搓一个椭圆形的身体;另一团先平分为两份,其中一团泥团一个圆形的头,剩下的一团为三份,一份搓成一条短尾巴;其余两份搓成二只耳朵,耳朵要搓好一个椭圆形再压扁,用另外一种颜色做耳朵的内部,沾上嘴巴,最后小兔子就做好了。
5.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现在请你们给小兔子做好朋友,小兔子的头可以看不同方向。鼓励幼儿做不同姿态的兔子。
7.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幼儿解决各部份粘贴问题以及嘴巴和眼睛的塑造问题。
8.教师个别辅导动手能力差的幼儿,对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还可以鼓励他搓一个胡萝卜喂兔子吃。
三、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看看谁的小兔子最可爱。
活动延伸:
请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兔子伙伴。
书的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斑马身上条纹的特点,尝试在轮廓线内用黑白间隔的方法涂色。
2、喜欢斑马,乐意打扮小斑马。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斑马头饰、画好小斑马轮廓线的涂画纸、黑色蜡笔。
活动过程:
一、看斑马图片——通过观察感知斑马的主要特征。
1.(出示图片)瞧瞧我是谁?你怎么看出来的?(黑白条纹上进行判断。)
2.你喜欢斑马吗?为什么?(幼儿表达自己喜欢斑马的各种理由。)
小结:斑马穿的衣服很特别,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让人一眼就认出它来。
二、小斑马穿衣服——了解小斑马身上条纹的特点,乐意为小斑马打扮
(一)小斑马的新衣——了解条纹的特点,初步尝试黑白相间涂色。
1.小斑马哪些地方有黑白条纹?(背上、脚上、脖子等)
2.这些黑白条纹是怎么排列的?(一条黑一条白,一条一条间隔着排)
3.小结:它穿的衣服都是黑白相间的,黑白的条纹排列得很整齐。
4.可是有一匹小斑马在哭“我的皮毛没有黑白相间,妈妈会认不出我?”
5.我们一起来帮帮它的忙,(老师示范)
指导:朝一个方向来回涂色,才会乌黑。
提醒:白色的地方雪白,黑色的地方乌黑,黑白相间才会漂漂亮亮的`。
(二)小斑马穿新衣——幼儿个体打扮小斑马,在轮廓内用黑白间隔方法涂色
1.我们一起来帮更多的小斑马穿上新衣服。
要求:
1)每人选一匹马,用黑色蜡笔在轮廓线内以黑白相间的方式涂色。
2)涂色时注意涂满,不涂到轮廓线外面,做到乌黑、雪白。
三、小斑马比美——喜欢斑马
1.哪个小斑马的衣服最漂亮?
2.小结:黑白相间的衣服最适合小斑马,都很漂亮。
小百科:斑马是现存的奇蹄目马科马属3种兽类的通称。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没有任何动物比斑马的皮毛更与众不同。
书的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1. 能用点、线、面的组合,表现自己不同水声的感受。2.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产生热爱
生活
的美好情感。知识准备:已展开有关水的讨论。材料准备:1. 滴水声、下雨声、流水声、瀑布声等各种水声的录音。2. 雨滴、溪流、浪流、瀑布图画。3. 蓝色水粉颜料、水粉笔、擦布、白色纸一张。
活动重点:能用点、线、面的组合,表现自己不同水声感受。
活动难点:能用点、线、面的组合,表现不同水声,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活动导入:水的声音。
1. 小朋友们,小耳朵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水声录音请幼儿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是哪里发出来的'。)
2. 这些声音啊,都是水发出来。小朋友们,小眼睛仔细看看,水又是怎样跳舞的呢?(出示图画),请幼儿说说水是怎样跳舞的,启示幼儿辅以动作进行表达。)
3. 图画上水跳舞的时候发出了那么多声音。我们怎样把水声变成图片呢?(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将水声变成图画,如:我们怎么来表现小雨滴?(断断续续的线条)。)
4. 小结:快乐的水声可以画下来,“滴答滴答”可画成一个个或一串串小点;“沙沙沙沙”可画成一根根的细细的短直线或斜线;“哗哗哗哗”流水声、海浪声可以用连续不断的波浪线和螺旋圆形表现;雷雨声、瀑布声可以用线画成一片;也可大片大片地往下图画……
二、活动展开:水的舞蹈。
1.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围站到小桌子边听听这个音乐,画出我们快乐的水声。(反复播放录音), 鼓励幼儿听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 引导幼儿变化点、线、面的组合,不断丰富画面。(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 引导能力弱的幼儿大胆落笔。
4. 鼓励幼儿在作出过程中相互学习,交流和欣赏。
三、活动结束:快乐的水声。
1. 我们现在边看图片边在自己的画上找找这几种水声?(重新呈现有关水的图画,引导幼儿边听水声边在画面上寻找这几种水声。)
2. 相互欣赏一些有创意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学习、交流。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是哪部分,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寻找身边的水声。
我们现在去听听水龙头会唱出什么样的美妙歌声呢? 通过直接的听听来直观的导入主体水,让幼儿们在说说比较中辅以做做动作进行表达,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为创作做好铺垫。
在听听、画画、玩玩中学习点、线、面的组合,感受集体创作绘画游戏的乐趣。
通过看看、听听、找找、说说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产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书的美术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2、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将记忆里面的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气氛和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到事先布置好的教室里,请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和他们自己带来的工艺品,观看有关春节喜庆的场面,各地不同习俗的录像。
提问:
①春节有关知识。
②春节有关习俗。
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
(一)提问:
1、你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有趣场面有哪些?
