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推荐8篇
多样化的教案是教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准备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活动,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语文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懂得借别人的东西要爱护,并能按时归还。
2、能看图连贯地说一段话,并能使用借书和还书时的礼貌用语。
重点和难点:连贯地说一段话,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把借书、还书的过程说清楚。
教学准备: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有时要向别人借东西。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出示课题,齐读。要求大家仔细看图,并且把话说正确、有顺序。]
明明买了一本故事书,丁丁想借来看。怎样学会借书呢?这节课就来学学这方面的内容。
二、逐幅看图说话。
⑴、看图1。
问:这是哪一天?(3月5日)图上画了什么?明明有本新的故事书,丁丁向明明借书时是怎么说的.?(明明,这本新书借给我看看好吗?)
⑵、看图2。
问:丁丁来到什么地方?(家里)他在干什么?他在干什么?(把借来的书包上封面。)为什么要包上封面呢?明明是怎么想的?
⑶、看图3。
问:丁丁看书时怎么样?(丁丁看得很认真,也很小心,不把书弄脏。)
⑷、看图4。
问:丁丁什么时候把书还给了明明?
丁丁还书时会说些什么?(明明,这本书我看完了,现在还给你。谢谢!)
明明怎样说?(不用谢。)
三、把4幅图连起来说。
1、提示:丁丁的言行要说具体,明明的话要说得简明。
2、让学生自由准备,再指名说,老师作点播,注意用好过渡语。
3、指定几个人说,评议,说出优缺点。
四、情境表演。
1、自由组合,表演“借书”。
2、指定一组表演,评议。
3、迁徙说话训练,可表演借铅笔、借橡皮等,练习借和还时的言行。
五、总结。
1、你喜欢丁丁的哪些地方?
借了东西要爱护,要及时归还。借和还的时候要使用礼貌用语。
2、针对班级实际,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板书:
借书 (请 谢谢)
包书 (爱护)
看书 (认真)
还书 (谢谢)
小学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逐步养成积累运用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4体会文章的含义,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生:玫瑰花!
师:闻闻看,告诉大家是什么味儿的?
生:香香的!
师:老师告诉你啊,这玫瑰花有许多颜色,要不要欣赏一下玫瑰花?
生:好!
(看玫瑰花的图片,让学生边看边说是什么颜色的)
师:小朋友们,这玫瑰花不但颜色多,气味香,而且它还有许多好处呢。它可以作为亲朋好友之间馈赠的礼物,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用玫瑰花瓣来洗澡能够提神,美容,如果把它的花做成干花还可以泡玫瑰花茶,用来减肥、美容,还能治病呢!你说玫瑰花好不好?
生:好!
师:玫瑰花有这么多的好处,森林里的小鹿知道了,它呀,想在自家门前的花坛里,栽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4、小鹿的玫瑰花(板书)
二、自主学习,研读课文。
1带问题研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咱们去看看小鹿家那美丽的玫瑰花吧!
(课件展示没有玫瑰花的浓密叶子图)
师:呀!我怎么只瞧见茂盛的枝叶而没瞧见美丽的玫瑰花呀?小朋友,你看见了吗?这怎么了?
生:老师,是玫瑰花已经谢了!
生:老师,玫瑰花已经开过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你能在课文中找找理由吗?请读课文,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大声朗读,可默读,可分角色读,也可分小组相互评读。
2。交流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知道这里的玫瑰花已经开过了呢?找到理由了吗?
3。指导朗读
a、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
个别读——想做黄莺的小朋友读——女生读——男生读
(把那句话隐去,出现红玫瑰图)
师:小朋友们,看红玫瑰来了,二(3)班的小黄莺们说!
b、一阵微风吹来,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
师: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生:轻轻地读,因为是微风说的'话。
生:美美地读,因为带有香气。
个别读——范读——练读——齐读
3。拓展说话
师:小朋友们,假如还有另外的小动物,他们会怎么说?你再好好读读这两句话,能模仿着来说说看吗?(课件显示两句话)
生:……
师:那么,你还想对小鹿说些什么?请看着大屏幕说。
这么美丽诱人的玫瑰花,小鹿却因为脚受伤了,没能看到,我觉得好可惜啊!连鹿弟弟也替它——(惋惜)。鹿弟弟怎么说的?
