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课教案参考5篇
教案的写作能够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认真撰写教案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课堂时间的利用,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书课教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书课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并喜欢阅读,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共同阅读,分享快乐"为主题的一系列读书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体验了与同伴分享阅读的快乐,同时进一步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每一位孩子从小养成想看书、爱看书、会看书的好习惯。丰富孩子们的阅读活动,各班级教师充分利用家长和园内图书资源开展了教育活动:如了解国际读书日的.由来、好书来分享、好书推荐会、大手牵小手阅读、亲子童话故事会、我和图书交朋友等活动。
二、活动主题:
书香浸润童年,阅读点亮人生
三、活动口号:
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0——12月3个月
五、活动对象:
全体教师、幼儿及家长。
六、活动准备
1、确定适合本年级幼儿阅读的书目:
从幼儿园图书室领取,每月班级内图书数量是班级人数的2倍
2、起草"亲子阅读倡议书";
家庭建立"家庭书架"
3、建立借书制度(班级和家长):班级动幼儿园图书室借阅;家长可以按照借书程序,每周从幼儿园借书回家和幼儿共同阅读(建立借阅登记簿)。
七、活动内容及安排:
1、开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活动。推荐或自选一些书目,通过自读或师生共读及亲子阅读的形式引导幼儿参与阅读。
2、在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等活动。
3、开展"我是读书小明星"评选活动,鼓励班级在读书月活动中富有创意,形成班级特色,可以通过故事会、古诗文诵读等活动展示读书成果,特别是有课题的班级可以考虑与绘本阅读展示相结合。
4、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家长读书心得、幼儿口述日记、口述故事等作品展,奖励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幼儿及家长,并把班级中2-3名家长作品、幼儿作品上报,参加园"读书月"活动成果展。幼儿园将对表现突出的幼儿及家长进行奖励。
5、构建教师读书网络平台,让教师可以在山东学前教育网幼儿园论坛里及博客将自己的读书随想或读书心情与大家共享。每人提供一篇读书随笔,优秀作品参加幼儿园"读书月"活动成果展。选出2-3名教师优秀作品在元旦表彰大会上展示。
八、活动要求
1、读书心得、读书随笔必须是原创,以教育、家庭教育专著、经典文学作品为主。
2、题材不限。
3、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4、文字简练优美,真情实感。
读书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主题晨会课让学生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读好书,热爱书籍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导入: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晨会课的主题是《我读书,我快乐》!
徐卓慧: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过得充实富有、多姿多彩,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飘溢着浓郁的'清香,闪耀出无限的光辉,怎样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让生命增值呢?那就是读书。
二、交流名??
樊正逸:同学们,我们先来谈谈关于读书的名言吧!有那些同学知道吗?请大家踊跃发言。
1 高漪: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樊正逸:好的,请坐。这是一句经典的名言,很多书店,图书馆墙上就能看到。还有吗?
2 李芊芊:一本书像一艘船,载着人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徐卓慧:嗯,请坐。这些名言大都是国外的,相信同学们对我国古代读书的诗句也了解几分吧,下面那些同学知道呢?
3 朱敏:诗圣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徐卓慧:还有同学知道吗? 林心语你来谈谈
4 林心语: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三、交流读书体会或收获
樊正逸:请坐。是的,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国外和中国古代的名人对读书都深有体会,那同学们在生活中对读书有那些感触呢?请同学们来谈谈.
1 刘宇昕:读书不仅可以丰富我的词汇量,对我的写作也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
樊正逸:不错,还有同学对读书有感触吗?
2 王潇:读书是快乐的,天天与书打交道,可以使我们变得无比充实、快乐。
徐卓慧:对,读书如一阵细雨,净化我们的灵弘清泉,注入我们的心灵。同学们都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读过的书名。
同学回答;(最好请5-8个同学) 请同学们积极发??
四、主持人总结
樊正逸:是的,同学们说的这些书都是好书,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读书,我快乐,书籍启迪着我们的心智,书籍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书籍丰盈着我们的情愫。我们将继续在书海遨游,从中获取更多的快乐!