2、你准备这样去表现它才能表达出节日美好、欢乐喜庆场面?
(二)庆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同学看书、欣赏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
书中的图给你什么启示
(三)学生对示范作业进行评价:
这些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四)通过讨论来完善自己将要绘制的作业构思。
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交流经验。
三、学生创作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
四、展评交流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哪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五、扩展延伸
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节日方面的知识?
书的美术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鳄鱼的生活习性,并根据其外部特征进行绘画。
2、培养幼儿大胆绘画,提高作画技能。
3、让幼儿体验成功的自信。
教学重点:
了解鳄鱼的生活习性,并根据其外部特征进行绘画。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大胆绘画,提高作画技能。
教学准备:
1、颜料,大小水粉笔若干,洗笔桶、抹布等。
2、橡胶鳄鱼、录音机、音乐磁带。
3、数码相机、电脑。
教学过程:
一、通过故事,了解鳄鱼的习性和特征。
1、师提问:
(1)“鳄鱼生活在哪里?”(鳄鱼是两栖类动物,既能生活在水里,也能生活在陆地。)
(2)“你们在哪里见过鳄鱼?”(在动物园、电视上...)
(3)“鳄鱼身上哪个部位最厉害?(嘴巴,因为当它张开嘴巴时,有着尖尖的牙齿,可以把食物撕得粉碎。)
二、教师示范:
1、出示鳄鱼宝宝。
1)师述:“你们,看!我这有一条鳄鱼宝宝,你好,你们好,它多可爱呀!可是,鳄鱼宝宝说它没有朋友,真孤单,我们来画一条会说话的鳄鱼给它当朋友吧!”幼儿:“好”
2、教师作画。
(1)用户不规则的椭圆形勾出鳄鱼宝宝的大体形状。
(2)把背景的小树位置确定好。
(3)给鳄鱼加上酷酷的表情。(嘴巴、腹部和背部精美的花纹、前肢)
(4)再次添上精美的`景物,让画面效果更完美。(花、草等)
(5)涂色(先涂主体、再涂背景)
三、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进行绘画。
2、引导幼儿添画各种花纹。
3、鼓励相对能干的孩子画出其他的动物。
四、作品展示:
(1)教师:“这条鳄鱼宝宝是谁呀?他的笑容真甜!”
(2)“这些鳄鱼宝宝在一起好亲热啊!”
(3)“这两条正手拉手做朋友呢!”
(4)“这些宝宝看上去真神气!”
(5)“这条嘴巴张得这么大!真凶猛啊!”
书的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蒙特里安的作品,感受其作品中线条与色块的特点。
2.借鉴格子画的特点,设计、装饰手帕。
3.体验像大师一样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颜色(红、黄、蓝、黑),大小、形状不一的即时贴若干。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3.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蒙特里安作品,了解其特点1.演示课件,认识蒙特里安。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绘画大师,他就是荷兰着名画家蒙特里安。他的画与众不同,让我们看一看他的画与别人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2.欣赏蒙特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块。
提问:画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你还发现了什么?剩下的地方是什么?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就是蒙特里安的格子画,它叫《红黄蓝的构成》。几个色块、几条线就组成了一幅格子画,又简单又漂亮!
3.欣赏蒙特里安的《伦敦构图》,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线条。
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它和前一幅画有什么不同?
小结:画中虽然只有几个简单的色块和一些线条,但却让我们联想到很多东西,真神奇!
二、了解蒙特里安画风在生活中的应用1.播放课件。
使幼儿了解蒙特里安的作品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引导幼儿回想生活中用格子装饰的物件。
三、幼儿操作,感受装饰的乐趣1.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装饰一块手帕,让幼儿了解用格子与线条进行装饰的顺序。
2.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作品。要求像大师那样运用线条和色块设计,创造性地装饰。
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作品单独做,或两人合作做。
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随机点评。
四、幼儿作品分享交流,随音乐进行“作品表演秀”。
教学反思
纲要中说,教学要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手帕是孩子们生活中很熟悉一样东西,经常用来做游戏,所以我选择了一个和手帕有关的活动内容,孩子们真的是非常喜欢和高兴。
我原来设计的教案引入比较老套,没有什么吸引力,同事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经过了多次的修改,最后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入,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和变魔术的形式引入活动,形式新颖,较好地激发幼儿兴趣。并通过变魔术的`形式出示示范画,白纸进,花纸出,让孩子们感到特别神奇,并将示范画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从多角度地感受美、发现美,激发幼儿表现美,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前期的情绪调动,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很积极,很认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自由创造发挥,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想到的方法也很多,手帕的图案各种各样,色彩搭配鲜艳,整体效果非常的美,并乐于把自己的方法拿出与大家分享,相互借鉴学习,每个孩子浸染的方法都不只一种孩子们很有成就感,非常高兴。孩子在整个活动中参与都很积极,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操作习惯也比较好。虽然活动时时间有点超时,不过孩子们的兴趣却一丝未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