,小鹿的玫瑰花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花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师:请你练读一下,想想,鹿弟弟在惋惜些什么?
生:小鹿由于生病,没有看到自己栽的玫瑰花,鹿弟弟在为这个而惋惜。
生:鹿弟弟惋惜的是,小鹿哥哥没有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栽的玫瑰,真是遗憾。
师:你怎么知道它种玫瑰很辛苦呢?
生:我从课文第一自然段知道他常常去松土、浇水可以看出来。
师:你一说,老师仿佛也看到那个场景了,你觉得它为了照料这些玫瑰花还做了哪些工作?
生:还会施肥、捉虫等。
师:多用心哪!可这美丽的花儿它没看到,的确可惜啊!所以小鹿弟弟是带有怎样的语气说的?
生:惋惜
师:你有没有为了什么事情而惋惜过?
生……
师:那么有没有谁为你而惋惜过呢?
生……
师:我们该怎样读好这一话话?
各自试读——个别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师:可为什么,小鹿弟弟又说这玫瑰没有白栽呢?你同意小鹿弟弟的这个观点吗?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师:谁来说理由?为什么小鹿没有白栽
生:因为黄莺告诉他玫瑰是红色的。
生:因为微风说他闻到玫瑰花香,成了“玫瑰香风”。
生:我认为小鹿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自己栽的玫瑰,但是他的玫瑰给大家带来了美丽和快乐,所以我认为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
生:他的劳动成果虽然自己没有享受到,但别人享受了就不是白栽。
生:我认为,能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是幸福的。
生:……
师:说得太好了,你跟大家一起分享过自己的快乐吗?
生:……
师:那我们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
生:要用高兴的语气。
生:要读得很开心。
师:我们就用这种高兴、开心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今天老师手里的玫瑰花该送给谁?说说你的理由!
生:……
师:小朋友们,你今天学得开心吗?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彼此关心,把幸福分享给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看图能熟练地读拼音。
2.积累词语。初步知道这些词语在生活中的用法。
3.正确书写"一、二、三、十"这四个字,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表达的能力,并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二、教学准备
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课文插图、录音带。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拼拼读读"。
1.教师出示有关图片,提问:图片上画了什么?学生回答后贴在黑板上。
2.出示图下面的`拼音,学生自由拼读。
3.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评议。
4.请"小老师"带全班同学读。
(二)学习"词语超市"。
1.老师今天还带来了有趣的词语朋友,谁认识它,它就会和谁做朋友(出示词语卡片)。
2.指名认读词语卡片:上学、学校、同学、书包、读书、写字。
3.小组认读卡片比赛,全班开火车读卡片。
4.创设情景:出示一幅学校生活图,你能用上面的1个或者几个词语说一说这幅图吗?
