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教案参考6篇

时间:2024-04-27 15:41:17 分类:工作报告

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课堂的互动和合作,增加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教案的完善能够确保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1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1教案参考6篇

认识1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教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判断角。教学准备: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动角等。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有角。”)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观察校园生活情境图,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折角

师:很好!同学们刚刚找到了很多的角。现在拿出老师课前交给你们的白纸,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他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

3、观察角

师:同学们都做得非常棒,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展示一下他们做的角。

展示学生的角。选出典型的三个角锐角指教钝角。

师:为了方便大家观察,我把这三位同学的角放大画在黑板上。选用学生的作品画出锐角、直角、钝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想一想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4、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学生汇报发现的共同点(预设发现了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线)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指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师:所以我们说“一个角有xx个顶点和xx条边。”

5、课堂练习(出示课件)

(二)感悟角的大小

1、出示活动角

拿出教具,说出它的顶点和边。

2、变一变

师:老师要用它变出一个角,变角的时候你们要用心噢。

师:好,我们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师:再把角慢慢变小,再来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把角变大的,怎样变小的?

学生在老师引领下说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同学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角,看看他们谁大谁小?(先画一个锐角,再用红色粉笔延长)

学生汇报两个角一样大。

老师引领学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比一比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比一比两个角的大小。(巩固刚学习的只是)

(三)画角

师:同学们已经对角有了初步认识,而且我们在生活中有那么多角,同学们想把他们画下来吗。

师:好,现在先请同学们交流思考如何画,然后自己画一个角。学生尝试画角。然后全班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都探索精神,下面请观察老师是怎么画角的。出示课件画角,之后请同学们再画一个角。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老师请每个同学回家当一次老师,你们愿意吗?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把你学到的知识将给他们听听。

板书设计:

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认识1教案篇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2.教材简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写法、意义与加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祛,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四导入手,导入新课、导学新知、导练、导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劲。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1.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从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看图,听录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况。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然后设疑,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这种困难?”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进,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

2.由"扶"到"放",导学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师生共同摆红花,教师指导写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第三个层次是学生看图说留意,独立写乘法算式: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到运用"一看、二数"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写乘法算式。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概括出乘法的含义,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练习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基本练习,是让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综合练习。形式上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4.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铺垫,孕伏新知,设疑导新。

(1)让学生看图,听录音,从本班具体捐款的事实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况,产生下列三道连加的算式:

2十2十2=6

3+3+3+3=12

5+5+5+5+5+5=30

(2)师:刚才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

从中揭示知识生长点,为认识乘法作知识迁移。

(3)导新: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从而揭示学习目标。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认识1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整百的数的`计算。

学生能根据整百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根据整百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想和大家一起看看。

二、新授课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看图,说说你看明白了什么?(一幅图一幅图地看,说说图中的数字及意义。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3、解决“一共放养了多少尾鱼”的问题。

(1)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列算式300+400=

(2)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学生小组讨论)

(3)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把两个数拨在一起。3个百加

4个百是7个百,就是700......)

(4)说说算式的意义。

4、解决“鲤鱼比鲢鱼少多少尾”的问题。

(1)学生看图读题,独立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说说算式的意义。

5、解决“第一候车厅比第二候车厅多多少人”的问题。

(1)学生读题列算式。1200-800=

(2)你打算怎么计算?(学生讨论解决,可以借助计数器。)

(3)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4)说说算式的意义。

三、练习

150-90=160-80=80+30=70+800

3000+6000=3000+5000=400+6000=20xx+800=

四、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300+400=

1200-800=

作业设计数学同步学习与探究聪明小屋

课后小结:

认识1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正确辨认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说说生活周围常见的种图形。

2.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并揭示课题。

3.观察两种图形。

4.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四边形”。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①出示一长方形木板,指出它的边在哪里?如何来区分这四条边?

②同桌讨论:可以怎样把这个长方形的形状画下来?还有其它方法吗?

③观察教师演示。

④四人小组讨论。

2.画长方形。

①同桌讨论: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想一想可以怎么来画长方形。

②反馈说说自己的各种想法,并先出优秀可行的方法进行演示。

③学生尝试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④教师小结:首先画一条长方形的长(或宽)边,再以两个端点为顶点,画两个直角,然后取相等的两条线段为宽(或长),把两个端点边接起来。

3.认识正方形的特征并画正方形。

①教师演示:把一长方形剪去一部分变成了正方形。

②四人小组讲座。

③反馈归纳。

④学生尝试画一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⑤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作图方法的异同。

4.开放创新学习。

用学过的图形设计自己喜爱的图案或物体。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和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作业

作业本p1

认识1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p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过程,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体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能根据求几个几相加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每四人小组20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师:(出示课件)听说今天是小猴的生日,我们一起祝小猴生日快乐,(拍手4下)

刚才你们都拍了几下手?2个人拍了几下?你是怎么算的?