樊正逸 徐卓慧:今天的晨会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读书课教案篇3
一、活动主题:
四月书香满校园,心灵观察世界窗
二、活动简介:
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也为提高大学生对读书的重视,让更多的人漫步于书廊下,畅游于书海中,从而学得更多获得更多,以“旧书互换”“以书会友”“让好书流动”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向大家展示读书的魅力!
三、活动目的:
1、开启学校第一届“大学生读书节”,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读书日”
2、提高大学生对阅读的重视,以及养成阅读习惯。
3、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4、推进学风建设,营造学习氛围。
5、丰富大家的课余时间,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活动主办方:
团委学生会
五、活动策划承办方:
团委学生会学习部
六、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xx年4月22—23日
地点:食堂前空地
七、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八、活动总负责人:
xxx
九、活动内容:
(一)爱心捐书
1、活动意义:
帮助贫困地区人民,献上我们的微薄之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让每个不完美的角落都能感受到我们诚挚的关怀与祝福。
同时,也使我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2、活动形式:
1)按照同学们自愿的原则,在全校进行募捐。
2)募捐的物资为书籍。主要范围为:中外名著、科技图书、儿童故事书、少儿科普书籍、童话、笔记本,字典(如:新华字典、成语字典、英汉字典)等工具书。(注:如愿意可在书籍空白处或用小信笺写上祝愿的话,画上笑脸标识)。
3)所有参与募捐的同学在签名表上签名纪念。
(二)旧书互换——以书会友
1、活动意义:
这次活动可以让大家拿出手中看过的书进行交换,让大家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思想的沟通。同时,同学们还有机会通过图书的交流发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以书会友,寻觅知己。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可以选择将部分书籍捐献贫困地区,奉献我们的爱心。
2、活动形式:
1)按照同学们自愿的原则,在全校进行捐赠。
2)在捐赠的书籍封面可以注明自己的微信帐号或qq帐号,以书会友。
3)旧书互换,以一换一的方式换取自己喜欢的书籍。
读书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温润、舒服自在、絮语”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9-12节,归纳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3、知道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人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并体会在死海里游泳的感受。
重点难点:
知道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人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并体会在死海里游泳的感受。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海的文章,你们知道哪些海?哪些湖?
(学生交流。)
2、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那么为什么被称之为“死海”,而且是世界闻名的呢?
(1)理解“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
(2)指导朗读。
3、我们就来学习: 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4、读课题:(不同的读法表现不同的意思)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学习提示。
2、学生交流。
3、练习说话。
三、研读课文。
(一)了解死海之所以能创造“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原因。
作者因为访问亚洲西部的约旦王国,所以有幸去游览死海,那么死海为什么能让人躺在波浪上读书?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随作者乘着汽车去游览一番!
1、自由读第3、4小节,划出作者所见所闻的句子,说说你对“死海”的初步了解。
板书:地势极低
2、指名读3、4节,思考:漫步在死海的海边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尽管死海是“沉默”的海,但是死海并非死气沉沉,它还很美,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练习说话:
因为死海的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所以 。
板书:含盐量高
5、因为死海的含盐量高,所以人可以躺在上面读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
板书:浮力极大
(二)默读9-12节,体会在死海游泳的.乐趣。
1、正因为死海有能使人躺在上面看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的奇迹,所以“我”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这时“我”的感受又怎样?听课文录音,找出有关的词、句和作者一同感受死海的与众不同。
随即理解并板书:温润 舒服自在
2、学习“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一句。
理解“絮语”。
3、当“我”几乎想在这里睡觉时,死海给作者开了一个玩笑。 虽然这时“我”的脸上、眼睛火辣辣的,但“我”还是说“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这是为什么?
板书:难得的快事
4、 归纳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自己归纳。
全班交流。
四、小结复习。
1、 那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来确定一下,并说明为什么?
2、借助下面的提示说话。
3、知道了作者经历的奇妙感受。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让我们现在作好准备,将来去探索世界上更多的奥秘。
读书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
(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
(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课堂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从“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
4.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2.学生读完课文后,想象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演习当时情景。给学生提供当时的情景: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警察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3.学生演完后,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
4.全班交流写的内容。
5.读这部分,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
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