(教师对一次能使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词语的同学进行表扬。)
(三)学习"写字"。
1.出示田字格,带学生认识田字格。
2.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
3.教师范写"一、二、三、十"四字,提示写字要求:写横时,右边稍高,写竖时要写直。
4.指导写字姿势。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语文生活"。
1.出示图1,创设情景。星期天,安安和爸爸、妈妈正在家里休息。咚咚咚,有人敲门,是谁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妈妈的好朋友王阿姨,这时,安安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小组内合作表演。
4.指名上台和老师配合表演。
出示图2,星期天过得真快啊!转眼又到了星期一,安安背着书包上学去,走着走着,安安看见杨老师正走过来,这时,安安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1.同桌讨论,相互说。
2.指名说,同桌配合表演。
创设情景3:
放学了,安安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妈妈早已经站在门口迎接他了。这时,安安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二)。
安安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都会使用文明的语言,大家一定都很喜欢他,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和安安一样懂礼貌。
小学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简单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感受“伙伴”的含义,描述作品表现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伙伴”和相关作品的感受,并说一说伙伴间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法并创设闯关的游戏情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动物、植物,珍惜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观察画面,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方法。了解美术的不同表现形式,感受伙伴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在欣赏中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提问法
教具学具:
课件、图片、范图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导
1、播放歌曲《找朋友》,调动学生兴趣,找找自己的好朋友。
2、老师找一名班里平时比较淘气的学生进行介绍,采用“期待效应”,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引导学生“说说我的好朋友”
问:他是谁?有什么爱好?你们在一起最喜欢干什么?
3、“小伙伴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团结,比一比哪个组最团结。”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运用“期待效应”,增强孩子的`信心。
二、新知讲授
1、分组、讲规则、发图标。
第一关:敢说会听(要求:不但会说,更要会倾听)
设问:“一边看一边想‘丑小鸭’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播放影像资料。学生观看动画资料,思考讨论问题,初步感受朋友的重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板书:悲伤——温暖
?设计意图】采用闯关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懂得——倾听和大胆说同样重要。初步感受伙伴的关系及情感
2、“朋友之间的感情是最美好的,所以很多诗人、画家、音乐家都用不同的形式歌颂和赞美它”
展示: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播放歌曲《朋友》
学生欣赏、回忆、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
?设计意图】感受艺术的多元性,了解同一主题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
3、设问:“美术作品是怎样表现朋友的呢?”
第二关:火眼金睛。(要求:看谁的眼睛最善于观察)
展示图片《在反扫荡的日子里》
“这是一幅油画作品,画中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好朋友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分析。了解美术表现的方法。
?设计意图】感受动作、神态、表情在表现人物中的作用。
4、游戏:摆一摆,“怎样安排更能体现他们是好朋友?”
?设计意图】了解动作和神情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5、“《在反扫荡的日子里》这幅画中还有谁和谁是朋友?”“你有没有动物朋友呢?你敢和狮子、老虎一起玩耍吗?”讲述tippi和她的野生动物朋友。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加深对伙伴的理解和认识:除了人和人可以是伙伴、动物和动物、人和动物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可以是伙伴。
6、第三关:我说我想。
展示图片,“谁能根据图片编一个小故事”
学生观察图片,想象创编故事,大胆表述。
?设计意图】加深对伙伴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7、“跟伙伴在一起真的很快乐。板书:快乐——分享。伙伴在一起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你看他们在干什么?”出示图片“城市运动公园的雕塑”。
“这是什么作品?和绘画相比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观察、描述作品,分析、感受雕塑的特点,了解丰富的美术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美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8、美术形式很多,除了油画、雕塑,还有中国画、摄影等等。(板书)展示油画和国画作品,让学生传阅,看一看、摸一摸,感受国画和油画的不同。
第四关:人多力量大
展示四组图片,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辨别不同的美术作品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直观感受油画和国画的不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作品进行直观的对比分析,更有利于他们的理解和掌握。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
9、“快乐的时候我们和朋友分享,如果遇到困难和危险呢?”播放动画《雪孩子》,学生观看资料,思考问题。板书:危难——帮助
?设计意图】深刻理解朋友的内涵
三、知识拓展
1、讲述《大眼睛》的故事,升华“伙伴”的主题,使学生了解同龄人对学习的渴望,珍惜美好的学习机会。
2、总结:美术的表现形式、欣赏的方法、伙伴的含义和作用。
3、游戏:“请同学们左手背后,用右手鼓鼓掌”感受伙伴团结合作的重要。
?设计意图】强化知识的系统性并进行深化。激励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好好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在阅读中感到北京的美丽,培养学生对美的向往。
2.在媒体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
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热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习过: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你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吗?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谁去过北京?你们愿意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介绍给我们吗?(教师相机表扬学生,肯定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2、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北京去转一转、看一看,你们高兴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加字。
2、(相机鼓励学生读的积极性)指名读课文,注意思考,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反馈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三、分析课文:
通过课文的介绍,北京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一自然段:
点明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
第二自然段:
1.了解广场的建筑物的特点,布局整齐。
2.小组讨论,画出广场布局示意图。
3.课件演示天安门广场。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
1、了解路和桥的特点。
2、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感受北京大都市的繁华。
3、通过读表示出对北京的'热爱。
第四自然段:
1、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
2、你还知道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扩展知识)
第五自然段:
1、了解北京的著名景观
2、结尾课件,让学生了解这些景观。
3.读指导,到处到处要重读。
4.、你还想要了解哪些有关北京的知识呢?