3个人呢? 板书:4+4+4=12 5个人呢? 板书:4+4+4+4+4=20

100个人呢?写完了吗?(这么长的算式怎么写得完呢?)要几个4相加?

板书:100个4相加

看来用加法算有麻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它专门能解决刚才这样的问题,比一比看谁认识的最好。

板书:乘法的认识

二、联系实际 探究新知

(课件显示35排列的蛋糕图)

小候把蛋糕切成了这么多,一共有几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看图列式,初知意义。

预计设想:生1:我是一块一块数出来的。

生2:我是横的数一行有5块,(显示一行红色)有3行(不同的颜色显示),就是3个5(显示3个5) 所以5+5+5=15 。 板书:5+5+5=15

师:你真有眼力,能横的看,看出了3个5 。大家看出来了吗?

谁能说3个5的和是多少? 板书:3个5的和是15 。

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3:我是竖的数一列有3块,(显示一列红色)共有5列(不同的颜色显示)就是5个3(显示5个3)所以3+3+3+3+3=15 。 板书:3+3+3+3+3=15

师:嗯,你的眼力也不错,能竖的看,看出了5个3。你们看出了吗?

谁能说5个3的和是多少? 板书:5个3的和是15

谁还想再来说说。

2.改写算式,理解意义。

师:那么从这两个算式里,你能发现什么呢?

预计设想:生1:我发现左边的算式加数都是5; 右边的算式加数都是3。

生2:我发现他们的和都是15。

师:你们的发现太重要了。

像这样每个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板书:相同加数 乘法计算

3个5相加可以写成 板书: 5 3 或 35

(1)认识乘号

这个符号叫乘号 板书:乘号 它像什么?一般这样写,先写/ ,再写。

每个小朋友在纸上写2个试试看,叫2人上台写。(巡视评价)

看,黑板上两位同学写得怎样?(生评价)

(2)学习读法

谁会读这个算式35? 板书 读做:3乘5 (一起读)

指53它读做什么?

(3)理解意义

他们都表示3个5相加。

因为3个5的`和是12,所以53也等于12 。 35呢?为什么?

现在谁知道5个3相加用乘法怎样表示?

35 或 53

它们都表示什么?都等于几呢?为什么?一起来读一读。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想一想,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都能列出怎样的乘法算式?也就是把5和3相乘。

3.尝试练习,理解消化。

师:(课件显示26排列的苹果图)下面请大家试一试。

这里26和62都能表示什么?

三、运用知识 综合实践

1.摆一摆,列算式。

接下来请小朋友4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小圆片先摆出几个几,再写出乘法算式。

(要求一人摆,4人写,然后读一读。每人摆一次。)

2.看算式,写乘法。

你们的本领可真大!写出了各种各样的乘法算式,下面看谁能最快的把这两道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指刚开始的2道连加算式)

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6+6+6+6+6+6=56

8+8+8+8+8=48

3+3+3几个3 ?(10个3) 板书: 10个3相加=103

6个8相加=68

那么刚才遇到的麻烦100个4相加现在你有办法了吗? 板书:1004或4100

学了乘法之后你觉得怎样?是在求什么样的算式时简便多了?

板书: 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刚才大家举了那么多例子,现在让老师也来说两道好吗?

第一道,板书:3+3+3+3+6+3+3 这题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谁能想个办法使它能够改成乘法算式?

四、归纳总结 延伸发展

第二道,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最后,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面是怎么放的?

(实物投影)

胃动力及止吐药规格:56

预想: ( 生1:有5行,每行6片生2:有6行,每行5片 )

师打开盒子验证。

(再实投):

小柴胡冲剂 10克 6袋 餐巾纸610 水彩笔 102

猜猜里面是怎么放的?

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课后再去找找。

认识1教案篇6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认识钟表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先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楚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再以认识7时为例,认识钟面上的整时,使学生感悟到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接着安排试一试让学生认识几个钟面上的整时数。第二个例题教学认识接近整时的时间,在学生表述7时不到一点和7时刚过一点的基础上,指出这些都是接近7时,可以说大约7时,从而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

想想做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时间观念,并注意通过观察和操作,巩固钟面上整时数和大约几时的认识。还让学生通过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思考,了解一天中有两个10时,渗透一天有24个小时。最后还安排了电子表和电视机屏幕上整时数的认识,认识几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6:00)。

设计理念:

数学课堂情境有效创设的研究学生只有对数学课堂有兴趣,才能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在课的开始阶段就能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他们进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整点的时刻。

教学难点:认识接近整点的时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钟面的教具,钟面的学具。

2、学生课前了解:⑴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⑵每天的8时、12时、4时在干什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谈话:许多地方都有报时的钟楼,为我们准确报时。(音乐响过后,当、当两声)小朋友们,听了刚才的声音,你知道是几时了吗?