四、归纳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北京有什么感受呢?
五、播放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的录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情景吗?同学们,想一下距2008年奥运会还有年的时间,在这6年中,你准备为北京,为奥运做些什么呢?(发散思维,树立民族自尊心)。新北京,新奥运,让我们记住这个口号,更预祝北京能更加美丽。老师也祝愿同学们更加进步!
第二课时
一、回想课文讲了什么?
二、幻灯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读,注意读音;齐读。
三、出示生字:
1.想读的站起来大声读。
2.看看哪些字是自己阅读时认识的。
3.观察要学的字再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独体字多)
4.怎样记住这些字。(拆分法、口诀法、熟字换部件)
5.范字:严、史。
6.其余字,利用写字书,学生自己仿写,每个字写一遍,同桌互评,哪个字写的好,再写一遍。
7.生板书:想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并组一个新词。
小学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教学切入点:从“伟大的奇观”切入课文,带动阅读。
阅读点:课文的2—5自然段。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录像带
教学课时:2
板书设计
1.海上日出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三、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四、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五、练习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语引入,复习提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学了《海上日出》这篇课文,通过学习,同学们都被作者生动的描写所吸引, 都想亲眼看一看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今天,老师带来了海上日出的录像片,大家想现在就来欣赏吗?老师提个问题大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1、整体感知。(放录像片)
2、复习提问。(板书:常常看,晴天时,有云时,伟大奇观)
二、交待任务。
通过刚才欣赏,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海上日出景象壮美,作者的文笔更优美。那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观察,生动描写出。海上日出这一自然的`伟大奇观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未深入学习。
三、学习新课。
1、打开预习本,结合预习中的有关这一段的思考题来学习。(具体讲一讲晴天日出的景象。
2 、按作者观察的顺序,学生讲课文中的句子。(板书:一片浅蓝,一道红霞)
3、小结:日出前,蓝天彩霞,颜色鲜亮。那么,太阳出来时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结合录像中的画面,继续学习。
①板书:小半边脸(看画面)
②幻灯出示:“太阳……使劲儿向上升。”一句。
a谈理解。b欣赏画面。朗读体会。
③理解“冲破w跳出”“红亮”“光彩”等词语。
4、小结。
5、朗读第二段。
6、尝试背诵。
7、小结:“晴天日出”一段,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首先,作者是按日出的先后顺序来描写的,在叙述时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并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正是这样细致观察才把晴天日出景象描写得生动传神。晴天日出壮观雄奇,那么,有云时日出景象又是怎样的呢?下面结合预习中的第三题,同学自己学习。
(二)学习第三段。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小黑板出示课后三题中的两个句子。②读题。③填空。④这两个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一边欣赏图画(贴挂图),一边观看录像来讲。
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描述,我们感觉晴天日出壮观无比,有云日出也别具一格,每个人看后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三)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幻灯出示)学生谈理解。
3、改成陈述句后与原句比较。
4、朗读。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大家回忆一下这节课,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是呀,像海上日出这样伟大的奇观,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很多很多。要想领略它们的美,大家必须认真、细致地去观察。如果你在观察时做到了有顺序、抓特点,展开了合理的想象,那么,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写出像《海上日出》这样优美的文章来的!
小学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为”“鄙”“语”“恃”“去”“顾”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2.借助教师范读、原文与译文对照,能读通课文,理解意思,背诵课文,初步培养喜爱古文的感情。
3.创设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能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情感,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
4.立足“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原因体悟,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5.认识“鄙、曰、恃”3个字,正确书写“乎、鄙、僧”等6个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情感,并背诵课文。
2.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题释义
1.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和尚穷,一个和尚挺有钱。有一天……(“蜀鄙二僧”故事部分)
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板书课题:为学)齐读课题,注意“为”读第二声。知道“为”是什么意思呢?“学”又指什么呢?(做学问,求学)。
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此文的原题目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子侄们看的。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相关资料。
屏幕出示:彭端淑是清代四川的文学家,他的文章笔力刚劲,气势浑厚,激昂奋进,常给人以鼓舞和教益。彭端淑一生著述较多,其中《白鹤堂文集》最为有名。本文是《白鹤堂文集》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篇,意在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有所建树。
?通过教师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然后自然地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想知道原文中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吗?请你自由地读读课文,借助后面的注释和字典,争取把课文读通顺。然后看看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是在写这个故事,请你在自然段前面做个标记。
2.同桌互读,呈现难点。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读,一个听,纠正字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此字,留待解决。教师巡视,相机把难读字词写在黑板上。交流正音。
预设:钵、语、蜀之鄙、子何恃而往、亦易矣。
3.指名朗读,掌握学情。
请学生再次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刚才交流过的几个字。然后指名请学生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纠正同学错误的读音。
?通过同桌互读,指名试读,呈现难读字词,集中解决,为接下来把课文读通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探究停顿,读通课文
1.细听范读,边听边画,展示矛盾。
听着同学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把与你读得不一样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交流不同之处,教师随机在投影仪下画出)
2.借助注释,探究停顿,读通课文。
同学们,有些句子读得不一样,就是停顿或者读音有所不同,老师建议大家结合译文,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到底该怎么读。
预设:
天下事/有难易乎?(读出问句的语气。)
蜀之鄙/有二僧(结合注释知道“蜀”是四川简称,“鄙”是边境的意思。)
贫者/语于/富者曰(“语”读第四声,告诉的意思,“曰”是说的意思。整个句子的大概意思:穷和尚告诉富和尚说。)
吾/欲之/南海,何如?(“吾”,我的意思,课文中指穷和尚。“欲”,打算;“之”,到、去的意思)我们还学过类似意思的句子吗?(送孟浩然之广陵)“蜀之鄙有二僧”中的“之”是否也是这个意思?(的)
子/何恃而往?(“子”,你;“恃”,凭着、依靠的意思。整句话大概意思:你凭着什么去呢?)
吾/一瓶一钵/足矣。(“钵”,古代盛饭、菜等的陶制器具。整句大概意思:我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整句大概意思: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了。)
3.再读课文,理解意思,讲述大意。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加通顺。
刚开始老师讲的故事就是原文的第2自然段,你能看着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先自己试试,然后指名交流。
?通过借助注释、结合译文能正确断句,读出古文特有的味道。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大意,初步体会文章的故事梗概。】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试着读通了课文,并借助注释和译文学习了“蜀鄙二僧”的故事,至于为什么贫和尚能够到达南海,而富和尚却不可以到,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作业:
(1)认读本课要求识写的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2;
(3)把课文多读几遍,要求读通顺,能准确断句。
第2课时
一、复习课文,师生互译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不看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2.老师一句一句说译文,指名学生说对应原文。
3.师生一起说故事。
?运用教师范读,师生互译等不同的方式,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文本,为接下来的探究打好基础。】
二、品读对话,明确其义
1.定格对话,品味原因。
导语: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两个和尚身上,想想他们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分角色读贫者和富者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条件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决心不同:富者过分依赖物质条件,“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吾一瓶一钵足矣。”(穷和尚很有信心,非常有勇气。)
讨论:穷和尚这一路会有哪些困难?(路途遥远。地图展示四川和南海普陀山的距离;合理想象穷和尚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风餐露宿,舟车劳顿等)
态度也不一样:抓住两个“子何恃而往?”