2.(音乐响过后,当、当七声)你知道,刚才报的又是几时呢?

3.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很好。想不想看一看,这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出示钟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贴课题)

二、 探究

(一) 认识整时的时刻

1.认识钟面。

⑴谈话: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关于钟面上的知识和同桌说一说。

⑵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⑶指名说说关于钟面的知识。教师相机板书: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⑷谈话:刚才还有小朋友说钟面上有12个数。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2.认识7时。

⑴谈话:再仔细看一看,这时的钟面上是几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⑵交流: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2个学生上去指着投影说。

⑶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贴:7时)。

3.教学试一试。

⑴教师在钟面上拨出1时,并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上来指着投影说。

⑵启发谈话:如果想拨5时,应该怎样拨?指名回答,然后师生一起拨(实物投影)。小结:时针拨向5,分针还是指着12。

⑶谈话: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1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交流拨的过程。

4.交流小结。

出示以上几个整时的钟面,提问: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谁能说一说1时、5时、11时,以及一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哪根针是一样的?指名3-4人说,引导说出: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4题。

⑴谈话:你能拨出3时、9时、12时吗?请你选择一个时刻拨一拨。

⑵学生操作。

⑶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就是9时;分针、时针都指着12,就是12时。

(二) 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

1.7时不到一点。

⑴教师出示6时的画面。谈话:这是几时?

⑵提问:继续拨动哪根针,就能从6时走到7时?

⑶教师拨到6:30的时候,提问:到7时了吗?

⑷教师拨到6:45的时候,继续提问:到7时了吗?

⑸当分针拨到11、12时,停住提问:现在到7时了吗?追问:为什么?

⑹师述:哦,原来时针虽然好像指着7了,但分针还没到12,就不能说是7时,只能说是7时不到一点(板贴:7时不到一点)。

2.7时刚过一点。

⑴教师继续拨,分针指向12时,提问:现在是7时吗?

⑵教师继续拨,分针转到12和1之间。

①谈话:哎呀,老师一不小心又动了一下分针。提问:现在还是7时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提问:超过得多吗?(一点点)

③谈话:现在,是7时刚过一点(教师板贴)。

3.辨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二⑴出示教材中的两个钟面,提问:这两个钟面是7时吗?为什么?(分针都不指着12。)

⑵谈话:这两个钟面虽然时针都好像指着7,但是只有7时的钟面上分针指着12,是真正的7时;而这两个钟面,一个分针不到12,一个刚过12,它们都只能说是接近7时。像这样接近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板贴:大约7时)。

2.及时巩固:想想做做第3题。

⑴出示不到8时、刚过9时、刚过5时三个钟面。

⑵谈话:请小朋友观察这三个钟面,它们都正好是几时吗?

⑶提问:这三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同桌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小结:这几个钟面,虽然它们的时针已经指着几时了,但分针都没有指着12,都是不到几时或刚过几时的情况,都只能说成是大约几时。

(三)课堂小结。

1.谈话:学到这儿,老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你学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谈话:你觉得哪种时刻容易辨认?哪种时刻比较难辨认?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4.谈话:其实,不管是正好几时还是大约几时的时刻,它们都在提醒小朋友要珍惜时间,热爱祖国,好好学习。

过渡:下面,老师就想了解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否是珍惜时间的好同学。

三、 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谁来说一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指名回答后小结:小朋友应该按时起床和休息,这样才能成为安排时间的主人。

2.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说了自己,我们再看看他人。

(2)多媒体逐一第2题图片。谈话: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每天的这几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4)交流后小结:如果小朋友合理安排时间,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3.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下面,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考考大家。

(2)多媒体出示3个钟面。谈话:请小朋友仔细看。你看出了什么?

(3)指名回答。小结:对,这三个钟面都不完整,有的缺少分针,有的缺少时针。

(4)谈话:你会把缺少的针画出来吗?画之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吗?

(5)指名回答。小结:画时,要先看清楚该画什么针;画时针应该短点、粗点;画分针就长点、细点。

(6)学生完成,教师巡视。

(7)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全画对的小朋友表扬自己。

5.想想做做第6题

(1)谈话:小朋友太厉害了!老师只能考大家最难的题目了!

(2)同时第6题出示两幅图。谈话:请小朋友看图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追问:怎么会这样?

(4)交流后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6.想想做做第7题

(1)谈话:小朋友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其他的钟面。

(2)出示电子表、电视屏幕等标有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

(3)指名回答。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4)师述:其实,这是某一时刻的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板书:

认识钟表

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7时不到一点7时刚过一点

大约7时

《认识1教案参考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