想当初富和尚也向往南海,计划着买船出行,但至今未能如愿。穷和尚凭着这一瓶一钵竟然敢去。这两个句子该怎么读?学生谈理解后有感情朗读。第一个是普通的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也可读出感叹的语气来。
结果也不一样。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小练笔:贫者会告诉富者什么呢?富者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完成后,指名读一读写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3.试着背诵这段话。
?在品读贫和尚和富和尚之间的对话中,初步读懂两个和尚之间的明显不同之处,通过想象说话,尝试练笔等方式体会贫和尚的坚强意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意思表达出来。】
三、品文涉理,悟出文道
1.学习第1自然段。
作者由这个故事还想到了我们做学问,他在一开头就提出:那就是(师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生接)则难者亦易矣;(师说)不为,(生接着读)则易者亦难矣。(下句话同上。)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结:看来做学问难易转换的关键就在于是否“为”,作者都是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作答。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关系。
(3)体会文言文句子的精美。这段话中一共有4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近似于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
(4)练习背诵。
2.“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它与作者的看法有什么关系?(说明“事在人为”,这个故事是一个例证,作者用它来生动形象地证明自己看法的正确。)
3.学习第3自然段。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去:距,距离;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副词。反而,却。)
(3)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贫者能到的原因是在于能够立志,富者不能到的原因是不能立志。把这种反问的语气读出来。
(4)从这一自然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人贵有志,事在人为。)
(5)练习背诵。
?读懂作者通过对比方式亮出自己观点的行文特色,体会文言文精练的语言特色,明白“人贵有志,事在人为”的深刻内涵。】
四、落实识字,积累内化
1.认读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2.学生独立书写要求会写的字,教师提示:
(1)注意“曰”与“日”的区别。
(2)“鄙”字左边的写法,下面是“回”字。
3.试着把全文连起来背诵;背给同桌听。
4.拓展作业:
(1)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或故事,丰富课外知识。
小学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句意,读懂《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2、通过自学质疑、讨论解疑、兴趣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南辕北辙》故事内容,认识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领悟道理。
教学具: 大黑板 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查字典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① 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② 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 硬要 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做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的`想法对?为什么?
3、组织阅读课文。
① 齐读 ② 自由读 ③ 个别指导
二、讨论解疑
1、 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 硬要(一定要)
2、 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读中思考问题)
3、 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 组长负责结合组员。
⑵ 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 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 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 读文作答 口头说答 自由表演
2、 评点讲析
⑴ 动画演示故事梗概。(结合演示评析学生作答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⑵ 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
a角色 :坐车人 b角色:朋友
⑶ 结合课件动画、生活实际,认知“坐车人”和“朋友”谁对谁错。
课件片段说明(动画展示) 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 ▼ (楚国)
3、 引申阐发道理
⑴ 总结故事内容 ,复述故事。
⑵ 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⑶ 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四、兴趣表演、加深理解
1、 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 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①分担角色 ②人物语言、动作、表情
3、 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 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五、作业布置
1、把《南辕北辙》故事讲给别人听。
2、根据自己学文体会,写读后感。
搜集古代寓言故事:以羊替牛、滥竽充数、狐假虎威、高山流水、曾参杀人、画蛇添足、后来居上、井底之蛙、惊弓之鸟、庖丁解牛、买椟还珠、拔苗助长、疑邻偷斧、愚公移山、曾子杀猪、打草蛇惊、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